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产排污核算方法说明

合集下载

各 种 核 算 方 法 排 污 量 汇 总

各 种 核 算 方 法 排 污 量 汇 总
10
=13,818,853.80 标立方米
注:吨标煤废气产生量=10,290.43 标立方米/吨-原料,来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系
数手册 10 分册 4430 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燃煤工业锅炉。
2、计算方法 ①COD 排放量=废水排放量(kg)×排放浓度(mg/L)
=82,280,000×81.75 =6.73t ②总铬排放量=废水排放量(kg)×排放浓度(mg/L) =82,280,000×0.384
=吨·原料) = 22,374×2.94 =65.78t
五、缴纳排污费计算的排污量(2014 年实际生产核算)
8
( 一 ) 核 算 结 果 : COD6.73t, 总 铬 0.031t , 氨 氮 0.26t , 烟,2.02t,SO22.02t,氮氧化物 3.88t。
(二)计算方法: 1、基础数据 ⑴污水排放量 82,280 吨。 ⑵企业 2014 年缴纳排污费 94,784.12 其中:废水排放缴纳
烟,2.02t,SO23.44t,氮氧化物 3.88t。
(二)计算方法:
1、基础数据
⑴废水排放量 82,280 吨。
⑵废水污 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浓度源自
2014 年 2、5、11 月监测报告数据平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⑶总铬排放浓度来自于总排口在线监测数据。
2014 年 2、5、11 月监测报告数据平均值表
5
⑷产污、排污系数来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 系数手册 1910 皮革鞣制加工业产污系数表和 4430 工业锅炉(热 力产生和供应)产排污系数表。
①废水污染物系数选择:企业重复用水超过 20%,COD 排放 ≤100mg/L,污水处理采用“中化学+组合生物法”,因此系数选低限 值。

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项目

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项目

预警与应急响应
03
在出现异常排放或环境污染事件时,及时发出预警,启动应急
响应机制,保障环境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深入研究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水平、原材料使用 等因素对产排污系数的影响。
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 构等因素对产排污系数的影响。
探讨政策法规、环保标准、环境监管力度等对产 排污系数的影响。
提高工业污染源治理效率
根据核算的产排污系数,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减排目标,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污 染治理。
产排污系数核算的必要性
产排污系数核算是指对各类污染源产 生的污染物数量进行科学核算,确定 各类污染源的产排污系数,为制定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VS
产排污系数核算对于提高环保监管效 率、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 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产排污 系数核算,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污染 源的排放情况,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减 排措施提供依据。
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 排污系数核算项目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目标 • 项目实施 • 结果与结论 • 展望与未来计划
01 项目背景
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背景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基础工作,旨在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 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 定污染防治政策和标准提供依据。
确定核算对象
针对不同的工业污染源,确定具体的 核算对象,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 物等。
收集数据和资料
数据收集
通过调查、监测、统计等多种方式, 收集工业污染源的产排污数据和相关 资料。
资料整理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1. 简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是用于指导工业企业计算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工具。

该手册收集了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中不同物质的排放系数,帮助企业准确计算自身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工业污染。

2. 手册内容该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各种主要工业活动的产排污系数表格;•说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系数;•计算方法示例;•污染物控制技术指南;•与环保法规相关的内容。

3. 使用方法3.1 选择正确的系数在使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时,首先需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和生产活动,选择正确的排放系数。

一般而言,手册中的排放系数是根据行业标准和数据统计得出的,能够反映出该行业的典型排放水平。

3.2 计算排放量选择正确的排放系数后,根据企业的生产数据,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相应的污染物排放量:$$ \\text{排放量} = \\text{产量} \\times \\text{排放系数} $$3.3 数据记录与报送企业在计算完污染物排放量后,应当及时记录并报送相关部门。

这有助于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的排放情况,并可以根据数据制定更加有效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4. 污染物控制技术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通常也包括了一些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

这些技术可能涉及到设备更换、工艺调整、清洁生产等方面,企业可以根据手册提供的建议,逐步改进生产过程,降低环境影响。

5. 环保法规要求使用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企业,也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环保法规要求。

手册中通常也会对相关法规进行简要解读,以帮助企业保持符合法规规定的情况。

6. 结语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对于企业管理污染物排放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手册的要求和建议进行操作,积极控制污染物排放,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也应不断关注和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水平。

以上是关于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的一些基本介绍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与核算方法

工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与核算方法

工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与核算方法工业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普查工业污染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工业污染源普查的范围和核算方法。

首先,工业污染源普查的范围包括了各个行业的工业企业以及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在工业企业方面,包括了制造业、化工业、电力工业、矿业等各个领域。

而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则是普查的对象,需要对其排放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进行详细的调查。

在普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核算方法来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到准确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但需要高昂的设备投入和运维成本。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代表性样本来推算整个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但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除了核算方法外,还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普查的范围。

一般来说,普查的范围需要涵盖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同时,还需要对各个行业内的企业进行细分,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污染物排放量等因素来确定普查的重点。

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可以直接要求其提供详细的排放数据;而对于中小型工业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数据。

此外,为了确保普查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比性,还需要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和核算标准。

调查问卷需要包括各个污染源的基本信息、排放情况、污染处理设施等内容,以确保对污染源的全面了解。

核算标准需要明确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计算方法以及核算的时间范围等,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总之,工业污染源普查的范围应包括各个行业的工业企业以及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核算方法可以使用实时监测设备和抽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

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普查的范围,并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和核算标准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通过普查工业污染源,可以及时了解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工业污染源真实排放量核算方法与应用

工业污染源真实排放量核算方法与应用

废水排放 系数 以及单 位工业总产值污染负荷 排放 系数 。
环境工程设计 I
E n v i r o n m 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l
2 ) 根据官 方统计 结果 , 统计每个 研究单 元内 的实际工业
总产值 ,根据前述核算 出的单位工业总产值的废水排放 系数 和污染 负荷排放系数 ,核算 出对应 研究单元的废水排放量和 污染负荷排放量 。
境的影 响也 曰益加重 , 尤其是工业废 水的排放 , 不仅直接影响 水环境质量 , 而且 由于其废水成分 复杂 , 往往 对污水 处理设施 的正常运行 产生不利影响 。国 内外学者在 区域 工业污染源排
放量核算方 面已开展了一些研究 , 在 工业污染源核算方面 , 已
2 核算方法
核算具体估算方 法有 以下 几种 。
1 ) 收集研 究范 围内的工业 企业环 境统计数 据 , 重 点包括 每个研 究单元的工业 总产值 、相应的废 水排放 量和主要污 染
【 作者简 介】 韩 龙( 1 9 8 3 ~ ) , 男, 河南郑州人 , 工程师, 从事水环境规
划与管理研究。
1 36
物排放 负荷 ,据此核算 出每个 研究单元 内的单位工业总 产值
排 污的 5 5 % 6 0 %。 其次为公明街道 , 占比约 2 0 %; 石岩街道 占
【 中图分类号1 X7 0 3 . 1 【 文献 标志码I B 【 文章 编号1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7 ) 0 4 . 0 1 3 6 . 0 2
[ O OI ] 1 0 . 1 3 6 1 6  ̄ . c n k i . g c j s y s j . 2 0 1 7 . 0 4 . 1 6 0

夯实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科学基础 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解读

夯实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科学基础 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解读

夯实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科学基础工业源产排污核算
方法解读
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是用于对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排放量核算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收集和调查:首先需要收集和调查工业企业的生产数据,包括生产数量、原料消耗、能源消耗等信息,还需要了解工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类型和排放情况。

2. 排放因子的确定:排放因子是指单位产量或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

根据工业过程和污染物的特性,可以通过实地监测或相关数据统计得到排放因子。

3. 排放量核算:根据收集的生产数据和排放因子,可以计算出工业企业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物质平衡法、能量平衡法、排放因子法等。

4. 数据验证和校准:对计算得到的排放量进行验证和校准,通过与实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报告和分析:将排放量核算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告。

可以根据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和减排建议。

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减轻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并且通过排放量核算可以实现数据的监控和比对,促进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持续改进。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统计企业在一定时段内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较多,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可根据被监测企业的生产工况、生产天数、排放浓度和排放流量等相关数据进行。

下面介绍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先计算监测时段(日)内各个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及该排放口计算时段(季或月)内排放量,再将各个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累加,获得计算时段内企业污染物排放量。

企业污染物年度排放总量为各计算时段排放量之和。

1.计算时段内各个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公式为:100011⨯⨯⎪⎭⎫ ⎝⎛⨯⨯⨯=G T F Q C P (1) 式中P —计算时段内该排放口某污染物排放量(千克) C —该排放口某污染物监测当日平均浓度(毫克/升) Q —该排放口监测当日废水排放量(立方米/天) F—该排放口对应的监测当日生产负荷(%) T —计算时段内该排放口对应的企业生产天数(天) G —计算时段内该排放口对应的企业平均生产负荷(%)2.计算时段内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式为:∑==ni i P D 1 (2)式中D —计算时段内企业某污染物排放总量(千克)i P —计算时段内第i 个排放口某污染物排放量(千克) n —企业排放口个数3.计算企业废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可将一年内各计算时段排放量累加,获得全年排放总量。

公式为:∑==kj j t D D 1 (3)式中t D —企业某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千克)k —计算时段数j D —第j 次计算时段企业某污染物排放总量(千克)二、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先计算监测时段(小时)内企业各个废气排放设备(如锅炉、炉窑等)污染物排放量,及该排放口计算时段(季或月)内排放量,再将各废气排放设备污染物排放量累加,获得计算时段内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企业废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为各监测时段该污染物排放量之和。

1.计算时段内废气排放设备污染物排放量,公式为:61011⨯⨯⎪⎭⎫ ⎝⎛⨯⨯⨯=G T F Q C P (4)式中P —计算时段内该废气排放设备某污染物排放量(千克) C —该废气排放设备某污染物小时平均浓度(毫克/立方米) Q —该废气排放设备小时废气排放量(立方米/小时)F—该废气排放设备监测小时内生产负荷(%) T —计算时段内该废气排放设备的生产小时数(小时) G —计算时段内该废气排放设备的平均生产负荷(%)如果一个废气排放设备有多个烟道,每个烟道设置了一个监测断面,则每个烟道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按照公式(4)计算,该废气排放设备污染物排放量为各烟道排放量之和。

4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VOCs产排污量核算方法1217

4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VOCs产排污量核算方法1217

生产情况填写。
燃料类型 参照附录五表2 燃料类型及代码表填写。 燃料消耗量 按照2017年填报炉窑实际燃料消耗量 填写。以上参数为必填项。 烧结机、竖炉、链篦机回转窑、隧道窑、退火炉、 热风炉、裂解炉、电石炉、煅烧炉、烧成窑、回转窑、 立窑、热回收焦炉、顶装机焦炉、捣固侧装机焦炉、 半焦(兰炭)炭化炉需填写炉窑类型、产品名称、产 品产量等参数。 加热炉、沸腾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焚 烧炉需填写炉窑类型、燃料类型、燃料消耗量等参数。 16
G103-10 G103-
G103-9 G103-9、13、 G106-1 G103-9 G106-1 G103-11 G106-1 4
6
有(无)组织
7
有组织
8
有(无)组织 无组织 无组织
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归类解析示意图
9 10
一、VOCs系数建立工作总体思路
表号
G103-9表 G103-10表 G103-11表 G103-12表 G103-13表 G106-1表 G106-3表
14
二、涉VOCs普查报表
G103-1表 电站锅炉/燃气轮机/工业锅炉类型 参
照附录五表3 锅炉/燃气轮机类型代
码表填写。 燃烧方式 参照附录五表4 锅炉燃烧
方式及代码表填写。
表号
G103-1表 G103-2表 G103-3表 G103-5表 G103-6表 G103-7表 G103-8表
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普查表名称
石化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治理与排放情况 工业企业有机液体储罐、装载信息 工业企业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使用 信息 工业企业固体物料堆存信息 工业企业其他废气治理与排放情况 工业企业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核算信息 工业企业废气监测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核算方法说明
一、产排污核算方法
1.1 试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缺乏符合规范的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和自测数据的企业。

运用该方法计算得出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代表了特定行业、工艺、产品、原料在正常工况下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的一般规律。

1.2 方法简介
通过“产品、原料、工艺、规模组合”确定产污系数——通过产污系数与企业当年活动水平核算污染物产生量——通过污染治理设施平均运行效率和实际运行率核算污染物削减量——污染物产生量与削减量的差值,即实际排放量,核算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思路
1.3计算过程
(1)计算污染物产生量
①根据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中产污的主导生产工艺、企业规模(企业生产产能)这一个组合查找和确定所对应的某一个污染物的产污系数。

②根据该污染物的产污系数计量单位:单位产品产量或单位原料用量,填报企业实际产品产量或原料用量。

例如某组合内COD的产污系数单位为:kg/t产品,则计算产生量时需要企业实际产品产量。

如果产污系数单位为:kg/t原料,则计算产生量时需要企业原料实际消耗量。

③利用污染物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进行计算:
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对应的产污系数×产品产量(原料用量)(2)计算污染物去除量
①根据企业对某一个污染物所采用的治理技术查找和选择相应的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
②根据所填报的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得出该企业某一污染物的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k值)。

③利用污染物去除量计算公式(如下)进行计算:
污染物去除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率
=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
(3)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量
=污染物对应的产污系数×产品产量(原料用量)-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同一企业某污染物全年的污染物产生/排放总量为该企业同年实际生产的全部工艺(工段)、产品、原料、规模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之和。

上述计算过程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过程示意图
1.4 方法说明
普查报表填报和排放量计算所需的《工业污染源产品、原料、工艺基本信息表》以及产污系数及污染治理技术平均运行效率、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参数及其计算公式统一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
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不得采用其他各类系数。

根据现阶段成果,为便于普查报表填报,产品、原料、工艺等基本信息填报参照《工业污染源产品、原料、工艺基本信息表》,详见附件。

后续根据研究推进及普查需求将及时对该表进行补充和更新。

根据财政经费到位实际情况,各工业行业产污系数正在抓紧研制中,污染治理技术平均运行效率由当地普查机构根据环保部门日常监管情况确定或采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平均运行效率。

“二、核算示例”中使用的产污系数及污染治理技术平均运行效率仅为假设值。

二、核算示例
某企业主要从事铜冶炼生产,该企业以铜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采用漂浮熔炼+转炉吹炼,年产量(生产规模)10万吨。

该企业废气的污染治理技术采用袋式除尘,涉及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铅、砷、汞、镉。

本核算示例以废气中颗粒物为例,说明该企业颗粒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查找铜冶炼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所属的行业类别及代码。

查询结果:铜冶炼3211。

(2)在《工业污染源产品、原料、工艺基本信息表》中查找到3211铜冶炼中对应的产品、原料与工艺及其代码填入普查报表中的G101-2、G101-3表。

查询结果如下图所示。

(3)根据该企业填报的产品、原料、工艺、规模信息,查找到对应的产污系数组合①,以该组合中颗粒物指标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1)颗粒物产生量计算
①查找产污系数及其计量单位
主要产品为:阳极铜,主要原料为:铜精矿,主要工艺为:漂浮熔炼+转炉吹炼,生产规模为:年产量10万吨的组合中颗粒物的产污系数为0.004②,单位为kg/t产品。

②获取企业产品产量与原料用量
实际填报情况:该企业主要产品阳极铜2017年产量为5万吨,主要原料铜精矿2017年消耗量为12万吨。

填入普查报表G106-1表。

③计算颗粒物产生量
①该组合可通过“二污普填报助手”查询获得。

②该数值仅为示例用的假设值。

由于查询到的组合中,颗粒物产污系数的单位为kg/t产品,因此在核算产生量时采用产品产量。

颗粒物产生量=颗粒物产污系数×产品(阳极铜)产量
=0.004kg/t×50000t=200kg
2)颗粒物去除量计算
①查找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
由于该企业颗粒物治理技术采用袋式除尘,查询袋式除尘的平均去除效率为90%③。

②计算污染治理技术实际运行率
根据产污系数组合查询结果,该组合中颗粒物袋式除尘法对应的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参数④分别为:除尘设备耗电量、除尘设备耗额定功率、除尘设备运行时间。

根据查询结果,该组合中颗粒物袋式除尘法对应的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计算公式⑤为:
k=除尘设备耗电量/(除尘设备额定功率×除尘设备运行时间)
获取企业实际填报情况如下:该企业2017年除尘设备耗电量80000 kwh,除尘设备耗额定功率12kw,除尘设备运行时间7680小时/年。

则,该企业的袋式除尘设备实际运行率为:
③该数值仅为示例用的假设值。

④某组合中污染物指标对应的污染治理技术、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参数可通过“二污普填报助手”查询获得。

⑤某组合中污染物指标对应的末端治理设施运行率计算公式可通过“二污普填报助手”查询获得。

该核算案例中k的计算公式仅为参考,依据实际查询情况计算、填报。

k= 80000 kwh/(12 kw×7680h)=0.868
③计算颗粒物去除量:
颗粒物去除量=200kg×90%×0.868=156.24kg 3)颗粒物排放量计算
颗粒物排放量=200kg-156.24kg=43.76kg
上述信息填入普查报表中G106-1表,其中污染物产生量及计量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及计量单位为计算填报;产品产量、原料用量、污染治理设施实际运行参数一数值、参数二数值、参数三数值按企业实际情况填报;其他信息依据查询结果填报。

附件:《工业污染源产品、原料、工艺基本信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