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合集下载

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半球形的碗
N
A
F B
FB对A
4、弹力的方向:
(1)、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 受力的物体。
(2)、绳子的拉力方向是沿绳子且指向绳子 收缩的方向。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
1.实验原理: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
的弹力等于所挂钩码的总重 力;弹簧的长度及伸长量可 由刻度尺测出。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练习1 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拉力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 度系数相同 B.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 C.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 力下的弹簧伸长 D.劲度系数和拉力、伸长量没有关系,它只 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4、数据记录: 弹簧原长:L0= 11.5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体的重力 G/N
0.5 1.0
1.5 2.0 2.5
弹簧的长度 L/cm
12.5 13.5 14.5 15.5
16.5
弹簧的伸长量x /cm
弹力的大小 F/N
1.0
0.5
2.0
1.0
3.0
1.5
4.0
2.实验器材:弹簧、钩码、直尺、铁架台。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实验步骤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把刻度尺直 立并固定在弹簧旁边。
(2)记下弹簧自然下垂时的长度L0。 (3)悬挂50g钩码一个,待稳定后,读出弹
簧上指针所示刻度L并计算出弹簧的伸 长量X记入表格。 (4)逐个增加钩码,重复上一步,至少做5次。
非弹性形变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 弹簧的基本介绍:弹簧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学实验器材,具有弹性变形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物理学和工业生产中。

弹簧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使用在各个行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弹力的概念和作用:弹力是弹簧受到变形时产生的力量。

当弹簧产生形变时,其中的弹性势能会转化为弹力。

弹力可以用于平衡其他力量的作用,或者用于储存能量和传递能量。

3. 形变量的定义与测量方法:形变量指的是弹簧在受力下发生的长度变化或形状变化的量。

常见的形变量有线性形变和弯曲形变。

线性形变是指弹簧的长度变化,弯曲形变是指弹簧的形状变化。

测量形变量可以通过拉伸计等仪器来实现。

4. 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即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F=kx来表示,其中F表示弹力,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形变量。

综上所述,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验证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弹簧的弹性特性。

通过实验的结果以及对实验的思考,我们可以对弹簧的特性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和主题。

本篇实验报告共分为三个章节: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然后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弹簧弹力的定义、形变量的定义以及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在第一个小节中,将对弹簧弹力的定义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弹簧的特性和受力情况。

第二个小节将介绍形变量的定义,包括不同类型的形变量(如拉伸、压缩等),以及测量形变量的方法。

2022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学案: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

2022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学案: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Word版含答案
①选定标度:此题用2mm长的线段表示2N的力.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依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即10mm)的线段,如图乙所示.
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N=10N即可,如图丙所示.
解析解法一(1)弹簧不产生弹力时的长度等于原长,由题图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L0=15cm.
(2)据F=kx得劲度系数:k= = ,由图线可知,该弹簧伸长ΔL=(25cm-15cm)=10cm时,弹力ΔF=50N.所以k= = N/m=500 N/m.
解法二依据胡克定律得F=k(L-L0),代入图象中的两点(0.25,50)和(0.05,-50).
8.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树枝斜向上
D.沿树枝方向
答案C
解析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选项C正确.
9.在图4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图4
答案如图所示
题组三胡克定律
10.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C
解析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B、C正确.
题组二弹力的方向的表示方法
A. B.

3.1.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3.1.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第三章 相互作用 —— 力
3.1.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学会根据F-x、F-l 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二、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 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 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 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八、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胡克定律
1、公式适用于弹簧(或橡皮条)发生“弹性形变"且在弹性限度内的情形。
2、公式中x 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 量或压缩量,注意不是弹簧的长度。 弹簧 伸长量或压缩量相同时,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3、弹簧的劲度系数h 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图中 a、b、c 为三物块,M、N 为两个轻质弹簧,R 为跨过光滑定滑轮
的细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则有可能( A )
A.N 处于拉伸状态而 M 处于压缩状态 B.N 处于压缩状态而 M 处于拉伸状态 C.N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 M 处于拉伸状态 D.N、M 均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例5】(多选)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GA=5 N,GB=6 N。A 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 放在水平面上,A、B 间轻弹簧的弹力 F=2 N,则细线中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的概念和形变的类型
2、理解弹性以及弹性限度的概念
3、理解弹力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
4、能画出各种物体受到弹力的示意图
5、理解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结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分析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判断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2、弹力方向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讨论答疑
五.教学过程设计:。

(必修1)11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必修1)11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短跑 的起跑器都是利用弹力。 的起跑器都是利用弹力。 同学们还可以举出更多利用弹力的例子吗? 同学们还可以举出更多利用弹力的例子吗? ——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跳马的踏板…… 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跳马的踏板 拉弓射箭 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弹力的概念: 弹力的概念: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第一节
胡克定律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三.探究弹力与形变长( ——在弹性限度内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 成正比。 短)量 x 成正比。 即 F=kx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①式中比例系数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的因素: ③影响k的因素:材料、粗细、长度、匝数 影响 的因素 材料、粗细、长度、匝数 弹簧弹力的大小 ④胡克定律通常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通常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受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③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 ④恢复形变过程中对施加外力作用的物体有弹力作用 【小贴士】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小贴士】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版(含答案)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版(含答案)

3.1.2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考点精讲考点1: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一、实验原理和方法1.弹簧弹力F的确定:弹簧下端悬挂钩码,静止的钩码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大小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伸长量x的确定: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l-l0。

3.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分析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米尺)、轻弹簧、钩码(一盒)、三角板、铅笔、坐标纸等。

三、实验步骤1.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0。

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

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例1】(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

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方向(选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

数据如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 的差值(选填“L 0”或“L x ”)。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g 。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g 取9.8 m/s 2)考点2: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一、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k =ΔF Δx。

高中物理讲义:实验 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讲义:实验 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讲义:实验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部分器材用途]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坐标纸绘制F­x图像,便于实验数据处理四、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分度值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记录表:弹簧原长l0=________cm。

次数内容12345 6五、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1)弹簧长度的测量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作图时的不规范造成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这种误差,画图时要用细铅笔作图,所描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时,该弹簧将缩短到多少厘米?
典例3:如图所示为一轻质 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 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
10cm ; (1)弹簧的原长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____ 200N/m; (3)弹簧伸长0.05m时,弹 力的大小________ 10N 。
练习巩固: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即:
F = kx
F = kx ★ 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
“牛顿每米”
★ 不同的弹簧,
N/m ,
其劲度系数不同 ,即K 值 不同 . K
跟弹簧的粗细、 材料、本身长度 等量有关,是弹 簧本身特性,与F 、x无关。
典例1.(单选)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 大,k值也越大 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 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 大,k值越小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 大小都无关
D
)
A.①② C.①②③
B.②③ D.①③
3.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 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 球所受的作用力有( )
A .1 个
B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还需要的实验
器材有: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 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 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如图实-2-9(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 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 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胡克定律
(Hooke’s law):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 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 (或缩短)量 x 成正比.
[实验与探究]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
(1)
L0
(2)
弹力的测量
F----拉力
当物体静止时,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得:
G----重力
F=G=mg
即: 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大小等于物体的 重力大小.
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 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 系。 (1)为完成实验
(D)
A.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一定都是弹性形 变.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 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有弹力产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 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②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对 它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③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 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典例2.在弹性限度内,一个原长为 20 cm 的轻质弹 簧,受到50 N 的拉力时,总长度为 22 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当弹簧总长度为19 c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
巩固练习:一根轻质弹簧,当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
拉力作用时,该弹簧的伸长量是4 cm。该弹簧的劲度
系数是多大?如果弹簧的原长是10cm,当受到8N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