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减反射膜的制备

合集下载

减反射膜的工作原理

减反射膜的工作原理

减反射膜的工作原理
减反射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减少光的反射。

减反射膜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折射率匹配:减反射膜由一层或多层薄膜构成,其中每层的折射率逐渐变化。

通过优化各层膜的折射率,使得入射光与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匹配,从而减少了光的反射。

2. 反射干涉:减反射膜是由多层薄膜构成的,每层薄膜的厚度精确控制,使得光在不同层之间发生干涉。

通过优化膜层之间的厚度,使得反射光波与透射光波之间的相位差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了光的反射。

3. 多层膜的设计:减反射膜的设计要考虑入射光的波长范围和入射角度等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多层膜的折射率和膜层的厚度,以实现最佳的减反射效果。

4. 材料特性:减反射膜通常使用具有较低折射率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或二氧化硅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折射率和较高的透过率,可以减少入射光的反射。

综上所述,减反射膜通过折射率匹配、反射干涉、多层膜的设计和特殊材料的选择等方式,减少了光的反射,提高了透过率和视觉清晰度。

《2024年AR膜的制备及微结构调制的研究》范文

《2024年AR膜的制备及微结构调制的研究》范文

《AR膜的制备及微结构调制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抗反射膜(AR膜)因其能够减少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损失,提高光学系统的透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AR膜的制备技术及其微结构调制对于提升光学元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AR膜的制备方法、微结构调制技术及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二、AR膜的制备方法AR膜的制备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溅射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大面积制备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1. 溶胶-凝胶法原理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含有金属醇盐或其他化合物的溶液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溶胶,再经凝胶化、热处理等过程,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的AR膜。

2. 制备过程(1)溶液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金属醇盐、溶剂、催化剂等混合,制备出均匀的溶液。

(2)涂覆:将溶液涂覆在基底上,如玻璃、塑料等。

(3)凝胶化: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使涂层发生凝胶化反应。

(4)热处理:对凝胶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膜层的致密性和稳定性。

(5)成品检测:对制备好的AR膜进行性能检测,如透光率、附着力、耐候性等。

三、微结构调制技术AR膜的微结构对其光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微结构调制技术主要包括纳米压印、激光干涉法、自组装法等。

其中,激光干涉法因其能够精确控制微结构尺寸和形状,成为目前研究的主流方法。

1. 激光干涉法原理激光干涉法是利用两束或多束相干激光在膜层表面产生干涉条纹,通过控制激光的相位、振幅等参数,从而在膜层表面形成特定的微结构。

2. 微结构调制过程(1)激光系统准备:搭建激光干涉系统,确保激光的稳定性和相干性。

(2)涂层制备:在基底上涂覆光敏材料,形成待调制膜层。

(3)激光干涉:利用激光干涉系统,在膜层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4)热处理:对涂层进行热处理,使微结构固定。

(5)成品检测:对制备好的AR膜进行微观结构检测和光学性能测试。

四、AR膜的微结构对光学性能的影响AR膜的微结构对其光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减反膜原理

减反膜原理

减反膜原理减反膜是一种应用于光学设备中的一种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光线的反射,提高设备的透过率和显示效果。

减反膜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现象和光学薄膜的特性来实现的。

一、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图样的现象。

当光线经过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光线会被反射,部分光线会被折射。

这些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介质中相遇,叠加形成干涉现象。

二、光学薄膜的特性光学薄膜是由多层介质膜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厚度都是光波长的一半。

当光线通过光学薄膜时,会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这些反射和折射的干涉效应会导致光线的相位差和干涉图样的变化。

三、减反膜原理减反膜的原理是通过设计和制备特殊的光学薄膜结构来控制光的反射和折射,以达到减少反射、提高透过率和显示效果的目的。

在减反膜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光的波长和入射角度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介质材料和薄膜层数。

通过优化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使得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干涉效应达到最小,从而减少反射。

减反膜的制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光学薄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减反膜会涂覆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上,因此需要考虑薄膜与基材的附着力和抗刮擦性能,以及抗湿气和抗氧化等特性。

减反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光学镜片、显示屏、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减反膜可以提高光学元件的透过率和清晰度,减少反射和眩光,提高观察和显示效果。

总结一下,减反膜原理是通过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和光学薄膜的特性来实现的。

它可以减少光线的反射,提高设备的透过率和显示效果。

减反膜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光学薄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减反膜在光学镜片、显示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伏太阳能减反射镀膜玻璃的制备

光伏太阳能减反射镀膜玻璃的制备

光伏太阳能减反射镀膜玻璃的制备夏善慧陈汉舟王怡馨李恭昌(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肥230088)摘要酸性条件下,以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引入不同长度桥联基团的有机硅氧烷调节SiO2粒子中的孔径大小和膜层脆性,利用氨基树脂与S1O2粒子交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制备性能稳定的S1O2减反射镀膜液。

再利用辐涂法将镀膜液涂覆于光伏玻璃表面,制成的光伏太阳能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最高可达94.52%,380-1100nrn波段平均透过率增益高达2.6%,硬度4H,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及优异的耐候性。

关键词减反射镀膜玻璃;中。

2薄膜;透过率;硬度中图分类号:TQ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987(2021)06-0057-04The Preparation of Photovoltaic Solar Anti-reflection Coated GlassXIA Shanhui,CHEN Hanzhou,WANG Yixin,LI Gongchang(CNBM(Hefei)New Energy Resources Co.,Ltd.,H吸i230088,China)Abstract:The SiO?anti-reflection coating solution with stable performance takes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s the main material,siloxan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bridging groups were introduced by the sol-gel technics in acidic conditions,to adjust the pore size of SiO?particles and film brittleness, the amino resin was crosslinked with SiO?particles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The solution was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photovoltaic glass by roller coating method.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photovoltaic coated glass is up to94.52%,the average transmittance gain in the380-1100nm band is as high as2.6%,and the pencil hardness reaches4H,good optic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weather­resistance are obtained.Key Words:anti-reflection coated glass,SiO?thin film,transmittance,hardness0引言光伏玻璃作为太阳能电池表面的保护层,是光伏组件的重要辅材之一[⑵,但是由于玻璃表面会反射一部分太阳光,导致电池的发电功率下降。

减反射膜的基本原理

减反射膜的基本原理

减反射膜的基本原理减反射膜是一种能够降低光的反射率的薄膜材料,它在光学器件、光电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减反射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使得光在膜层表面和基底之间发生干涉,从而降低反射光的强度。

在光线从空气射入减反射膜时,由于空气和减反射膜之间存在折射率的差异,光线会发生反射。

而减反射膜的设计则是要减少这种反射,使更多的光能够穿过薄膜进入器件内部。

减反射膜的设计是基于干涉原理的。

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而产生的现象。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减反射膜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直接穿过膜层,一部分光线则会发生反射。

这两部分光线在膜层表面和基底之间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波。

通过调节减反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使得反射光的波长与穿透光的波长之间存在相位差。

当相位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反射光的波峰和穿透光的波峰重合,两者相互干涉,导致反射光的强度减弱。

这种干涉现象可以通过减反射膜的多层结构来实现。

减反射膜的多层结构是由多个薄膜层叠加而成的。

每一层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都是根据所需的减反射效果进行设计的。

通过在薄膜层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干涉波,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减反射效果。

这样,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减反射膜时,会经过多个薄膜层的干涉,最终达到降低反射率的效果。

除了多层结构,减反射膜还可以通过改变膜层的折射率来实现减反射的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控制膜层的厚度,可以使得反射光与穿透光之间的相位差达到最小,从而实现最低的反射率。

减反射膜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减少光的损失。

在光电设备和光学器件中,减反射膜可以提高透过率,提高器件的灵敏度和性能。

在太阳能电池板中,减反射膜可以提高光的吸收率,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减反射膜通过调节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利用干涉原理来降低光的反射率。

它的设计基于多层膜结构和折射率的变化,通过干涉现象来实现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减反射效果。

减反射膜在光学器件、光电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提高器件的性能。

减反射膜制备过程、原理

减反射膜制备过程、原理
• 外表氧钝化:通过热氧化使硅悬挂键饱和是一种比 较常用的方法,可使Si-SiO2界面的复合速度大大 下降,其钝化效果取决于发射区的外表浓度、界面 态密度和电子、空穴的俘获截面。在氢气气氛中退 火可使钝化效果更加明显。
钝化技术
• 氢钝化:钝化硅体内的悬挂键等缺陷。在晶体生 长中受应力等影响造成缺陷越多的硅材料,氢钝 化的效果越好。氢钝化可采用离子注入或等离子 体处理。在多晶硅太阳电池外表采用PECVD法 镀上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由于硅烷分解时产生 氢离子,对多晶硅可产生氢钝化的效果。
工艺沿革
• 1、SiO(一氧化硅)和真空镀膜技术
• 2、TiO2(氧化钛)和热喷涂技术 • 利用钛酸四丁脂在400℃以上分解。
• 3、SiNx:H减反射膜和PECVD〔等离子 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目录
• SiNx:H简介 • SiNx:H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PECVD原理 • 光学特性和钝化技术 • 系统构造及平安事项
• 折射率 (nominal 约2.1) o 同一硅片 +/- 0.5% o 同一片盒内的硅片 +/- 0.5% o 不同片盒内的硅片 +/- 0.5%
钝化技术
• 由于硅晶体外表存在大量的空键,他们会吸引周围 的金属杂质成为复合中心,从而缩缺少子寿命最终 影响太阳电池的性能。因此对材料外表和体内缺陷 进展钝化非常重要。钝化工艺一般分外表氧钝化和 氢钝化。
优良的外表钝化效果 高效的光学减反射性能〔厚度和折射率匹配〕 低温工艺〔有效降低本钱〕 含氢SiNx:H可以对mc-Si提供体钝化
SiNx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PECVD
• PECVD •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即“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化学

减反射层减少光反射的光学条件

减反射层减少光反射的光学条件

减反射层减少光反射的光学条件减反射层是一种能有效减少反射率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在光学设备、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板、玻璃制品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减反射层的作用是使光线尽可能地穿透材料,减少反射率,增加透射率,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

本文将介绍减反射层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几种常见的减反射层制备方法。

一、减反射层的原理减反射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引入一定的物理结构或化学结构使得材料表面的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减少反射率,使光线在材料内部进行多次反射和折射,从而提高材料的透射率。

反射率是材料表面反射的光线占总光线的比例,反射率越低,透射率就越高。

减反射层的光学性质取决于反射率和材料的折射率。

二、减反射层的应用(一)光学设备在光学设备中,减反射层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制造,如透镜、棱镜、窗口等。

在高精度光学设备中,反射率过高会导致光线的波动和干扰,降低设备的精度和测量准确性。

减反射层可以减少反射率,提高透射率,从而提高设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二)平板显示器在平板显示器中,反射率过高会引起屏幕亮度不足,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减反射层可以减少反射率,提高屏幕的亮度和清晰度,从而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三)太阳能电池板在太阳能电池板中,反射率过高会导致光子的损失和能量的散失,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和发电能力。

减反射层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能力,提高转换效率和发电能力。

(四)玻璃制品在玻璃制品中,反射率过高会影响其透明度和外观质量。

减反射层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透明度和外观质量,使其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商业价值。

三、减反射层的制备方法(一)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利用真空设备,在表面加热的条件下,将减反射材料通过热蒸发或电子轰击等方法,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膜层的技术方法。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减反射材料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膜层的技术方法。

它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气压。

(三)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利用溶液将减反射材料均匀涂覆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的技术方法。

光伏减反射膜

光伏减反射膜

光伏减反射膜光伏减反射膜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上的薄膜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中,光伏减反射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光伏减反射膜的相关知识。

光伏减反射膜是一种能够减少太阳光的反射的薄膜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中,光伏减反射膜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此外,光伏减反射膜还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二、光伏减反射膜的种类光伏减反射膜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硅氧化物减反射膜硅氧化物减反射膜是一种常用的光伏减反射膜,其主要成分是SiO2。

硅氧化物减反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2、氮化硅减反射膜氮化硅减反射膜是一种新型的光伏减反射膜,其主要成分是Si3N4。

氮化硅减反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此外,氮化硅减反射膜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3、氧化锌减反射膜氧化锌减反射膜是一种常用的光伏减反射膜,其主要成分是ZnO。

氧化锌减反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此外,氧化锌减反射膜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三、光伏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光伏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光伏减反射膜制备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温下的物理气相反应,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形成一层光伏减反射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工作的情况 。同时还布置了组织实施“千 厂千会协作行动”的工作 。对学会 1998 年将要 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 ,特别是几个重点的国际 学术会议作了详细介绍 ,并鼓励会员单位积极 参加 ,传播技术和产品信息 ,扩大会员单位的影 响。
在会上各团体会员单位就如何做好学会的 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如河北冀东水泥 股份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处张博俭处长还介绍了 党的十五大召开给企业带来的生机 ,该企业联 合兼并 、壮大实力和积极发展的体会 。会后代 表们参观 、考察了成都府南河水利建设工程 。
(4) 烧结 。烧结影响不可忽视 ,温度越高 , 膜层越致密 ,膜的机械性能越好 ;烧结时 ,炉内 温度要保持均匀 ,不能有大范围的温度波动 。
51 结 论
(1) 制备出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的减 反射膜 。尺寸大于 30 ×30cm2 。反射透射比均 比基底玻璃有明显改善 ,辐度达 5~6 个百分 点。
(3) 第二层为 SiO2 ,选用正硅酸乙酯为原 料 ,乙 醇 为 溶 剂 。浓 度 不 低 于 10 % , 最 好 在 10 %~20 %之间 ,加浓盐酸及水适量 (据环境条 件 SiO2 ∶H2O = 1~10) ,调 p H 值等于 5 左右 , 剧烈搅拌后 ,陈化一段时间待用 。 312 工艺流程
(2) 耐磨性测试 ( GB1318 - 88) 温度 19 摄氏度 ,相对湿度 66 % ,摩擦半径
R = 14cm 。试样有效孔径 = 42mm ,转速 n = 238 转/ 分 。每摩擦 2000 转 ,用 г= 6 ×放大镜 观察 ,试样无损坏 ,无擦痕 ,符合一级强度 。
(3) 耐酸碱性 ( GB1318 - 88) 在室温摄氏 23 度 ,相对湿度 65 %的实验 室条件下 ,2vol %的盐酸及 2wt %的氢氧化钾溶 液浸泡样品 24 小时 ,经测试膜层各项性能无变 化。 412 缺陷分析 镀后膜层最明显的缺陷是出现肉眼可见的 斑点 。直径在 015mm 以下 ,SEM 照片见图 4 , 由图可见其形貌为不规则的颗粒 ,膜层在此出 现不连续 。归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 64 —
图 1 涂有两层膜的基片界面示意图
n0 ,n1 ,n2 , n3 , 分别为入射媒质 ( 通常是空
气) ,低折射率层 ,高折射率层 ,基底的折射率系
数 δ; 1 δ, 2 分别为两层膜的相位厚度 ,由卡塔兰
所给的公式 :
cosδ1 ηi 1sinδ1
O1scionδsδ11/η1
cosδ2 ηi 2sinδ2
21 膜层技术设计
制备减反射玻璃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种 途径是在基底的表面沉积一层透明的低折射率 材料的薄膜 ,使光经过此膜的光程恰好为λ/ 4 , 入射光在膜的两个表面发生抵消而 达到减反 射的目的 ;另一个途径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 梯度折射率层 ,其一是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凸 凹不平的具有“蜂眼效应”的多孔膜层 (常用无 机酸等化学试剂腐蚀的办法制备) ,表面因这层 膜的存在而与基底相比发生折射率系数的改 变 ,加上凹坑和凸起使入射光线发生较多的漫
— 66 —
此造成 。 (2) 原料的影响 :原料不纯或是配成的溶液
未经过滤提纯 ,内部所含的杂质在烧成时分解 而形成缺陷 ;同时 ,硅溶液时刻都在进行凝胶过 程 ,生成的凝胶团聚粒子在镀膜过程中很容易 黏附于第一层膜上 ,其性质与周围线型凝胶生 成的均匀膜层不同 ,烧结后产生十分明显的缺
陷。 (3) 烧结过程炉内污染 :高温时炉内气流对
原料 制备
镀膜液 的配制
第一层膜 (提拉法 )
干燥 烧结
基片清洗 , 干燥
最后 烧结
第三 … n层膜
干燥 烧结
第二 层膜
313 工艺条件 镀膜室温度 10~25 摄氏度 ,湿度不高于
Rh70 % ,提拉速度置于 3~15cm/ min (视具体 条件而定) ,镀膜室必须清洁 ,干燥 ,无灰尘 。
图 2 两层减反射膜理论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玻璃/ TiO2/ SiO2/ 空气
到理想的减反射膜 。〔另外 ,如果能够预先控制
膜厚 ,也可以用λ/ 4 - λ/ 4 的组合方式 ,只需调
整高折射率系数的值即可 ,而这通过溶液调整
可以很容易地得到 。即 :光垂直入射时 ,光纳 Y
= n12 n3/ n22 = n0 推 出 n2 = ( n12 n3) / n0 代 入 n1 ,n3 ,n0 的值即可〕
1152/ 2128/ 1146/ 1100 λ0 = 550nm
41 结果分析
411 性能测试 (1) 下表为建材院安全玻璃检测中心所测 部分数据 :
编 号 1
2
3
4 基底玻璃
反射比 1. 96 1. 75 1. 87 2. 02 7. 31
透射比 96. 38 96. 45 95. 98 95. 50 89. 43
(2) 膜层最终质量取决于镀膜工艺 。
参考文献
[1] (英) 麦克劳德. 光学薄膜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4.
·学会活动·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八次团体会员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八次团体会员工作会议 于 1997 年 10 月 22 日至 24 日在四川省成都科 技活动中心召开 ,来自 14 个会员单位 22 人参 加了会议 。
(η为各不同折射率层的光纳 , 在只考虑
90°入射且吸收常数不变时 η, 近似等于 n)
这里 ,低折射率系数为 1145 左右 ,高折射
率系数为 2128 左右 ,如此设计的膜层厚度可以
算出为 :第一层 0111λ0 ,第二层 0131λ0 ,取可见 光 区 550nm 波 长 时 , n1d1 = 65nm , n2d2 = 170nm 。通过溶液及镀膜工艺的控制 ,即可得
膜层的“冲击”使气流所含不洁物质对膜层产生 污染 ;或是其它污染 ,如接触炉壁 ,灰尘进入等 , 都会对最终膜层质量造成影响 。 413 影响膜层质量的因素
(1) 基底 。玻璃原片的清洗在整个镀膜过 程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 ,玻璃不干净 ,不可能 镀出高质量的膜 。应注意三个环节 :一是选片 , 最好时新玻璃 ,无划伤 ,无霉斑 ;二是严格进行 清洁剂清洗 —酸洗 —去离子水冲洗的过程 ;三 是进镀膜室之前避免二次污染 。
反射 ,抑制因镜面反射损失的光 ,达到减反射的 目的 。但这种膜的机械性能及光学性能稍差 。 其二是在基底表面形成高低折射率层交替的多 层膜 ,通过每层膜间折射率系数的匹配及膜厚 的控制 ,使入射光线在膜层间通过时 ,遵循设定 的合理光路发生干涉而达到减反射的目的 。这 种膜减反效果好 ,膜层与基底结合牢固 ,耐磨 性 ,抗划伤性及耐气候性非常理想 。我们设计 了两层及三层的膜系 ,这里主要介绍两层的 ,三 层与此类似 ,见图 1 。
同理 ,可设计出三层宽带减反射膜 ,它在较 宽的波长范围内有低的折射率 ,入射率曲线为 U 形 ,图 2 为两层膜的 V 形曲线 。
31 实验过程
311 溶液配制 (1) 钛液的配制 :第一层是 TiO2 膜 。选用 的原料是钛酸四丁酯 ,以乙醇为溶剂 。溶液的 浓度调整于 2 %~9 %之间为最佳 ,浓度过低则 膜层太薄 ,过高会因膜层太厚而容易开裂 ,并且 不易于与第二层搭配 。加入浓盐酸适量作催化
11 前 言
在现代光学薄膜生产中 ,减反射膜超过其 它所有类型的膜系 。在没有减反射膜的情况 下 ,由于光的反射损失或是基片的高“眩光”作 用 ,使许多仪器不能正常工作 。除去传统的照 相器材及观测仪器外 ,博物馆或展览馆及商店 的橱窗展台 ,太阳能收集器的玻璃罩板 ,可充分 利用太阳能的建筑节能玻璃 ,仪器仪表的防护 板等许多场合 ,都用到减反射玻璃 。这里所用 的玻璃尺寸都比较大 ,传统方法如蒸镀等不容 易制得大面积的膜 。其次 ,传统方法生产的膜 都比较脆弱 ,机械性能较差 ,应用受到限制 。这 里我们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出大面积的减 反射膜 , 已在中试性生产中制出大于 30 ×30 (cm2) 的样品 ,并已经在汽车仪表盘等处有了 应用 ,使用效果良好 。
O1
sinδ2/η2 cosδ2
1 η3
推出 :
硅酸盐通报 1997 年第 6 期
tan2δ1
=
(η3 - η0) (η22 (η12η3 - η0η22)
- η0η3)η12 (η0η3 - η12)
tan2δ2
=
(η3 - η0) (η0η3 - η12)η22 (η12η3 - η0η22) (η22 - η0η3)
— 65 —
硅酸盐通报 1997 年第 6 期 透射曲线见图 3 ,由图可见透过率有很大
的提高 (所选区域为近紫外部分波长 400nm 附 近 ,对比未镀膜玻璃 ,透过率至少增加 6 个百分 点 。) 。
图 3 镀两层减反射膜玻璃可见光透过光谱曲线 1 # ,2 # —减反射膜玻璃 ,3 # —基片玻璃
硅酸盐通报 1997 年第 6 期
大面积减反射膜的制备
孙宝斌 罗伍文 寇清华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研究所 北京 100024)
摘 要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在玻璃上镀出大面积的减反射膜 ,此膜为多层复合膜 。所得到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 及机械性能 :光反射比由基片的 8 %降低到 2 %以下 ,耐磨擦 ,并可进行大面积镀膜 。本文探讨了制备大面积优质 减反射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工艺上的问题 。 关键词 :减反射膜 ,制备 ,镀膜 ,光学性能 ,机械性能
(2) 溶液 。溶液浓度适中 ,不可过高过低 , 控制在 011 ~1M 之间 。粘度不高于 5CP ,p H 值在 5 以下 。醇盐经提纯以后再配溶液 ,尤其 是硅醇盐的加水量要适合 。各溶液使用前必须 过滤 。
(3) 环境 。环境对镀膜影响非常大 ,温度过
硅酸盐通报 1997 年第 6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