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单选题1、将地物、地貌按⼀定⽐例尺铅垂投影在某⼀⽔平⾯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B.地形图C.平⾯图D.断⾯图2、下列四种⽐例尺地形图,⽐例尺最⼤的是(A.1∶5000B.1∶2000C.1∶10003A.表⽰地形概略分母⼩,⽐例尺⼤,C )。
B.1:500C.1:10000D.1:50005、我国基本⽐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
(D)。
A.1∶500B.1∶10000C.1∶100000D.1∶10000006、表⽰某⼀⽅向地⾯⾼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图B.现状图C.地貌图D.地形图7、地形测量中,若⽐例尺精度为:b,测图⽐例尺为1/M,则⽐例尺精度与测图⽐例尺⼤⼩的关系为(B)。
A.b与M⽆关B.b与M成正⽐C.b与M成反⽐D.b与M 为⾮线性关系8、我国基本⽐例尺地形图采⽤什么分幅⽅法?(A)。
A.矩形B.正⽅形C.梯形D.圆形9、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A.0.1mmB.1mmC.1cmD.10cm10、欲施测能反映地⾯不低于0.2m选⽤不⼩于(C)。
A.1:50011、⽐例尺为1A.0.2cm0.5 m,则测图⽐B.1∶1000C.1∶2000D.1∶5000C )。
A.25mmB.3mmC. 0.05×M mm(M为测图⽐例尺分母)D. 20mm14、若测绘1:2000地形图,根据安置平板仪对中要求精度应该不能⼤于(A)。
A.100mmB.200mmC.300mmD.400mm1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距离应为(A)。
A.15mB.20mC.30mD.35m16、从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段长度为3.8cm,问在地⾯上的实际距离是(C)。
A.1.9 mB.3.8 mC.19 mD.38 m17、地⾯上两点平距为123.56m,问在1:2000地形图上为(A)。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地形图基本知识)

第八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地形图的内容1.地形图概述(见表8-1-1)表8-1-1 地形图概述数字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地形图的内容 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符号 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和等高线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 等高距及示坡线 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的特性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与编号 矩形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包括数学要素、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常见的比例尺表示形式有以下两种:(1)数字比例尺以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设图上一条线段长为d,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8-1-1)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
比例尺的大小视分数值的大小而定。
M越大,比例尺越小;M越小,比例尺越大。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为三类,见表8-1-2。
表8-1-2 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是直线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是指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图上的实际长度,并按图上比例尺计算出相应地面上的水平距离注记在线段上。
3.比例尺精度(见表8-1-3)表8-1-3 比例尺精度4.地形图符号(见表8-1-4)地形图符号表8-1-4二、地物符号和等高线1.地物符号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在图上的位置,是用地物符号表示的。
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的分类见表8-1-5。
表8-1-5 地物符号的分类分类内容2.等高线(1)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指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如图8-1-1所示,设想用一系列间距相等的水平截面去截某一高地,把其截口边线投影到同一个水平面上,且按比例缩小描绘到图纸上,即得等高线图。
图8-1-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2)等高距及示坡线①等高距。
地形图基本知识

(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 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
高二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

高二地理地图的基本知识试题1.属于我内海的是()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渤海和琼州海峡D.东海和黄海【答案】C【解析】内海是位于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域。
我国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C对。
黄海、东海、南海是边缘海,不是内海。
A、B、D错。
【考点】我国的内海、近海。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图中A为海;B为海;C为半岛;D为半岛;E为省;F为省;G的行政中心是;H的简称是。
【答案】渤海黄海辽东山东河南江苏呼和浩特晋【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及省区界限判断,A为渤海,B为黄海,C为辽东半岛,D为山东半岛,E为河南省,F为江苏省,G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呼和浩特,H是山西省简称晋。
【考点】中国地理基本知识,我国的近海,半岛,省级行政区分布位置、简称及省会。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大小不同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其结果是①就范围来看,比例尺大的范围要大②就范围来看,比例尺小的范围要大③就内容来看,比例尺大的要详细些④就内容来看,比例尺小的要详细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示1厘米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所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实际越小的事物,才能显示,所以内容越详尽。
故选C。
【考点】地图4.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答案】 A【解析】四幅图图幅相同等高线条数相同,坡度为垂直距离比水平距离,比例尺相同,说明水平距离相同,等高距决定垂直距离的大小,等高距越大,垂直距离越大,坡度就越大,所以坡度有小大到大的顺序和等高距的大小顺序一样①>②>③>④,故A正确。
数字地形测量学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测量内业依据的基准面是()。
A.参考椭球面B.大地水准面C. 任一水准面D.平均海水面正确答案:A2、已知C点比E点低,则两点间的高差hEC ()。
A.>0B.<0C. =0D.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3、坐标方位角的范围为()。
A.-90o~+90 oB.-180 o ~180 oC.0 o ~180 oD.0 o ~360 o正确答案:D4、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
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正确答案:B5、地形图的等高距表示为()。
A.相邻等高线高差B.相邻等高线水平向平距C.相邻等高线垂直向平距D.相邻等高线间最短距离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测量常用坐标系有()。
A.大地坐标系B.空间直角坐标系C.笛卡尔坐标系D.平面直角坐标系正确答案:A、B、D2、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
A.1954年北京坐标系B.2008国家大地坐标系C.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WGS-94坐标系正确答案:A、C3、采用基本方向不同,方位角则有()。
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正方位角D.坐标方位角正确答案:A、B、D4、非比例符号绘制的地物有()。
A.控制点B.窑洞C.水塔D.大片菜地正确答案:A、B、C5、地物注记包括( )。
A.文字注记B.字母注记C.数字注记D.符号注记正确答案:A、C、D三、填空题1、地球上一点的纬度值是法线和()的夹角,经度值是自起始子午面起算。
正确答案:赤道面2、我国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主要包括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国家大地坐标系。
正确答案:20003、目前我国采用是()国家高程基准,它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并推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系统的统一起算点)的高程为72.260m。
正确答案:1985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轴是赤道的投影,纵坐标轴是()的投影。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章节单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二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章节单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二[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898.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比例尺。
A.1:5000B.1:2000C.1:1000D.1:50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B]899.按表示方式来分,地形图的比例尺可分为()。
A.数字比例尺、图形比例尺、复式比例尺B.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复式比例尺C.直线比例尺、斜线比例尺、曲线比例尺D.直比例尺、简式比例尺、复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B]900.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地面上()相等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A.距离B.高程C.高差D.坡度[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1.地形图上位于鞍部的某点,其高程为组成鞍部的()。
A.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B.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C.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D.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2.半距等高线到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是相等的。
A.高差B.等高线平距C.坡度D.距离[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3.辅助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基本等高距的()倍。
A.2B.1C.1/2D.1/4[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4.测图时,等高距选择的越大,图上等高线()。
A.密度越大B.平距越小C.测绘工作量越大D.反映实地地貌越不准确[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5.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B.房屋、道路、等高线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D.地物、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A]906.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
A.地形B.等高线C.地形图D.示坡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7.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1.62cmB.3.24cmC.6.48cmD.16.2cm[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908.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练习题 (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练习题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的,又叫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叫作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作为计量单位。
3.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为米,是我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有“”之称。
盆地海拔最低点-154.31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知识点二陆地地形4.地形:各种各样的形态。
5.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地形海拔特征≥500米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大多呈脉状分布丘陵<500米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米≥500米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200米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知识点三等高线地形图6.等高线:我们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的各点相连的线称为等高线。
7.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8.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知识点四分层设色地形图9.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以一定次序的、的变化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10.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绿色表示,黄、褐等色表示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由浅到深的变化。
随堂练习(亳州中考)读下图,完成1~2题。
习题巩固1.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A.300米B.500米C.800米D.1 300米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B.1 300米C.500米D.300米3.下列地形类型中,不属于陆地基本类型的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大陆坡4.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的地形是( )A.丘陵B.高原C.山地D.盆地5.(徐州中考)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 )A.甲B.乙C.丙D.丁6.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的深度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高D.黄色、褐色等表示丘陵和盆地7.读下面地形剖面图。
第8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地形图的应用判断题1.在地形图中确定AB两点的实地水平距离,只能用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再根据比例尺换算。
该表述(错误)2.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可以用图解法和解析法。
该表述 (正确)3.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正确)4.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该表述 (正确)5.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高程。
该表述 (正确)6.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两点连线的坡度。
该表述 (正确)7.地形图上量算面积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透明方格纸法,平行线法,土方量计算法等等,该表述(错误)。
8.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图解法比解析法精度高。
该表述 (错误)9.坡度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其中“-”为上坡,“+”为下坡。
该表述 (错误)10.用图解法确定地形图上AB直线坐标方位角时,不用求出A、B两点的平面坐标。
该表述 (正确)11.地图的投影轴选择都一样。
(错误)12.地形图的编号一般是以图的中点所处坐标为引数。
(错误)13.高斯投影有误差,但这种误差可略去不计。
(错误)A. 正确B.14.地形图的比例尺大,精度就越好;比例尺小,精度就越差。
(正确)15.用解析法确定地形图上AB直线坐标方位角时,不用求出A、B两点的平面坐标。
该表述 (错误)16.在地形图中,不能确定任意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该表述 (错误)17.纵断面图是反映指定方向地面平面变化的剖面图。
该表述 (错误)18.纵断面图是反映指定方向地面起伏变化的平面图。
该表述 (否)19.在一般情况下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和平距比例尺相同。
该表述 (错误)20.纵断面图的纵轴表示水平距离。
该表述 (错误 )21.纵断面图的横轴表示水平距离。
该表述 (正确)22.纵断面图的纵轴表示高程。
该表述 (正确)23.纵断面图的横轴表示高程。
该表述 (错误)24.三等水准测量不要求三丝能读数。
该表述(错误)25.三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2.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
3.地形分为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图,二者
同时表示的图,称为。
4.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
5.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实际水平长度之称
为。
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7.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
形图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精度为。
δ表示。
8.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大小为M
=1.0
⨯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和。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
于的分幅。
10.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分幅或分幅,图幅大小为图幅和
图幅。
11.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状态称为,用表示
1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
13.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用符号表示
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用符号表示。
15.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每各四条首曲线或
倍等高距加粗描绘的手等高线,称为。
16.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85.33m,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DAB=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二、名词解释:
1、山脊线----
2、山谷线----
3、地性线----
4、地籍图----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有( )。
A、确定测图时测量实地距离应准确的程度
B、确定测图比例尺
C、只有A选项
D、只有B选项
2.根据地物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3.地物注记包括( )。
A、文字注记
B、数字注记
C、符号注记
D、字母注记
4.等高线表示地貌时,可以表示出( )。
A、地面的起伏状态
B、地面的坡度
C、地面点的高程
D、以上都不是
5.等高线可以分为(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6.1:5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 0.5m
B、 1.0m
C、 5.0m
D、 1.5m。
7.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A、高程相等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
C、各等高线间的平距都相等,
D、所有的等高线都在图内形成闭合曲线。
8.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的分数形式表示。
则()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9.1:500的比例尺,是:()
A、大比例尺
B、小比例尺
C、中比例尺
D、特大比例尺
10.在等高线的分类中,高程为五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是()
A、基本等高线
B、加粗等高线
C、半距等高线
D、辅助等高线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打错误的打×)
()1、地形图比例尺无单位,应注记在南图廓外下方正中央位置。
()2、数字或分数比例尺的大小与分母成反比。
()3、同一张图纸上数字或分数比例尺没有图示比例尺精度高。
()4、内图廓线是图幅大小的实际边界线,外图廓线是装饰线。
()5、接合图表是表示该幅图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供查找相邻图幅时使用。
()6、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变化的状况愈详细,精度也愈高;反之愈粗略,精度也愈低。
()7、矩形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的x坐标和y坐标以公里为单位,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8、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随地物而有异,在测绘、读图及用图时应当按规范要求进行。
()9、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的划分是相对的,要依据测图比例尺和实物轮廓的大小而定。
()10、地面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11、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
()12、等高距大小的选定,主要取决于地面的起伏情况和测图的比例尺。
( ) 13、地形图上,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形态相似,而高程大小注记顺序相反。
()14、首曲线表示不完整的地貌形态,可以用间曲线和助曲线来进一步表示。
()15、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一定相等,而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高线上。
()16、比例尺的分母愈大,则图形表现得愈大愈清楚,称大比例尺。
()17、地籍图一般只测定地物的平面位置,一般不表示地貌。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平地突起的陡山,则采用地理名称与高程点注记相配合的形式来表示。
()18、山脊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19、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20、山头与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但它们的高程注记不同。
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洼地;反之,小于外圈者为山头。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地形图?
2、什么是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哪些种类?
3、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用途?
4、什么是地物、地貌、地形?地形图上表示地貌、地物的方法?地物符号按特
性和大小的分类类型?
4、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等高线平距?
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7、何谓坡度?在地形图上怎样确定两点间的坡度?什么是首曲线、计曲线、间曲
线和助曲线?
六、计算题:
1、试计算施测实地面积约为2 Km2的地形图,需要1:500、1:2000比例尺正方形
图幅各多少幅?
2、试计算测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测量实地距离时应当精确到多少?若要求把地面上0.2m以上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应选定多大的测图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