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据库的建立

合集下载

浅析利用MapGIS建立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浅析利用MapGIS建立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在各区县建立 1 1 : 万土地利用数据库 的基础 七,
1 统一数 据库 建库 标 准 . 2
f aG S土 由于应用软件属性结构与国家标准属性结构存在 口以利 用 M p I 地利 用 现 状 管 理 系统 建 立 市级 土 口 』 差异 , 应在 M p I 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默认的属 地利用数据库 ,也 _将各区县 的土地利用数据 专题文 aGS
为 M p I 输入编辑平台中的 “ aGS 结点 / 裁剪搜索半径 ” 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后 , 以数据库 为基础 , 以进 和“ 可 坐标点 间最小距离 ” 两个参数 ,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 行动态监测 , 服务于土地变更调查 、 土地保护和土地执 体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的 “ 判断在 区边界容差” 和
在建立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前,需要先做好 以下 等是否按照标准输人 ; ③是否存在面积过小的碎 图斑 ;
几项 准备 工作 。
④线状地物宽度是否超宽 ;⑤零星地类 面积是否超 常
规等 问题 。
21 建立 市级 汇 总数据 字典 .
利用 M p I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的 “ aGS 数据字典追
以及 几种数 据质 量检 查 办法 。
[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数据库 ;MaG S p I ;市级
1 生 白国土资源部提 出实行“ 数字 国土T程 ” 以来 , 本 且该数据库应包含专题文件及各文件的属. 结构。 着科学 、 有效管理土地 的原则 , 以满足新一轮土地利用 规划修编 的需要 ,青 岛市人民政府开展了全市土地利
维普资讯

◆ k iIuaid i e J l ir l >
耗硬盘资源严重等缺陷 ,因此对数据量大的县级土地 专题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后 ,用属性检查工具查看各属 利用数据库不建议采用文件拼接方式建立市级土地利 性字段的输入 内容 , 检查重点为 : ①属性字段输入内容 用数据库。 是否有空值 ; ②地类代码 、 图幅号 、 权屙 性质 、 要素代码

MapGIS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MapGIS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建库流程地类图斑按照地类编码和坐落代码进行合并意义:合并被线状地物分割的权属相同,地类相同的图斑制作农村权属层新建接合图表接图表文件是指这个地区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幅接图表,它记录了每个图幅的图名、图号、经度、纬度等信息,也是标准图幅输出的依据。

1、点击“地图文档”下的“新建接合图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接图表并输入接图表文件的名称和路径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2、建立接图表根据坐标的不同,有两种方法,实习采用根据经S 合一芹」_二« S 8类9代初标别蹙值繁坐构赋性01屢WM00性性关点60权地拓改烦马宗线義帀占口止鼻£亠 ^E(权二IE 照理成工凉生库 斑据动性口况图数环点izs 址地型界由纬度建立索引①选择经纬度:在右边的编辑框中输入本区域四个角的经纬度值。

此时X对应经度,Y对应纬度。

经纬度的输入方法为:将度分秒直接输入,例如:117度25分00秒的输入为1172500,117度00分00秒为1170000。

②填写直接中央经线:③中央经线是指区域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本次实习区域处于39度带,中央经线为1170000(39*3=117)。

新建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系统工作处理的依据。

它好比是一本字典,记录了系统整个运行中所需要的元数据信息,如地类编码、坡度码、权属代码、土地权属及单位、变更原因等信息。

它是系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据字典根据国家《规程》设计,您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修改和维护。

1、点击“地图文档”下的“新建数据字典”,弹出如下对话框:2、在如上对话框中填写省级代码(两位)、省级名称、县级代码长度(两位)、乡级代码长度(三位)、村级代码长度(三位)、村民小组长度(七位)。

因为到村民小组的整个权属代码的长度为19位,因此通过以上信息,可得到市级代码长度(两位)。

填写完毕点“确定”,弹出如下对话框:3、在如上对话框中编辑整个权属代码,可以修改、增加、删除权属代码:(1)修改:•在“修改”前的复选框中单击鼠标左键,选中编辑。

GIS知识百科

GIS知识百科

GIS 目录从学科的角度, 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功能上, 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从系统学的角度, 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而言之, 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编辑本段GIS 的组成部分从应用的角度,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部分组成。

硬件和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方法为GIS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影响和协调其它几个组成部分。

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输入,显示和输出的外围设备等等。

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开发软件、GIS 软件,等等。

GIS软件的选型,直接影响其它软件的选择,影响系统解决方案,也影响着系统建设周期和效益。

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也是GIS系统的灵魂和生命。

数据组织和处理是GIS 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许多问题:——应该选择何种(或哪些)比例尺的数据?——已有数据现势性如何?——数据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数据格式是否能被已有的GIS软件集成?——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和集成?——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更新和维护,等等。

ArcGIS图形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入库

ArcGIS图形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入库

ArcGIS影像数据库的建立与入库/rommayer/article/details/6100941本文帮你解决以下疑问:影像数据是以怎样的方式保存在SDE等数据库中的,影像数据如何入库。

•空间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管理空间数据,主要解决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即空间数据库引擎(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更确切地说,空间数据库技术是解决空间数据对象中几何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取问题,其主要任务是:1)用关系数据库存储管理空间数据;2)从数据库中读取空间数据,并转换为GIS应用程序能够接收和使用的格式;3)将GIS应用程序中的空间数据导入数据库,交给关系数据库管理。

因此空间数据库技术是空间数据进出关系数据库的通道。

•建库目的建立影像数据库的目的是将分幅分层生产的海量影像数据进行整理,使之符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组织、管理,便于空间数据的查询、分发及其它应用。

建库之后的数据是标准化、规范化的,采用统一的编码和统一的格式;数据是有效组织的,在平面方向,分幅的数据要组织成逻辑上无缝的一个整体,在垂直方向,各种数据通过一致的空间坐标定位能够相互叠加和套合;具有高效的空间数据查询、调度、漫游以及数据分发等功能,并且能够与其它系统无缝集成,为其它应用服务。

从应用的角度讲,建立影像库的总体目标是能够管理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多数据源的正射影像数据,能够作到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由全貌到细节、由整体到局部、由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快速、无缝的进行影像漫游、浏览和应用,支持图像数据集中式和分布式(局域网范围内分布式的存贮)的存贮与管理,为海量数据的应用提供一个高效的无缝平台。

•建库原理简而言之就是"两种方式,分层分块"。

"两种方式"是指:栅格数据集(RasterDatset)和栅格目录(Raster Catalog)。

地理科学专业的自我管理技能

地理科学专业的自我管理技能

地理科学专业的自我管理技能一、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1.GIS软件的学习与使用: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加载、空间分析、数据导出等。

2.GIS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学会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定期维护和更新数据。

3.GIS技术的应用:了解GIS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二、地图绘制与数据分析地图绘制和数据分析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1.地图绘制技巧: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制方法,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数据分析技能:学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3.数据可视化技能:掌握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 等,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三、野外考察与采样野外考察和采样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践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1.野外考察策划: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详细的考察计划和实施方案。

2.采样方法与技巧:掌握不同的采样方法和技巧,如岩石、土壤、水样等。

3.野外安全防范:了解野外安全知识,如防虫、防野兽等,保障野外考察的安全。

四、实验室技能培养实验室技能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1.实验目的与计划:明确实验目的和计划,确保实验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规范,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数据分析:能够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评估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包括:1.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趋势分析方法。

2.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够对特定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3.环境政策与法规了解:了解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确保在评估过程中遵循规范和标准。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

arcgis解决交通问题案例ArcGIS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解决各种交通问题。

以下是一个详细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使用ArcGIS 解决交通问题:案例:某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希望通过GIS技术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步骤如下:1.数据收集:首先,收集相关的交通数据,包括道路网络图、交通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商业公司获取。

2.数据预处理: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坐标系统统一等。

这些工作可以使用ArcGIS的转换工具来完成。

3.建立GIS数据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建立GIS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进行组织、查询和分析。

4.交通网络分析:使用ArcGIS的交通网络分析工具,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不同路段的通行时间、流量等指标,以及分析交通瓶颈和拥堵区域。

5.路径规划:基于交通网络模型,可以进行路径规划分析。

例如,可以为出行者提供最优路径选择,或者为物流配送提供高效运输路线。

6.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计划,使用ArcGIS的预测分析工具,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和趋势。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政策。

7.可视化展示:使用ArcGIS的可视化功能,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

这有助于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交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8.决策支持:基于分析结果和预测数据,为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措施、制定交通规划和政策等。

通过以上步骤,ArcGIS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GIS基础知识

GIS基础知识
• 1:100万:兰勃特投影(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 • 大部分分省图、大多数同级比例尺也采用兰勃特 投影 • 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 万、1:1万、1:5000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分 带
• 高斯-克吕格投影特点
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其原理是: 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 地心,椭圆柱面与椭圆体面某一经线相切; 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 投影到椭圆柱面上; 将椭圆柱面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此投影因系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首创,后经克吕格(Kruger) 补充,故名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 Kruger Projection)或简称 高斯投影。
地理空间坐标系
• 地理坐标系是以地理极(北极、 南极)为极点。 • 通过A点作椭球面的垂线, 称之为过A点的法线。 • 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叫做 A点的纬度B。 • 过A点的子午面与通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所 夹的二面角,叫做A点的经 度L。 • A点至椭球面间的铅垂距离 为大地高,又称椭球高H。
影像
叠加分析示例: 3D飞行模拟制作 3D飞行模拟制作
地形模型
影像与地形套合
飞行模拟
网络分析(network)
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交通网络、电线、地下 管线等)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 最佳路径分析 最短路径 最低耗费路径 动态最佳路径分析 资源分配 消防站点分布 求援区划分 地址匹配 根据地址查询地理位置
主要内容
GIS的基础知识 常用GIS软件 GIS空间分析功能 GIS数据库的构建 移动GIS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ArcGIS
ArcGIS数据格式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立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立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立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过整合地理空间数据并进行分析、展示和管理的技术。

它在测绘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测绘人员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地质数据以及各种地形要素。

建立GIS数据库是使用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GIS数据库建立方法。

一、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GIS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收集。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遥感图像、GPS数据、地面测量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一般以数字形式存在,需要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整理和组织。

例如,可以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卫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类,提取出所需的地物要素,并转为矢量数据。

此外,各种测绘设备收集到的地面测量数据也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与其他数据进行整合。

二、数据处理和建模在数据收集和整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建模,以适应GIS系统的要求。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工和数据裁剪等环节。

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有ArcGIS、MapInfo、ERDAS等,它们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坐标系转换、数据格网化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建模是指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一种适合GIS分析的数据模型。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栅格模型和矢量模型。

栅格模型是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内存储一个特定的值。

这种模型适用于连续型数据,如高程数据、遥感图像等。

而矢量模型则是将地理要素表示为点、线、面等几何对象,适用于离散型数据,如道路、建筑物等。

建模过程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并进行数据属性的设置和数据库的建立。

三、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数据库设计是建立GIS数据库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数据的组织结构和属性描述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可查询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GIS数据库可以按照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系进行划分。

地理空间数据包括地图要素的几何形状信息,属性数据则包括地图要素的属性描述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数据:数字测图仪、GPS接受仪
属性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
数字:人口、产值、收入、消费……
4. 统计资料
文字:土地类型、劳动力状况、 受教育程度、污染情况……
第二节 空间数据的采集
一、空间数据采集的一般方法
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Digitizer)数字化
• 工 作 原 理
1. 手扶跟踪数字化(续)
上节课主要内容回顾
• 实体型矢量数据结构
实体/对象;基本要素:点、线、面
• 拓扑型矢量数据结构
拓扑关系;基本要素:点、线、面
• 不规则三角网结构
易于表达不量数据 •数据精度较高 •数据量小 •能完整描述拓扑关系 •图形输出美观 •数据结构复杂 •叠置分析难 •数学模拟困难 •空间分析技术上复杂
• MapInfo图像配准方法 ①从底图上采控制点 ②从数字地图上采控制点
关于配准
• 配准的目的:建立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关系
• 配准的方法:采集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 方法一与方法二只是输入用户坐标的方法不同 • 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控制点分布不均匀 点位不精确 控制点坐标不能任意改动 配准结果将直接影响数字化精度
三、MapInfo数字化 四、数字化精度分析 第三节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节 数据维护与管理
第一节 GIS数据源
1. 地图资料 普通地图—空间信息
专题地图—专题(属性)信息
2. 遥感(RS)资料 Remote Sensing 3. 实测数据资料 数据
图片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3.用户坐标定义
• MapInfo • ArcGIS
4.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
设物理坐标系为x’o ’ y’,用户坐标系为XOY,则
y’’
y’’’
y’

X = x’’’ + a0 Y = y’’’ + b0
P x’ x’’ x’’’ X x’’’ = y’’* cos (θ) - x’’ * sin (θ) y’’’ = x’’* cos (θ) +y ’’ * sin (θ) y’’ = y’* Sx
点方式 时间方式 距离方式
• 数据采集方式 • 数字化仪的精度
• 手扶数字化的缺陷
无法及时发现错误 作业辛苦
2. 扫描数字化
• 扫描仪简介
台式扫描仪
滚筒式扫描仪
2. 扫描数字化(续)
扫描精度:扫描分辨率用每英寸点数 DPI(Dot Per Inch)表示 例:当分辨率为300DPI时,则扫描象元的大小为 2.54cm/300=0.085mm
4.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续)
则距离误差为△d= △X2+ △Y2
设:U=∑△d2=∑△X2+∑ △Y2
U=∑[x-( a0 + a1x’ + a2y’)]2 +∑ [y-( b0 + b1x’ + b2y’ )] 2 分别对未知数ai、bi求导,并令各导数为零,则可得: ∑x = n a0+a1∑x’+a2∑y’ ∑xx’ = a0 ∑ x’+a1∑x’2+a2∑x’y’ ∑x’y’ = a0 ∑y’+a1∑ x’y’+a2∑y’2 ∑y = n b0+b1∑x’+b2∑y’ ∑xx’ = b0 ∑ x’+b1∑x’2+b2∑x’y’ ∑x’y’ = b0 ∑y’+b1∑ x’y’+b2∑y’2
x = a0 + a1x’ + a2y’ y = b0 + b1x’ + b2y’
最小二乘法求解
m

n

i i 1
n
i
n
X方向误差为△X= x-( a0 + a1x’ + a2y’) Y方向误差为△Y= y-( b0 + b1x’ + b2y’ )
则距离误差为△d= △X2+ △Y2
相似变换(m=n)
仿射变换(m=n) y = b0 + b1x’ + 多项式变换 b2y’ x = a0 + a1x’ + a2y’+ a4x’2 + a5y ’2 + a6x’y’ +…… y = b0 + b1x’ + b2y’ + b4x’2 + b5y ’2 + b6x’y’ +……
4.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续)
3. 屏幕跟踪数字化——栅格图象矢量化
扫描数据、遥感数据
二、数字化中的物理坐标、用户坐标
地球坐标 经度、纬度 地图投影变换
用户 坐标
地图投影变换
地图坐标 直角坐标
物 理 坐 标
数字化仪、 扫描仪坐标
屏幕显示坐标
二、数字化中的物理坐标、用户坐标
1. 物理坐标
①数字化仪坐标:以其分辨率为坐标单位
设某A0幅面数字化仪分辨率为0.025mm,则 Y
4.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续)
•转换的实质是建立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数学关系
•转换的意义:
1.将设备坐标转换为地理要素的实际坐标
2.实现多幅图,包括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拼接或叠置 3.减少各种变形(投影变形、扫描变形、纸张变形 等) •转换通过配准来实现
5.MapInfo环境下栅格图像的配准
• MapInfo所识别的栅格文件种类
地图投影
500km
Y
X
中央经线
2.用户坐标(续)
我国小比例尺图 (圆锥投影)
MapInfo
2.用户坐标(续)
世界图
③用户自定义坐标
当我们不需要考虑地图投影变形,把制图区域 看成是一个平面时,或者当研究区域数据不与 其它数据综合使用时,用户可自定义数字化原 图的坐标,一般取左下角为(0,0)。 MapInfo
Ymax=900mm/0.025mm=36000
(0,0) X Xmin=1200mm/0.025mm=48000
1. 物理坐标(续)
②扫描图象坐标
Ymax = 行数 =
图纸宽度 分辨率 图纸长度 分辨率
Xmax = 列数 =
2.用户坐标
①地球坐标—地理经纬度 ②地图坐标—直角坐标
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形 图坐标系的建立
栅格数据 •数据结构简单 •叠置和组合方便 •便于实现叠置分析 •数学模拟方便 •技术开发费用低
•数据量大 •降低分辨率时,信息 损失严重 •地图输出不够精美 •投影转换较费时
第三章 GIS数据库的建立
第一节 GIS数据源
第二节 空间数据的采集
一、空间数据采集的一般方法
二、数字化中的物理坐标、用户坐标
Y
O’ (a0,b0) O
θ
y’’ = y’* Sy
4.物理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续)
整理可得变换公式如下:
x = a0 + m * cos(θ) x’ + n * sin(θ) y’ y = b0 + m * sin(θ) x’ + n * cos(θ) y’ x = a0 + a1x’ + a2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