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1.导言美国铸造材料协会(ASTM)制定了多种用于铸造材料的标准,其中包括A536 Gr65-45-12铸铁的化学成分标准。

对于需要使用A536Gr65-45-12铸铁材料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了解和遵守这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2. A536 Gr65-45-12铸铁A536 Gr65-45-12是一种特殊的球墨铸铁材料,其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零部件等领域。

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具有优良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因此备受青睐。

3. 化学成分标准根据ASTM A536标准,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碳含量:3.40-3.60- 硅含量:2.00-2.75- 锰含量:0.60-0.90- 硫含量:0.020最大- 磷含量:0.035最大- 镁含量:0.035-0.0554. 化学成分的重要性化学成分是决定铸铁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化学成分可以确保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热处理性能和耐蚀性能均达到要求,从而满足特定工程应用的需求。

5. 确保成分符合标准的方法企业在生产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材料时,需要对原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的化学成分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和质量检测等。

6. 严格遵守化学成分标准的意义严格遵守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标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减少因化学成分波动引起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 结语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工程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个人应认真对待化学成分标准,确保生产和使用的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达标。

8. 化学成分控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热处理性能和耐蚀性能。

耐热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耐热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耐热球墨铸铁化学成分
球墨铸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材料,其良好的耐热性能
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以及这些成分对其耐热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铁(Fe)、碳(C)、硅(Si)、锰(Mn)、磷(P)和硫(S)。

其中,碳是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含量在2.9%至 3.6%之间。

碳的存在能够赋予球墨铸铁优异的耐热性能。

同时,碳的含量对球墨铸铁的硬度和韧性也具有重要影响,碳含量较高则硬
度较高,反之则韧性较高。

除了碳外,硅也是球墨铸铁中的重要元素。

硅的含量一般在1.8%
至2.8%之间。

硅的存在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
从而提高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锰、磷和硫是球墨铸铁中的微量元素。

锰的含量一般控制在0.15%至0.40%之间,锰的添加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

磷是球墨铸铁中的有害元素,其含量应尽量控制在0.02%以下,过高的磷含量会降低球墨铸铁的韧性。

硫也是一种有害元素,其含量应尽量低于0.04%,过高的硫含量会降低球墨铸铁的冲击韧性和耐热性能。

综上所述,合理控制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对于提高其耐热性能至
关重要。

合适的碳含量和硅含量能够赋予球墨铸铁良好的耐热性和耐
腐蚀性。

同时,微量元素的控制也对球墨铸铁的性能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在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化学成分的含量,以确保球墨铸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02
锰可以部分替代硅的作用,并改善球墨铸铁的铸造 性能和耐腐蚀性。
03
锰含量的增加还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淬透性和回火 稳定性。
磷(P)和硫(S)的影响
磷和硫是有害元素,会导致球 墨铸铁脆化,降低其韧性和耐 腐蚀性。
控制磷和硫的含量是生产高质 量球墨铸铁的关键之一。
通过合理的熔炼技术和合金化 处理,可以降低磷和硫的含量, 提高球墨铸铁的性能。
VS
智能制造领域
智能制造的发展对球墨铸铁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材料性能和生产工艺 ,以满足智能制造领域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产与应用
生产
通过高温熔炼、球化和孕育处理、浇 注和冷却等工艺过程制备而成。
应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化工、电力 、建筑等工业领域,用于制造各种承 受重载和复杂应力的零部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生产工艺和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球墨铸铁在成分优化、工艺改进、性 能提升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2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碳(C)
01
碳是球墨铸铁的主要元素,通常 含量在3.0-3.8%之间。碳有助于 提高铸铁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 对韧性也有一定影响。
02
碳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铸铁的硬 度和强度,但也会降低韧性。因 此,在选择碳含量时,需要根据 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平衡。
硅(Si)
硅是球墨铸铁中常见的元素,通常含 量在1.8-3.0%之间。硅有助于提高 铸铁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也有助于 提高铸铁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硫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铸铁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选 择硫含量时,应尽量控制其含量在较低水平。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引言概述:球墨铸铁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的铸铁材料,它由铸造过程中加入的五大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对球墨铸铁的性能和性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这五大元素对球墨铸铁铸件的影响。

正文:一、锰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锰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2. 适量的锰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和塑性。

3. 锰能够抑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

4. 高锰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发生热龟裂。

5. 锰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保证铸件的性能。

二、硫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硫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流动性和润滑性。

2. 适量的硫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抗氧化性能。

3. 硫可以促进铁液与砂型的分离,避免铸件表面出现毛刺。

4. 过高的硫含量会降低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5. 控制硫含量是确保球墨铸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铜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铜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

2. 适量的铜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3. 铜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导性和导电性。

4. 过高的铜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发生热裂缝和变质。

5. 控制铜含量是确保球墨铸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镍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镍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 适量的镍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3. 镍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 高镍含量会增加球墨铸铁的生产成本。

5. 镍元素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五、钒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钒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2. 适量的钒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和韧性。

3. 钒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能。

4. 过高的钒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出现热裂缝和变质。

5. 钒元素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总结:通过对球墨铸铁的五大元素(锰、硫、铜、镍、钒)对铸件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元素的合理控制和添加可以调整和改变球墨铸铁的性能和性质,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

a536 gr65-45-12化学成分标准A536 GR65-45-12是一种特殊的球墨铸铁材料,它具有一系列特定的化学成分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A536 GR65-45-12的化学成分,包括每个元素的含量以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标准如下:-碳含量(Carbon):2.60-3.00%-硅含量(Silicon):1.50-2.50%-锰含量(Manganese):0.60-0.90%-磷含量(Phosphorus):≤0.080%-硫含量(Sulfur):≤0.020%-镁含量(Magnesium):0.035-0.055%-铁含量(Iron):余量首先,碳是球墨铸铁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

高碳含量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但对韧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较小。

适量的碳含量可以使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耐磨性。

其次,硅是球墨铸铁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硅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液态流动性,有助于减少铸件的缩孔和气孔,提高铸件的密度和强度。

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它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

锰可以与硫结合,形成硫化锰,减少硫化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球墨铸铁的抗疲劳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磷和硫是球墨铸铁中的杂质元素,它们的含量需要控制在较低水平。

过高的磷含量会导致铸件的脆性增加,影响其韧性和可焊性。

硫的存在也会降低球墨铸铁的韧性和冲击韧性,并且易形成夹杂物和气孔。

镁是球墨铸铁中不可缺少的合金元素。

镁的加入可以使铁素体中形成球状的石墨,改善球墨铸铁的塑性和韧性,提高其抗断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最后,除了以上列出的主要元素,球墨铸铁中还含有其他微量元素,如铜、镍、钒等。

这些元素的含量很低,对球墨铸铁的性能影响较小,通常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添加合适的铁合金来控制。

总结起来,A536 GR65-45-12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标准非常严格,各元素的含量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

不同钒含量球墨铸铁白口深度

不同钒含量球墨铸铁白口深度

不同钒含量球墨铸铁白口深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不同钒含量球墨铸铁白口深度球墨铸铁是一种优质的铸造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

在实际生产中,球墨铸铁的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钒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钒是球墨铸铁中的一种合金元素,它对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球墨铸铁中,钒的含量不同会导致白口深度的变化,这对球墨铸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金元素,它在球墨铸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钒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和耐磨性能;钒还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热强度和冷变形造能力,提高其耐冲击性能和抗变形性能。

合适的钒含量是保证球墨铸铁材料性能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钒含量较高的球墨铸铁具有较大的白口深度。

这是因为钒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结晶形态和晶粒尺寸,从而影响铸件的凝固过程和组织形成。

当钒含量较高时,球墨铸铁的晶粒尺寸会变大,晶界形成难度增加,容易形成白口。

钒含量较高的球墨铸铁往往容易出现白口深度较大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钒含量,来控制球墨铸铁的白口深度。

一般来说,钒含量在0.05%-0.15%之间比较适中,既能保证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又能控制白口深度在较小的范围内。

还需要注意其他合金元素和工艺条件对球墨铸铁白口深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来优化材料配方和工艺流程,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和质量。

第二篇示例:白口深度是一个反映球墨铸铁组织致密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说,白口深度越小,说明球墨铸铁的致密程度越高,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也越好。

而在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中,钒的含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钒的含量合适的话,可以有效地改善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而如果钒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球墨铸铁的白口深度增加,从而降低其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钒含量对球墨铸铁白口深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球墨铸铁基本化学成分的确定.

球墨铸铁基本化学成分的确定.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因此在球墨铸铁中含硫量愈低愈好,要求冲天炉熔 炼铁液含硫量在≤0.06%~0.1%,对于含硫量较高或有 特殊要求的铸件在球化处理之前应采取必要的脱硫措 施,脱硫后原铁液中含硫量降至≤0.02%。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因球化和孕育处理时要带入一定量的硅,故要求 原铁液中的硅量要低。在保持终硅量不变的情况下 ,将较多的硅采用高效强化孕育工艺(型内孕育、 瞬时孕育等)加入铁液,可使球铁的性能(铸造性 能、力学性能)、石墨球的圆整度得到较大的改善 。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ຫໍສະໝຸດ 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因此,一般将碳当量取在4.5%~4.7%范围内,对 于普通小铸件或要求铁素体的球墨铸铁件取上限, 厚大件或要求珠光体基体的取下限。
球墨铸铁铸件生产技术课程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碳量
当碳当量选定后,一般按上述原则采取高碳低硅加强 孕育即可。若碳高,则析出的石墨个数增多,球径小, 圆球度好;碳高石墨化膨胀大,在铸型刚度较高的前提 下,可减轻或消除缩孔和缩松,得到致密铸件。但碳量 过高易产生石墨漂浮,因此含碳量一般取在3.6%~3.9%, 厚大件取下限,薄小件取上限。
在球墨铸铁中磷极易发生偏析,在晶界上形成 磷共晶组织,严重降低球墨铸铁的塑性和韧性。对 于铁素体球墨铸铁,磷的危害尤为严重,不仅使常 温冲击韧度降低,同时使脆性转变温度急剧提高, 造成低温脆性,所以要求含磷量<0.08%为好;但磷 量要求过低,对原材料的限制较大。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种元素。

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

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以下就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做详细的阐述:1、碳的作用和影响: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

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3.5~3.9%之间,碳当量在4.1~4.7%之间。

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

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

2、硅的作用和影响在球墨铸铁中,硅是第二个有重要影响的元素,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

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

3、硫的作用和影响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

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

4、磷的作用和影响磷是一种有害元素。

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0.05%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当含量大于0.05%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

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当含磷量增加时,韧脆性转变温度就会提高。

5、锰的作用和影响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帮助形成炭化锰、炭化铁。

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

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锰含量每增加0.1%,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墨铸铁简介:
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

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

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析出的石墨呈球形的铸铁。

球状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比片状石墨小,使铸铁的强度达到基体组织强度的70~90%,抗拉强度可达120kgf/mm2,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

球墨铸铁除铁外的化学成分通常为:含碳量 3.6~3.8%,含硅量2.0~3.0%,含锰、磷、硫总量不超过1.5%和适量的稀土、镁等球化剂。

制造步骤:
(一)严格要求化学成分,对原铁液要求的碳硅含量比灰铸铁高,降低球墨铸铁中锰,磷,硫的含量
(二)铁液出炉温度比灰铸铁更高,以补偿球化,孕育处理时铁液温度的损失(三)进行球化处理,即往铁液中添加球化剂
(四)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
(五)球墨铸铁流动性较差,收缩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浇注温度及较大的浇注系统尺寸,合理应用冒口,冷铁,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六)进行热处理
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硅、锰、硫、磷五种元素。

对于一些对组织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还包括少量的合金元素。

为保证石墨球化,球墨铸铁中还须含有微量的残留球化元素。

以下就球墨铸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性能的影响做详细的阐述:
1、碳的作用和影响:
碳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元素,碳高有助于石墨化。

由于石墨呈球状后石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已减小到最低程度,球墨铸铁的含碳量一般较高,在3.5~3.9%之间,碳当量在4.1~4.7%之间。

铸件壁薄、球化元素残留量大或孕育不充分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将碳当量选择在共晶点附近不仅可以改善铁液的流动性,对于球墨铸铁而言,碳当量的提高还会由于提高了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提高铁液的自补缩能力。

但是,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石墨漂浮。

2、硅的作用和影响
在球墨铸铁中,硅是第二个有重要影响的元素,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增加铁素体量,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

但是,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冲击韧性,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

3、硫的作用和影响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

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

4、磷的作用和影响
磷是一种有害元素。

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当其含量小于0.05%时,固溶于基体中,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当含量大于0.05%时,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二元、三元或复合磷共晶,降低铸铁的韧性。

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当含磷量增加时,韧脆性转变温度就会提高。

5、锰的作用和影响
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帮助形成炭化锰、炭化铁。

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

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锰含量每增加0.1%,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12℃。

因此,球墨铸铁中锰含量一般是愈低愈好,即使珠光体球墨铸铁,锰含量也不宜超过0.4~0.6%。

一般都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合金元素的成分和含量的多少对球墨铸铁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使用铸铁时,就应该对其合金元素的含量进行精准的化验分析
选择球墨铸铁件化学成分应考虑:
1,铸件性能的要求;
2,铸件基本组织类型
3,铸件重量、模数以及铸件的冷却条件;
4,是否铸态使用。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表
•球化剂REMgSiFe:RE7%,Mg8%,Si40%,加入量1.2%~1.4%.
•球化剂REMgSiFe:RE5.7%,Mg9.2%,Si43%,Ca1.4%,加入量1.5%.
球墨铸铁组织成分及其牌号是按力学性能指标划分的,国际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中单铸试块球墨铸铁牌号,见表
单铸试块的球墨铸铁牌号
(球墨铸铁金相组织分析仪)球墨铸铁中常见的石墨形态有球状、团状、开花、蠕虫、枝晶等几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态是球状。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球状石墨,低倍时外形近似圆形;高倍时,为多边形,呈辐射状,结构清晰。

经深腐蚀的试样在SEM中观察,球墨表面不光滑,起伏不平,形成一个个泡状物。

经热氧腐蚀或离子轰击后的试样在SEM中观察,球墨呈年轮状纹理。

且被辐射状条纹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经应力腐蚀(即向试样加载应力)后观察,呈现年轮状撕裂和辐射状开裂。

球磨是垂直(0001)面向各个方向成长的,从而形成很多个从核心向外辐射的角锥体(二维为扇形区域),(0001)面即成年轮状排列。

在SEM中看到的年轮状及辐射状条纹(或裂纹),就是球墨晶体学特征的反映。

球墨铸铁一般为过共晶成分,因此球状石墨的长大,应包括两个阶段;①先共晶结晶阶段,球墨核心形成后,在铁液及贫碳富铁的奥氏体晕圈中长大。

②共晶结晶阶段,球墨周围形成奥氏体外壳外,即球墨-奥氏体共晶团。

此时,球墨是在奥氏体壳包围下长大的。

虽然球墨在共晶阶段的长大速度比在碳液阶段迟缓,但球墨的大部分是在共晶
阶段长大的。

球墨铸铁的共晶团逼灰铸铁的共晶团细小,其数量约为灰铸铁的50~200倍。

还应说明,球墨铸铁的共晶结晶一种变态共晶,即球墨和奥氏体均可在单独、互不依存的情况下长大。

球化剂和孕育剂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