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剧院场务实习报告

剧院场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本地一家知名剧院担任场务实习生,参与了剧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这次实习让我对剧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工作内容及收获1. 场务服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剧院的场务服务,包括接待观众、引导观众入座、解答观众疑问等。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观众服务的重要性。

我们要始终保持热情、耐心和细致的态度,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享受到精彩的演出。

2. 舞台设备操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舞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我学习了如何操作灯光、音响等设备,并了解了一些舞台设备的维护技巧。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剧院的舞台技术,也为我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剧院运营管理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剧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包括票务管理、场地租赁、活动策划等。

我学习了如何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剧院的运营效率,同时也了解到了剧院业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4. 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充分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剧院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保证剧院的正常运营。

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三、实习感悟1. 专业素养作为一名场务实习生,我认识到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我们要具备丰富的舞台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才能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服务意识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要始终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这次实习使我更加明白了服务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

3. 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沟通能力对于一名场务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要与观众、演员、同事等多方进行有效沟通,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

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为剧院的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四、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剧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大剧院实习报告第六周

大剧院实习报告第六周

大剧院实习报告第六周第六周的实习在大剧院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在这一周里,我不仅对大剧院的日常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参与了一些特别的活动,使我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提升。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众服务:我负责在观众服务台接待观众,回答他们的问题,指引他们找到对应的座位。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观众的各种需求,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2. 演出筹备:我参与了即将上演的一部话剧的筹备工作,包括舞台布置、道具摆放等。

这让我对舞台艺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活动策划:我协助策划了一次艺术讲座,邀请了知名艺术家分享他们的艺术经验和心得。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艺术的理论知识,也锻炼了我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

4. 剧院管理:我跟随剧院管理层参观了剧院的各个部门,了解了大剧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模式。

这让我对剧院的整体运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我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也参与了一些特别的活动。

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演员,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表演技巧。

此外,我还参加了大剧院举办的一场音乐会,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大剧院的文化氛围。

实习感悟:通过第六周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剧院作为一个文化载体的魅力和重要性。

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艺术表演,还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共同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经验。

但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剧院工作人员。

展望未来:在接下来的实习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希望能参与到更多的大剧院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争取在实习结束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剧院实习生。

剧院实习报告

剧院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近期在XX剧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通过实习,我对剧院的运作流程、舞台技术、观众服务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观众服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观众服务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引导观众进入剧场、提供座位信息、解答观众疑问等。

此外,我还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票务销售、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

2. 舞台技术在剧院的舞台技术部门,我了解了舞台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方面的知识。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参与了舞台灯光的调试、音响设备的操作以及舞台机械的维护等工作。

3. 舞台管理在舞台管理部门,我学习了剧院的演出剧目、舞台设计、舞台布置等方面的知识。

我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演出前的舞台检查、演出中的现场管理以及演出后的舞台清理等工作。

4. 剧院运营在剧院运营部门,我了解了剧院的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我参与了剧院的票务销售、广告宣传、活动策划等工作。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观众服务、舞台技术、舞台管理等方面,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升综合素质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协调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

这些素质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剧院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珍惜与同事之间的友谊。

四、实习感悟1. 实习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2. 实习使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剧院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 实习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通过实习,我对剧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之,这次剧院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剧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剧院的阶段实习报告

关于剧院的阶段实习报告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剧院的实习已经过去了几个月。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剧院的运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舞台表演、舞台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体验。

在此,我将以阶段性的形式,回顾和总结我在剧院的实习经历。

二、实习单位概况(一)地理位置、成立时间、规模、经营范围我所实习的剧院位于我国某省会城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剧院主要从事戏剧、音乐剧、歌剧等舞台艺术表演,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活动的举办地。

(二)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职能剧院采用总经理负责制,下设行政部、财务部、演出部、人力资源部、物业管理部等部门。

各部门职责明确,相互协作,确保剧院的正常运营。

(三)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剧院秉承“传承经典、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致力于为广大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舞台艺术演出。

剧院的经营理念是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成为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三、实习内容(一)实习部门及基本情况我在剧院的实习部门是演出部,主要负责舞台表演的策划、组织、实施以及与演员、舞美、灯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二)具体工作1. 舞台表演策划:根据剧院的演出计划和市场需求,与导演、编剧、演员等进行沟通,确定演出剧目、演员阵容、舞台布景等。

2. 演出组织:负责剧目的排练、演出场次安排、票务销售等。

3. 沟通协调:与舞美、灯光、音响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4. 剧院宣传:撰写宣传文案、制作宣传海报、组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等。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一)舞台表演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舞台表演对于剧院的重要性。

一场成功的演出,不仅能够带给观众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还能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因此,剧院在策划演出时,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努力打造出高质量的舞台艺术作品。

(二)团队协作的力量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剧院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才能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

在剧院的实习报告

在剧院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戏剧的学生,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剧院的运营与管理。

因此,我选择了在本地一家知名剧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以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剧院的各项工作,包括演出策划、市场营销、票务管理、舞台技术等,全面了解了剧院的运营流程。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演出策划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剧院的演出策划工作。

我了解到,演出策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演员阵容、剧目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与策划团队的密切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剧院定位和观众喜好,挑选合适的剧目,并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

2.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剧院运营的重要环节。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剧院的市场营销工作,学习了如何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如线上线下宣传、优惠活动等,吸引观众购票。

我还协助完成了市场调研,分析了观众需求和竞争对手状况,为剧院的市场战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3. 票务管理票务管理是剧院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票务系统的操作,了解了票务销售、退票、改签等业务流程。

我还参与了剧院的售票工作,学会了如何处理观众咨询和投诉,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4. 舞台技术舞台技术是保证演出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舞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了解了灯光、音响、道具等舞台技术的运用。

我还参与了演出的台前幕后工作,学会了如何与演员、导演等团队成员协作,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剧院的运营与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首先,我认识到剧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才能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提升剧院的知名度和观众满意度。

最后,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在实际工作中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舞台技术方面,我还需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

晶莹剔透的椭圆形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加上极其清澈的湖面的点缀,宛如一颗亮丽的水上明珠,“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这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国家大剧院的大名了,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我就被其独特的外形所吸引,如今终于能够亲临国家大剧院近距离感受这一伟大的建筑作品。

XX年9月1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实习。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细心的讲解和对大剧院的参观,我对国家大剧院这一建筑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获益匪浅。

整体感知这是从国家大剧院入口左方所看到的景象。

国家大剧院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它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其中的两最就是在外形上,它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它是世界最深建筑,地下最深处为-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

国家大剧院高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周长达600余米,周围是面积达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其实这面湖的产生来源于之前这块地上的大坑,这块地之前打算建设一座办公楼,最终项目被取消,留下了一个挖好的大坑,设计师安德鲁根据现状,将此处设计为一个大的水面。

从远处看去,整个建筑与湖水是紧密接触的,其实当我们走进建筑内部才发现,建筑外围1米多范围的一圈并没有湖水,湖水与建筑其实是隔开的。

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

壳体表面由XX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的巧妙结合,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剧院演出实习报告

剧院演出实习报告

剧院演出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与岗位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剧院,我担任的岗位是演出实习生,主要负责协助演出团队的准备工作、现场执行以及后期整理等工作。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此次实习,我期望能够了解剧院演出的整个流程,掌握演出筹备、现场执行和后期整理等方面的技能,同时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

此外,通过实习,我还希望能够增强对舞台艺术的热爱,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剧院组织的安全培训和岗位培训,了解了剧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演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岗位职责。

同时,我还提前熟悉了演出剧目、演员阵容和演出流程,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2. 实习期间工作(1)协助演出筹备在演出筹备阶段,我参与了舞美、灯光、音响等设备的调试和摆放,协助道具组整理道具,确保演出物资准备充分。

同时,我还协助导演和演员进行排练,为演出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现场执行演出当天,我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演员化妆室管理等事项。

在演出过程中,我密切关注舞台状况,确保灯光、音响等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我还协助导演处理现场突发状况,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3)后期整理演出结束后,我参与了现场清理、设备回收等工作。

此外,我还协助剧院进行演出数据分析,为今后演出的改进提供参考。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全面了解了剧院演出的筹备、执行和后期整理过程,掌握了相关技能。

同时,我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此外,我对舞台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对相关工作的热爱。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今后,我将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要加强与其他同事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我还需加强自己在舞台实践方面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

剧场实习报告三篇篇一: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

晶莹剔透的椭圆形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加上极其清澈的湖面的点缀,宛如一颗亮丽的水上明珠,“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这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国家大剧院的大名了,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我就被其独特的外形所吸引,如今终于能够亲临国家大剧院近距离感受这一伟大的建筑作品。

2011年9月1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实习。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细心的讲解和对大剧院的参观,我对国家大剧院这一建筑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获益匪浅。

整体感知这是从国家大剧院入口左方所看到的景象。

国家大剧院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它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其中的两最就是在外形上,它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它是世界最深建筑,地下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周长达600余米,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其实这面湖的产生来源于之前这块地上的大坑,这块地之前打算建设一座办公楼,最终项目被取消,留下了一个挖好的大坑,设计师安德鲁根据现状,将此处设计为一个大的水面。

从远处看去,整个建筑与湖水是紧密接触的,其实当我们走进建筑内部才发现,建筑外围1米多范围的一圈并没有湖水,湖水与建筑其实是隔开的。

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

壳体表面由20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的巧妙结合,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国家大剧院实习报告
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撞。

晶莹剔透的椭圆形外壳,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加上极其清澈的湖面的点缀,宛如一颗亮丽的水上明珠,“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这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国家大剧院的大名了,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我就被其独特的外形所吸引,如今终于能够亲临国家大剧院近距离感受这一伟大的建筑作品。

2011年9月1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实习。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细心的讲解和对大剧院的参观,我对国家大剧院这一建筑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获益匪浅。

整体感知
这是从国家大剧院入口左方所看到的景象。

国家大剧院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它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其中的两最就是在外形上,它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穹顶,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它是世界最深建筑,地下
最深处为-32.5米,相当于往地下挖了10层楼的深度。

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周长达600余米,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其实这面湖的产生来源于之前这块地上的大坑,这块地之前打算建设一座办公楼,最终项目被取消,留下了一个挖好的大坑,设计师安德鲁根据现状,将此处设计为一个大的水面。

从远处看去,整个建筑与湖水是紧密接触的,其实当我们走进建筑内部才发现,建筑外围1米多范围的一圈并没有湖水,湖水与建筑其实是隔开的。

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

壳体表面由20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的巧妙结合,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而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一种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内部览胜
我们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依次经过北水下廊道→橄榄厅→公共大厅→三大剧场。

通过这条路线的游览,我感受到国家大剧院已远非寻常的演艺中心,而是一座渗透着科技、浸染着艺术的城市······
从大剧院北入口进入,我们首先经过的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

廊道顶部全部采用
玻璃天花板,白天,上方的湖水波光
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
壁上,同时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
装饰相映成趣,让徜徉其中的人们仿
佛步入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
界”;夜晚,在两列玲珑剔透的玻璃
灯柱的一路指引下,观众逐渐远离入口处的喧闹,
前方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金色铜门后一场好戏即将开
场,一次浪漫惬意的旅程就要起航。

北水下长廊东
西两侧设有艺术展厅,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

穿过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

橄榄厅因其
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

两扇大门凝重典雅,
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俯瞰效果下的小剧院,实现了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的巧妙嫁接与完美融合。

同时,这一共360个小椭圆象征着国家大剧院一年365天天天都有着节目表演,永不停歇。

出了橄榄厅,通过公共空间,我们便进入了国家大剧院的核心部分——歌剧院。

一进入歌剧院,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辉煌。

整个歌剧院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作为全采用大红
色,再加上绚烂的灯光,整个歌剧院辉
煌而华丽。

在细节的处理上,每个座位
下有两个空调口用于调节温度,芭蕾舞
台面用的是俄勒冈木,并用三层结构来
增加弹性,保护了芭蕾舞演员的足尖。

在歌剧院里,我主要观察了它的墙面。

歌剧院里的金属网墙面是它的最大看
点,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
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做到了视觉的弧形,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了1.6秒的极佳效果。

即使在没有麦克风的条件下,舞台上的声音,台下各个角落的观众都能听到。

观众厅后墙是回声的主要发源地,在后墙做了足够的宽频带吸声材料,为了与观众厅装修风格协调具体构造,紫红色丝布后面为玻璃丝棉吸声材料。

由此可见,设计师在细部的设计上花了多么大的功夫。

出了歌剧院我们来到了音乐厅。

进入音乐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庄严肃
穆,相比歌剧院,它具有更浓的艺术
氛围,置身其中,我仿佛感受到了正
在进行音乐演奏的庄重的氛围。

音乐
厅以白色为主色调,洁白肃穆,风格
宁静,清新高雅。

歌剧院的最大看点
有两个,第一个是天花板。

音乐厅的
天花板像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
一片起伏的沙丘,又像海浪冲刷的海滩,外形极具美感。

同时,这种设计有利于声音的扩散。

为了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由清华大学学生亲手用玻璃纤维混凝土做
得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这样的设计使音乐厅达到了建筑与声学的完美结合。

另一个看点就是音乐厅里具有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它是音乐厅的镇厅之宝,据说造价达到了3000万人民币,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听说目前国内只有一人会演奏这个管风琴。

由于当天戏剧场没有开放,出了
音乐厅我们就到大剧院的公共大厅进
行参观。

公共大厅里具有最多的看点,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木穹顶。

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
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


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
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
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
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

整个穹顶充
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
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明朗
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合中国传统审美意
趣。

装饰穹顶的巴西红木也是极其昂
贵,据说每一条价格都上千,整个穹
顶装饰下来得花上好几千万。

第二个看点就是巨大的玻璃帷幕。

由于大剧院的外
形因素,构成玻璃帷幕的每一块玻璃外形都
不相同,必须经过极其精确的切割才能完美
地装配上去。

玻璃帷幕营造出舞台上幕布缓
缓拉开的景象。

漫步在大剧院之内时,透过
玻璃帷幕可以远望到长安街的繁荣景象;对
于身处剧院外的行人,同样可以透过它看到
剧院中来来往往的人影,如同观看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一般。

第三个看点就是大剧院的铺装。

大厅地板名曰“锦绣大地”,寓意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

整个地面共划分为22块不同区域,使用石材达10种。

全部石材均出自国内,其中很多都为稀有品种,如产自河南的“绿金
花”就已是绝版石材。

各种石材被铜板划分,形成24个色彩不同、纹理迥异的区域。

大厅中还有很多的看点,如歌剧院外部的金属网,漂亮的艺术灯具等等。

国家大剧院除了造型上极具艺术感外,其中还有大量高科技成分。

比如它的玻璃外墙,里面充入惰性气体,具有十分好的隔热保温作用,还采用纳米技术,是玻璃具有自净功能。

壳体内层的装饰,关系到整体空间的建筑效果,因此对深红色木质表面的选择也经过了仔细推敲。

为此从技术和美学的角度研究了非洲和南美的树种,最终选定非洲巴度红木贴皮并经防火处理的木条(宽120mm),板厚约13mm(0.6mm的木皮+12mm多层阻燃板) 木条之间留有30mm空隙,用以解决声学和回风(在壳体内侧红木吊顶与衬板之间西南和东南侧为回风口)的技术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一些地方进行了实地测量。

如入口处的采用的砖的规格是130mm*70mm,自动扶梯宽90cm,高1m,楼梯的栏杆高1m,台阶的规格为237mm*36mm*15mm。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对设计中的一些尺度也有了一些了解。

国家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这其中还蕴含了太多的东西。

国家大剧院的整个曲折的建设过程就是一段故事。

同时,国家大剧院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我国思想的开放,它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上的创新。

对于我们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我们要尊重祖国的传统文化,但不能受制于传统,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也会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

国家大剧院中蕴含了太多了美学与科技元素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通过这次实习,我体会最深的是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从外部每一块钛金属板及玻璃幕墙的切割到内部歌剧院的墙面,细节无处不在,稍有纰漏,也许我们就无法看到如今的水上明珠了。

国家大剧院从开工到竣工历时将近六年,无法想象,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安德鲁及其他的设计者和施工者们在细节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仅是设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细节,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去探索和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