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分布式GIS 1
第8章分布式GIS设计1

分布对象系统框架标准
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Microsoft 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DCOM (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
第八章 分布式GIS
一、分布式GIS概述 二、分布式GIS的基本开发模式 三、分布式GIS设计内容和步骤 四、分布式GIS开发的解决方案
一、分布式GIS概述
(一) 分布式GIS定义 (二) 分布式GIS的技术基础 (三) 分布式GIS的产生和发展
返回
(一)分布式GIS定义
分布式GIS 是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异地资源和信息共享、 提高系统执行效率的GIS系统。
分布式计算:反映现实世界的分布性;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提高软件效率人为引入分布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分布式软件系统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 式的,该模式是网络环境下最先进的计算模式。
分布式GIS分类
全分布式GIS:它的各子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库及GIS软件 和其它应用软件,在网络中,各子系统同时扮演客户和服务 器的角色,在网络上传输的只是客户端的请求和服务器处理 产生的数据。
分布式对象具有面向对象语言中对象的全部特征:封装性、 继承性和多态性。
组件
组件是一个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即插即用的独 立对象,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它可以跨越网络、 应用、语言、工具和操作系统。
按照分布式对象的封装方式,一个分布式对象就是 一个组件,是完成系统一部分功能的一个独立的分布 式单元 。
分布式对象
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一)

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应用场景的扩大,传统的单机GIS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兴起,为GIS系统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拓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分布式计算技术提升GIS系统性能传统的GIS系统一般采用单机架构,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其性能往往受限于单个服务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而分布式计算技术能够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同时在多个计算节点上进行并行计算,大大提升了系统的计算性能。
以地图渲染为例,传统的GIS系统需要在单个服务器上进行地图数据的处理和渲染,当地图规模较大时,计算时间会显著增加。
而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可以将地图数据分割成多个小块,在多个计算节点上同时进行地图渲染,最后将结果合并得到最终的渲染地图,大大提高了渲染效率。
此外,分布式计算技术还能够通过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和容错机制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将任务均匀分配到各个计算节点上,能够避免单点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同时,当某个计算节点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任务迁移到其他正常运行的节点上,保证任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二、分布式计算技术拓展GIS系统功能除了提升GIS系统的性能外,分布式计算技术还可以拓展GIS系统的功能,扩大其应用场景。
在地理数据处理方面,分布式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通常地,地理数据的体积非常庞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单机存储方式,往往会面临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而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将地理数据分布存储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有效地解决了存储空间的限制。
此外,分布式计算技术还能够支持GIS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共享地理数据。
《分布式GIS设计》课件

分布式GIS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 展,分布式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分布式GIS的发展趋势将朝着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的应用价值和效率。同时,分布式GIS
也将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拓展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ERA
分布式GI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原则
模块化设计、可扩展性、数据一致性 、系统稳定性。
方法
基于组件的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
分布式GIS的开发流程与工具
流程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 。
工具
GIS软件(如ArcGIS)、编程语言(如Java 、Python)、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分布式GIS设计》PPT课
件
• 分布式GIS概述 • 分布式GIS的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 • 分布式GIS的设计与开发 • 分布式GIS的应用案例与分析 • 分布式GIS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目录
CONTENTS
01
分布式GIS概述
数据质量控制与不确定性管理
如何实现不同平台和领域之间的互操作性 和集成。
如何保证数据质量和不确定性问题的处理 。
分布式GIS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
利用云计算的资源池化和边缘计算的 低延迟特性,提高分布式GIS的性能 和响应速度。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更精准的空间分析和预测。
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促进合作与交流平台,促进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GIS01教程文件

– 公式
Ii
log2
(
1 pi
)
单位:比特(bit)
Ii:某一信息系统中出现i信号所取得的信息量
pi: i信号出现的概率
地理信息系统——GIS
例:
投一次骰子,问是什么数字? – 答:>3.概率为1/2,则信息量:
1 Ilo2g(1/2)1(bi)t
– 答:=6. 概率为1/6,则信息量:
Ilo2g(11 /6)2.58(b5i)t
1.2 信息社会的特征
美国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Nicholas Nagropnte 出版 “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 – 两个术语
数据(Data) 信息(Information)
– 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原子比特 – 比特:信息的DNA – 具体工具:计算机
“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西文计算机内码 1字节
– 7位二进制编码+最高位为0 – 27=128个字符
1:0 011 0001 A :0 100 0001 回车符: 0 000 1101
– chr$(13)
制表符:chr$(9)
地理信息系统——GIS
2.2 汉字(国标码GB2312-80)的表示
连续的2字节 – 最高位为1 – 128*128=16384个汉字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空间概念的凸现
– 地球观测系统 – 空间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地球信息圈(Infosphere)
地理信息系统——GIS
§2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ASCII字符的表示 汉字的表示 声音的表示 图像的表示
地理信息系统——GIS
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章节题库(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圣才出品】

第20章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
1.分布式GIS。
答:分布式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
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2.组件式GIS。
答:组件式GIS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
其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组件之间,以及GIS组件与其它非GIS组件之间,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基础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二、论述题。
试论述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意义何在?答:(1)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的概念分布式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
(2)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意义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充分利用成为当前更高层次的需求。
由各部门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体系结构和数据格式开发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彼此之间难以跨平台进行信息访问、数据整合与共享交换。
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部门不同专题应用系统的信息进行共享交换并同步更新,才能实现电子政务的业务协同。
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第8章GIS发展前沿与展望ppt课件

系
客户端 Web页面
服务器
统
简单请求 Java Applet 复杂请求
原
理 与插件相比的优点:
GIS
a.运行时,Jave Applet从服务器下载,不需要进行软件安 装;
b.可以实现Applet与服务器程序的直接连接,从而使数据处
理操作既可以在服务器上现实,又可以在客户实现,以实现
两段负载的平衡。
(3)Active X方法
GIS 优点是效率比CGI高。
缺点是由于ISAPI DLL与服务器密切相关,程序的移植性难 度较大;同时一旦DLL出现故障或产生内存泄露,会导致整 个WEB GIS服务器陷入瘫痪;另一问题是维护复杂。
地 第二种: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扩展技术来实现。
理 (1)插件(Plus_in)---胖客户端 信
息
系
地 理 信
Web页面
客户端 Active X控件
服务器
息 特点:Active X可用各种语言实现,软件开发效率高。
系 缺点:只能在MS_Windows平台上运行,安全性较差。 统 如MapObject(ESRI),MapInfo的MapX。
原 Web-GIS基本框架:
理
当WWW服务器与GIS软件或GIS数据建立联系后,能对浏览器做
地图应用 服务器
空间数据引擎
数据层
移动GIS的体系结构
地 三、移动GIS的应用
理
信
(1) 基于CF卡+GPS+掌上电脑的离线模式
息 系
(2) 基于WAP的手机在线应用模型
统
(3) 基于SMS的手机定位在线应用模式
原
理
(4) 基于SMS+GPS的在线应用模式
分布式GIS的几种实现平台比较

有效 地 动 态 平 衡 负 载 , 高 运 行 效 率 。 目前 , 布 式 提 分 We I bG S已成 为 We I bG S开发 的一个 热点 。为此 , 文介 本
绍 了 目前 主流 的 几种 分 布式 We I b G S实现 平 台 , 分 析 并
了几种分 布式 WE G S实现平 台 的优 缺点 。 BI
而 , 互联 网 的不 断发展 扩 大 , 随着 传统 We I 体 系结 构 bGS 互操 作性 差 、 展 性差 、 植 困难 、 扩 移 网络 通 信 量 大 等 弊端
Ab t a t s r c :Di rb td G S h sb c me a h ts o fW e GI e eo me t a e n te i t d c in o h r cp e o i r u e s iu e I a e o o p t o b S d v l p n .B s d o h n r u t ft e p n il fd si td t o o i tb p afr ,t i p p ri t d c s t e p i cp ea d i lme tt n tc n q e o r eman te m i r ue S p afr n u lt m h s a e nr u e h r il n mp e n ai e h i u f h e i sr a dsi td GI lt m a d s mma i o o n o t tb o r — z s te ra v na e ,s ot o n s a d a p ia l ic msa c s e h i d a tg s h rc mi g n p l b e c ru t n e . c
L U I Yu,XI Du—g n ag
GIS第1章 绪论

第1章绪论1.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述1.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 地理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指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的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
信息来自人类的社会活动又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人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与数据密切相关,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录描述的单一或组合物理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都是数据;信息则是经过处理后并能够被识别的用于解释数据的数据,能够反映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地理信息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指地球表层物体及环境所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时序特征三部分。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是地理信息的主要描述对象,这些信息与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管理和决策关系非常密切,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基础。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空间性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有空间分布的特点。
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
地理实体或目标具有空间特征,空间特征包括空间位置、几何特征(如方向、距离、面积等)和拓扑关系(地理实体之间的邻接、包含、关联等),地理信息空间定位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实现,即按照特定地区的经纬网或公里网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并可以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信息的处理。
(2) 空间关联性有些信息本身并不具有空间性,如大量的属性数据,也有人称为非空间数据。
它是描述地理实体特征的定性或定量的指标,可以是关于地理目标的定性描述,也可以是地理目标的定量量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S和DOS特征比较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性 不集中驻留在某个位置,而是较为均匀 地分布在系统的各个位置,整体上是一 个系统平台 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单元,其任务分配程 序可将多个任务分配到各个处理单元实 现并执行 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对用户透明。如用 户要访问某个文件,只需提供文件名即 可 软硬件资源可供系统中的所有用户共享 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其容错能 力可以在某个位置发生故障时实现系统 重构 网络操作系统 每台机器都必须安装,其处理和控 制功能集中在某台(些)主机或网 络服务器上 无任务分配程序
分布式GIS发展阶段(续)
多层结构。它是一种较为先进和高效的分布式GIS体系结 构,可以很好地实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具有较高的系统 效率,以三层结构较为常见。三层结构主要是指客户端、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客户端提供逻辑表示层,通过 调用、组合应用服务器的功能组件来完成相应的业务;应 用服务器存储相关的业务功能组件,供客户端调用,并提 供与数据服务器的接口;数据服务器管理数据库。这种体 系结构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升级费用小、移植性好、功 能模块的重用性高,是分布式GIS发展的主要方向。
返回
分布对象计算发展历史
分布式计算技术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 集中于分布式操作系统,其后随着分布计算环境的开发和 应用的发展转向分布式计算平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随着面向对象理论的日渐成熟和面向对象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采用面向对象模型设计和开发的大型软件系统的成 功应用,人们对面向对象技术逐渐由争论和观望发展到承 认和应用。传统的纯分布处理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以及客 户/服务器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模型——分布对象计算。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类
根据各局部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模型是否相同,可以将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为:
同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所有节点只允许采用相同类 型的数据模型,如果所有节点的计算机类型也相同, 这样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则为完全同构的 异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所有节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数 据模型,异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实现分布式处理上 更有难度,需要进行数据模型和数据语言的转换和映 射工作
三种分布对象系统框架的差异
由于CORBA本身是由标准制定组织提出的,所以它从一开 始就是平台中立,目前已得到800多个厂商的支持;而 DCOM原本由Microsoft一家提出,只限于Win32平台,只是 随后又将其扩展到其它平台,所以DCOM的跨平台特性受 到初始设计的局限。 CORBA与其它分布计算平台和协议的互操作性(连接性) 好,如GIOP(General Inter-ORB Protocol)提供了不同对象 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简称ORB)之间的连接, 互联网ORB间协议(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 ,简称IIOP) 则是GIOP在TCP/IP网络上的实现;而DCOM因本身的局限 性,目前还不支持与其它分布计算平台之间的互操作。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分布式GIS特性
位置透明性 平台独立性 数据结构透明
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独立性
分布式的查询 客户/服务器模式
返回
分布式GIS的技术基础
分布式GIS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支持。硬件主要是 必须提供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网络环境,包括微机、服 务器、网线、集线器以及一些常用的外部设备,如扫描 仪、打印机等。软件需要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到分布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分布式环境,以实性 健壮性
只提供操作上的透明性。如用户要 访问某个文件,则需提供文件存储 位置 具有权限控制 不提供或提供很少的容错能力,具 有潜在的不可靠性
返回
数据库管理系统分类
按控制方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分为:
集中式管理系统:将所有事务都由一个称为中心计算机的 节点进行管理 分布式管理系统: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应用, 每个节点都保持系统的一个副本来管理和监督各节点及系 统事务,是一种分布式的处理模式
组件
组件是一个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即插即用的独立对象, 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它可以跨越网络、应用、语言、 工具和操作系统。按照分布式对象的封装方式,一个分布 式对象就是一个组件,是完成系统一部分功能的一个独立 的分布式单元
分布对象系统框架标准
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Microsoft 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DCOM (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 SUN的EJB(Enterprise Java Beans)
EJB是对上述两种分布式核心技术的演进而产生的,Java
的平台无关性、安全性、面向对象的设计等使它一诞生就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基于Java服务器端组件模型, EJB框架提供了诸如远程访问、安全、交易、持久性和生 命期管理等多种支持分布对象计算的服务。
返回
分布式GIS的产生机制
客户/服务器技术的发展为分布式GIS提供了技术基础。客 户/服务器模式为很多当地小型计算机与少数功能强大的 服务器之间提供了协调功能;客户/服务器计算可以把数 个应用流组合起来,进行一个大型复杂任务;客户/服务 器模式提供了分布式处理能力 客户/服务器处理模式是网络GIS较先进和成熟的处理模式。 网络GIS的处理模式可分为集中式模式、主从式模式和分 布式模式。其中,客户/服务器模式(广义)虽然本质上 属于主从式模式,但是,已部分实现了分布式处理的功能; 而且目前商业化的GIS产品大多都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集中式
数据主从式 功能主从式 全分布式
中央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 客户端 客户端
中央服务器
客户端 中央服务器 客户端
函数库服务器
客户或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存储,客户 端动态合成
分布式GIS发展阶段
从体系结构上分,分布式GIS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Client/Server结构(C/S)。它是一种数据和功能模块分开存 储的两层结构,在客户(Client)端进行业务处理,存放功 能模块,在服务器(Server)端管理数据库。这种结构初期 开发成本低,但是后期维护和升级成本高,适用于部门的管 理信息系统,能较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和用户管理。 Brower/Server结构(B/S)。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分布式处理 模式,数据和事务处理模块均存放在服务器(Server)端, 使用通用的浏览器(Brower)作为客户端应用的执行环境, 可以实现丰富的功能,而不需在客户端进行任何软件的安装 和维护工作。B/S结构顺应“瘦客户端”的应用需求,适用 于大规模集成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逻辑上是一个整体的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存放在网 络的各个节点上,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但是,对用户而言, 数据存储的位置是透明的,用户不需要知道数据存储的具 体位置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系统负责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进行建立、查询、更新和维 护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各节点均存放一定的数据,建立 局部数据库,并采用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教程
第八章 分布式GIS
分布式GIS是GIS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分布式GIS的 设计与实现相对于一般GIS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具有 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分布式 GIS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内容以及步骤等。
教学提纲
一、分布式GIS概述 二、分布式GIS的基本开发模式
退出
社会化GIS的发展要求分布式GIS作为其技术支撑。社会化 GIS在技术上具有基于网络环境、分布式计算和开放性等 特征,它处理的信息在本质上是分布式的,而且部门内数 据的共享方式不仅是文件传输的方式,还应是基于应用进 程通讯的方式,这要求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式来进行设 计
网络处理模式对比
组合方式 数据存储位置 应用功能软件存放位置
分布式操作系统(DOS)
描述: DOS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实验室小规模采用, 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比较完善的分布式系统推出,如CDCS、 Amoeba、V核、Locus等。 分类:从整体逻辑结构上分,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内核式、 集成式、客户/服务器式、中央式、分散式。 DOS与网络操作系统(NOS)异同点:都是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 但透明性概念不同。虽然NOS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透明性, 但是DOS提供更多的透明性,例如访问透明性(不分本地和 远程资源)、并发透明性(虽然多用户共享资源,但是用户 不知道其它用户的存在)、位置透明性(资源位置对用户透 明)、移植透明性(资源位置的移动对用户透明)等等。
一、分布式GIS概述
(一) 分布式GIS定义 (二) 分布式GIS的技术基础 (三) 分布式GIS的产生和发展
返回
分布式GIS定义
分布式计算实现途径:
• •
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分布性 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软件效率而人为引入
客户/服务器模式:分布式软件系统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 式的,该模式是网络环境下最先进的计算模式,分布式子 系统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信息和系统功能的提供者和接受 者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自然体现了这种关系
分布式对象
分布对象计算可以看作面向对象技术向异构分布计算平台和 客户/服务器环境的扩展和应用,其核心是分布式对象 (Distributed Object)。它是一个可以存在于网络中任何地方 的独立实体,远程客户可以通过发送消息来调用它拥有的方 法。一个客户调用一个分布式对象与创建该对象所用的程序 语言和编译器无关,即分布式对象是独立于平台的,客户无 需知道被调用对象的位置或者其所在的操作系统。 分布式对象具有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语言中 对象的全部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这就保证了在 分布对象计算环境中进行软件开发具有OO技术的所有优势, 包括先期成果的继承性、模块性、软件可维护性、开发周期 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