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低时延业务需求的分布式可穿戴单兵作战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浅谈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的应用

浅谈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的应用

浅谈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产生的背景,应用场景及使用,介绍了其功能以及其中的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应用及发展,最后对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标签: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应用发展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复杂变化,影响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公安特警队伍作为一支特殊力量既承担着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突发事件的特殊任务,又承担着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巡逻执勤、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等日常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使命神圣,责任重大。

公安特警队员需要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作为现场处置人员需要及时收到后方指挥中心的指令,而后方指挥中心需要实时了解现场的情况,这就需要一套无线图像语音设备可以实现前方人员与后方人员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沟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3G、4G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多样化、智能化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特警作战的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应运而生,并获得了一定范围内的应用。

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由前方处置人员(以下简称单兵)穿戴,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现场多种信息,主要完成现场视频信息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多种现场信息回传到后方的指挥中心。

其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提升单个人员的作战能力,为跟踪、侦查、取证工作提供有利的通信保障,提升重大事件现场(如劫持人质事件现场、大型集会活动现场),单兵与单兵之间、单兵群组之间进行多人小组作战配合,实现小组成员之间及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体化防弹头盔(配备有视频采集的摄像头及补光设备、语音通讯用耳麦等)、多功能战术防弹背心(包含无线通信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定位信息采集设备及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等)、供电电池等。

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为核心现场提供视频监控的支持手段:单兵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摄像头或手持DV,采集现场视频信息,并提供在白天、晚上或人眼不可见的恶劣环境等条件下高质量清晰图像的目标环境及现场监视。

单兵系统方案

单兵系统方案

单兵系统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兵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战术手段。

单兵系统作为一种集成化的作战装备和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单兵作战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本文将对单兵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并介绍一种创新的单兵系统方案。

定义单兵系统是指为单个士兵提供作战支援和信息化能力的一种装备。

它包括了多个子系统,如武器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

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交互,单兵系统能够帮助士兵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作战效能。

单兵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特种部队的作战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单兵系统逐渐应用于更广泛的军事领域,并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在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兵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士兵提供了更强大的战斗能力。

关键技术1. 模块化设计单兵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

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单兵系统的功能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可配置性和可拓展性。

通信技术在单兵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士兵可以与指挥官和其他战友进行实时的语音和数据交流,提高了战术协同能力和战场感知能力。

3. 导航与定位技术定位技术是单兵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GPS等定位技术,士兵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在战场上实现定位导航、目标跟踪等功能,提高了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

4. 生命保障技术单兵系统中的生命保障技术主要包括对士兵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医疗救护功能。

通过体征传感器和医疗设备,单兵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士兵的身体状况,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急救措施,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

一种创新的单兵系统方案方案描述本方案是一种基于和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单兵系统方案。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智能头盔:集成显示屏和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士兵的生理指标,并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

美军TTNT数据链发展应用现状

美军TTNT数据链发展应用现状

美军TTNT数据链发展应用现状金荣1,张衡阳2【摘要】TTNT数据链是一种基于IP的航空Ad hoc网络,是美军正在研制的新型先进武器协同级数据链。

本文简要阐述了TTNT数据链的基本情况、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抛砖引玉地分析了其中主要关键技术,其MAC协议、路由协议和物理终端电台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打击“时敏目标”的要求展开,旨在实现空-空和空-地低时延网络通信。

【期刊名称】现代导航【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关键词】战术瞄准网络技术;数据链;自组网0 引言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美军现有武器装备和技术已基本具备精确打击固定目标的能力,但是打击活动目标(时敏目标)的能力则不够充分。

因此,美军决定要发展一种支持实时火控过程,灵活、动态、快速、大容量的战术数据链,快速而准确地协同感知和确定战术目标的位置,并进行快速精确协同打击。

2001年美军启动的战术瞄准网络技术(Tactical Targeting Networks Technology:TTNT)是当前航空数据链中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1]。

10多年时间内经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作为美军战术数据链,在未来作战应用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 TTNT数据链简介1.1 研究目标在目标探测、主动识别、瞄准、打击、摧毁的全过程中,TTNT提供为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情报和监视侦察平台以及地面作战平台之间提供鲁棒的、高性能、互操作的低时延数据通信,能够快速定位“时敏目标”,支持实时火控过程,同时使附带毁伤最小。

1.2 技术特点(1)架构:专用Ad hoc网络,可以实时重构并具备灵活性;(2)体系:采用IP协议体系结构,易于与其它网络互通;(3)有效性:网络带宽宽、时延小、高优先级信息接入成功率高;(4)可靠性:网络健壮,自愈性强,可动态自配置;(5)灵活性:通信容量视战况实时配置,用户入网/退网方便;(6)兼容性:作为一个模块加装在Link-16终端上,采用J系列报文消息格式,与Link-16完全兼容,并可通过网关接入全球信息栅格;(7)多元性:业务多样,包括文本聊天、电子邮件、静止图像文件共享、双向视频流、目标瞄准、基于IP的飞行任务信息以及跟踪数据态势感知。

消防救援队伍单兵智能终端应用

消防救援队伍单兵智能终端应用

• 170•为进一步深化应用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建设成果,尤其是以灭火救援系统建设为核心的调度指挥平台应用,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对消防基层队伍的单兵智能终端应用及设计提出了个人建议,并对相关技术需求进行了浅析。

随着消防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和队伍转型升级,提升部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切实担负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时代重任,尤其是在信息化支撑领域,对提升消防队伍作战效能明确了方向。

原基于接处警信息平台的各类应用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也对智能化指挥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规划。

在此基础上,如何把系统效能通过基层队伍转化为战斗力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结合基层消防队伍的战备执勤及灾害现场处置指挥调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壁垒,从基层“通信减负”“智能单兵”等角度略作阐述。

1 现状随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智能接处警战略的部署实施,无论是在防火监督还是灭火执勤等方面都部署了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信息管理平台,强化了无线移动终端应用范围,建设了诸如BDS/GPS 卫星定位、4G (5G )图像传输终端、移动办公终端,辅以消防救援队伍350M 常规无线通信系统等集成了音视频的综合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

随着各类平台的应用,终端都堆积在基层消防大队(消防救援站),容易造成日常业务应用矛盾,同时因终端集成化程度较低,现场指战员要配备2台以上的单兵设备,负担较重。

2 智能终端的需求分析一线指战员灾害处置过程中使用车载或手持终端通过各种移动接入网接入消防专网应用系统;进行语音通信、预案查询,现场音视频存储及上传;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对消防重点单位信息进行更新维护;防火监督执法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应用。

2.1 BDS/GPS 导航功能根据调度指挥中心远程推送坐标,进行最短、最快的路径分析,引导处警力量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缩短处警时间。

单兵作战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及应用

单兵作战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及应用

单兵作战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及应用一、前言单兵作战是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作战方式。

在作战中,单兵所担负的任务是耗时且高危的,因此提高单兵的战斗力,满足其战斗需求,提高战斗力,已成为当前军事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

智能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就单兵作战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及应用进行探讨。

二、现状分析目前,单兵作战装备的逐步智能化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单兵作战装备逐渐具备自主控制、自适应决策、自我学习等特性。

例如,2004年,美中央情报局研究所研发的Hummingbird蜜蜂式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在精度上多达1英寸,用于回避敌对察觉。

同样,英国研制了FIST战斗系统,将成为英国步兵的首选武器,该系统简化了装备,包括枪支、肩托、模块化瞄准镜、声反准镜、防弹头盔、通讯装备等。

让步兵能够更灵活地面对直接战争需求。

三、智能化技术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战斗形式,给单兵作战带来了诸多优势。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跨域数据管理的提升现代单兵作战装备中的传感器数量众多,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数据要素较多,需要建立一套通用的数据管理架构。

利用嵌入式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直接处理和传递。

采用云计算,大幅提高了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能力。

可以让数据在远程服务器上高效计算,直接传输到单兵终端,为其提供实时和有效的支持。

2. 智能情报分析的升级作战情报是单兵作战的关键,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信息筛选和分类。

结合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现代单兵作战装备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情报信息,同时提供更加精确的指令和支援。

可为单兵作战提供更好的把握,提高其战斗的效率。

3. 可视化指挥和控制的强化利用积极反应技术,可以监控单兵战斗装备的状态,从而实现全面、远程的指挥和控制。

结合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将智能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以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武器模拟中。

智慧单兵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单兵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单兵系统建设方案以下是智慧单兵系统建设方案的详细介绍:一、系统组成和功能1.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是智慧单兵系统的核心组件,主要包括手持终端、头盔显示设备等。

手持终端可以集成显示屏、触摸屏、GPS定位系统、摄像头等功能,用于获取实时信息、接收指令和进行通信。

头盔显示设备可以将重要信息直接显示在士兵的视野中,提供增强现实功能。

2.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监测和探测周围环境,包括温度、气压、氧气浓度、心率等。

传感器将获得的信息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从而为士兵提供实时的环境情报和身体状况监测。

3.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将智能终端设备和指挥中心相连,实现实时通信和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设备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如无线局域网、蓝牙、卫星通信等,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4.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根据战场需求设计开发,包括电子地图、战术图标标记、目标识别等功能。

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作战情景的需求。

5.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智慧单兵系统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将各个单兵的数据汇总并分析,为指挥中心提供情报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系统工作流程1.环境信息采集2.数据传输采集到的环境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上。

同时,士兵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向指挥中心传输自己的位置、任务完成情况等数据。

3.数据处理4.情报支持三、系统优势1.提高作战效能2.增强指挥能力3.提高士兵安全性四、系统建设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作战需求和士兵使用场景,明确智慧单兵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2.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包括智能终端设备、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等。

同时,也要考虑设备的可用性、兼容性和稳定性。

3.系统设计根据技术选型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的可拓展性、可维护性和易用性。

智慧单兵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单兵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单兵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单兵系统是一种以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为基础,能够提供全面的个人作战支援和情报收集能力的系统。

它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实时收集、分析和传输战场数据,为士兵提供准确的情报和指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一个智慧单兵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硬件设备:智慧单兵系统的核心是一个智能终端设备,它应具备多个功能,包括通讯、导航、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该设备应具备抗震、防水、防尘和抗干扰等特点,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

此外,该设备还应集成各种传感器,如GPS、心率监测器、环境传感器等。

2. 软件系统:智慧单兵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前端界面和后端数据处理系统。

前端界面应简洁易用,能够实时显示士兵的位置和环境信息,并提供指导和警报。

后端数据处理系统负责接收、分析和存储从智能终端设备传输而来的数据,并为士兵提供智能化的情报和决策支持。

3. 数据传输:智慧单兵系统需要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包括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传感器数据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可以使用无线网络、蓝牙和卫星通信等技术。

此外,为了应对不同作战环境的需求,智慧单兵系统还应具备自适应传输能力,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动选择最佳的传输方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智慧单兵系统需要对传输而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士兵所需的情报和指导。

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应具备高效、准确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迅速识别和分析关键信息,并为士兵提供定制化的指导和建议。

5. 指导和支持功能:智慧单兵系统应为士兵提供全面的情报和作战指导。

它可以利用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为士兵提供准确的位置定位和导航功能,并实时更新战场情报和目标信息。

此外,它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士兵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和实时反馈。

6. 安全和隐私保护:智慧单兵系统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和作战信息,因此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应采用严格的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审计和监控功能,能够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防止非法使用和滥用。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军事应用与发展趋势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军事应用与发展趋势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军事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通信设备等信息感知装备与人体紧密结合,使士兵或装备具备更强的信息感知和战斗力。

下面将从军事应用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阐述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的军事应用。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可以提供战场情报和敌情预警。

通过身体传感器、视频传输设备等装备,士兵可以实时获取周围的敌情、地形、气象等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指挥官或后方指挥中心,提供迅速和准确的情报支持。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可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士兵可以通过穿戴式护目镜、追踪设备等装备,实时获取目标信息,并进行精确打击,提高打击的准确性和效果。

而且,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还可以提供生理监测和调节。

通过监测士兵的生理状态,如心率、体温、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应对士兵的健康问题,提高士兵的工作效率和生存能力。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十分值得关注。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将会变得更加普及。

目前已经有一些民用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如果将其适配到军事领域,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感知和功能支持。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将越来越趋于无线化和自主化。

传统的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需要通过有线连接或者外部设备的支持来实现信息的感知和传输,这不仅不便于使用,而且还会增加士兵的负担。

未来的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将更加注重无线传输和自主感知的能力,例如通过蓝牙、无线局域网等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自主感知和决策。

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它不仅可以提供战场情报和敌情预警,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而且还可以提供生理监测和调节,提高士兵的工作效率和生存能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普及化、无线化和自主化,这将进一步提高穿戴式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低时延业务需求的分布式可穿戴单兵作战信息系统(任智源1,肖尧1,郭凯2,程文驰1,张海林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SN 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1;2.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76 ) 摘要:针对云计算应用在单兵作战系统场景下业务处理时延高,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利用士兵身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构建本地计算层,在作战地点就近处理计算数据,提供给士兵本地的信息处理与融合能力,并采用广义扩散负载均衡算法平衡各设备负载,降低业务处理时延;同时利用分布式计算的容错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分布式本地网络架构能有效地降低作战任务的处理时延,同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词:单兵作战系统;可穿戴技术;云计算;本地计算;负载均衡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istributed wearable individual soldier comba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ow-latency businessRen Zhiyuan 1,Xiao Yao 1,Guo Kai 2,Cheng Wenchi 1,Zhang Hailin 1(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2.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lemetry, Beijing 100076, 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high processing delay and low Quality of Services (QoS) of individual soldier combat system in cloud computing network, a distributed individual soldier combat information system supported by wearable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Local computing layer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of the soldier, which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battlefield data processing at the nearest combat place and supply soldier with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fusion and processing. The generalized diffusion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was used to balance the load of equipment for reducing the delay of business process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lso enhanced by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 realistic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ed wearable lo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cessing delay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mbat system.Keywords: individual solider combat system; wearable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local computing; load balancing收稿日期:2017-XX-XX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013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专项项目(2016YFE0123000);111基地项目(B08038)作者简介:任智源(1983-),男,江西瑞金人,博士,E-mail :****************.cn ;陆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逐渐转型,通过在装备中融入新材料、电子、通信等技术,形成了在战场上互联互通、快速协同作战的单兵作战系统,极大增强了士兵生存、杀伤、机动等综合实力。

信息化作战体系除了作战装备之外,还包括后勤支援和战术策略的信息化。

如美军的作战人员信息网(Warfighter Information Network-Tactical ,WIN-T )可覆盖整个军队,联合各部队资源,并提供大容量、高移动性的通信服务[1]。

随着战场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从大量的战场传感器、无人机、卫星或单兵提供的各种情报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挖掘,这种大数据的实时处理给战场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作战云”体系架构[2],使用高性能云服务器对战场资源进行重组、融合,形成高度动态、弹性的作战资源池。

应用云计算的战场通信网络大大提高了大数据的处理融合能力,但云计算中心往往离前线作战单元较远,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占据了大量的战场通信链路,增加了传输时延,导致任务执行效率低、作战行动缓慢等问题;同时,随着战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云计算平台需处理的任务急剧增加,战场网络带宽的严重不足与云服务器负担的加重使作战业务的可靠性下降;此外由于电磁压制、网络攻击、定向物理性破坏等因素[3],战场网络环境十分恶劣,无法保障实时的网络连接。

针对传统云计算应用在单兵作战系统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以提高单兵在战场环境下的本地信息处理能力与实时作战效率,避免云计算的高传输时延,同时利用分布式的优势提升系统的抗毁性能,防止某一装备的损坏而导致整体系统瘫痪。

1 分布式可穿戴单兵作战信息系统随着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在民用领域的流行,引起了各国军事部门的高度重视,争相将可穿戴技术引入单兵作战系统中[4],旨在开发出轻巧便捷的智能穿戴设备,帮助士兵更有效地作战、抵御外界危机。

例如英国ITL公司推出的“Spirit”智能织物作战服,将电子设备编织到衣物中,为穿戴者提供防弹、移动供电、数据连接等功能[5]。

哥伦比亚Lemur Design Studio公司设计的“Save One Life”智能鞋,可以感应脚底大块金属的磁场反应,并在手表上显示可疑物体位置。

此外,还有外骨骼、夜视头盔、可穿戴医疗用具等设备,随着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相继推出及人体工学设计与智能电子技术的融合,在未来,会有更多性能强劲的可穿戴作战装备出现,除了计算能力、传感精度等硬件参数的提高,如何强化对战场的联合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是面对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关键。

云计算的大数据融合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士兵详细的体征与训练数据等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精细的训练计划。

但在前线战场或在沙漠、雨林等特殊环境下,无法依托遥远的高性能云服务器,士兵只能依靠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

受电源、尺寸的影响,单件可穿戴装备的计算性能较弱,无法支撑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战场任务,因此,联合多件可穿戴设备的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形成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在信息融合方面,分布在士兵全身的可穿戴设备需有统一的应用接口,接入管理规范等,以避免设备之间相对孤立,例如智能鞋探测到的地雷信息,除了可显示到手表上,还应根据士兵的需求推送到头戴显示屏、手机等其他设备上,或在军队共同维护的电子地图上标记危险标签等,且探测到的战场信息及信息的更新将实时推送至所需的设备上。

数据在各装备间应“畅通无阻”,只有将外界信息及自身状态进行综合优化,才能对战场态势与威胁评估,参战能力等有充分的了解,便于精确化指挥作战。

此外,在存储方面,因网络原因无法上传至指挥部的重要情报可通过分布式存储,冗余到其它设备上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除了信息融合及扩大了系统存储之外,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也拥有传统分布式系统的优点:1.突破了单件设备的性能瓶颈,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性能。

2.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

鉴于在当今及未来信息化战场中,许多应用如无人机协同作战、航迹轨迹优化、武器-目标分配[6]等都涉及到组合优化或NP-Hard问题,随着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增加,所需计算量可能呈指数增长,同时对实时性与容错也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为解决单兵任务执行中对“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需要,可对各穿戴设备的计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业务负载合理地迁移至其它设备处理以降低时延,提高作战效率。

此外,也需评估系统可靠性,分析部分设备损坏后系统的剩余性能,可更好地衡量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

2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网络架构本文提出的基于可穿戴计算的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单兵作战系统的新型可穿戴信息网络架构Fig. 1 The novel wearable inform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Individual soldier combat system该架构分为两层:本地计算层和云计算层。

其中,云计算层是由高性能计算机组成的云计算中心,可以和战场指挥所等作战平台快速建立连接,必要情况下也可与单兵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连接。

云服务器可以快速地处理从各个战场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完成对战场情报的深度融合,并实时感知战场态势,进行战场威胁评估,有效打破了各部队的信息壁垒,让宝贵的信息资源在部队之间快速流动与共享,使指战人员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战场状况[7]。

本地计算层由士兵身上具有计算、存储和通信资源的智能穿戴设备组成,根据作战的实时性需求,士兵身上的设备既是数据的产生者同时也是数据的直接处理者,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极低,可以快速地进行数据转发;进而分布式地处理计算业务,提高单兵作战系统的处理能力,为士兵提供本地化的分布式计算,同时也兼具信息共享融合与存储的功能,是携带在士兵身上的小型信息融合系统。

一些原需上传至云计算中心处理的任务可就近在本地计算层中处理,避免数据的高传输时延,提高作战单元的执行效率。

此外,大量传感器收集的战场或士兵数据经过本地计算层的过滤融合后再通过战场基站、装甲车辆、卫星等接入节点连接云计算层,可以大幅地降低需要上传的数据容量,减少战场链路带宽与云服务器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