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在沃尔玛公司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沃尔玛成功案例分析分析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 沃尔玛各分店订 单信息传递到配 送中心 配送中心整合 后正式向供货 商订货 供货商将商品 送到配送中心
经过核对采购计划、 进行商品检测等程 序,分别送到货架 的不同位置存放
由沃尔玛公司 卡车送达各区 域相关门店
经传感器对标签 进行识别后,自 动分送到不同商 店的汽车装卸口
( 二) 劣势分析( Weaknesses) 1.在中国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前采用高科技和 高投入的物流中心, 影响其削减成本。
(不发达的基础设施也妨碍了高科技的使用效能。)
2.国情不同使得沃尔玛需要改变的更多。
(购物习惯的不同)
3.海外采购的价格优势难以体现。
( 三) 机会分析( Opportunities)
(2)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在美国主要依靠高效率 的配送中心来提高效益,加快货物的周转,早在 1987年沃尔玛就花巨资7亿美元发射了一颗商业 卫星,又在其后几年花十几亿美元建立先进的补 货订货,条码扫描等系统,自此,沃尔玛建立起 全世界一流的物流配送系统。使得总部对各地区 各分店能够随时交换与掌握市场信息,同时做出 有效的决策。而在中国,沃尔玛的物流配送失灵 了,中国的公路运营能力远远发挥沃尔玛独特的 配送能力。
电子自动 订货系统
射频技术
视频会议 系统
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
快速反应 系统
数据库 管理系统
电子数据 交换技术
目录
联合预测 补货系统
沃尔玛的信息系统现状
面向顾客的价值链管理
• 沃尔玛的利润通常在30%左右,而其他零售商的 利润率都在45%左右。公司每星期六早上举行经 理人员会议,如果有分店报告某商品在其他商店 比沃尔玛低,可立即决定降价。 • 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天天平价”的低价策 略,是因为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尽可能地降 低自己的成本,并建立了面向顾客的价值链管理。
【MBA-企业战略管理】Wal-Mart-Stores-Inc-沃尔玛案例分析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作业:沃尔玛案例分析班级:XXXXXXX学号:XXX姓名:xxx题设:分析沃尔玛行业环境和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资源和能力,说明沃尔玛企业战略和经营战略的成功之处,并说明对自己的启示。
根据题设,以下将从沃尔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沃尔玛公司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沃尔玛公司核心资源和能力分析、沃尔玛企业战略和经营战略成功之处以及对个人的启示几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沃尔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沃尔玛在创业初期,面对的是强大的西尔斯、凯马特(K-Mart) 等零售业巨人。
当时,这些大零售企业的网点都集中在大城市,无意进入小城镇和乡村。
在他们的眼中,小城镇不具备开设零售业的条件,他们的原则是,只有超过25000 的城市才能考虑设店。
而山姆却认为,小城镇潜力很大,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基础所在。
山姆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将小城镇作为他发展零售业的细分市场。
他以州为单位,一个县一个县的建点,直到这个州基本饱和,再把目光投向下一个州。
由州扩展到地区,由地区扩展到全国。
沃尔玛扩展业务的手段,除了增开新店外,还开通了山姆俱乐部,每个顾客只要交25 美元,就可以成为俱乐部的成员,享受批发价待遇。
此外,山姆还通过兼并的方式,使连锁店的规模超常规发展。
1987 年,沃尔玛的店铺总数达到了1000 家,1998 年已超过1800 家,员工总数超过40 万。
下面针对沃尔玛行业环境进行一个SWOT分析:⏹信息技术系统非常完善。
沃尔玛具有全美最大的民用信息系统,甚至作为美国巨头的电信业——电话电报公司都无法与之媲美。
⏹物流配送体系十分健全和高效。
沃尔玛公司采用先将产品配送到离卖场最近的配送中心而不是将货物直接发送到商店,通过从各个配送中心向附近的门店转运,由此大大地减少了发送的次数,从而使得转运成本最小化。
与此同时,货物的周转频率大大提高。
沃尔玛通过高效完善的配送方式,使其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在很多国家都能得以扩张。
⏹采购方案最佳化,通过全面压价的订货方式压低成本。
[企业战略管理之沃尔玛案例译稿(完整版)] 沃尔玛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之沃尔玛案例译稿(完整版)] 沃尔玛企业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0076dab9e314332396893d1.png)
[企业战略管理之沃尔玛案例译稿(完整版)] 沃尔玛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之沃尔玛案例译稿在《福布斯》杂志的年度美国富豪排行榜上,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顿的继承人们在1993年以每人45亿美元的财富列居榜单第五到第九位,山姆·沃顿于1992年4月逝世,他以连续20年平均回报率33%以及合并营业额平均增长率35%的业绩创造了成功的沃尔玛现象。
在1993年底,沃尔玛的市值达到575亿美元,每平方英尺的营业额将近300美元,而同期的产业平均值仅为210美元。
众所周知,沃尔玛实现了零售业多个领域的革新,同时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重金。
David Glass和Don Soderquist面临着步老山姆后尘的挑战。
1988年2月,沃顿辞去主席一职,将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交予Glass,自此,Glass和 Soderquist分别以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职务管理公司。
事实佐证,公司的营业额从1987年的160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670亿美元,同期利润翻了四倍,即从6亿2800万美元上升到23亿美元。
在1994年初,公司旗下共有1953个沃尔玛商店、81个仓储特卖场和4个大型超市)。
1994年,沃尔玛计划开设110家新沃尔玛商店和20个山姆俱乐部,并计划扩大或迁址5间山姆俱乐部和约70间旧的沃尔玛商店。
同年营业额预计为840亿美元,资本性支出总计为32亿美元。
展示1为沃尔玛1983-1993年的财务状况一览;展示2为沃尔玛店面分布图。
Glass和 Soderquist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维系公司显著的业绩表现。
报纸的头条已然开始表现出某种怀疑:“增长王遭遇路障,”“沃尔玛能否保持危速增长?”以及“沃尔玛摇动的宝座”。
1993年4月,公司在一次会议中以分析证实:对比同类商店,其1993年的营业额为726%,市值缩水将近170亿。
由于购物中心和国际扩张战略旨在成为首要的增长驱动力,Glass和 Soderquist为其失败付出了失业的代价。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方面采用的一种全面性方法,旨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竞争、发展和变革等挑战。
战略管理的核心在于选定正确的战略,为公司的长期成功打下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三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案例,以探讨不同战略选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 沃尔玛公司的“低价战略”沃尔玛公司创建于1962年,最初定位于提供便宜的商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沃尔玛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并在中国、印度等国家拓展业务。
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低价战略,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沃尔玛公司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与供应商协商价格、采用先进技术擦除成本、优化物流等等。
通过这些手段,沃尔玛公司能够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同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但低价战略并非没有风险。
一些评论人士指出,沃尔玛公司在追求“无休止的成长”时忽视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例如低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员工的长期利益。
因此,沃尔玛公司不仅要迅速应对一次次的反垄断调查,还需改进其商业模式以解决员工和社会问题。
2. 爱立信的“创新战略”爱立信是一家全球性的通信设备和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瑞典。
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83,000名员工,其业务包括网络设备、云服务等。
爱立信公司一直坚持创新战略,并通过持续性创新来迎接先进技术的挑战。
对于爱立信公司而言,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爱立信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并如火如荼地拥抱发展中的技术,同时也借助各级合作伙伴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关系,如与Verizon、Ericsson等合作。
然而,爱立信公司的创新战略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其业务范围太广,公司可能会固守原有的陈旧技术,而不去涉足新领域。
此外,建立合作关系也可能影响公司的独立创新能力。
爱立信公司需要在创新与合作之间取得平衡,既保持创新,又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技术与业务合作。
3. 亚马逊公司的“市场份额战略”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华盛顿。
沃尔玛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号030027)期末考核报告报告题目:沃尔玛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时间:2013 年 5 月29 日一.摘要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
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
沃尔玛在中国经营多种业态和品牌,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等,截至2012年3月1日,已经在全国21个省、4个直辖市的140个城市开设了370家商场,2012年,沃尔玛在中国实现销售额5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6%,以销售额而言,位居中国百强连锁百货企业第4位。
二.企业使命愿景沃尔玛并没有正式的使命陈述,但是它的公共关系联络人金·埃利说:“我们相信,我们的顾客对我们的业务的其他方面更感兴趣。
我们致力满足他们的基本消费需求。
如果真的要有一个正式的使命陈述,那就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周到的客户服务……永不改变”它的网站上有一个关于沃尔玛文化的声明:“随着沃尔玛不断拓展到新领域、新媒介,我们的成功永远归因于我们的文化。
无论您走进的是家附近的沃尔玛,还是度假时陌生城市的门店,我们保证为您提供所期待的低廉价格和真诚的客户服务。
您在任何门店的任何部门都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沃尔玛的文化是基于山姆●沃顿的三个基本信念(1)尊重个人;(2)为客户服务;(3)追求卓越。
推荐使命与愿景:用我们低廉的价格,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征服网络世界。
对于沃尔玛想要开发网络市场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而沃尔玛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低廉的价格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且在拓展新领域要永远坚信沃尔玛的文化.三.1.外部机会与威胁机会:1. 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带来机会。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沃尔玛(Walmart)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以其卓越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而闻名。
本文将对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于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
该系统集成了多个模块,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为沃尔玛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能力。
二、沃尔玛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 高度智能化: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能够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预测,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2. 全球化应用:沃尔玛经营遍布全球各地,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球化的应用,能够对全球各个店铺的销售、库存等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统一决策和资源配置。
3. 高度可定制化: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管理者的工作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沃尔玛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1. 供应链管理:沃尔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链进行全面控制,实现与供应商的紧密协作,通过自动化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实现准确的物流配送和货物跟踪,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2. 价格管理:沃尔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市场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调整产品价格,实现最低成本采购和最优化利润,提供给消费者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3. 顾客关系管理:沃尔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顾客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了解顾客的购买习惯和需求,个性化定制营销策略,提高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
4. 财务管理: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和分析财务数据,包括销售额、利润率等指标,帮助管理者进行财务决策和风险控制。
四、沃尔玛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之处1. 建立了完善的数据架构: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庞大的数据仓库,包含了各个方面的数据,从供应链到销售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
(MBA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在沃尔玛公司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标题:认真阅读Wal-Mart Stores,Inc. (HBS#9—794-024)案例,分析沃尔玛的行业环境和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资源和能力,说明沃尔玛企业战略和经营战略的成功之处,并说明对自己的启示。
沃尔玛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零售折扣行业处于成熟期迄今为止沃尔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百货零售商。
根据资料显示:从19世纪60年代—1993年间,美国国内的零售百货业务逐渐趋于成熟.当时主要的百货零售商包括:金氏连锁店(King’s)、克威特连锁店(Korvettes)、超级卖场连锁店(Mammonth Mart)和格兰特连锁店(Zayre)等。
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竞争者之间出现了挑衅性的价格竞争。
市场空间充足,但基本处于饱和阶段.沃尔玛等百货零售商的新客户减少,主要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支持销售额。
各个零售商所提供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差异不大,但是消费者对价格及其敏感的.沃尔玛在成熟的市场中采用巩固市场份额,提高效率,不断的降低成本来吸引消费者,和竞争对手采取价格竞争的红海血战.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现有竞争者:美国国内三大竞争者:凯马特(Kmart)、西尔斯(Sears)、Penney。
欧洲市场:家乐福。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沃尔玛的进货大批大量以获得进货价格的优势,同时沃尔玛又将商品的库存交给供应商管理,在门店需要时直接从供应商送达门店,减少门店库存成本。
沃尔玛的进货和供应商采取直接谈判,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能和供应商分享电子数据信息,提高准时供货效率。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所有商品永远低价—永远”,价格的制定由沃尔玛公司决定,消费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价格相比,消费者确实在沃尔玛的到了一定程度的优惠。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规模经济和学习经验曲线的形成制约其他竞争者的进入的障碍,新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过高替代品的威胁较高:百货零售商提供的商品大同小异,替代品选择范围广泛。
企业战略管理之沃尔玛

• 2.企业能力分析
• A.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
• 沃尔玛可以保证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 不超过48小时,它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2次,而其 它商店2周才能补1次货。并且沃尔玛建立专门的电脑管理 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拥有世界一流的先
进技术。结合出色的补货系统和零售链接,沃尔玛实现了 产品从工厂到商品货架的无缝物流。
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供应商及产品进行监控和管理,而沃尔
玛总部可以对世界每个沃尔玛分店的供应商进行监控和管 理。这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 E.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沃尔玛的利润大部分来自销售收入。顾客是沃尔玛收
入的来源。顾客有可能要求降低购买价格,要求高质量的
产品和更多的优质服务,其结果使得行业竞争者们互相竞
(三)连锁经营,规模化效应
• 沃尔玛通过连锁经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分散性,为消费者提供了购 物的便利性。
(四)“一站式”购物
• 在沃尔玛,消费者可以体验“一站式”购物的新 概念。在商品结构上,它力求富有变化和特色, 以满足顾客的各种喜好。其经营项目繁多,另外, 沃尔玛为方便顾客还设置了多项特殊的服务类型: 免费停车,沃尔玛将糕点房搬进了商场等。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
完善,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有关企业的法律制度的健全,沃
尔玛进驻中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
• B.经济因素
•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处于
高速发展的时期,国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
增加,及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导致我国居民的购买力有
了极大的提高。这为沃尔玛开拓中国的市场提供了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标题:认真阅读Wal-Mart Stores, Inc. (HBS#9-794-024)案例,分析沃尔玛的行业环境和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资源和能力,说明沃尔玛企业战略和经营战略的成功之处,并说明对自己的启示。
沃尔玛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零售折扣行业处于成熟期
迄今为止沃尔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百货零售商。
根据资料显示:从19世纪60年代—1993年间,美国国内的零售百货业务逐渐趋于成熟。
当时主要的百货零售商包括:金氏连锁店(King’s)、克威特连锁店(Korvettes)、超级卖场连锁店(Mammonth Mart)和格兰特连锁店(Zayre)等。
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竞争者之间出现了挑衅性的价格竞争。
市场空间充足,但基本处于饱和阶段。
沃尔玛等百货零售商的新客户减少,主要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支持销售额。
各个零售商所提供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差异不大,但是消费者对价格及其敏感的。
沃尔玛在成熟的市场中采用巩固市场份额,提高效率,不断的降低成本来吸引消费者,和竞争对手采取价格竞争的红海血战。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现有竞争者:美国国内三大竞争者:凯马特(Kmart)、西尔斯(Sears)、Penney。
欧洲市场:家乐福。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沃尔玛的进货大批大量以获得进货价格的优势,同时沃尔玛又将商品的库存交给供应商管理,在门店需要时直接从供应商送达门店,减少门店库存成本。
沃尔玛的进货和供应商采取直接谈判,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能和供应商分享电子数据信息,提高准时供货效率。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所有商品永远低价—永远”,价格的制定由沃尔玛公司决定,消费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价格相比,消费者确实在沃尔玛的到了一定程度的优惠。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规模经济和学习经验曲线的形成制约其他竞争者的进入的障碍,新进入者的进入成本过高
替代品的威胁较高:百货零售商提供的商品大同小异,替代品选择范围广泛。
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关键因素分析(KSFs):强大的批发分销网络
一、地理位置因素:
1.门店开设在人口在5千至
2.5万人左右的偏远乡村和小城镇。
2.渗入美国西海岸以及东部各州。
1994年,共47个州建立沃尔玛门市
二、信息技术因素
1.“统一的产品代码”、“UPC”电子扫描器:条形码形式扫描商品的价格。
并且扫描器与电脑库存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商品能够准确及时的报价,提高效率。
2.跟踪认证系统:管理商品的库存,退货、缺失、过剩和折扣等等。
3.卫星通讯系统:和供应商的商品信息数据共享;销售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分销能力因素
1.两步式星型分销网络:商品(卡车)--配送中心--门店(48小时)
2.“接驳式转运”的物流技术
3.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4.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PI):直接在网上下订单
四、商品销售因素:
1.各门店有更大的市场裁量权,各门店的需求特别配置。
借助信息系统的“特
性跟踪”功能自主选择货源,分析顾客偏好,各自特色的商品上架处理。
2.“满意的担保”政策,顾客可以无条件的将所购商品退货到沃尔玛的任何一
家门店。
沃尔玛公司的企业资源和能力:
一、有形资源:
1.自己的仓库,自建的配送中心。
2.分销中心多样化销售:1994年,1953家折扣店,168家购物广场,419家仓
储会员店,81家量版商场以及四家特大超市。
3.门店装修极尽简单,促销、送货和赊销方式多样配合。
4.消费者自主购物的意识的培养,日用百货分门别类已驱成熟。
每个门店包
括36种商品部门,其中有服装、鞋类、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园艺设备、体育用品、玩具、摄影器材、美容保健品、药品以及珠宝首饰等。
二、无形资源
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创造。
Sam Walton一直强调服务理念,并根植于每一个门店,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热衷于以低于其他任何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商品。
沃尔玛崇尚特立独行的处世之道,不
要让工作生活一成不变,而要开心有趣。
三、人力资源
员工授权,保持技术优势以及建立员工、顾客以及供应商的忠诚度来不断实现卓越。
1.无工会制度。
给与员工跟大的责任和授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2.分散式培训。
“店中店”、“缺失率奖励计划”
3.利润共享计划,员工持有公司股票
4.管理层:40岁-50岁高级经理,具有高中或大学学历。
企业战略:
一、公司层(总体战略):Glass等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发展购物广场以及进行国际化扩张是实现增长的主要手段。
1、发展战略(国际扩张):全球化战略扩张:墨西哥--加拿大--南美市场(巴西、阿根廷)、欧洲市场---亚洲市场(中国、中国香港等)
2、多元化发展:包括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
山姆会员店(Sam’s Club)、低价折扣药品店(Dot Deep Discount Drugstore)、海伦工艺品店(Helen’s Arts and Crafts Store)、收购购物广场、特大卖场、西部商品公司(音响和书籍批发)、菲利普公司(食品杂货店)、Bud’s量版商场。
二、业务单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沃尔玛的口号:所有商品永远低价--永远
采取的降低成本的措施包括:
1、广告费只占销售额1.5%,竞争对手2.3%。
2、门店经理有权限设定商品的价格。
3、全国性的品牌战略,自由品牌的发展,降低成本取得价格优势。
4、“购买国货”运动,国内生产商品并创造了工作机会。
5、门店租赁,租赁费用占销售额3%,竞争对手3.3%。
经营费用占销售额18%,竞
争对手24.6%。
6、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早9点-晚9点,周日午后12点30分到下午5点30分。
购物广场为24小时门店
7、消费者自助购买,付现自由,多种付款方式选择:Visa卡、万事达卡、Discover
卡或享受预购计划等。
8、物流成本占折扣销售额3.7%,竞争对手4.8%
9、和供应商共享数据信息,降低库存成本,增加销售额。
10、不设区域办事处,节省成本开支占销售额2%。
11、Sam’s Clubs (仓储会员店)大批大量进货,处理积存商品,收取会员费,管理
成本降低从而节省管理费用。
启示:
1、沃尔玛作为全球性的百货零售商店,在价格上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
但是也带来了排挤本地企业的恶性竞争。
本地化企业对沃尔玛展开了敌对性的竞争,在本地化市场运作中阻力较大。
实施战略过程中实施本地化操作很重要,如招聘本地员工,当地采购,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和当地政府的公共关系处理等。
2、沃尔玛作为行业的领头企业,其他竞争企业的行业标杆,具有更多的管理上
的困难。
没有可以借鉴的有效经验,自我摸索的创新形式。
在被别人模仿和超越下,企业管理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3、企业战略要有效的实施,必须具备有效的实施控制职能:组织结构,领导计划、财务管理等。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计划,领导职能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财务管理从量化方面体现组织战略的实施效果。
能更有效的从各方面不断的纠正和改进战略实施过程。
4、战略的实施从战略分析开始,必须分析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正确定位企业的市场位置,了解企业所具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正确看待企业发展的路径,发挥内部优势,克服劣势,利用外部的机遇,规避外部威胁,平稳有效的找到企业发展存续的方向。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