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表

合集下载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施工过程的监控,再到后期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应选择质量稳定、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存放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外加剂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能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在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并严格控制其掺量。

4、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或海水。

二、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条件、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确定。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考虑到水泥的品种和强度、骨料的级配和含水量、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搅拌1、搅拌设备应选用性能良好、计量准确的搅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3、投料顺序一般先投入骨料和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和外加剂,继续搅拌至规定的时间。

四、混凝土运输1、运输工具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自卸车等,并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泌水等现象。

2、运输时间混凝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到浇筑地点,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五、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制定相应的记录标准,以便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记录标准的适合范围本记录标准适合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配料、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三、记录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 原材料检验记录1.1 检验日期:记录原材料检验的日期。

1.2 原材料名称:记录被检验原材料的名称。

1.3 规格型号:记录原材料的规格型号。

1.4 检验结果:记录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等。

1.5 检验人员:记录进行原材料检验的人员姓名。

2. 配料记录2.1 配料日期:记录配料的日期。

2.2 配料批次:记录配料所使用的批次号。

2.3 原材料名称和用量:记录每种原材料的名称和使用量。

2.4 配料人员:记录进行配料操作的人员姓名。

3. 搅拌记录3.1 搅拌日期:记录混凝土搅拌的日期。

3.2 搅拌批次:记录搅拌混凝土的批次号。

3.3 搅拌时间:记录每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3.4 搅拌机型号:记录使用的搅拌机的型号。

3.5 搅拌机转速:记录搅拌机的转速。

3.6 搅拌人员:记录进行搅拌操作的人员姓名。

4. 浇筑记录4.1 浇筑日期:记录混凝土浇筑的日期。

4.2 浇筑批次:记录浇筑混凝土的批次号。

4.3 浇筑地点:记录混凝土的浇筑地点。

4.4 浇筑方式:记录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如泵送、自卸等。

4.5 浇筑人员:记录进行浇筑操作的人员姓名。

5. 养护记录5.1 养护日期:记录混凝土养护的日期。

5.2 养护方式:记录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如喷水养护、湿布养护等。

5.3 养护时间:记录每次养护的时间。

5.4 养护人员:记录进行养护操作的人员姓名。

6. 质量检验记录6.1 检验日期:记录混凝土质量检验的日期。

6.2 检验项目:记录进行的质量检验项目,如抗压强度、含水率等。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二、记录格式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记录: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三、记录内容1. 原材料检验记录1.1 水泥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标称强度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1.2 骨料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粒径分布、含泥量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1.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含固量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2. 配合比记录- 配合比编号- 水灰比- 混凝土等级- 骨料种类及用量- 水泥种类及用量- 外加剂种类及用量- 备注:如有特殊要求或者调整,需详细说明3. 搅拌记录- 搅拌机编号- 搅拌开始时间- 搅拌结束时间- 搅拌时间- 搅拌机转速- 备注:如搅拌过程中浮现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4. 浇筑记录- 浇筑日期- 浇筑部位- 浇筑方式- 浇筑人员- 浇筑开始时间- 浇筑结束时间- 浇筑数量- 备注:如浇筑过程中浮现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5. 强度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部位-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备注:如强度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详细说明原因和处理措施6. 其他记录- 如有其他与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的记录,可在此部份进行补充,需详细说明内容和日期四、注意事项1. 记录应准确、真实,不得随意篡改或者删除。

2. 如有异常情况或者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

4. 记录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录相关信息。

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与控制

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与控制

目录一、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分析 (2)(一)表面缺陷 (2)(二)、强度不够 (5)二、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 (5)(一)、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5)(二)、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6)(三)、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6)结论 (8)致谢 (8)参考文献 (8)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程如何进行分析与控制。

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原材料、配合比、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准备,遵循浇筑与振捣的基本原则,浇筑方法得当,按照不同构件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浇筑方案。

浇筑混凝土要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进行质量分析与预控。

混凝土浇筑之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不当出现裂缝,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那么要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寿命,所以控制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的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质量检验分析控制一、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分析(一)表面缺陷1、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麻面,表面粗糙,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不严或拆模过早。

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模板表面粗糙,应清理干净,模板拼缝要严。

支模后应有自检,所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堵严。

拆模应控制好时间,尤其是冬季施工,要求有拆模申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排出气泡为止。

2、露筋(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贴紧模板外露、构件结构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混凝土质量统计表

混凝土质量统计表

混凝土质量统计表一、原材料质量1. 水泥:采用P.O42.5R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要求。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3%。

3. 石子:5-31.5mm碎石,含泥量≤1%。

4. 掺合料:S95级矿粉、Ⅰ级粉煤灰,质量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

5. 外加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质量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要求。

6. 水:饮用水,质量符合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

二、配合比设计1. 设计原则:根据结构要求、施工条件、材料情况等因素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设计内容:确定混凝土的砂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关键参数。

3. 试配:在实验室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4. 配合比验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三、拌合质量1. 拌合设备:采用自动化集中拌合设备,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无离析。

2. 拌合时间:每盘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少于90秒,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融合。

3. 质量控制:定期对拌合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运输质量1. 运输方式: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分层。

2. 运输时间:从拌合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不超过1小时,确保混凝土新鲜度。

3. 质量控制: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五、浇筑质量1. 浇筑方式:采用泵送或塔吊输送方式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无气泡。

2. 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开裂。

3. 质量控制: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抹面、压光等操作,确保表面平整、无气泡。

六、养护质量1. 养护方式:采用覆盖浇水或喷洒养护剂等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2.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防止开裂。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

本文将分8个部分探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用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浇筑工艺、养护措施、施工设备监测、质量检测和管理制度。

一. 用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用料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矿粉等,确保材料的品质符合要求。

其次,要保证原材料的准确计量,采用称重设备进行严密监测,杜绝偏差。

此外,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二.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证,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制定出最佳的配合比。

通过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三. 拌和工艺拌和工艺对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要注意水灰比的选择,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易开裂。

其次,拌和时间要适当控制,保证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防止出现团料和堆积现象。

此外,还要注意控制拌合温度,避免高温引起混凝土早期龟裂和低温引起混凝土凝固不完全。

四. 浇筑工艺浇筑工艺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浇筑工艺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一致性和密实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和设备,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均匀浇筑、层均匀浇筑或先上部分后下部分浇筑等。

其次,要注意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气泡和孔隙的产生。

此外,还要控制浇筑高度,避免大块混凝土的自由落地引起分层和起砂。

五.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养护包括初始养护和终期养护两个阶段。

初始养护主要通过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并避免早期干缩和龟裂。

终期养护则需要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和快速脱水导致强度降低和开裂。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的标准格式以及相关内容。

二、记录格式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1. 日期和时间:记录混凝土生产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方便追溯和排查问题。

2. 生产批次号:每一批混凝土都应有惟一的批次号,方便追踪和管理。

3. 原材料信息:记录使用的水泥、骨料、砂子等原材料的名称、规格、产地等信息。

4. 配合比:记录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骨料、砂子的比例和掺合材料的使用情况。

5. 搅拌过程:记录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包括搅拌时间、搅拌机型号、搅拌速度等信息。

6. 浇筑过程:记录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包括浇筑时间、浇筑方式、浇筑人员等信息。

7. 养护措施:记录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养护人员等信息。

8. 试验结果:记录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指标的测试结果。

9. 质量检查:记录混凝土的质量检查情况,包括外观检查、坍落度检查等。

三、数据编写示例以下是一个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的示例:日期和时间:2022年1月1日 08:00-12:00生产批次号:C2022022101原材料信息:- 水泥:P.O.42.5R水泥,产地:中国,规格:50kg/袋- 骨料:天然河砂,产地:中国,规格:5-20mm- 砂子:石英砂,产地:中国,规格:0-5mm配合比:- 水泥:500kg- 骨料:1200kg- 砂子:800kg- 掺合材料:50kg搅拌过程:- 搅拌时间:10分钟- 搅拌机型号:JS1000- 搅拌速度:60转/分钟浇筑过程:- 浇筑时间:2022年1月1日 10:00-11:00- 浇筑方式:泵送- 浇筑人员:张三、李四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2022年1月1日 11:00-12:00- 养护方式:覆盖保湿- 养护人员:王五、赵六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28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为30MPa。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模板及支架1、模板及支架施工技术要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铁路简支箱梁模板及支架采用钢材制作。

钢模型主要由侧模、底模、内模三大部份组成,其中侧模与底模连接成一整体固定不动。

1.1、模型必须安拆装方便,结合严密,不得漏浆。

1.2、为了防止漏浆,侧模、端模、底模采用橡胶条嵌缝。

1.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面板焊缝应打磨平整,不应有错台、焊疤、凹坑、烧伤等现象。

1.4、混凝土灌注前应做好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检查记录,并将预应力孔道位置作为一个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混凝土灌注需经质检工程师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1.5、在混凝土灌注前,应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阴雨天气或者施工场地泥泞时,上模型作业人员应将鞋子冲洗干净,防止泥土污染钢筋或者混凝土。

冬期模型内不得有积雪或者冰块。

并做好防雨雪遮盖防护措施。

1.6、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详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1 底板顶面与设计标高差±3 用水平仪测量2 两端的活动底板边缘高差≤1用 1000mm 水平尺测量3 底板全长范围内横向偏移≤2挂中心线,测每节底板两端4 底板全长±10 用钢卷尺测量底板两侧5 两端支座螺栓孔中心距±2 用钢卷尺测量6 两节台座钢底板接口处高低≤1 用钢直尺及塞尺查接量测1.7、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误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1 模板总长±102 底模板宽+5 、03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4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5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6 模板倾斜度偏差≤3‰7 底模不平整度≤2mm/m8 桥面板宽±109 腹板厚度+10、010 底板厚度+10、011 顶板厚度+10、012 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误差≤32、施工队技术人员质量责任对于项目部下发的技术交底进行复核,正确领略技术交底所要表达的施工意图,熟悉模板构造、尺寸、特殊位置的结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表
劳务公司:楼号: 部位:砼标号: ;砼量:
1
混凝土代班人
班长:
按照技术安全交底操作。是□否□
时间:开始
完成
是□否□正常
2
劳务公司值班人
按照技术安全交底操作。是□否□
时间:开始
完成
是□否□正常
3
钢筋值班人员
姓名:
姓名
按照技术安全交底操作。是□否□
时间:开始
完成
是□否□正常
4
木工值班人员
姓名:
姓名
按照技术安全交底操作。是□否□
时间:开始
完成
是□否□正常
项目部值班人员
值班人
位跑模处理情况
坍落度情况
换班接收人
注:值班人员认真填写,发现浇筑异常立即通知项目部工长技术负责人及劳务负责人。此表值班人交由质检员保存,乙方交项目经理。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