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王贞平

合集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陈芬(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广东梅州)数学学科具有抽象的特点,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时就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素养。

一、挖掘生活化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有了丰富的生活化数学教学素材才能奠定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才能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或知识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

一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数学素材。

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或素材,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寻找适合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这一章的内容中,教材选取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到商店买东西算价格、买打扫卫生用具、计算长途电话费、兑换人民币等多种事例来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益。

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数学素材,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果;二是善于选取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教学。

除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数学素材,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或素材进行教学,既对理解数学知识有重要帮助,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轴对称和平移”时,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有关对称的剪纸图形、对称的实物、对称的建筑来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创设多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游戏,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教育游戏,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教育游戏,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发布时间:2022-08-18T18:41:49.61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1期作者:陈菊平[导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中包含许多逻辑性、抽象化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管理期间要根据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教学策略,以生为本应用游戏化的课程教学策略,如此,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之中拓展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条件,依托游戏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实践,构建趣味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陈菊平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王家屯小学 655500【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中包含许多逻辑性、抽象化的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管理期间要根据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教学策略,以生为本应用游戏化的课程教学策略,如此,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之中拓展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条件,依托游戏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实践,构建趣味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8-133-01引言实现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数学教师需要能够把握当前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中的切实需求,以需求与兴趣为导向,设计对应的游戏活动方案,并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反馈,以此为基础完善与优化后续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优势(一)有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概念性较强,较为抽象;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笔者发现,采用游戏化教学法后,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显著延长,课堂参与感也更好。

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专题研修成功举办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10月27日,宁波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领域疑难问题”奉化研讨组在奉化市居敬小学举行。

这次研修主题为“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难点策略研究”,奉化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名师带徒学员、领雁班学员全程参与了整个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专题观点报告、课堂展示、观课讨论反馈、专家点评、研修总结五个板块组成。

来自岳林中心小学小学的何霞老师做了题为《新课程下图画问题教学难点与对策》专题观点发言,居敬小学的王培幼老师执教了一上的《用数学》复习课,方桥小学的王来波老师、莼湖镇校的方巧娟老师同课异构了二上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观课组成员紧紧围绕主题细化下的“如何加强图意解读描述,确保话语系统的起始教
学?”“如何在运算意义教学中更多关注应用问题结构?”“如何在练习中开展比较性、变式性的训练,加强数量关系的感知?”
三个讨论题从各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有效问题的比率进行数据量化,并作出目标定位和落实的定性描述,营造了良好的研修氛围和较为深入的研修方式,得到了宁波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老师的高度赞赏。

陈老师还就“解决问题”教学的走向和老师们教学中的疑惑、三节课中亮点和进一步探讨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指导。

最后,奉化市教研员宋老师从研修活动策划视角、本次专题研修得失两个方面进行了活动总结。

为期一天的应用问题专题研修,与会教师对第一学段应用问题理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教学基本手段运用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推动了教师对应用问题疑难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作业设计要有温度、有维度、有深度

作业设计要有温度、有维度、有深度

48EDUCATOR课程教学作业设计要有温度、有维度、有深度郑丽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二小学“双减”政策强调学科教学的减负与提质,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是关键。

就目前学科教学的形式来看,在设计数学高段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所设计的作业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大”“作业设计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对此,作为教师,需要在正视现阶段小学数学高段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试着为学生开发和设计更多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数学作业,以此更好地达到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目的。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有温度的作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让更多的学生发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从激活班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适时在课堂上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关联,着重为学生设计了有温度的作业。

例如,在“小数乘法”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试着举例说明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案例。

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试着求解“小新的妈妈打算到超市购买一些日用品,送给自己所在小区的孤寡老人,小新的妈妈购买了3袋大米,而每袋大米的价格是56.6元,那么,购买3袋大米需要花费多少钱?如果小新的妈妈打算再购买3桶花生油,而每桶花生油的价格为68.8元,那么,购买花生油又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一应用题。

这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数学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在高质量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切感受数学的价值。

调动感官参与,设计有维度的作业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感兴趣。

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试着将各种作业进行有机的整合,着重为学生设计一些更具个性的作业,以此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反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想一想”,思考如果利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个较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比较麻烦,那么,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计算出其面积;“拼一拼”,让学生试着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几何图形,将其拼组成其他多边形,然后思考所拼组而成的多边形和原来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说一说”,在小组内试着说明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所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让数形结合贯穿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之中

让数形结合贯穿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之中
由 “ 形 ”到 “ 数” 的先具 体后抽象 的数 学学 习过程 ,但是学 生将抽象 的 “ 数”
再次 向直观的 “ 形 ”的切换过程 ,往往
三、数 形 结合 ,为建立 函 数思想打好基础
函数思 想是 指依据函数 的概念 以及
性质 ,进行分析 问题 、转化问题 以及解
二 、画 出图形 ,揭示本质
整教学模式 ;学生对算式进行说 明能够
提高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 生在进行
算式交 流时 ,如果出现 问题就会 要求学 生对算式进 行检验 ,必要时 老师 可以画
图对学生说 明。 由此可知 ,在数 学教学
学[ J ] . 小学教 学参考 ,2 0 0 9( 5 ) . [ 2 ] 周 忠美 . “ 数形结合 ”思想在数 学教
解。 因此 ,在 实际的数学教 学中 ,要求 老师依据教学 的实际 内容 ,帮助 学生利 用三角板 、圆规 以及直尺等工具 勾画 出 已经学会的各种图形 , 在 画图的过程 中 , 能够有助 于学 生对 表象 的认识 ,从 实际 画图 中了解其 中的概念 。利用学 生 自己 作图, 并对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 的方法 , 能够提高学生 的空 间概念 ,加强学生 观
对 于低年级学生而 言 ,生活经验有 限 ,对一些数 学问题不能依 据实际的生 活经历来解决 ,对一些数学概念 不能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决问题 的一种思 维策略。在教学过程 中 “ 数”与 “ 形 ”是相联 系的。所 以要求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 时 ,要采用数形结
被教师所 忽视 ,使得学 生不 能 自由地将
个式 子所 代表 的意义 。最后 ,对全班学
生 的图形 进行评价 ,对 画得 好的 图形进

小学数学教研评课通讯

小学数学教研评课通讯

一、会议背景为了提高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评课、议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我校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评课活动的主题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旨在通过评课、议课,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活动共展示了四节优秀数学课,涉及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三个年级段。

授课教师分别为: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评课环节在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各教研组进行了评课环节。

首先,由授课教师对所授课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由听课教师进行评课。

评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1)张老师授课的三年级数学课《分数的认识》评课教师认为,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同时,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2)李老师授课的四年级数学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评课教师认为,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清晰,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此外,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3)王老师授课的五年级数学课《方程的意义》评课教师认为,王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方程的意义时,王老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刘老师授课的五年级数学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课教师认为,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教学过程紧凑,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月第二次数学集体教研活动总结美篇《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减负提质》

5月第二次数学集体教研活动总结美篇《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减负提质》

5月第二次数学集体教研活动总结美篇
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减负提质
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做到减负提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发展数学思维,2024年5月27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实验小学付安校区开展了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数学广角》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先由李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展示课,接着老师们听完课后来到了会议室进行评课,评课会议由数学教研副组长刘老师主持,会议开始首先由李老师进行说课。

李老师从本课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

接着由全体数学组老师进行评课:
1、本节课袁老师课前先温故知新,唤醒学生的旧知,接着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做好的课前学习准备。

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本节课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热情高,为了突破重难点,。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中生活资源的利用

小学数学快乐课堂中生活资源的利用

小学教育2019 年 1 月66小学数学快乐课堂中生活资源的利用杨 盈(江西省樟树市阁山中心小学 江西樟树 331200)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进,教育教学更加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

老师的教学已经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网络多媒体、社会实践、课外自主活动等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好渠道,而且从这些渠道中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课堂。

数学科学本来就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中的资源应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生活资源能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情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升用数学眼光看待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快乐课堂 生活资源对小学生的教育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优化小学教学方式,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在生活中的时效性。

数学相对于小学其它学科来说具有一定抽象性,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教师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真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热情,才能逐渐培养数学情感和价值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一、小学数学中利用生活资源的意义1.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日常生活中不缺乏数学元素,像钟表、零用钱、称重等。

这些元素都与小学教学密切相关,将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像价位计算,都会用到数学基础知识。

长此以往学生会习惯用数学思维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另外,在数学学习中会很自然地与身边实际情况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丰富的数学信息,并且又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积极性也会随之增高,教师会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布置先进作业,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潜能,逐渐提升创新水平。

另外生活化教学还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购物、计算积累实践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
王贞平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

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同行,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课堂与小学生的生活同行呢?
一、让教学内容与生活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中寻找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如教学“除数是二位数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

教师于是让学生估算:同学们12人一组去郊游,现在要去买12份肯德基套餐,每份11元,请你帮助算一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是100元(10×10=100元),即大约要带100元钱。

此时,有一个学生说:“带100元钱是买不回12份肯德基套餐的。

”大家想想也是,那是不是刚才用的估算方法错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大妈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换衣服时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数据如下:电160度,水25吨,每吨1.70元,总共交了138.5元。

你能帮王大妈算出一度电多少钱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总费用一水费=电费,列式算出(138.5-1.70×25)+160=0.60元。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认知,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再一次得以生动展现。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沟通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三、在现实生活中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处处都在应用数学。

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教学“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当学生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便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学楼墙上的“名人名言”是一块块正方形瓷砖拼成的,请你动手求出一块瓷砖的面积,然
后数数总共有多少块瓷砖,最后算出整个“名人名言”板块的面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向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
数学生活化作业是指作业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或者是生活本身,完成作业的过程必须经历生活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等能力的数学作业。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后布置如下作业:(1)到超市或商店摘录10种商品的价钱,再自由比较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用“>”、“<”或“=”号连接,最后把所有商品的价格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2)到书上或其他地方寻找10条数据(至少有4条数据是小数),再把你认为可以比较大小的加以比较,并做好记录。

再如:在学习“统计”后布置如下作业:(1)了解班里同学爱吃水果的情况,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2)观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做一次小统计,并制作条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

这类作业虽然跟常规作业相似,但它的内容来自生活,完成时需要学生通过生活实践。

总之,为了更好的让数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同行,我们广大数学老师应深入学习研究,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