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侦察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

合集下载

特种部队四等功事迹总结

特种部队四等功事迹总结

特种部队四等功事迹总结一、前言特种部队作为我国军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担负着特殊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特种部队成员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和英勇精神,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为此,我们对特种部队四等功事迹进行总结,以激励广大官兵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二、四等功事迹概述根据我国军队奖励条例,四等功为军队奖励的一种,主要表彰在训练、作战、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特种部队成员在执行任务中,积极克服困难,英勇拼搏,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特殊贡献,被表彰为四等功。

以下为部分四等功事迹概述:1. 在实战演练中,特种部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成功完成任务,提高了我军实战能力。

2. 在国际维和任务中,特种部队成员积极履行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3. 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特种部队成员迅速行动,全力救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在日常训练中,特种部队成员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四等功事迹具体案例以下为部分特种部队成员四等功事迹的具体案例:1. 张三,特种部队成员,在实战演练中,英勇拼搏,成功完成任务,为我军实战能力提高做出了贡献。

2. 李四,特种部队成员,在国际维和任务中,积极履行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获得了表彰。

3. 王五,特种部队成员,在抗洪抢险任务中,迅速行动,全力救援,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 赵六,特种部队成员,在日常训练中,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四、总结特种部队四等功事迹体现了我国特种部队成员的高素质、高技能和高度责任感。

他们在训练、作战、工作中积极拼搏,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特殊贡献。

通过总结四等功事迹,我们不仅要表彰先进,更要激励广大官兵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以事迹为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部队成员。

侦察兵训练事迹材料

侦察兵训练事迹材料

侦察兵训练事迹材料侦察兵是一支非常特殊的军种,他们被训练成为军队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潜入敌方阵地,收集情报并提供关键信息。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名侦察兵的训练事迹。

侦察兵的训练既艰苦又危险,需要他们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力。

他们的训练包括体能、战术和技能三个方面。

首先,侦察兵的体能训练非常严苛,因为他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力量来完成长时间的行军和潜入敌方阵地的任务。

他们进行长跑、爬山、负重训练等,以增强他们的体力和耐力。

此外,他们还接受格斗和射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其次,侦察兵的战术训练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对战场上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他们接受地形分析、侦察报告撰写、战场医疗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情报收集和情况分析能力。

他们还进行模拟战斗训练,以熟悉实际战场环境和情况。

最后,侦察兵的技能训练也非常关键。

他们接受侦察设备操作、无线电通信、隐蔽行动等方面的训练,以掌握先进的侦察技术和装备。

他们还接受语言和文化培训,以在敌方阵地潜入时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

一名侦察兵的训练往往是持续的,要求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力。

在训练中,他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他们需要与其他兵种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除了在训练中,一名侦察兵在实际战场上的表现也是非常关键的。

他们需要在极端环境中保持冷静,并快速准确地收集和传递情报。

他们可能会面临危险和困难,但他们必须坚持并完成任务。

侦察兵的训练事迹中,有很多值得称赞和鼓舞人心的例子。

他们可能会完成一次危险的侦察任务,在敌方阵地中潜伏数天,并成功地搜集到重要的情报。

他们的努力和勇气为军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侦察兵是军队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的训练既严苛又危险。

他们需要具备出色的体能、战术和技能,以完成任务并保护自己和队友。

他们的训练事迹充满了勇气和毅力的故事,是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对象。

中国特种部队实战案例

中国特种部队实战案例

中国特种部队实战案例
中国特种部队是中国军队中的一支精锐力量,他们在实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战
斗力和作战能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实战案例来了解中国特种部队的战斗风采。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中国特种部队在反恐作战中的表现。

中国特种部队在打
击恐怖主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他们经常深入敌后,成功解救了大批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捣毁了多个恐怖组织的基地,为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特种部队在海上拯救行动中也有突出表现。

在海上执行任务,面临
着恶劣的海况和复杂的环境,中国特种部队展现出了高超的水上作战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多次成功完成了海上拯救任务,保障了海上安全。

另外,中国特种部队在国际维和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参与了联合国
维和行动,在复杂的地区局势和危险的环境下,成功执行了多项任务,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后,中国特种部队在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反海盗等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实战
经验和成功案例,展现出了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总的来说,中国特种部队在实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作战能力和战斗精神,他们
以顽强的意志、高超的技能和过硬的作战素质,为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战斗中,中国特种部队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不断提升作战能力,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侦察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

中国侦察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

中国特种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第7侦察大队由空军空降兵第15军侦察兵组成,1985年3月末至1986年5月末参战,是两山轮战期间第2批上战场的侦察大队,下辖3个侦察中队。

同时期参战的有来自济南军区的第6侦察大队。

作战方向:1462高地——2段1号界碑,正面约63公里【猛硐】爱头西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1985年11月3日,原成都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31人,在爱头西南地区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

俘敌1名(押至我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毙敌19名,伤敌3名,摧毁敌营房3栋,我无一伤亡。

爱头位于我小坝子区江寨当面,距国境线1.5公里。

爱头以北3公里为发隆,以南3.5公里为大丫口,分别驻有越军一个排(约20人)和公安屯(约120人)。

997高地、发隆东南无名高地各驻有一个班的兵力,且工事完备。

爱头有武装民兵30余人,其东侧无名高地为民兵哨所。

大丫口公安屯之敌常沿路去发隆联络事宜、购买物品,每次1至8人不等且比较麻痹。

针对这一情况,我侦察队决心在爱头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伏捕捉俘虏。

爱头地区山高坡陡,坡度50~70度,高差1200余米。

中越两国以大梁子河为界,大梁子河河宽约20米,水深1~1.4米,河谷植被茂密,其余地区植被稀疏。

确实查明情况。

侦察队于7月2日向小坝子、江寨派出了侦察组。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数名群众情报员、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44次低近侦察。

掌握并分别组织了16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了大丫口、发隆地区越军兵力部署、主要装备及爱头、空龙武装民兵情况,特别是对大丫口至发隆运动之敌途经的路线、人数、武器携带、警惕程度等主要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9月28日、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渗入爱头西南1117高地东北侧进行了潜伏观察和照相,查明了伏击地区地形。

拟定战斗方案。

根据爱头地区的敌情、地形,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参谋赵文富带14人组成伏击组,其中王忠良带9人组织设伏,捕捉运动之敌,赵文富带4人向大丫口方向警戒,负责左翼安全。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

论现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之特种作战摘要:在现今时代背景下,大规模式的军团作战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成立的特种部队在维护国家权益时发挥着有力的作用。

特种作战,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稳定。

特种部队,是国之利器。

而由特种部队对弈的特种作战则是我军决胜世界的战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特种作战中,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键字:特种部队现今任务要求对越特种作战引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战争向着小型化、信息化、非接触的方向发展,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发展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特种作战必将在战场上如同利剑一般,不出则已,出则、一剑封喉!特种作战介绍特种作战之概念:特种作战,是以联合作战编成内的特种作战力量为主,在其他作战力量配合下实施的非正规作战,是指国家或集团在平时和战时,为了达成特定的战略战役目的,领导和指挥主要由特殊编组、训练及装备的特种部队或根据任务的需要临时编组的精锐部分队,以特殊的方式和手段实施的作战行动。

中国特种部队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红军时期成立的手枪队,相对于其他部队可以算是装备优良,可单独执行特殊任务,如掩护重要领导,消灭叛徒,屠首行动等;后期的八路军武工队具有的强大战斗力对敌顽匪有着巨大的威胁;建国后,中国陆军侦察兵算得上是我军优秀的特种士兵,他们单兵作战能力强,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八十年代末,各大军区纷纷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单兵素质要求更加苛刻,能够熟练掌握我军各种武器与驾驶工具,和世界交流也日益增多,在世界侦察兵特种兵比武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中国特种部队之现状:近年,中国特种部队在突出实战传统的同时,更特别加强现代高科技武器的装备与训练,战斗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现今,中国特种部队采用了卫星定位,今天的中国特种部队不再是小米加步枪,也不再单凭原始的指南针和地图确定方向和位置,而是用当今最新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初中语文语文百科(军事)军中铮骨中国特种兵

初中语文语文百科(军事)军中铮骨中国特种兵

军中铮骨中国特种兵进来是块铁,出去便成了钢。

一批又一批的弟子深得武教头的真传,走上执勤处突,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成为惩治罪恶的一支支利剑。

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赤胆忠诚、无畏的精神、过硬的素质,都烙印下一行行令人心动不已的足迹。

中国特种部队的历史应该从红军时期的“手枪队”和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武工队”算起。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支精锐部队成功“奇袭白虎团”。

在1998年举行的“第七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中,中国特种兵首次走上国际军事竞赛舞台,便以优异成绩为世人所瞩目。

而代表中国特种部队参加这次比赛的主力,就来自济南军区某特种大队。

“十个一百”:炼狱般的训练特种部队与三军的任何部队都不同,特种部队同时配备有各种车辆、快艇和飞行器,可以在地面、空中和海上作战,俨然是一个微缩的“小三军”。

特种部队训练独特,保证个个能熟练掌握各种轻重武器,驾驭各种装备。

特种兵战士们的任务是在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在敌人的心脏里实施短促而高风险的作战,因此他们所受到的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压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特种部队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时常被官兵们严格的训练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

他们每天完成正常的出操、体能训练、格斗攀登外,还要进行“十个一百”训练,即引体向上、抱头起、拉力器、臂力棒、俯卧撑、仰卧起坐等10个项目各100次,另外,每天早晚还要进行两次5公里武装越野。

与中国足球甲A队员体能测试一样,特种兵战士们也有个“12分钟跑”,但不同的是,他们的标准远远超过足球队员。

12分钟,在阴雨天的泥泞山坡上,跑3300米才能达到优秀。

对于战士们来说,这些跑跳只是“家常便饭”,不少战士还给自己“吃小灶”,练各种各样的功夫。

神枪手、擒拿格斗、特技飞车、海底潜游……几乎每一个战士都有一身过硬的功夫。

身怀绝技:并非神话在特种大队,我们最突出的感觉是,这些外表朴素的战士,个个有着超常的武艺。

更可贵的是,特种兵战士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进取精神。

中国侦察兵在行动

中国侦察兵在行动

中国侦察兵在行动
赵进;洪鸿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01(0)6
【摘要】在世界军体比赛中,有一个项目名叫“爱尔纳·突击”的国际侦察兵竞赛,是爱沙尼亚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支反侵略爱国者突击队而发起的,每年8
月举行一次。

如今,这项竞赛已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军队参加,中国军队也多次派人参加了比赛。

现在,笔者就带你走进中国这支“爱尔纳·突击”队.领略一下这种
竞赛的风采。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赵进;洪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71.9
【相关文献】
1.侦察兵的"反特行动"
2.“税务侦察兵”在行动——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河分局稽查工作纪实
3.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控烟行动有关情况(节选)(中)[健康中国7月22日]
4.中国侦察兵的秘密武器——中国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
5.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
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控烟行动有关情况(节选)(下)[健康中国7月22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先进执行任务事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先进执行任务事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先进执行任务事例7月12日,在湖北省随州市,一名群众掉进水库遇险。

危急关头,正在附近执行巡逻任务的武警战士李林雨与战友涂鑫闻讯赶到,合力将落水群众救到岸上安全处。

落水群众获救了,下水救人的李林雨却因体力透支,不幸沉入水中,壮烈牺牲。

连日来,附近群众自发前往事发地,悼念李林雨。

李林雨的战友、上等兵涂鑫强忍内心悲痛回忆说,当日下午4时50分许,他和李林雨正在徒步巡逻时,忽然听到有群众的呼救声从附近水库中传来。

“救人要紧!”他们两人迅速赶至事发水域,看见一名落水群众正在水中拼命挣扎。

年仅22岁的李林雨见状,立即对涂鑫说:“我会游泳,我先下去救人,你快去找一根长一点的棍子来,我们合力救他!”
李林雨一边奔跑,一边迅速脱下自己衣物,然后果断地跳入水中,奋不顾身游到落水者身边,奋力将落水者托起,并将落水者往岸边推。

最终,涂鑫与李林雨两人协力将落水者营救上岸,但李林雨却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失踪。

因携带的对讲机在施救过程中掉入水中后无法使用,涂鑫迅疾地从事发地奔跑至附近哨位,打电话向所在中队值班室报告情况。

中队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发水域展开搜救。

当地公安、消防和120急救中心等部门闻讯,也派专业人员携带专业装备奔赴现场开展救援。

13日凌晨2时25分,李林雨的遗体被蓝天救援队打捞上岸。

据了解,被涂鑫与李林雨合力救起的落水群众姓杨,男性,现年57岁,系随州广水市某村村民。

一路走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种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第7侦察大队由空军空降兵第15军侦察兵组成,1985年3月末至1986年5月末参战,是两山轮战期间第2批上战场的侦察大队,下辖3个侦察中队。

同时期参战的有来自济南军区的第6侦察大队。

作战方向:1462高地——2段1号界碑,正面约63公里【猛硐】爱头西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1985年11月3日,原成都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31人,在爱头西南地区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

俘敌1名(押至我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毙敌19名,伤敌3名,摧毁敌营房3栋,我无一伤亡。

爱头位于我小坝子区江寨当面,距国境线1.5公里。

爱头以北3公里为发隆,以南3.5公里为大丫口,分别驻有越军一个排(约20人)和公安屯(约120人)。

997高地、发隆东南无名高地各驻有一个班的兵力,且工事完备。

爱头有武装民兵30余人,其东侧无名高地为民兵哨所。

大丫口公安屯之敌常沿路去发隆联络事宜、购买物品,每次1至8人不等且比较麻痹。

针对这一情况,我侦察队决心在爱头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伏捕捉俘虏。

爱头地区山高坡陡,坡度50~70度,高差1200余米。

中越两国以大梁子河为界,大梁子河河宽约20米,水深1~1.4米,河谷植被茂密,其余地区植被稀疏。

确实查明情况。

侦察队于7月2日向小坝子、江寨派出了侦察组。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数名群众情报员、并分别组织了16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4次低近侦察。

掌握了大丫口、发隆地区越军兵力部署、主要装备及爱头、空龙武装民兵情况,特别是对大丫口至发隆运动之敌途经的路线、人数、武器携带、警惕程度等主要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9月28日、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渗入爱头西南1117高地东北侧进行了潜伏观察和照相,查明了伏击地区地形。

拟定战斗方案。

根据爱头地区的敌情、地形,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参谋赵文富带14人组成伏击组,其中王忠良带9人组织设伏,捕捉运动之敌,赵文富带4人向大丫口方向警戒,负责左翼安全。

副分队长王会显带8人组成掩护组,配置在1188高地,保障伏击组右翼安全。

分队长薛登荣带军医刘英杰等6人组成救护组,配置在584高地、并控制边民活动。

参谋邓荣坚带10人组成接应组,配置在584高地东北侧隐蔽,随时准备前出接应。

分队长李平春带炮兵小队、李勇带高机小队,携带100迫击炮3门、高机2挺,分别在1216高地北侧凹部、1341.5高地东北侧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伏击组战斗。

副队长陈晓孔带40人组成保障组,负责运送弹药和生活保障。

侦察队长马振祥带10人组成指挥组,配置在1341.5高地。

组织战前训练。

根据作战方案,进行模拟训练:一是着重训练捕俘动作,使捕俘手对各种情况都能处置自如。

二是针对接敌途中村庄多、植被少的情况进行了伪装、化装训练。

三是进行负重爬山训练。

四是组织了6次沙盘推演。

五是演练各种的协同动作和特殊情况处置预案,按方案演练了战斗全过程。

11月2日3时0分从小坝子出发,4时30分指挥组在1341.5高地开设,高机、100迫击炮小队分别在1341.5高地东北侧、1216高地北侧凹部占领阵地。

5时30分伏击组、掩护组、救护组、接应组到达487高地西南大梁子河底隐蔽待机。

17时30分组织各组长现地明确渗透路线。

18时按掩护组、救护组、伏击组、接应组的顺序越过界河。

3日1时40分、各组准确进入预定位置。

伏击组发现原定捕俘区植被太差,遂决定北移70米并严密伪装。

4时30分设伏完毕。

3日5时25分至10时10分、先后有28批125人、94头(匹)牛、马通过伏击区向爱头方向运动,其间有两批6名越军与20多名越民混杂一起,为避免伤及越民而将其放过。

10时10分两名越军一前一后向伏击区运动,指挥组即令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敌距伏击区的距离及时通报捕俘组,10时16分、两名越军进入伏击区,王忠良即按动“鬼子懵”(用黑色火药制成的烟火发射器)开关,捕俘手同时跃出,两敌见此景分别前奔后逃。

前敌跑出约15米、捕俘手李俊学用微冲将敌击中,随即将敌捕捉上铐并进行包扎。

后敌回逃约40米、左翼警戒组赵文富等4名同志集火将其击毙。

此时200多米外的越民一片喊声,997高地哨兵开枪报警,空龙民兵已出动,指挥组令其打扫战场,立即押俘回撤。

10时20分按伏击组、救护组、掩护组依次后撤。

10时35分、发现空龙方向部分越军及武装民兵10余人向伏击区追击,此时指挥组令高机和迫击炮分队以猛烈火力拦阻追击之敌。

10时45分、爱头民兵20余人沿小路下山欲断我退路,我高机火力压制,迫敌停止追击,敌占领阵地射击。

11时43分、发隆敌炮兵开始对我进行还击。

12时15分爱头重机向我射击。

12时38分至14时、大丫口敌炮兵数次向我射击。

我境外各组在我炮火掩护下,迅速隐蔽回撤。

14时20分撤至境内时伤俘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经抢救无效死亡。

4日13时10分我侦察队返回驻地。

坚守1426高地防御战斗1426高地为老山右翼的重要屏障。

该高地由5个山头组成,(编为1、2、-2、3、4、号阵地)其西侧1.4公里的1436高地由守备2团14连防守。

1426高地当面之达莫扣,1058高地分别为越军谓川5营3连和881团一个加强排防守。

奉上级命令,我部即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二个排的兵力,配属轻机枪3挺、高机、重机各2挺、82迫击炮3门、100迫击炮3门,于5月8日18时接替13军侦察大队(第4侦察大队)2连防务。

5月2日、6日,我部军副参谋长白绍珍、侦察大队、中队主要领导先后2次上阵地勘察地形、敌情,研究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参谋李恭平带骨干进驻阵地见学,熟悉情况。

8日18时接防后,各阵地迅速组织昼夜观察、潜听;11日20时18分,观察员王泰山发现3号阵地西南约300米有灯光、并听到碰竹子发出的响声,即以火力封锁,粉碎了敌人偷袭。

14日23时08分、发现2号阵地西北凹部有灯光,15日8时、教导员李应魁带工兵3人组织搜索,发现周围植被踩倒,排除3枚地雷。

16日19时至24日6时、连长朱家林带2班4人、工兵2人,排长李树凯带1班3人、工兵2人,分别在1号阵地西南侧沟谷和4号阵地前沿组织设伏。

25日9时05分、敌乘我开饭之机用120迫击炮向我3、4号阵地射击,我即进入防炮洞,避免了伤亡。

26日14时35分、达莫扣之敌向我-2、3、4号阵地发射炮弹40余发,我82迫击炮、100迫击炮予以还击,发射炮弹52发。

31日4时30分、越军以团规模兵力向老山发起进攻,向我阵地发射炮弹100余发、并以小股兵力从4号阵地东南方向对我偷袭,当进至前沿约50米处时我突然向敌开火,歼敌10余人、余敌逃窜。

14时40分、我82迫击炮、100迫击炮对进攻老山之敌实施火力压制,发射炮弹186发,打乱敌战斗队形,配合了主战场行动。

6月3日9时、发现达莫扣高地前沿有散兵活动、并不断对我实施观察,我先后4次对敌暴露人员实施“冷炮”袭击,发射炮弹259发,歼敌10余名,摧毁屯兵棚2栋,火力点2个。

1985年5月8日至6月10日,原昆明军区第七侦察大队在坚守1426高地防御期间,抗击越军15次大口径炮火袭击,粉碎5次小股兵力偷袭。

5次对敌实施炮击,歼敌21名,摧毁屯兵棚2栋,火力点2个,我雷伤1人。

1段13号界地区遭遇战斗1985年9月5日,原成都军区第七侦察大队6人,在中越边境1段13号界地区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时,与渗入我1432高地地区的越军触发交火,激战25分钟,毙敌2名,伤敌不详,缴获苏式冲锋枪2支,手电筒13只。

战斗中我亡2人(朱道泉、王勇)。

1段13号界地区,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该地区地形复杂,杂草丛生,隐蔽条件较好。

当面越军经常以小股兵力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侦察队领导决心首先查明该地区的敌情、地形、道路等情况,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

尔后、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打击敌人。

8月18日、侦察中队长殷义水带领侦察组5人,在1353高地开设观察所,实施观察。

同时、对附近的村寨进行深入调查、询问。

掌握了越军小股兵力(5—7人)经常渗入我境的情况,即决定在13号界附近地区,派出侦察组实施抵近观察,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并制定了勘察方案,编成勘察组、警戒组。

行动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2次在图上研究方案,选定了勘察路线,停留观察点及活动区域,研究了对各种情况的处置方法。

为隐蔽企图,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所带武器分别隐蔽在背篓和背囊内,并挑选2名民兵担任向导。

9月5日6时、侦察组从大箐口出发,沿大箐口西侧小路,于7时40分到达1456高地北500米岔路口。

在此短停休息,进一步明确任务并令警戒组排长朱道泉、战士王勇占领岔路口东侧70米处有利地形,担任侧后警戒、掩护。

8时05分、中队长殷义水、侦察参谋靳林柯、通信参谋陈淼、侦察连长于明芳在2名民兵的引导下,沿预定勘察路线边观察、边搜索前进。

8时45分、勘察组到达13号界位置,停留观察未发现异常情况。

10分钟后、靳林柯原地继续观察,殷义水带陈淼、于明芳前出约200米突出部勘察选定了伏击地区。

9时20分返至13号界。

因现地植被茂密,视界不良,为观察敌纵深阵地和地形,10时20分、殷义水、靳林柯、陈淼、于明芳同2名民兵到达13号界西侧无名高地实地观察。

10时50分、勘察组回撤时突然听到警戒组方向两声单发和随即连续点射的枪声。

殷义水发现警戒组朱道泉、王勇向岔路口东北凹地方向追击,靳林柯发现3名越军向1432高地南侧运动,即判明警戒组与敌交火,并迅速抢占了有利地形,以火力追击逃敌,同时迅速向1432高地西侧山谷搜索追击。

11时15分赶到现场时,朱道泉已牺牲,王勇左上胸中弹昏迷,战友们立即组织抢救,王勇醒后说:“刚才有8、9个敌人摸过来了,我们开枪后几分钟敌人拖着2具尸体往回跑,我们追到这里。

------”。

由于伤势过重,11时30分王勇牺牲。

打扫战场时,发现烈士遗体南侧50多米处有几滩血迹,并搜缴到敌逃跑时丢下的2支苏式冲锋枪、及13只手电筒。

16时18分、战友们将烈士遗体背至大箐口运回。

田蓬以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1985年11月23日,原成都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8人,在田蓬以南地区的1693.3高地西北和21号界东南侧分别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捕获越军上等兵、下士各1名,我无一伤亡。

1693.3高地和21号界,位于田蓬以南,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

该地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灌木丛生。

在1693.3高地越方一侧,敌设有大量地雷和竹签。

自1984年以来,越军经常化装成边民,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

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侦察队决定:由教导员李应魁带侦察连第1排,在边境线附近开展捕俘活动。

侦察排受领任务后,分析研究了敌情、地形。

8月27日、分别在沙仁寨西侧无名高地和1655高地开设了观察所、并派出了4个调查组,走访边防连、边防工作站和民兵哨所,了解当面敌情,熟悉境内外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