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专升本《分析化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分析化学》_试卷_答案专升本《分析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常用方法()A 重量分析法B 容量分析法C 仪器分析法D 定性分析法答案:D解析:定性分析主要是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而不是进行定量测定。
重量分析、容量分析和仪器分析则是定量分析中常见的方法。
2、误差的正确定义是()A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B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 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 由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引起的误差答案:A解析: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通常难以准确获得,只能通过多次测量来逼近。
3、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系统误差()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C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D 试剂中含有微量杂质答案:D解析: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会重复出现。
试剂中含有微量杂质会导致每次测量结果都受到相同的影响,从而引起系统误差。
4、精密度的表示方法不包括()A 平均偏差B 相对平均偏差C 标准偏差D 绝对误差答案:D解析: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用于表示误差的大小,而不是精密度。
精密度常用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等来表示。
5、用 01000mol/L HCl 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mol/L NaOH 溶液,化学计量点时 pH 为()A 700B >700C <700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HCl 与 NaOH 完全中和时,生成的 NaCl 溶液呈中性,pH =700。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 pH 突跃范围内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一致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完全在滴定的 pH 突跃范围之外D 只要指示剂变色明显即可答案:A解析: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pH 突跃范围内,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指示滴定终点。
专升本《分析化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分析化学》_试卷_答案专升本《分析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下列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B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读不准C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D 环境温度的微小变化答案:C解析: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具有重复性和单向性。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是由分析方法本身的缺陷导致的,属于系统误差。
A、B、D 选项属于偶然误差。
2、下列物质中,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固体 NaOHB 浓盐酸C 固体 K2Cr2O7D 固体 Na2S2O3解析: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要求物质纯度高、性质稳定、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且摩尔质量较大。
K2Cr2O7 符合这些条件,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NaOH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浓盐酸易挥发,Na2S2O3 易被氧化,都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3、用 01000 mol/L HCl 溶液滴定 01000 mol/L NaOH 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pH 值为()A 700B 大于 700C 小于 700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HCl 与 NaOH 完全反应时,生成的 NaCl 溶液呈中性,pH =700 。
4、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 pH 突跃范围内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同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宽越好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解析: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 pH 突跃范围内,才能准确指示滴定终点。
5、用 EDTA 滴定金属离子 M 时,下列有关金属指示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指示剂的变色点应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B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于 K'MIn > K'MY 所致C 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由于 K'MIn < K'MY 所致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答案:D解析: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需要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只要部分落在突跃范围内即可。
化学(无机、有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化学(无机、有机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300K时,已知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水溶液浓度为0.3 mol•L-1,则该溶液的渗透压为。
2、用自由能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时,当ΔG < 0时反应。
3、若可逆反应正向放热,则其活化能Ea正于Ea逆。
4、某弱酸HA的p OH=5,此溶液的pH=。
5、将NaAc固体加入到HAc溶液中,其pH变,6、某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4,价电子层结构为。
7、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8、在沸水中加入少量FeCl3所得到的胶体,其胶粒结构式为。
9、[FeCl(H2O)(en)2]Cl2的命名为。
10、。
11、CH3-CH-CH-CH2-CH2-CH-CH3CH3CH3CH3。
12、32CH3OH。
13. CH3CH=CHCH2CHO被NaBH4还原水解后的产物为。
14. 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的现象为。
15. 乙炔与硫酸亚铜的氨溶液作用的现象是。
16、往FeCl3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CCl4,CCl4层的现象为。
17、用自由能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时,当ΔG > 0时反应。
18、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移动。
19、某弱酸溶液中,c r(H+) c r(OH) =。
20、将NaAc固体加入到HAc溶液中,其pH变。
21、某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价电子层结构为。
22、NH3分子中N的杂化类型为。
23、Kθ与标准电动势Eθ的关系为。
24、[FeCl(H2O)(en)2]Cl2的命名为。
25、的系统命名为。
26、甲基环丙烷与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27、在稀碱、加热条件下乙醛与乙醛缩合的产物为。
28、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的产物的结构式为。
29、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加热,反应产物的结构式为。
CH330、CH3-CH-CH-CH2-CH2-CH-CH3CH3CH3CH3的系统命名为。
二、选择题1、温度一定时,气态的A和B反应生成气态的C,设c(A)增加一倍,则反应速率增加了100%,c(B)增加一倍,则反应速率增加了300%,该反应速率方程为()A. v =k c(A) c(B)B. v =k c(A)2 c(B) C . v =k c(A) c(B)2 D. 以上都不是2、配合物[Ni(CN)4]2-的磁力矩μ=0 B.M,则可推测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杂化类型及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分别为;()A、sp3杂化,正四面体B、sp2d杂化,平面正方形C、dsp2杂化,平面正方形D、不等性sp3杂化,三角锥形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A. n=2, l=1, m=0, ms =+1/2 B . n=2, l=2, m=+1, ms=+1/2C. n=3, l=0, m=0, ms =-1/2 D. n=3, l=2, m=0, ms=-1/24、电对Fe3+/Fe2+和Cu2+/Cu组成原电池(铜电对为负极),其电动势为E,当在Cu2+/Cu电对中加入氨水后,电动势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5、下列物质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 HFB. H2S C. BF3D. NF36、对于配位数的正确的说法是()A. 温度升高,配位数增大B. 配体电荷愈高,配位数愈大C. 中心离子半径愈大,配位数愈大D.若配体都是单齿体,则内界中配体的总数就是中心离子的配位数7、为配制pH=5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下列哪对缓冲对()A. HAc-NaAc(p K aθ=4.75)B. HCOOH-HCOONa(p K aθ=3.75)C. H3PO4-NaH2PO4(p K a1θ=2.12) D.NH3•H2O-NH4Cl(p K bθ=4.75)8、质量百分比浓度均为5%的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蔗糖四种水溶液,其中最容易结冰的是()A、乙二醇(C2H6O2)水溶液 B、丙三醇(C3H8O3)水溶液C、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 D、蔗糖(C12H22O11)水溶液9、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物质是()A、 H2O,H2S,HCO3- B、 HS-,HCO3-,H2OC、 S2-,HAc,CO32- D、 HS-,S2-,HPO42-10、0.1mol·L-1的HAc和NaAc等体积混和,然后往溶液中加1mL(相当于总体积的1/100)0.1mol·L-1的NaOH,再稀释一倍,则溶液pH值约为(已知HAC之p K aθ=4.75) ( )A、 11.10B、 4.75C、 9.25D、 7.0011、下列化合物哪个既有顺反异构,又有旋光异构()12、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专升本考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电解质对Fe(OH)3正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A )A Na3PO4B MgSO4C NaClD MgCl22、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溶剂后,将会引起( D )A 沸点下降B 凝固点升高C 渗透压下降D 蒸气压下降3、易挥发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可能会引起( C )A 沸点上升B凝固点降低 C 蒸气压上升 D 渗透压下降4、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得到As2S3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C )A [(As2S3)m·nHS—]n- ·nH+B [(As2S3)m·nH+ ]n+ ·nHS—C [(As2S3)m·nHS—·(n—x)H+ ]x- ·xH+D [(As2S3)m·nH+·(n—x)HS—]x+ ·x HS—5、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溶胶粒子向某个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 A )A 电泳B 电渗C 布郎运动D 丁达尔效应6、100g水溶解20g非电解质的溶液,经实验测得该溶液在-5.85℃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 D )(已知水的Kf =1.86 K·Kg/mol)A 33B 50C 67D 647、给定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至T2时,平衡常数K2>K1,则该反应的( A )AΔH>0 BΔH<0 CΔH=0 D无法判断8、下列反应中, 哪个是表示ΔHθ=ΔH fθAgBr(s)的反应?( C )A Ag+ (aq) +Br-(aq) =AgBr (s)B 2Ag (s) +Br2 =2AgBr (s)C Ag (s) +1/2Br2 ( l ) =AgBr (s)D Ag (s) +1/2Br2 (S) =AgBr (s)9、通常情况下, 平衡常数Ka, Kb, Kw, Kh的共性是( D )A与温度无关B受催化剂影响C与溶质的种类无关D与浓度无关10、根据ΔGf (NO,g)=86.5KJ/mol, ΔGf (NO2,g)=51.3KJ/mol判断反应(1) N2(g)+O2(g) = 2NO(g),(2) 2NO(g)+O2(g) = 2NO2(g)的自发性,结论正确的是( A )A (2)自发(1)不自发B (1)和(2)都不自发C (1)自发(2)不自发D (1)和(2)都自发11、已知在标准状态下,反应N2(g)+2O2(g) →2NO2(g), ΔrHmθ=67.8 KJ/mol,则NO2(g)的标准生成焓为( B )KJ/mol。
专升本《分析化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分析化学》一、(共75题,共150分)1. 当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出现一个可疑数据时,应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处理?()(2分)A.直接将其舍弃B.进行Q检验后决定是否舍弃该数据C.进行F检验后决定是否舍弃该数据D.将该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均值进行t检验后决定是否舍弃.标准答案:B2. 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平行测定6次的平均值为24.50 mg/kg,s =0.7 mg/kg,t0.1,5=2.02。
若不存在系统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A.样品中该组分含量的真实值为24.50 mg/kgB.样品中该组分含量的真实值在24.50±0.58 mg/kg范围内C.样品中该组分含量的真实值在24.50±0.58 mg/kg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0%D.样品中该组分含量的真实值在24.50±0.58 mg/kg范围内的可能性为10%.标准答案:C3. 用吸有少量CO2的NaOH溶液来滴定HCl溶液,终点时选哪种指示剂误差最小?( ) (2分)A.酚酞8.0~9.6B.甲基红4.4~6.2C.甲基橙3.1~4.4D.百里酚酞9.4~10.6.标准答案:C4. 下列有关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分)A.c不变, ka越小范围越宽B.c不变, ka越大,范围越宽C.ka不变, c越大,范围越窄D.ka不变, c越小,范围越宽.标准答案:B5. 在络合滴定法中,准确滴定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2分)A.cKMY ≥10-8B.cK‘MY≥10-8C.cKMY ≥106D.cK‘MY ≥106.标准答案:D6. 在络合滴定法中,溶液的pH值应满足的条件为( )。
(2分)A.高于最高酸度的pH值,低于最低酸度的pH值B.低于最高酸度的pH值,高于最低酸度的pH值C.高于最高酸度的pH值即可D.低于最高酸度的pH值即可.标准答案:A 7. 用EDTA标准溶液中滴定Ca2+,为避免共存Mg2+的影响,可采用的方法是()。
无机化学题库-专升本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填空题:1.若化学反应时,系统不做非体积功,且反应终态与始态的 温度 相同,则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作该反应的热效应。
2.一定温度(298K)及标准压力下,由元素的 稳定单质 生成1mol 某化合物时的焓变,称作该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判断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D ) A.单质的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B.反应的热效应就就是反应的焓变。
C.单位物质的量的反应物所产生的热效应就就是反应的焓变。
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都可为:△r H 0m =∑△f H 0m (生成物)-∑△f H 0m (反应物)。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D )A.相同温度下,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力。
B.组分气体的温度与压力与混合气体相同时,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称为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C.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的压力分数、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三者就是相等的。
D.液体在沸腾时,其饱与蒸气压等于101、3kPa 。
选择题:1.下列气体方程式中,错误的就是。
( C ) A. p 总V 总 = n 总RT B. p i V 总 = n i RT C. p i V i = n i RT D. p 总V i = n i RT2.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就是。
( B )A. 122mol kJ 0.283;(g)CO (g)O 21CO(g)-⋅-=→+o mrH ΔB. 122m ol kJ 5.393;(g)CO (g)O )C(-⋅-=→+o m r H Δ石墨C. 122mol kJ 0.787;(g)CO 2(g)O 2)2C(-⋅-=→+o m r H Δ石墨D. 122mol kJ 4.395;(g)CO (g)O )C(-⋅-=→+o m r H Δ金刚石3.下列反应中,何者的omr H ∆与生成物的o f r H ∆一致?( B )A.HBr(g)(g)Br 21(g)H 2122→+ B. AgCl(s)(g)Cl 21Ag(s)2→+ C. (g)NH 2(g)H 3(g)N 322→+ D.Cl(s)NH (g)NH (g)Cl 21432→+ 4.由下列两个反应热可求得NO 的生成热就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附后石河子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题试卷一一、选择题(1分×20=20分)1.土壤中NaCl 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性质有关的是( )。
A. 蒸气压下降B. 沸点升高C. 凝固点降低D. 渗透压2.0.10mol·L -1的下列溶液凝固点降低程度最大的是( )。
A. C 6H 12O 6(葡萄糖)B. KNO 3C. C 3H 5(OH)3(甘油)D. CuSO 43.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等于其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A. SO 2(g)+21O 2(g) SO 3(g) B. N 2(g)+O 2(g) 2NO(g) C. H 2(g)+21O 2(g) H 2O(g) D. CO(g)+21O 2(g) CO 2(g) 4.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L·mol -1·s -1,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
A. 0B. 1C. 2D. 35.反应 A(g)+2B(g) E(S)+D(g) 达平衡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K (正反应)+ K (逆反应)=1B.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C. K (正反应)×K (逆反应)=1D.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6.下述四个量子数不合理的一组是( )。
A. 2,0,1,B. 3,1,0,-C. 4,2,1,D. 2,1,0,-7.下列分子都没有极性的一组是( )。
A. SO 2 NO 2 CO 2B. SO 3 BF 3 NH 3C. CH 4 BF 3 CO 2D. PCl 3 CCl 4 H 2O8.下列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能够共存的是( )。
A. CO -23和Al 3+B. MnO -4和SO -23C. Fe 3+和Cu 2+D. Cr 2O -27和I -9.向pH=2的缓冲溶液中通入H2S(g)达饱和时(H2S浓度约为0.1mol·L-1),溶液中的c(S2-)(mol·L-1)为:{K a1 (H2S)=1.3×10-7,K a2 (H2S)=7.1×10-15}()。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一、填空题1、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是_______ 和 ______ O2、定量分析中_______ 误差影响测定的准确度,_______ 误差既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也影响准确度。
3、已知KeSP(CaCO3)=4.96x10-9, SP(CaSO4)=7.10×IO 5,反应CaSO4+Cθ32 ==CaCO3+Sθ42^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 O4、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o在HCI/CL、C12∕CΓ中,属于共辘酸碱对的是_______ ,属氧化还原电对的是_________ =5、已知数M?+的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则M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式为_______ ,其元素名称为_______ ,该元素属于_______ 族。
6、在吸光光度法中,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灵敬度,一般应选择______ 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待测溶液,并控制吸光度A值在___________ 范围内。
为此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 和的方法来调节A的大小。
7、要使配合物转变为沉淀时,配合物的KEY _________ ,沉淀物的KeSP ________ ,则沉淀越容易生成。
8、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分为_______ 指示剂、_______ 指示剂、_________ 指示剂三类。
9、在弱酸溶液中加水,弱酸的解离度变____ , PH值变_______ :在NH4C1溶液中,加入HAc,则此盐的水解度变 _______ , PH值变_____ o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共价键成键方式,一个碳原子最多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键、最多可以形成—个〃键。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共价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一、填空题1、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是和。
2、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的准确度,误差既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也影响准确度。
3、已知K sp (CaCO3)=4.96×10-9,K sp (CaSO4)=7.10×10-5,反应CaSO4+CO32-==CaCO3+SO42-的平衡常数是。
4、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在HCl/Cl-、Cl2/Cl-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属氧化还原电对的是。
5、已知数M3+的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则M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式为,其元素名称为,该元素属于族。
6、在吸光光度法中,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一般应选择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待测溶液,并控制吸光度A值在范围内。
为此可采用和的方法来调节A的大小。
7、要使配合物转变为沉淀时,配合物的K MY,沉淀物的K sp,则沉淀越容易生成。
8、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分为指示剂、指示剂、指示剂三类。
9、在弱酸溶液中加水,弱酸的解离度变,pH值变;在NH4Cl溶液中,加入HAc,则此盐的水解度变,pH值变。
10、根据共价键成键方式,一个碳原子最多可以形成个σ键、最多可以形成个п键。
11、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共价键具有和的特性。
12、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13、[CoCl2(NH3)3(H2O)]Cl的名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14、某学生分析氯化物中氯的含量,重复测定四次,结果如下:52.68%,53.17%,52.73%,52.67%。
用Q检验法判断数据53.17%在置信度为90%时是否应当舍弃(已知Q0.90,4=0.76),舍弃商Q等于,结论是(填舍弃或保留)。
15、滴定管的读数绝对误差为±0.02 mL,若滴定相对误差不大于±0.1%, 则滴定剂用量至少应mL,因此实验时标准溶液的用量一般控制在到mL。
16、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分为 指示剂、 指示剂、 指示剂三类。
二、选择题1、用25 mL 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 ( )A. 二位B. 三位C. 四位D. 五位2、已知速度常数k 的量纲是时间t -1,反应级数是 (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3、称取同样质量的两种难挥发的电解质A 和B ,分别溶解在1升水中,测得A 溶液的凝固点比B 溶液的凝固点低,则 ( )A. B 的分子量小于A 的分子量B. A 的分子量和B 的分子量相同C. B 的分子量大于A 的分子量D. 无法判断4、19号元素K 基态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 )A. 4, 0, 0, 1/2B. 3, 0, 0, 1/2C. 4, 1, 1, 1/2D. 4, 1, 0, 1/25、3s 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径向分布图中的峰数为 ( )A. 1B. 2C. 3D. 46、对反应a A + b B = e E + f F ,在等温等压下达到平衡时,则体系有 ( )A .∆r G m Ø = 0B .∆r G m Ø < 0C .∆r G m = 0D .∆r G m < 07、下列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 )A. H 2CO 3和B. H 2S 和S 2-C. NH 4+ 和NH 3.H 2OD. H 3O +和OH -8、AgCl 固体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 )A. 1mol·L -1硝酸银溶液B. 1mol·L -1氯化钠溶液C. 纯水D. 1mol·L -1氨水溶液9、已知电极反应NO 3-+4H ++3e -NO+2H 2O ,E (NO 3-/NO)=0.96 V 。
当c (NO 3-)=1.0 mol .L -1,p (NO)=100 kPa ,c (H +)=1.0⨯10-7 mol .L -1,上述电极反应的电极电势是 ( )A. 0.56 VB. -0.41 VC. 0.82 VD. 0.41 V10、下列不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0.01324B. pH = 10.32C. 1.024D. 3.648*10511、在分析试液中加入适量的草酸盐,使其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将沉淀分离后溶于硫酸-3HCO中,再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从而计算出钙的含量,则该测定方法为()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12、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最好的基准物质是()A. HNO3B. HClC. H2C2O4·2H2OD. NaC2O413、莫尔法用来测定Cl-时,但不适应于测定I-,是因为( )A. 没有适当的指示剂B. AgI沉淀容易吸附I-C. AgCl沉淀吸附溶液中的Cl-D. I-不稳定易被氧化14、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的加入时机是()A. 滴定前 B. 滴定开始时C. 滴定接近终点时D. 滴定进行50%时15、在Ca2+、Mg2+共存时,用EDTA法测定钙,需加入的沉淀掩剂是()A. HClB. NaOHC. NaF D .三乙醇胺16、氧化还原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得失一个电子,其'Oϕ=1.06V,则它的变色范围是()A. 1.00 ~ 1.12VB. 0.96 ~ 1.16VC. 0.86 ~ 1.26VD. 1.03 ~ 1.09V17、已知体积为V1、浓度为0.2mol.L-1弱酸溶液,若使其解离度增加一倍,则溶液的体积V2应为()A. 2V1B. 4V1C. 3V1D. 10V118、欲使CaCO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最好方法是()A. 加入1.0 mol.L-1 Na2CO3B. 加入2.0 mol.L-1NaOHC. 加入0.10 mol.L-1EDTAD. 降低溶液的pH 值19、用EDTA测定水中Ca2+,Mg2+的含量, pH应取的范围为()A. pH<6B. pH = 8-12C. pH = 10-11D. pH>1220、利用生成配合物而使难溶电解质溶解时,下列那种情况最有利于沉淀的溶解()A. lg K MY愈大,K sp愈小B. lg K MY.愈大,K sp愈大C. lg K MY愈小,K sp愈大D. lg K MY >> K sp21、将0.001mol.L-1NaI和0.002mol.L-1AgNO3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分别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聚沉能力最大的为()A. Na3PO4B. NaClC. MgSO4D. Na2SO42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沸点最高的是()A.C12H22O11 B.C6H12O6 C.KCl D.Mg(NO3)22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以下物质中属于两性的是()A.H2C2O4B.NH4+C.HAc D.HC2O4-24、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热,也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 )A.CO(g) B.CO2(g) C.O2 (g) D.CO2 (l)25、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的K b0=1.0×10-6,从理论上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A.7~9 B.5~7 C.5~6 D.5~86、2已知K sp(Ag2CrO4) = 1.1×10-12,在0.10mol.L-1Ag+溶液中,要产生Ag2CrO4沉淀,CrO42-的浓度至少应大于()A.1.1×10-10 mol.L-1B.2.25×10-11 mol.L-1C.0.10mol.L-1D.1⨯10-11 mol.L-127、基态原子外层轨道的能量存在E3d>E4s的现象是因为:()A.钻穿效应B.洪特规则C.屏蔽效应D.A和C28、AgCl能溶于氨水中,其原因是( )A.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B.形成了弱酸C.形成了弱电解质D.氧化还原反应29、关于标准电极电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电极电位是在标准状态下与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的B.标准电极电位用符号φ0表示C.标准电极电位的正负值与电极反应的方向无关D.标准电极电位具有强度性质,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30、德拜—休克尔理论用于解释的现象为( )A.非理想气体B.原子的磁性质C.强电解质溶液的行为D.液体的行为31、反应Cl2+H2O=HCl+HClO中,氧化剂为()A.Cl2 B.H2OC.HCl D.HClO3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若弱酸和NaOH的浓度都增大到原来的10倍,滴定突跃范围变化的情况是()A.突跃范围增加2个pH单位B.突跃范围减少2个pH单位C.突跃范围增加不足2个pH单位D.突跃范围增加超过2个pH单位33、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配合物M 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0×10-4mol·L-1,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 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配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A.4.0×10-3L·mol-1 ·cm-1B.4.0×103 L·mol-1 ·cm-1C.4.0×10-4 L·mol-1 ·cm-1D.4.0×105 L·mol-1 ·cm-134、氧化还原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得失一个电子,其'Oϕ= 1.06V,则它的变色范围是()A.1.00 ~ 1.12V B.0.96 ~ 1.16V C.0.86 ~ 1.26V D.1.03 ~ 1.09V35、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2mL,已知V1>V2,组成是()A.Na2CO3 B.Na2CO3与NaHCO3C.NaOH与Na2CO3D.NaHCO3与NaOH36、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A.pH:6.5 ~ 10 B.以K2CrO4 为指示剂⋅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C.滴定酸度为0.1~ 1 1Lmol-3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38、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溶液温度应控制在()A.室温B.50℃以下C.75-80℃D.100℃39、配位滴定中,如果MIn配合物稳定性太低就会导致()A.使终点拖后,发生封闭现象B.指示剂的僵化现象C.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D.使终点提前,且颜色变化不敏锐40、滴定分析通常适用于()A.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三、判断题1、由于滴定剂体积测不准,使结果产生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