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氧化对甲基苯甲醛制备对甲基苯甲酸研究

过氧化氢氧化对甲基苯甲醛制备对甲基苯甲酸研究

吉林 132021; 3. 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摘要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氧化对甲基苯甲醛制备对甲基苯甲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 30%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氧化 对甲基苯甲醛制备对甲基苯甲酸,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对甲基苯甲酸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通过测定熔点、红外光谱表征了目标化合 物。[结果]优化的合成条件为: 物料摩尔比对甲基苯甲醛∶30% 过氧化氢 = 1∶6,反应温度为 40 ℃ ; 氢氧化钾浓度为 60% 。该工艺条件 下,对甲基苯甲酸产率达到 91% 以上; 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甲基苯甲酸的平均收率达 91. 7%。[结论]为对甲基苯甲酸的工业化生 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对甲基苯甲醛; 过氧化氢; 对甲基苯甲酸; 氧化 中图分类号 R 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2) 01 - 00257 - 02
Oxidation of p-methyl Benzaldehyde to p-methylbenzoic Acid by H2 O2 YU Li-ying et al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y,Jilin Institute of Chemistry Technology,Jilin,Jilin 13202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oxidation conditions of p-methyl benzaldehyde to p-methylbenzoic acid by H2 O2 . [Method]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s an oxidant catalyze,p-methyl benzaldehyde was oxidized into p-methylbenzoic acid under the alkaline condition, and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product was determined by melting point and infrared spectrometry. [Result]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ed: the molar ratio of p-methyl benzaldehyde and 30% H2 O2 was 1∶6;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40 ℃ ;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KOH was 60% . Under the best reaction conditions,the yield of p-methylbenzoic acid reached more than 91% ,and the reproducibility experiment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yield of p-methylbenzoic acid reached 91. 7%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p-methylbenzoic acid. Key words p-methyl benzaldehyde; Hydrogen peroxide; p-methylbenzoic acid; Oxidation

Na_2WO_4_2H_2O_H_省略_2O_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_李东胜

Na_2WO_4_2H_2O_H_省略_2O_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_李东胜

Na2W O4 2H2O-H2O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李东胜,严红燕,刘春生,罗根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摘要:以30%H2O2为氧源,Na2WO4 2H2O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

考察了H2O2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酸性添加物(硫酸氢钠)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和在非酸性环境下,表面活性剂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有效的提高苯甲酸的收率,特别是添加 -环糊精,苯甲酸的收率达90.03%。

关 键 词:钨酸钠;苯甲醛;苯甲酸;表面活性剂;硫酸氢钠;催化中图分类号:O62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11(2004)06-0595-03Preparation of Benzoic Acid via Oxidation of Benzaldehydes Using Na2WO4 2H2O-H2O2as a CatalystLI Dong-sheng, YAN Hong-yan, LI U Chun-sheng, L UO Gen-xi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Faculty,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emical T echnology,Fushun113001,China)Abstract:Benzoic acid was synthesized via oxidation of benzaldehydes using Na2WO4 2H2O as a catalyst.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ide dosage,the reaction time,the amount of catalyst and acidic additive(Na HSO4 H2O)on the yield of benzoic acid;the effec t of surfac tant on yield of ben-zoic acid was discussed in the acid-free system.Non-ionic surfacta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of benzoic acid,such as the yield reached90.03%by -CD.Keywords:sodium tungstate;benzaldehyde;benzoic acid;surfactant;Na HSO4 H2O;catalysis传统上,一些羰基化合物的氧化是以重铬酸钾或其它铬衍生物如Jones试剂、吡啶重铬酸盐、吡啶氯铬酸盐等作为氧化剂来实现的[1]。

设计实验:苯甲醛制备苯甲酸

设计实验:苯甲醛制备苯甲酸

设计实验:苯甲醛制备苯甲酸一、实验原理苯甲醛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氧化成苯甲酸。

苯甲醛和苯甲酸的熔点差异大,可以通过降温结晶来分离出苯甲酸。

二、实验用品仪器:圆底烧瓶、恒压漏斗、蒸馏装置、回流装置、抽滤装置试剂:苯甲醛、30%过氧化氢溶液、无水碳酸钠、三、产物性质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具有苯或甲醛的臭味。

熔点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15/4℃)。

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四、投料量和理论产率(一)投料量苯甲醛10.6克(0.1mol)30%过氧化氢溶液22ml(0.194mol)无水碳酸钠3.2克(0.003mol)(二)理论产率苯甲醛制备苯甲酸理论产率83.3%苯甲酸重结晶产率余额75%理论应得苯甲酸7.5克五、实验装置图六、实验步骤(一)、制备苯甲酸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6克苯甲醛、3.2克无水碳酸钠,加入豆粒大小的硫酸锌,磁力搅拌下,用恒压漏斗从上方快速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回流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浓盐酸调节pH为2,低温静止,冷水洗涤后,抽滤得固体苯甲酸。

(二)、苯甲酸的精制将所得固体苯甲酸溶解到100ml水中,加热至近沸,此时苯甲酸溶解在水中,分为两层,上层为浅黄色液体,下层为深褐色油状层。

通过倾倒法分离,再令上层溶液自然冷却结晶,约得7克。

下层通过降温也会结晶。

将下层结晶的苯甲酸再次倒入上层母液中。

从新加热,溶解,结晶。

约得0.5克七、实验设计总结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参考了老师给出的建议。

并且根据自己现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醛氧化得羧酸,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考虑实验时间、产率、实验条件等。

采取了这样的设计方案。

通过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酸。

苯甲醛制备苯甲酸,考虑能否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但是实验操作相对复杂,而且使用的酸也并不熟悉。

苯甲酸的合成 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合成 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合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苯甲酸的合成引言: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药物合成、染料工业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苯甲酸的方法,探索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苯甲酸的合成可以通过苯甲醇的氧化反应得到。

氧化剂常用的是高锰酸钾(KMnO4)或过氧化氢(H2O2)。

该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苯甲醇(C6H5CH2OH)被氧化为苯甲酸(C6H5COOH),同时还原剂被还原。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苯甲醇、高锰酸钾、硫酸、冷却器、漏斗等。

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并佩戴好实验室服和手套。

2. 反应装置的搭建: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苯甲醇,并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将冷却器连接到反应瓶上,以防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逸出。

3. 反应的进行:缓慢地向反应瓶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溶液。

反应过程中,溶液会逐渐变为深紫色,同时放出气体。

4. 反应结束:当反应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应已经完成。

此时,可以停止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并将反应溶液进行过滤。

5. 产物的提取: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蒸馏,以去除溶剂和副产物。

最终得到苯甲酸的结晶。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并得到了白色结晶体。

合成苯甲酸的反应为一个氧化反应,其中苯甲醇被氧化为苯甲酸,同时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

该反应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和选择性。

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气体,这是由于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苯甲醇发生反应产生了气体。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反应溶液的颜色在反应进行中逐渐变为深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

在产物的提取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蒸馏操作,以去除溶剂和副产物。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液体组分按照其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通过蒸馏,我们最终得到了纯净的苯甲酸结晶。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并得到了纯净的结晶产物。

二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工艺研究

二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工艺研究

二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工艺研究关昶;刘亚歌;丁斌;郝凤岭;李祥【摘要】采用2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催化剂为钨酸钠.其中过氧化氢分两次加入,第1次加入总量40%的过氧化氢,第2次加入剩余的过氧化氢.实验结果表明,2步法加入过氧化氢得到的苯甲酸收率为56.22%,明显高于1步法的苯甲酸的收率.对首次加入过氧化氢时的物料比进行了正交试验,最佳合成条件为n(H2O2)/n(Na2WO4.2H2O):n (NaHSO4):n(C6H5CHO):100:1.2:1:250.同时考察了2步法反应的回流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步的反应时间3h,第2步反应的时间5h的反应条件最优.%Benzoic acid was prepared by catalytic oxidation of benzladyde with two-step method, the H2O2 was used as oxidant and the Na2WO4.2H2O was used as catalyst. The H2O2 was added twice in this method,and in the first step there was 40% of H2O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step feed way can observably improve the yield of benzoic acid,which can reach 56.22%. The effect of the first-step feed way on the oxidation reaction was discussed. The yield can reach 67.79% at the condition of molar ration of n ( H2O2 )/n ( Na2WO4.2 H2 O) / n( NaHSO4 )/n( C6H5CHO) = 100 : 1.2 : 1 : 250. The effect of the return time on the yield coefficient wa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ferable retune time was 3 h in the first step and 5 h in the second step.【期刊名称】《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催化氧化;苯甲酸;过氧化氢;正交试验;加料方式【作者】关昶;刘亚歌;丁斌;郝凤岭;李祥【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吉林吉林132012;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防腐剂.工业上由3种方法来生产苯甲酸:(1)邻苯二甲酸酐水解、脱羧法;(2)甲苯氯化、水解法;(3)甲苯液相氧化法[1].其中甲苯的液相氧化法是目前生产苯甲酸的主要方法,它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等缺点.近年来,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因此,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苯甲酸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2-3].同时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对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简化废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钨酸钠为氧化催化剂、硫酸氢钠为酸性添加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2步加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考察了苯甲醛过量时的最佳合成条件和等摩尔反应时加料方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摩尔反应时分次加入过氧化氢对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是有益的[4].苯甲醛在酸性的条件下由过氧化氢催化氧化生成苯甲酸,过氧化氢使醛基氧化成为羧基.其合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过氧化氢2步加入法是在苯甲醛与过氧化氢等摩尔反应时,先使苯甲醛在过量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然后再与剩余的过氧化氢反应.用苯甲酸的收率来衡量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仪器:标准有机制备仪,天津玻璃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医疗设备厂;JB-90D强力搅拌器,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XZ-1型旋片式真空泵,沈阳市三环真空技术研究所;DG701-3型电热干燥箱,大连实验设备厂.试剂:30%过氧化氢,沈阳市新西试剂厂;苯甲醛,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无水碳酸钠,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浓硫酸,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硫酸氢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钨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钡,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5].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250 mL 3口烧瓶中加入催化剂和规定量的苯甲醛,开动搅拌,加热升温到指定温度后,按条件加入计算量的30%过氧化氢,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15%碳酸钠溶液至pH值为10,静置分层,用分液漏斗分去油层,水层用0.1 mol/L硫酸调pH值为2,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硫酸根离子(用0.1mol/L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抽干,滤饼于80℃电热干燥箱干燥4 h,称重,计算收率[6].第1步先按照计算量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250 mL 3口烧瓶中加入催化剂和苯甲醛,开动搅拌,加热升温到指定温度后,按条件加入总计算量40%的过氧化氢使反应处于苯甲醛过量状态,保温反应.第2步待反应达到规定时间后,再加入剩余60%的过氧化氢,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15%碳酸钠溶液至pH值为10,静置分层,用分液漏斗分去油层,水层用0.1 mol/L硫酸调pH值为2,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硫酸根离子(用0.1 mol/L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抽干,滤饼于80℃电热干燥箱干燥4 h,称重,计算收率.一定量的苯甲醛氧化生成苯甲酸的质量,与理论上应生成苯甲酸的比值.Y=(实际产物质量/理论产物质量)×100%反应产物经提纯后,用Nicolet670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红外光谱记录范围400~4 000 cm-1,KBr压片.产品表征见图1.反应产物经重结晶法提纯后,用Nicolet670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的光谱图和苯甲酸标准光谱图特征峰吻合,故可以证明产物是苯甲酸.2步法第1步反应是苯甲醛过量的反应,因此实验通过正交试验法来确定苯甲醛过量时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案为:苯甲醛过量,温度采用回流温度.选择4因素3水平来安排正交实验.因素分别为:A因素:过氧化氢和苯甲醛的摩尔比,B因素:催化剂钨酸钠与100倍苯甲醛的摩尔比,C因素:硫酸氢钠和钨酸钠的摩尔比,D因素:回流时间.安排表如表1所示,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上表可以得出:最佳工艺点:A3B3C2D1,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D.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回流温度下,n(H2O2)/n(Na2WO4.2H2O)/n(硫酸氢钠)/n(苯甲醛)=100 1.2 1 250反应时间为4 h时,苯甲酸的收率可达67.79%.因此取此条件作为第一步反应的最佳条件[7].2步法反应回流时间的确定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主要考察第2步回流时间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按H2O2/苯甲醛摩尔比为:1 1,分步加入过氧化氢,先加入过氧化氢总量的 40%(即 n(H2O2)/n(苯甲醛)=1 2.5,反应条件按第1步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催化剂一次加入),第2步再加入剩余的60%.对比1步加入过氧化氢和分步加入过氧化氢两种方法,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如表3所示,2步法的收率均高于1步加入法,第2步反应时间越长收率越高,3#实验达到最高,收率为56.43%.因此分步加入过氧化氢比一次加入过氧化氢的方法有利于苯甲酸收率的提高.考虑到时间越长过氧化氢分解的越多,以及反应效率等原因综合考虑后认为第1步的反应时间3 h,第2步反应的时间5 h的反应条件为最好[8].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苯甲酸收率为56.22%.分步加入过氧化氢可提高苯甲酸收率的原因是:在回流温度下,过氧化氢的氧化和分解反应会同时进行,第1步反应中苯甲醛过量,过氧化氢的浓度相对较低,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的浓度不断下降,反应速率下降.第2步加入的过氧化氢提高了反应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但其浓度不高.因此降低过氧化氢的浓度有利于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有助于提高苯甲酸的收率.过氧化氢2步加入法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苯甲醛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1 1,反应温度采用回流温度,第1步反应先加入总量40%的过氧化氢反应3h,第2步再加入剩余60%的过氧化氢,苯甲酸收率为56.22%.明显高于过氧化氢1步加入法的苯甲酸收率44.26%.结果表明:分次加入过氧化氢可以明显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效率.第1步的反应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为:回流温度下,n(H2O2)/n(Na2WO4.2H2O)/n(硫酸氢钠)/n(苯甲醛)=100 1.2 1 250.【相关文献】[1]刘春生,严红燕,张少华,等.清洁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4(2):16-18.[2]严红燕,刘春生,罗根祥.过氧化氢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J].化工科技,2004,12(2):33-35.[3]李东胜,严红燕,刘春生,等.Na2WO4·2H2O·H2O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J].合成化学,2004(12):595-597.[4]王晓丽,姜恒,宫红,等.四丁基溴化铵催化H2O2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J].化工科技,2004,12(5):28-30.[5]陈志敏,辛先荣.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反应的研究[J].山西化工,2003,23(4):30-32. [6]李贵贤,张烨红.磷钼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6(7):25-28.[7]刘春生,严红燕,等.清洁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24(2):16-18.[8]谢水龙,肖健,等.苯甲醛氧化制备苯甲酸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2):23-26.。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碳酸钠与苯甲醛的反应制备苯甲醇,并通过苯甲醇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探究有机化学中的醛与酮的还原反应以及醇的氧化反应。

实验原理:苯甲醇的制备是通过碳酸钠与苯甲醛的反应实现的。

反应方程式如下:2C6H5CHO + Na2CO3 → 2C6H5CH2OH + CO2 + Na2CO3苯甲醇的氧化反应可以使用氧气气体或者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生成苯甲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CH2OH + [O] → C6H5COOH + H2O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称取适量苯甲醛、碳酸钠、过氧化氢等试剂,并准备好反应容器。

2. 反应制备苯甲醇:将苯甲醛和碳酸钠按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并收集产物。

3. 反应制备苯甲酸:将苯甲醇与过氧化氢按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并收集产物。

4. 对产物进行分析:使用红外光谱仪对苯甲醇和苯甲酸进行表征,观察其红外光谱图谱。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苯甲醇和苯甲酸。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苯甲醇的制备反应较为顺利,产物收率较高。

而苯甲酸的制备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反应条件较为严苛。

通过红外光谱仪的分析,我们观察到苯甲醇的红外光谱图谱中出现了-OH官能团的吸收峰,进一步证实了苯甲醇的生成。

而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谱中出现了-COOH官能团的吸收峰,进一步证实了苯甲酸的生成。

实验中,我们还注意到苯甲酸的制备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条件,避免过度氧化产生其他副产物。

同时,苯甲酸的制备反应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碳酸钠与苯甲醛的反应制备了苯甲醇,并通过苯甲醇的氧化反应制备了苯甲酸。

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反应均成功进行,产物的纯度较高。

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有机化学中醛与酮的还原反应以及醇的氧化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们深入理解有机化学提供了实验基础。

苯甲酸的合成工艺

苯甲酸的合成工艺

苯甲酸的合成工艺材料化学09-2 张召举200901130937摘要: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体,现在以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化工等领域,可制备染料、和药物、防腐剂、杀菌剂、驱虫剂、增塑剂、改良剂、香料等,苯甲酸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

近年来,以w(H2O2)=30 %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苯甲醛为原料合成苯甲酸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关键词:苯甲酸过氧化氢氧化甲苯正文:苯甲酸俗称安息香酸,因最初得自安息香胶。

其化学结构是由武勒(W?helr)和利比希(Liebig)于1832年确定的,是十九世纪首先被大量的用作药物的有机化合物。

如今,苯甲酸更多的是用于保存食品和水果等,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食品的抑菌剂,也可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在合成树脂方面可用作醇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改性剂等。

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很多,醇、醛的氧化,腈的水解,甲基酮的卤仿反应等。

目前工业上制备苯甲酸的主要方法是甲苯液相氧化。

但该方法存在耗能高、环境污染大等缺点,因此很有必要开发苯甲酸的环境友好合成路线。

近年来,以w(H2O2)=30 %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苯甲醛为原料合成苯甲酸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纪明慧等[1]报道了在没有有机溶剂存在时,以苯甲醛为原料,w(H2O2)=30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H3PW12O4O催化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陈志敏等报道了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用w(H2O2)=30 %的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收率较高。

刘春生等和李东胜等分别报道了在酸性添加物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Na2WO42H2O为催化剂,苯甲醛催化氧化为苯甲酸的收率也比较高。

严红燕等以甲烷磺酸铜为催化剂,苯甲醛氧化合成为苯甲酸的收率为70 %,但反应时间较长。

王晓丽等研究了四丁基溴化铵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活性。

甲苯的高锰酸钾氧化,也是合成苯甲酸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高锰酸钾是水溶性的,通常很难与油溶性的甲苯发生反应,所以该反应过程时间很长,同时生成的二氧化锰多,产率低。

苯甲酸合成实验的探究

苯甲酸合成实验的探究

[ 摘
要】 结合教学实践 ,对 农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 中苯甲酸的合成实验 ,从药 品的加入方式进行 了探究 ,提 出了适
合学生进 行的操作 方式 ,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 ; 后,提 出采 用微 型化 实验 , 最 试剂 用量 大大 减少 ,同时减少 了相 关辅助 材料 水、 电的消耗 ,降低 了实验 成本 , 一步提 高了实验 的安全性 。产生的 “ 进 三废 ”量 很少 ,改善 了实验环境 9 极大地 减少了对 环境 的污染 ,符合绿色化学 的理念 ,有利于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c n u t n a d rltd maeil s c swae,ee t ct o s mpin ci b ral e u e y u ig mir —x ei n,wh c o s mpi n eae tras u h a tr lcr i c n u to a e g ety rd c d b sn co e p r o iy 1 me t ih
苯 甲酸俗 称安息香酸 ,因最初得 自安息香胶 。 其化学结构 是 由武勒( hl 和利 比希(ibg于 13 W6 e ) r Lei) 82年确定的 ,是十九
存在耗能高 、 环境污染大等缺点 ,因此很有必要开发苯 甲酸 的 环境友好合成路线 。近年来 ,以 w H2 2 3 ( 0 ) 0%的过氧化氢为 =
【 关键词】 甲酸合成 ;探究 ;绿色化学 苯 【 中图分类号】 T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716 (0 81-0 00 10 -8 52 0 )20 2 -3
I e tg to n S nt sso n o cA cd nv si a i n o y he i fBe z i i
Absr c : i h o t a t W t t e c mb n t n o a h n r c ie i h y t e i o e z i c d t e wa ft e a d t n o e e t s f s h i ai ft c i g p a t n t e s n h ss fb n o c a i , h y o d i o fr g n s wa r t o e c h i i d s u s d a d a wa o td n s t mp o e o e a i n a d i c e s h a ey o h x e me t wa r p s d h n h e e t ic s e n y f r su e t o i r v p r t n n r a e t e s f t f t e e p r o i n s p o o e .T e ,t e r g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
作者:冯冬然, 张光霞, 殷利河, 边延江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刊名: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8,8(6)
1.于丽颖.吉慧杰.王悦虹.YU Li-ying.JI Hui-jie.WANG Yue-hong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辽宁化工2008,37(12)
2.李贵贤.张烨红.毛志红.范宗良.谭学苓.汪孔照.LI Gui-xian.ZHANG Ye-hong.MAO Zhi-hong.FAN Zong-liang. TAN Xue-ling.WANG Kong-zhao磷钼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6(7)
3.吴旭.谢鲜梅.WU Xu.XIE Xian-mei乙酸存在下钴铝类水滑石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2)
4.谢鲜梅.吴旭.杜亚丽.严凯.王志忠.XIE Xian-mei.WU Xu.DU Ya-li.YAN Kai.WANG Zhi-zhong镍铝类水滑石在乙酸介质下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现代化工2006,26(z2)
5.江秀清.林海昕.林敏.JIANG Xiu-qing.LIN Hai-xin.LIN Min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甲酸[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z2)
6.丁元生.罗志臣.周端文.Ding Yuansheng.Luo Zhichen.Zhou Duanwen Keggin型配合物
[(CH2)5NH2]4SiMo12O40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的研究[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2010,27(3)
7.刘春生.严红燕.张少华.罗根祥清洁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24(2)
8.张静波.张贵荣.钮东方.陆嘉星银电极电催化溴苯与C02合成苯甲酸[会议论文]-2008
9.严红燕.程云.刘春生.姜恒.罗根祥甲烷磺酸铜催化氧化苯甲醛制苯甲酸[期刊论文]-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3,23(3)
10.谢鲜梅.吴旭.杜亚丽.严凯.王志忠镍铝类水滑石在乙酸介质下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会议论文]-2006
引用本文格式:冯冬然.张光霞.殷利河.边延江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的研究[期刊论文]-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