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实验中学第九章1-4节易错题整理

合集下载

202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物理课“XX第一定律”下课前,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收获。

郝琦同学说:“开始我也认为匀速运动需要力去维持,但物理学家XX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长大后我也要从事物理研究,总结出郝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判断上述“XX”指的是哪位科学家()A.牛顿B.法拉第C.安培D.欧姆答案: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F=10N的力水平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稳定后A静止不动,这时弹簧的拉力F1=4N,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板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B.木板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C.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4ND.若用外力拉着木板B向左加速运动,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6N答案:CA.A处于静止状态,A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弹簧的拉力F1=4N,故摩擦力为4N,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物体B受到A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的大小为4N,故A错误;B.由于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两个摩擦力平衡,A对B的摩擦力4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10N﹣4N=6N故B错误;C.若用2F的力拉木板B,B开始加速,但是A与B间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木块A受摩擦力大小仍为4N,故C正确;D.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速度无关,故木板B向左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6N,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茶壶属于连通器的应用B.乙图中,上课时老师用力压住粉笔写字是为了减小压强C.丙图中,为防止新冠病毒外溢,负压救护车内气压大于车外气压D.丁图中,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上方是否是真空不会影响管内外液面高度差答案:AA.甲图中,茶壶壶身与壶嘴连通,上端开口,属于连通器,是连通器的应用,故A正确;B.乙图中,上课时老师用力压住粉笔写字,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与黑板的摩擦力,故B错误;C.丙图中,负压救护车内气压小于车外气压,冠病毒才不会外溢,故C错误;D.丁图中,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上方如果混有气体,气体产生的压强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外界大气压不变时,会导致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小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气体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升力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D.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利用重力完成的答案:BA.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所以坝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坝体的横截面积上窄下宽可以使底部随更大的压强,故A错误;B.飞机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的,机翼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力差,产生升力,故B正确;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大气压较小,水的沸点较低;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高压锅是密封的,不受外界大气压影响,通过增大锅内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把面条煮熟,故C错误;D.吸盘被压在光滑墙壁上,是因为挤出了吸私盘和墙壁之间的空气,大气压将吸盘压在了墙上,是利用了大气压,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均质圆柱体甲、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之比为2∶1,高度h甲和h乙之比为2∶1,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h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h乙=1∶2B.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1∶2C.未切割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1D.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为2∶3答案:DA.乙为均质圆柱体,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h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F乙剩=F乙−Δℎℎ乙×F乙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p乙′则F 甲+Δℎℎ乙×F乙S甲=F乙-Δℎℎ乙×F乙S乙因为S甲∶S乙=2∶1,F甲=F乙整理可得:Δh∶h乙=1∶3,故A错误;B.两个质量相同的均质圆柱体甲、乙,其底面积之比为2∶1,高度h甲和h乙之比为2∶1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V 甲V 乙=S甲ℎ甲S乙ℎ乙=2×21×1=41甲、乙质量相同,则根据ρ=m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m甲V甲m乙V乙=m甲V乙m乙V甲=14故B错误;C.甲、乙两个质量之比为1∶1,根据G=mg可知,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1,未切割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由p=FS可知,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p甲p 乙=F甲S甲F乙S乙=F甲S乙F乙S甲=12故C错误;D.甲、乙质量相同,则设甲、乙的质量均为m,则乙剩余的质量为(1−13)m=23m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为2 3m:m=23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题归纳(word有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题归纳(word有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题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30°放置,管内装有长为20cm的水柱,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_____Pa(g取10N/kg)2.小明在暑假跟爸爸去拉萨游玩,进入高原后,小明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____________(选“高”或“低”),大气压__________(选“较大”或“较小”)的缘故.3.如图所示,用于研究压力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是图________,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是图________,研究大气压强存在的是图________,研究连通器特点的是图________.(均选填字母代号)4.将重为5N、边长为的正方体均匀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如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 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质量相同、深度相同,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p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___p乙′.二、单选题6.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用薄塑料片托住(不计塑料片质量),竖直放入水面下处,然后向管内缓慢注入煤油,当煤油在管内的高度为13cm时,塑料片刚好下沉,则煤油的密度是A.cm3B.cm3C.cm3D.cm37.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8.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分别放在水平面上,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及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A .密度甲ρ:4:1ρ=乙 压强p 甲:1:1p =乙B .密度甲ρ:1:8ρ=乙 压强p 甲:4:1p =乙C .密度甲ρ:8:1ρ=乙 压强p 甲:4:1p =乙D .密度甲ρ:8:1ρ=乙 压强p 甲:1:4p =乙9.“农夫山泉,有点甜.” 如图所示,将一瓶装满水的农夫山泉(瓶内无空气),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将其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1、p 2,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1、F 2,其中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p 1=p 2 F 1=F 2B .p 1<p 2 F 1=F 2C .p 1>p 2 F 1>F 2D .p 1=p 2 F 1>F 2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11.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 p2:F1= F2B.p1< p2:F1= F2C.p1> p2:F1< F2D.p1< p2:F1< F2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表示的意义与相关的化学反应完全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B.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的变化C.25℃时,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两种常见的酸)D.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答案】A【分析】A. 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FeCl2;B. 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被氧化为Fe(OH)3;C. 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D. 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一开始沉淀逐渐生成,当加入的烧碱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

【详解】A. 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FeCl2,Cl-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因此Cl-的质量分数减小,A项正确;B. Fe(OH)2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被氧化为Fe(OH)3,质量增加,B项错误;C. 向Cl2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c(H+)逐渐增大,pH逐渐减小,但Cl2水中存在H+,因此起始时pH不是7,C项错误;D. 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一开始沉淀逐渐生成,当加入的烧碱溶液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且用于沉淀的烧碱和用于溶解Al(OH)3的少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项错误;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难点是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滴加顺序向Al3+中滴加OH-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OA段Al3++3OH-=Al(OH)3↓AB段Al(OH)3+OH-=AlO+2H2O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答案】B【详解】该气体无色,排除了Cl2、N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一定含有SO2气体;将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判断一定含有NO气体,则一定无O2,一定含有的气体是SO2、NO,一定没有的气体为Cl2、NO2、O2,答案选B。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答案】B【详解】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由单质氮气转化为氨气,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选项B正确;C.用NaOH吸收NO2和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C错误;D.用氨气转化为NO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 易错题质量专项训练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 易错题质量专项训练

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 易错题质量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a 、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 、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 :ρ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圆柱空心部分是b 圆柱体积B .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 的14C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2.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 3.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 A :m B 和对地面的压强p A :p B 分别为( )A .m A :mB =2:1,p A :p B =2:1B .m A :m B =1:1,p A :p B =2:1C .m A :m B =1:1,p A :p B =1:1D .m A :m B =2:1,p A :p B =1:14.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 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 0;装3kg 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 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则A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B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C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D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5.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6.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F甲=F乙B.F1<F2C.p甲<p乙D.p1<p28.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底面积200cm2,高为0.5m,重为10N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3,则此时A.细线的拉力为56NB.A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10.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a haρ-()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2 2a h a g ρ-()二、填空题1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示。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九次月考化学试卷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九次月考化学试卷

三、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6 分) 16.(6 分)从一瓶含杂质的硫酸铜固体样品中取出 4.00g,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
解后,向烧杯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沉淀为 4.66g, 计算:该硫酸铜固体样品中所含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注:杂质溶解但不参与反应;计算 用到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CuSO4═BaSO4↓+CuCl2.)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实验Ⅱ: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温度的变化.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 pH 及温
度,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如图 B.
①从图中 pH 的变化分析,溶液的
性是逐渐变弱的;
②t1 时,溶液的 pH 为 7,说明酸和碱 ③从图中温度变化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5.(7 分)氨气(NH3)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具有还原性,在纯氧中能 够认识,当与空气混合时(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通明火也能发生爆炸.如图是验证 NH3 在加热条件下具有还原性的装置,当挤压橡皮球把氩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广口瓶时,就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 a 的名称:

第3页(共7页)
(2)实验室用 KMnO4 制取 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
装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处的棉花是
可燃物,在上述制氧气实验时为什么不会燃烧?

( 3 ) 实 验 室 制 取 CO2 的 收 集 装 置 也 可 用 F ( 长 进 短 出 ), 试 分 析 其 原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如图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吸盘C.用滴管吸取液体D.裂桶实验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高度均为h的液体,则甲、乙液体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质量m的关系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3、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雪地车轮上安装较宽的履带B.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C.打孔机上安装很尖的钻头D.剪刀刃做的很簿4、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特征。

对此,从物理学角度给出的解释错误的是()A.泥鳅身上有粘液,能在遇到抓捕时减小摩擦,便于逃脱B.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C.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会死掉,是因为水面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D.鸟类的翅膀上凸下平,上方空气运动速度大于下方,从而获得升力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S乙′B.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C.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甲<Δp乙D.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ΔF甲<ΔF乙6、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B.学生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C.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D.眼镜架上装有鼻托7、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B.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D.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8、如图,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为底面积为0.25m2、高3m的均匀柱状体,乙为边长为1m的正方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4萧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易错题整理:1、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A 、F A =F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C 、F A <F B ,W A <W BD 、F A >F B ,W A >W B2、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 与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的关系图像如图7,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 甲>F 乙B. .F 甲<F 乙C. B. .F 甲=F 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 。

(1)求拉力F 做的功;(2)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 越小。

4、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筒上绕着绳子,某同学用恒力F 拉着绳子的自由端使圆筒在地上滚动,则他使圆筒滚动一周所做的功是( ) A .πdF B .2πdF C .4πdF D .05、粗糙斜面高度为h ,长为l ,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重为G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W ,则( )A 、拉力大小为hG/lB 、拉力大小为W/lC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W-hG )/lD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W-lG )/h6、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cm 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 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W1=W2 P 1=P2B .W1> W2 P 1>P2C .W1> W2 P 1=P2D .W1< W2 P 1<P27、如图5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 的质量为4kg ,滑轮摩擦不计。

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 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 (选填“也改变”或“不变”)。

若2.4s 内脚腕将A 物体匀速提起0.3m ,则对物体A 所做的功为 J ,功率为 W 。

8、如图14所示,物体A 的质量m =12kg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以0.1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

求: (1)物体A 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 的大小;(2)拉力F 的大小;(3)物体A 运动10s 的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

9、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 ,用时0.5s ,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10、俯卧撑运动对发展力量素质,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发展平衡和支撑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有利于骨的坚实,关节的灵活,韧带的牢固,肌肉的粗壮及弹性,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

如图所示,某图5 A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1)此杠杆的支点为(选填“O”、“ A”或“B”)点。

(2)若该同学质量为50千克,那么他将身体撑起,每只手受到支持力至少为多少牛?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多少瓦特?(3)做俯卧撑运动时,该同学消耗的化学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克服自身重所需的能量11、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

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2)行驶速度的大小;(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12、如图所示,重500N的人站在重 100N的吊篮内使吊篮和他一起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求:( 1 )人拉绳子的力是多大?( 2 )人对吊篮的压力是多大?13、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 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 20N;0.4 m/sB. 20N;0.1 m/sC. 5N;0.4 m/sD. 5N;0.1 m/s14、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

(g=10N∕kg)15、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

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 )A.(F1+F2)/2 B.F1+F2C.F1/F2 D.F1×F216、如图,物体A重50N,物体B重3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s内拉力F2所做的功是________J.(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17、如图10所示,甲、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对木箱做的功________乙对木箱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提高机车的额定功率是铁路进一步提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机车的输出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的乘积。

若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那么,列车提速前后分别以最高时速120 km和180 km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输出功率之比为A.2﹕3 B.3﹕2 C.4﹕9 D.9﹕419、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F < GB .A F > B FC .B F = 2GD . 以上说法都不对20、如图所示,把一根质量是2kg 且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棒AOB 从O 点悬挂(AO=3OB ),当在B 端挂一个重物时,木棒恰在水平位置平衡。

求此重物的质量是多少?2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一可忽略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如图所示,在 C 处挂一待测物体 B ,当重为 8 牛的物体 A 挂在 D 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 OC 为 6 厘米, OD 为 18 厘米。

( 1 )此时物体 B 的重力是多少牛?( 2 )保持 O 点位置和物体 A 的重力不变,在 C 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物体 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 OE 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待测物体重力的杠杆。

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23、用滑轮组以不同速度匀运提升重物A ,作用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均为F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

当拉力F 的功率为P 1时,重物A 以速度v 1匀速上升h 所用的时间为t 1;当拉力F 的功率为P 2时.重物A 以速度v 2匀速上升h 所用的时间为t 2当拉力F 的功率为时,重物A 以速度v 3匀速上升h 所用的时间为A .B .C .D .24、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必须用低速档?同一辆汽车,在相同的条件下,是在高速公路上行使得快,还是在乡村沙土地上行使得快。

为什么?25、深度为10米的矿井里,每分钟积水的体积是4.5m 3,为了不让水留在矿井里,至少应选用多大功率的水泵来抽水?26、现有一架总质量为m 的喷气式飞机,已知该飞机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 2(式中k 为已知量).若飞机飞行过程中的耗油量可忽略不计.(1)该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飞机所受向上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气流速度不同所产生的.若以机翼为参照物,则机翼上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________机翼下表面附近气流的速度.(2)在该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它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差为_________.(3)若该飞机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飞行的时间为t ,则它在这段时内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 为___________.27、如图,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有关做功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重力G 没有做功,因为物体没有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B 拉力F 没有做功,因为物体没有在F 的方向上通过距离C 摩擦力做了功,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D 拉力F 做了功,拉力克服摩擦力做了功28、右图是一台简易吊车的示意图,请画出F 1、F 2的力臂L 1、L 2。

29、如图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连接在一起。

甲重10N 放在地面上;乙重5N 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

若不计弹簧及细绳的重量,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 ,甲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

30、如图3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

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图21 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 (棒和悬线足够长)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D .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31、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过一个重为G 的油桶,在绳子的自由端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 ,使油桶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一段距离S ,在此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为( )A .FSB .GSC .2FSD .(G+F )S32、工人师傅想把一个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和它的力臂。

33、古代护城河上有座吊桥,它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

把桥面看成是长为10 米,所受重力为3000牛的均匀杆OA ,可以绕转轴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O 点正上方10 米处固定一个定滑轮,绳子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A 相连,用力拉动绳子就可以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

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时,绳子的拉力为F 1 。

当士兵们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 时,绳子的拉力为F 2,所用的时间是0.5 分钟(忽略绳子重力、滑轮半径和摩擦),则:( l ) F 1:F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