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和制粉系统设计书

合集下载

600MW火电厂制粉系统(共33张)

600MW火电厂制粉系统(共33张)

磨制的煤粉被直接吹入炉膛燃烧。中间储仓系统中,磨煤机
磨好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再根据锅炉负荷的需要,从
煤粉仓中经给粉机把煤粉送入炉膛中燃烧。我厂采用双进双
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简单,且
双进双出磨煤机特别适应磨煤细度要求高、灰份高、磨损性
强的煤种。每台炉配置6套BBD4060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
第12页,共33页。
BBD-4060型双式球磨机的风煤比曲线(qūxiàn)
第13页,共33页。
• 来自机组主控的负荷指令经磨煤机主控的自动(zìdòng)手动切换回路 ,再经过燃料品质(发热量)修正后,产生对应于各台磨煤机的 负荷需求,磨煤机的负荷需求再经过风煤比函数变换,产生对应 与磨煤机的负荷风及旁路风量需求的DV值(需求量数值)。只有 该磨煤机主控投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时,总的煤燃料指令才能被均匀分配到该磨 煤机各端,在磨煤机主控投入自动的情况下,可通过人为设定偏置 的方式,使个别的磨煤机一端多出力或少出力。煤品质参数可以人 为根据原煤的化验情况进行设定。另外,每台磨煤机两端的容量风 及旁路风风量测点送出的负荷风及旁路风量信号经过密度补偿折算 后得出现场实际的磨煤机各端负荷风及旁路风量。这些负荷风及旁 路风量的数值作为现场反馈的调节器输出通过改变磨煤机各端负荷 风及旁路风调节挡板的开度来控制。从而使磨煤机的出力得到改变 。
M 给煤机出口电动门
P 旁路风挡板
原煤


大瓦














煤粉 一次风
煤粉
P 容量风挡板
密 封 风

火电厂300MW机组热力部分和制粉燃烧系统设计(抚顺烟煤)摘要

火电厂300MW机组热力部分和制粉燃烧系统设计(抚顺烟煤)摘要

火电厂300MW机组热力部分和制粉燃烧系统设计(抚顺烟煤)摘要针对火力发电厂300MW机组的制粉燃烧系统及热力部分的八级加热系统,本人做出初步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电厂机组容量不断增大,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建设的投资相对降低。

虽然电厂机组容量越来越大,但是所需要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这也充分体现高科技在其上的,工人总的工资相对减少,而个人收入不断增加,效率也就提高了。

在充分吸收前任经验的基础上,接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原已较成熟的热力系统作了进一步优化,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还使投资得以降低。

本次设计首先完列出了该设计总的概况,然后依次为燃烧系统计算,制粉系统计算,烟风管道的计算及选取,原则性热力计算,以及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及其辅助设备的选择,其中主要是对全厂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在热力系统的计算设计中,对各个局部热力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的选择,对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和D的计算热力系统的拟定,对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时采用按定汽轮机进气量0方法。

在燃烧、制粉系统计算设计中,燃烧及制粉系统设备选择,烟风管道的计算及选取。

关键词:燃烧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制粉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300MW units in thermal power plant thermal combustion system design and flour milling (Fushun coal)AbstractI made this preliminary design,which is Combustion system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300MW unit of the milling and thermal part of the eight heating system, . As technology advances, the capacity of the units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s increasing, and relatively lower investment per kilowatt of installed capacity building. Although the power plant capacity of the units is growing, but needed less and less staff,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high-tech in its workers wages are relatively reducing personal income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is improved . Joint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absorption of the former experience, the actual situation, already more mature thermal system has been further optimized to make it more realistic, but also to make the investment can be reduced.This design was complet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ombustion systems, milling system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of smoke and wind pipe selection principle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soft drinks pipeline design, the whole works, mainly the form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system.The burning coal pulverizing system of calculations in the design,all the local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its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system in principle and the whole plant the formulation of thermal systems, thermal system on the principle of calculation used by fixed gas turbine into the calculation of D0. In the combustion system powder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the combustion and system powder system equipment selection, smoke wind pipe calculation and selected.Keywords:Combustion System;Thermal System principle;Coal pulverizing system;Comprehensive thermal system。

毕业设计--1000MW火电机组配套锅炉的制粉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1000MW火电机组配套锅炉的制粉系统设计

目录前言 (1)第一章 1000MW火电机组配套锅炉的制粉系统设计总则 (2)1.1制粉系统的适用范围 (2)1.2制粉系统的功能 (2)1.3制粉系统的范围 (2)1.4制粉系统设计的任务 (2)1.5制粉系统设计的要求 (3)第二章煤和煤粉的特性 (4)2.1煤特性的常规分析 (4)2.2煤的可磨性 (5)2.3煤的磨损性 (5)2.4煤的燃烧特性 (6)2.5煤的爆炸特性 (6)2.6煤和煤粉的水分 (6)2.7煤粉细度 (6)2.8煤和煤粉的密度 (6)2.9煤和煤粉的比热容 (7)第三章制粉系统及磨煤机的选择 (9)3.1选择依据和一般原则 (9)3.2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计算分析 (9)3.3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计算分析 (12)第四章热力计算 (15)4.1一般原则 (15)4.2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热力计算 (16)4.3钢球磨煤机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热力计算 (21)第五章空气动力计算 (28)5.1基本原则 (28)5.2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空气动力计算 (28)5.3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空气动力计算 (39)Ζ0=KΘ*K H*ΖΔ0=0.15 (45)第六章附属设备和部件的选择 (50)6.1原煤仓 (50)6.2煤粉仓 (50)6.3给煤机 (51)6.4粗粉分离器 (52)6.5细粉分离器 (53)6.6输粉机 (53)6.7节流元件 (54)6.8煤粉分配器 (54)6.9煤粉混合器 (54)6.10木块分离器和木屑分离器 (54)6.11制粉系统的风机 (55)第七章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及其他 (60)7.1制粉系统管道布置原则及要求 (60)7.2原煤管道布置 (60)7.3制粉管道布置 (61)7.4送粉管道布置 (63)7.5制粉系统防爆的技术措施 (65)7.6管道及部件强度要求 (66)7.7热工测点布置及位置 (67)第八章两种制粉系统的分析比较 (68)8.1从制粉系统的运行工况分析比较 (68)8.2从寿命与金属耗量分析比较 (68)8.3从经济性方面分析比较 (68)8.4结论 (68)参考文献 (70)致谢 (71)附表1 (72)附表2 (74)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的直接需求和潜在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现代电力工业是我国规模巨大、发展迅速的先行行业。

某电厂330MW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及管道通流部分的设计.

某电厂330MW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及管道通流部分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某发电厂的热力系统计算与通流部分管道的设计,要以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36t/h的锅炉及一个机组容量为330MW的汽轮机组的初始数据通过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确定及计算、通流部分管道的设计及计算。

可行方案的选取上从实际工程项目出发,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建设方针,同时对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技术是否成熟等方面进行考虑,综合比较确定。

本设计主要是对全厂的热力计算及对部分管道通流的计算及管道的选择,同时要校核相关汽水流量、进气量、发电量。

根据原则性计算结果对相关热力管道进行相关基本尺寸计算,根据基本尺寸参照相关标准热力管道选型手册选择相关标准管道,并对所选管道进行相关校核计算,纠正所选管道型号,优化电厂热力系统。

最终得出电厂初步设计的相关系统确定,得出经济性较高,有建设价值的电厂建设方案。

关键词:热力系统;热经济性;部分通流管道SummaryThe design for the design of a power plant thermal system to calculate the flow part of the pipeline,to the maximum continuous evaporation is1036t/h boiler and a unit capacity of330MW Steam Turbine initial data through the principle thermal system Identify and calculations,pipelin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flow passage.From the actual project on the selection of feasible options considered safe, reliable,economical and practical,energy-saving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while running stable and reliable, whether the technology is mature to be considered,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to determine.This design choice of the whole plant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low passage on the part of the pipeline and pipe at the same time want to check water Flow into the gas generating capacity.Related heat pipe principle calculation results related to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the basic dimensions refer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 heat pipe Selection Guide to select the relevant standard pipe,and the selected pipeline-related checking calculation to correct the selected pipeline model,optimization of power plant thermal system.Ultimately come to power plant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obtained higher economic value of construction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program.Keywords:thermal systems;heat economy;part of the pipeline flow passage目录摘要 (I)Summary (II)前言 (1)第一章设计概述 (2)1.1设计依据 (2)1.2设计可行性 (2)1.3设计内容 (2)第二章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3)2.1热力系统相关已知参数 (3)2.1.1汽轮机形式及参数 (3)2.1.2锅炉型式及参数 (4)2.1.3回热加热系统参数 (4)2.1.4其他数据 (4)2.1.5简化条件 (5)2.1.6设计所用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5)2.2相关系统设备原则性热力计算部分 (5)2.2.1回热系统有关参数 (5)2.2.2各计算点的参数 (6)2.2.3在h-s图上作汽轮机的蒸汽膨胀过程线 (8)2.2.4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数及其有关流量的计算 (9)2.2.5各项抽汽系统计算 (10)2.2.6汽轮机汽耗量及各项汽水流量的计算 (13)2.3功率核算 (14)第三章全厂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15)3.1 锅炉参数 (15)3.2全厂热经济指标 (16)第四章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及其辅助设备 (17)4.1热力系统 (17)4.2主蒸汽系统 (17)4.3再热蒸汽系统 (19)4.4轴封蒸汽系统 (20)4.5旁路系统 (21)4.6给水系统及其设备 (22)4.7加热器疏水及排气系统 (23)4.8真空抽气系统 (24)4.9辅助蒸汽系统 (24)4.10凝结水系统及其设备 (25)4.11循环水系统 (26)第五章管道计算与选型 (26)5.1管道计算所用相关资料 (27)5.1.1推荐流速资料 (27)5.1.2相关计算公式 (28)5.2具体管道管径计算 (28)5.2.1主蒸汽相关管道 (28)5.2.1.1 主蒸汽母管管径计算 (28)5.2.1.2 主蒸汽支管(汽机进气管)计算 (29)5.2.2 第一级抽汽管道内径的计算 (29)5.2.3 第二级抽汽管道内径的计算 (29)5.2.4 第三级高压加热器H3抽汽管道的计算 (30)5.2.5 通除氧器管道的计算 (30)5.2.6 低压加热器H5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30)5.2.7 低压加热器H6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31)5.2.8 低压加热器H7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31)5.2.9 低压加热器H8相关抽汽管道的计算 (32)5.2.10 排汽管道管径的计算 (32)5.2.11 锅炉给水管道支管管径的计算 (32)5.3 管道的选型 (33)5.3.1 主蒸汽相关管道选型 (33)5.3.1.1 主蒸汽母管选型 (33)5.3.1.2 主蒸汽支管管选型(即:汽机进汽管) (34)5.3.2 第一级抽汽管路选型 (35)5.3.3 第二级抽汽管道选型 (35)5.3.4 低压加热器H3抽汽管道选型 (36)5.3.5 通除氧器抽汽管道选型 (37)5.3.6 低压加热器H5抽汽管道选型 (37)5.3.7 低压加热器H6抽汽管道选型 (38)5.3.8 低压加热器H7相关抽汽管道选型 (39)5.3.9 低压加热器H8抽汽管路选型 (39)5.3.10 汽机排汽管道选型 (40)5.3.11 锅炉加热器给水支管管路选型 (41)参考文献 (42)英文文献 (42)原文: (42)翻译: (58)致谢 (68)前言随着电力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发电厂热力【2 】装备及体系07623班参考材料一:汽锅装备及体系1 有关汽锅的构成(本体.帮助装备)汽锅包括燃烧装备和传热装备;由炉膛.烟道.汽水体系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构成的整体,称为汽锅本体;供应空气的送风机.消除烟气的引风机.煤粉制备体系.给水装备和除灰除尘装备等一系列装备为帮助装备.2 A燃料的构成成份化学剖析: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M).灰分(A )两种成分.B水分.硫分对工作的影响;硫分对汽锅工作的影响:硫燃烧后形成的SO3和部分SO2,与烟气中的蒸汽相遇,能形成硫酸和亚硫酸蒸汽,并在汽锅低温受热面等处凝聚,从而腐化金属;含黄铁矿硫的煤较硬,破裂时要消费更多的电能,并加剧磨煤机的磨损.水分对汽锅工作的伤害:(1)降低发烧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影响煤的磨制及煤粉的输送(4)烟气流过低温受热面产生堵灰及低温腐化.C 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概念:水分:由外部水和内部水构成;外部水分,即煤因为天然湿润所掉去的水分,又叫表面水分.掉去表面水分后的煤中水分称为内部水分,也叫固有水分.挥发分:将固体燃料在与空气隔断的情形下加热至850摄氏度,则水分起首被蒸发出来,持续加热就会从燃估中逸出一部分气态物资,包括碳氢化合物.氢.氧.氮.挥发性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灰分:煤中含有不能燃烧的矿物杂质,它们在煤完整燃烧后形成灰分.D 挥发分对汽锅的影响:燃料挥发分的高下对对燃烧进程有很大影响.挥发分高的煤非但轻易着火,燃烧比较稳固,并且也易于燃烧安全;挥发分低的煤,燃烧不够稳固,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良燃烧前提,平日很难使燃烧安全.E燃料发烧量:发烧量是单位质量的煤完整燃烧时放出的全体热量.煤的发烧量分为高位发烧量和低位发烧量.1kg燃料完整燃烧时放出的全体热量称为高位发烧量;从高位发烧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后,称为燃料的低位发烧量.F 标准煤:假设其收到基低位发烧量等于29270kj/kg的煤.(书88页)G灰的性质:固态排渣煤粉炉中,火焰中间气温高达1400~1600摄氏度.在如许的高温下,燃料燃烧后灰分多呈现熔化或软化状况,随烟气一路活动的灰渣粒,因为炉膛水冷壁受热面的吸热而同烟气一路冷却下来.假如液态的渣粒在接近水冷壁或炉墙以前已经因温度降低而凝聚下来,那么它们附着到受热面管壁上时,将形成一层松散的灰层,运行中经由过程吹灰很轻易将它们除掉落,从而保持受热面的干净.若渣粒以液体或半液体粘附在受热面管壁或炉墙上,将形成一层慎密的灰渣层,即为结渣.H灰分对汽锅工作的伤害:(1)降低发烧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烟气携带飞灰流过受热面产生结渣.积灰.磨损.腐化等有害现象.3 热均衡:输入汽锅的热量=有用应用热量(输出汽锅的热量)+未完整燃烧的热损掉+其它热损掉4A燃烧体系:煤粉汽锅的燃烧装备由燃烧室(炉膛)和燃烧器两部分构成.煤粉燃烧的器包括作为主燃烧器的煤粉燃烧器.帮助燃烧的油燃烧器和焚烧装配.B风机类型及感化功效:按照应用方法来分有送风机和引风机,送风机用来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汽锅的热烟气将其热量传送给进入的空气;而引风机是用来将无用的烟气抽出,经处理排向大气.C 二次风与一次风的差别:二次风体系的感化是供应燃料燃烧所需的大量热空气,一次风体系的感化是用来湿润和输送煤粉,并供应燃料挥发份燃烧所须要的空气.D 燃烧器的分类: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直流燃烧器是由若干直流射流的喷口构成的,个中包括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喷口.纯粹热空气的二次风喷口,还可能有制粉体系乏气的三次风喷口;旋流燃烧器出口吻流为扭转射流.E 燃烧器的感化:(1)保证送入炉内的煤粉气流能敏捷.稳固地着火燃烧(2)供应合理的二次风,使它与一次风能实时优越地混杂,确保较高的燃烧效力(3)火焰在炉膛的充满程度较好,且不会冲墙贴壁,避免结渣(4)有较好的燃料顺应性和负荷调节规模(5)流淌阻力较小,污染物生成量小(6)能削减NOX的生成,削减对情形的污染.5 汽锅几种受热面的类型及其感化功效: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水冷壁:在汽锅炉膛中,水在水冷壁内流淌,燃料在炉膛中燃烧并对炉膛周围的水冷壁管进行辐射换热;过热器:在程度烟道中,蒸汽在过热器管道内流淌,高温烟气在管外流过对管壁进行对流放热,如许,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大部分便经由过程各类换热方法最终传给工质;省煤器:应用汽锅烟气的余热来加热给水的低温受热面,它可降低排烟温度.提高汽锅效力,因而起到省煤的感化;空气预热器:因汽锅给水温度较高,导致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仍然很高,采用空气预热器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进步汽锅效力.6 A过热器的情势:对流式.辐射式和半辐射式;B气温调节办法:可归纳为蒸汽侧调节和烟气侧调节.蒸汽侧调节是指经由过程转变蒸汽的焓值来调骨气温;烟气调节方法是指经由过程转变汽锅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的吸热量比例或经由过程转变流经受热面的烟气量来调节汽温.C 热误差:过热器(再热器)由很多平行的管子构成,因为管子的构造尺寸.管子热负荷和内部阻力系数等可能不同,不同管中蒸汽的焓增可能不同,这一现象称为过热器的热误差.D 再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方位:平日把再热器布置在过热器后面烟气温度稍低的区域;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布置在汽锅对流烟道的最后或对流烟道的下方.E 省煤器(a)分类:按水在个中的加热程度分为非沸腾式和沸腾式水煤气(b)布置:省煤器蛇形管内,水流由下向上流淌,便于消除水中的气体,避免造成管内局部氧腐化.一般省煤器蛇形管在烟道中的布置可以垂直于汽锅前墙,也可以与前墙平行.F 空气预热器(a)分类:最常用的传热式预热器是管式空气预热器和反转展转式空气预热器(b )管式空气预热器由很多直管构成,管子两头焊接在高低管板上,其体积宏大,只实用于容量小的电厂汽锅(c)反转展转式空气预热器有二仓的和三仓的,其长处:外形小,重量轻;传热元件许可有较大的磨损特殊实用于大容量汽锅;缺陷:漏风量大,构造庞杂.二:汽轮机装备及体系1 水蒸气部分A 汽化热:由饱和水定压加热为干饱和蒸汽的进程,固然压力.温度不变,比体体积却跟着蒸汽增多而增大,熵值也因吸热而增大,该进程的吸热量称为汽化热;B 饱和状况:在汽化进程进行时假如撤去热源而用保温材料将容器绝热,汽.液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而保持必定的温度,则汽.液两相的分子数保持必定的数目而处于动态均衡.这种汽.液两相动态均衡的状况称为饱和状况.C 一点两线三区五态:当压力进步到22.064MPa时,t=373.99摄氏度,此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不再有差别,成为一个状况点,称为临界状况或临界点;衔接p-v图和T-s图上不同压力下的饱和水状况和临界点所得曲线为饱和水线(或下界限),衔接图上不同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状况和临界点所得的曲线称为饱和蒸汽线,两线和在一路称为饱和线(或上届线);饱和线将p-v图和T-s图分为三个区域,未饱和水区.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况: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D 水的定压汽化进程(书45页图)2 蒸汽动力轮回A朗肯轮回示意图.装备及进程:蒸汽动力轮回中的汽锅.汽轮机.冷凝器和水泵是轮回中的根本装备;进程4-1:水在汽锅B和过热器S中吸气,由未饱和水变为过热蒸汽.进程中工质与外界无技巧功交换.疏忽了工质流淌进程的阻力,该进程为定压进程.进程1-2:进程蒸汽在汽轮机T中膨胀并对外输出轴功,在汽轮机T出口,工质达到低压下的湿蒸汽状况,称为乏汽.疏忽工质的摩擦与散热,该进程为绝热可逆的定熵进程.进程2-3:在凝汽器C中乏汽放热给冷却水,凝聚成为冷凝器C乏汽压力下的饱和水.该进程视为定压进程.进程3-4:凝聚后的饱和水经水泵P升压后压力进步,再次进入汽锅B,完成一个轮回.饱和水经水泵的升压进程可视为定熵进程.(图见55页)B 朗肯轮回热效力:(书55页)C 蒸汽参数对热效力的影响:(1)初温的影响:在雷同初压和背压下,进步新气温度,使得朗肯轮回的平均吸热温度升高,轮回的热效力得以进步;(2)初压的影响:在雷同初平和背压下,进步新气的压力,使得朗肯轮回的平均吸热温度升高,使轮回热效力得到进步;(3)背压的影响:在雷同初平和初压下,降低排气压力(背压),则使得朗肯轮回的平均放热温度有显著降低,而平均吸热温度相对降低的少少,如许使轮回的热效力得以进步.2 汽轮机装备A根本概念:是火力发电厂和核电站的原念头,是一种外燃反转展转式动力机械,经由过程它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借以拖动发电机扭转发电.B按工作道理分类: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按热力进程分类:凝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调剂抽气式汽轮机.混压式汽轮机和中央再热式汽轮机.C 汽轮机的型号分类(书177页)D级:汽轮机的根本能量转换单元.平日我们将一列喷嘴叶栅和响应的一系列叶栅称作汽轮机的一个级.E气轮机的构成:气轮机重要由静止和迁移转变两大部分构成;静止部分重要包括喷嘴.隔板.汽缸和轴承等重要部件;迁移转变部分由动叶.叶轮及主轴构成;由若干个喷嘴片构成的固定不动的蒸汽流道称之为喷嘴叶栅(静叶),由若干个动叶片构成的可作轮周活动的蒸汽流道称之为动叶栅(动叶片);F气轮机各部件感化:(a)喷嘴:气轮机的喷嘴又称静叶,蒸汽流过喷嘴时,产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大,蒸汽的部分热能被转换为动能,使蒸汽以必定的速度进入动叶(b )隔板:隔板又叫喷嘴板,它将气轮机的各个压力级分离隔来(c)盘车:为了避免转子产生热曲折,就须要一种装备带动转子在气轮机冲转前和停机后仍以必定的转速持续地迁移转变,以保证转子的平均受热和冷却,这种装备被称为盘车装备;(d)轴承:推却转子的重力.因为转子质量不均衡引起的离心力以及因为振动等原因引起的附加力等;肯定转子的径向地位,保证转子中间线与汽缸中间线一致,从而保证转子和汽缸.汽封.隔板等静止部件之间的准确的径向间隙(e)动叶片:完成蒸汽能量转换(f )叶轮是用来装配动叶并传递汽流力在动叶栅上产生的扭矩.G 多级气轮机重热现象及相对内效力:在水蒸气h-s图上,等压线沿着熵增长的偏向逐渐扩大,即等压线之间的幻想比焓降跟着比熵的增大而增大,这相当于上一级的损掉将引起熵增,进而使后面的幻想比焓降增大,这相当于上一级损掉以热能的情势被后面各级部分应用,这种现象称为多级气轮机的重热现象;因为重热现象的消失,使整机的相对内效力高于各级的相对内效力.(蒸汽在气轮机内的有用焓降与幻想焓降的比值称为相对内效力)(树208页)H凝汽装备的构成及其感化(1)平日由凝汽器.抽气装备,凝聚水泵.轮回水泵及其衔接收构成(2)在气轮机的排汽口树立并保持高度真空,使进入气轮机的蒸汽能膨胀到尽可能低的压力,从而增大机组内蒸汽的幻想比焓降,进步其热经济性;将排汽的凝聚水作为汽锅的给水轮回应用.3 重要辅机及发电厂概况A回热加热器的类型及其经济性:(a)按传热方法可分为表面式加热器和混杂式加热器;按水侧(即被加热水一侧)推却的压力不同,表面式加热器分为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b)混杂式加热器与表面式加热器比较,加热后果相对较好,是以热经济性要高一些,别的混杂式加热器的金属消费量小,也不须要设置装备摆设输水装备,但是每一个加热器都须要设置装备摆设一台水泵,将已被加热的水送入压力较高的加热器持续加热,使得体系庞杂,运行靠得住性低故在电厂现实采用的回热体系中除了除氧器因为要具备除氧功效非得应用混杂式加热器外,一般均采用表面式加热器.B除氧装备:(a)重要感化是除去汽锅给水中的氧气和其他不凝聚气体,以保证给水品德及格,若水中消融氧气,与水接触的金属就会被腐化(b)给水除氧的办法重要由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两种,对于亚临界组,热力除氧已根本知足除氧请求,而对超临界组,则须要在热力除氧的基本上,用化学除氧作为补充手腕(c)除氧装备重要部件是除氧器(或称除氧头)和除氧水箱,个中除氧头为除氧装配,除氧水箱为储存除氧水的容器.C润滑油体系中泵:(a)主油泵:是蜗壳型双吸离心泵构造,由气轮机主轴直接驱动,且与气轮机主轴采用刚性衔接;功效是经由过程注油机向各轴承和破坏跳闸部套供给工作油.(b)帮助油泵:润滑油体系的帮助油泵设计成能知足主动启动.遥控及手动启动的请求,并有自力的压力开关,停滞—主动—运行按钮掌握开关以及具有能用电磁阀操作油泵自起动的实验阀门的功效;帮助油泵包括交换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变乱危机油泵)和氢密封备用油泵(或高压启动油泵).D蒸汽参数对电厂的热经济性的影响:(a)主整洁压力对经济性的影响:对于给定的热力体系,假定气轮机蒸汽的初温.排汽压力保持不变,当蒸汽初压在许可规模内变化时,只影响气轮机运行的经济性,因为,若调节汽门开度不变,除少数低压级之外,绝大多半级内蒸汽幻想焓降不变,故可以为气轮机的效力保持不变.(b)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温度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当主蒸汽温度升高时,解释蒸汽在汽锅中的平均吸热温度升高,是以轮回效力响应进步,又因为能量转换效力得以进步,所以在热耗量不变的前提下,气轮机的功率增长,使热耗率响应减小(c)排汽压力对经济性的影响:当主蒸汽.再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气轮机的进汽量也保持不变时,排汽压力的变化将引起轮回效力和蔼轮机效力的响应变化,进而影响气轮机的经济性,排汽压力降低,排汽焓减小,冷源损掉响应削减,轮回效力响应进步.E经济性的评价相干的一系列经济指标:汽轮机装配的经济指标.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汽锅的经济指标.主蒸汽管道的经济指标和单元机组的经济指标.G(a)发电煤耗率:汽轮发电机组与汽锅及其衔接收道一路构成单元机组,它的经济性指标界说为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被称为发电煤耗率,即单位发电量所消费的煤量(b)标准煤:将热值为29307.6kj/kg的燃煤界说为标准煤(c)标准发电煤耗率:单位发电量所消费的煤量(d)供电煤耗量:若将厂用电的身分斟酌进去,将发电量扣除厂用电量后的煤耗率称为供电煤耗率(e)厂用电率:厂用电量与发电量之比称为厂用电率.。

300MW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设计(淮南烟煤)说明书毕业设计

300MW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设计(淮南烟煤)说明书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600MW 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热经济性计算二、课程设计的任务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巩固热力发电厂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热力发电厂热力计算的一般步骤;2、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汽态膨胀过程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 -s 图上绘出汽态膨胀线;3、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 0及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包括汽轮机热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发电标准煤耗率和全厂供电标准煤耗率。

三、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四、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图见图1。

H PGBH 4H DT DL P1L P2CD m aSGC PD EH 8H 7H 5FPH 3H 2H 1IPA BD ELM NA HPRLT1S1S2T 2T 3S3S4T 4B N T RH M PSS1S2S3S4轴封供汽母管T=T 1T 2T 3T 4+++FD l图1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锅炉:HG-1900/25.4-YM4 型超临界、一次再热直流锅炉。

汽轮机:CL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三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回热系统: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

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一至七级回热加热器(除除氧器外)均装设了疏水冷却器。

三台高压加热器均内置蒸汽冷却器。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轴封加热器、四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给水由汽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热井。

五、计算原始资料1、汽轮机参数:(1)额定功率:P e=600MW;(2)主蒸汽参数:p0=24.2MPa,t0=566℃;(3)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25.4 MPa,温度570℃;(4)再热蒸汽参数:热段:p rh=3.602MPa,t rh=566℃;冷段:p'rh=4.002MPa,t'rh=301.9℃;(5)排汽参数:见表3中A;2、回热系统参数:(1)机组各级回热抽汽参数见表1;表1 回热加热系统原始汽水参数项目单位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抽汽压力MPa 5.899 4.002 1.809 0.9405 0.3871 0.1177 0.05757 0.01544 抽汽温度℃351.2 301.9 457.0 363.2 253.8 128.2 x=1.0 x=0.98 抽汽管道压损% 3 3 3 5 5 5 5 5加热器上端差℃见表3中B - 见表3中C加热器下端差℃ 5.6 5.6 5.6 - 5.6 5.6 5.6 - 注:忽略加热器和抽汽管道散热损失(2)给水泵出口压力:p pu=29.21MPa,给水泵效率:ηpu=0.9;(3)除氧器至给水泵高度差:H pu=22m;(4)小汽轮机排汽压力:p cx=7kPa,小汽轮机机械效率:ηmx=0.99,排汽干度:X cx=1;(5)凝结水泵出口压力:p'pu=1.724Mpa;(6)高加水侧压力取给水泵出口压力,低加水侧压力取凝结水泵出口压力;3、锅炉参数:锅炉效率:ηb =93%。

火力发电厂完整系统流程图课件

火力发电厂完整系统流程图课件

循环水泵与冷却塔
循环水泵
负责将冷却水从冷却塔送至凝汽器,吸收汽轮机排汽热 量后返回冷却塔进行降温。循环水泵通常采用轴流泵或 混流泵,具有流量大、扬程低的特点。为提高冷却效果 ,循环水泵通常采用多台并联运行。
冷却塔
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将循环水中的热量散发 至大气中,降低循环水温度。冷却塔通常由填料、配水 系统、通风设备等组成。为提高冷却效果,冷却塔需定 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受体防护
对厂界和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确保噪声达 标排放。
08
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制 度
运行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演练
运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包括启动、停机、负荷调整等操作规范。
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锅炉
汽轮机
包括燃烧室、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 ,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 生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组成,蒸汽在 汽轮机中膨胀做功,驱动汽轮机旋转。
发电机
辅助设备与系统
与汽轮机同轴连接,将汽轮机产生的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包括燃料输送系统、给水系统、冷却水系 统、烟气处理系统等,保障火力发电厂的 稳定运行。
火力发电厂完整系统 流程图课件
目录
• 火力发电厂概述 • 燃料供应系统流程图 • 锅炉系统流程图 • 汽轮机系统流程图 • 发电机及变压器系统流程图 • 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流程图 • 安全环保设施流程图 • 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
01
火力发电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如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产生 的热能来发电的工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机组八级热力系统和制粉系统设计书第一章绪论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通过汽轮机等设备转换为,在发电机的帮助下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

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力发电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由200兆瓦级提高到300~600兆瓦级(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最大的火电机组达1300兆瓦。

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及工人数量也不断降低。

如今大机组已然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就能量转换的形式而言,火力发电机组的作用是将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经燃烧释放出热能,再进一步将热能转变为电能。

其发电方式有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及内燃机发电三种,具体到实现方式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蒸汽燃气联合循环锅炉,硫化床锅炉等。

其中汽轮机发电所占比例最大,燃气轮机发电近年来有所发展,内燃机发电比例最小主要以小型家用为主。

汽轮机发电的理论基础是蒸汽的朗肯循环,按朗肯循环理论,蒸汽的初参数(即蒸汽的压力与温度)愈高,循环效率就愈高,其实这也是发展大机组的主要动力。

就当今火电技术来说,能进一步提高超临界机组的效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提高初参数,采用超超临界从电厂循环方式来分析,朗肯循环效率取决于循环工质的吸热温度和发热温度,平均吸热温度越低,放热温度越高,循环效率也越高。

就这点来讲,如果要提高循环效率,就应该降低吸热温度,提高放热温度,循环工质的吸热温度是取决于外界环境和压力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提高工质的放热温度,也就是提高新蒸汽的温度。

所以超超临界机组应运而生了。

汽轮机制造技术已很成熟,但仍有进一步提高其效率的空间,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首先是进一步增加末级叶片的环形排汽面积,从而达到减小排汽损失的目的。

末级叶片的环形排汽面积取决于叶片高度,后者受制于材料的耐离心力强度。

其次是采用减少二次流损失的叶栅。

叶栅汽道中的二次流会干扰工作的主汽流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要进一步研制新型叶栅,以减少二次流损失。

最后是减少汽轮机内部漏汽损失。

汽轮机隔板与轴间、动叶顶部与汽缸、动叶与隔板间均有一定间隙。

这方面应该从轴封着手,要研制新型汽封件以减少漏汽损失。

发展大机组的优点可综述如下:1.降低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基建投资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投资费用降低。

在一定的范围内,机组的容量越大越经济。

一般将这个范围称为容量极限。

以20万千瓦燃煤机组的建设费比率为100%。

30万千瓦燃煤机组为93%,到60万千瓦时进一步下降为84%。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容量每增加一倍,基建投资约降低5%。

提高电站的供电热效率机组容量越大,电站的供电热效率也越高。

在15万千瓦以前,热效率的上升率较高。

达到15万千瓦以后,热效率上升趋于和缓。

原因在于容量在15万千瓦前,蒸汽参数随容量增加而提高的缘故。

容量超过15万千瓦后,蒸汽参数变化不大。

欲取得更高的供电热效率,只有采用超临界领域的蒸汽参数。

16.9MPa,566/538℃,50万千瓦机组的供电热效率为38.6%。

24.6MPa538/538℃,90万千瓦机组的供电热效率则高达40.7%,与前者相比约提高2.1%。

降低热耗以15万千瓦机组的单位热耗比率为100%,当机组容量增加到60万千瓦时,降低1.3%;由30万千瓦增加到60万千瓦时降低1.0%。

由60万千瓦提高到120万千瓦时降低0.5%左右。

减少电站人员的需要量15万千瓦机组,需0.45人/兆瓦;到30万千瓦时下降到0.27人/兆瓦;到120万千瓦时会进一步下降到0.12人/兆瓦。

这表明,机组容量越大,工资支出越少,降低发电成本。

在燃料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机组容量越大,发电成本越低。

机组容量增大,蒸汽参数提高,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建设费用降低,热效率变大,热耗降低,工作人员减少,发电成本降低。

这充分显示了大机组的优势。

科技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实践告诉我们煤电有太多的局限性。

特别是燃煤锅炉,环境污染,燃料运输不方便,锅炉效率低,电厂占地面积大。

为了克服它们,我们有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有了煤制油技术,有了水煤浆技术。

但20世纪的实践告诉我们煤电不但有上述的局限性,煤电的致命缺陷是地球的煤炭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促使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寻找新的替代能源。

新能源有水电,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以及核电。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地域性都非常强,而且发电量也较少,用它们来解决能源问题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核电好像是煤电理想的替代品,所以很多国家都大力发展核电,其中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占到了全国总发电量的78%以上,其中核电比例达到40%以上的有12个国家。

但自从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露事故,人民把核电推到了风口浪尖,核电能不能发展,核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远处的核泄露对我会有多大的伤害。

科技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最终科技会告诉我们核电的去向,核电最终将不会是一个问题,但谁又能保证电力行业再也不会遇到新的挑战。

科学技术就是在这种否定再否定的过程中发展和成熟的。

第二章热力系统与机组资料2.1热力系统简介本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

其中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20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气轮机为法国Alsthom公司生产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00MW凝汽式气轮机。

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附图所示。

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

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03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第一、二、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内置式蒸汽冷却器,上端差分别为-1.7C︒、0C︒。

︒、0C︒。

第一、二、三、五、六、七级回热加热器装设疏水冷却器,下端差均为5.5C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然后由汽动给水泵及备用电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4.76C︒,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第五、六、七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第八级低压加热器;第八级低加的疏水用疏水泵送回本级的主凝结水出口。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汽轮机排气压力4.04/5.25KPa。

与单压凝汽器相比,双压凝汽器由于按冷却水温度低,高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汽室压力,因此它具有更低的凝汽器平均压力,使汽轮机的理想比焓降增大。

给水泵汽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四级抽汽),无回热加热其排汽经过小凝结器凝结成水送入凝汽器,设计排汽压力为6.27KPa,如果机组运行负荷较低也可以从新蒸汽管道抽汽。

锅炉过热器的减温水取自给水泵出口,设计喷水量为55000Kg/h。

热力系统的汽水损失计有:全厂汽水损失30000Kg/h、厂用汽20000Kg/h(不回收)、锅炉暖风器用气量为35000Kg/h,暖风器汽源取自第4级抽汽,其疏水仍返回除氧器回收,锅炉排污损失10000Kg/h。

高压缸门杆漏汽A和B分别引入再热冷段管道和轴封加热器SG,中高压缸门杆漏气K 引入3号高压加热器,高压缸的轴封漏汽按压力不同,分别引进除氧器L1和L 、均压箱M1和M 和轴封加热器N1和N 。

中压缸的轴封漏汽也按压力不同,分别引进均压箱P 和轴封加热器R 。

低压缸的轴封用汽S 来自均压箱,轴封排汽T 也引入轴封加热器。

从高压缸的排汽管路抽出一股汽流J ,不经再热器而直接进中压缸,用于冷却中压缸转子叶根。

2.2原始资料 2.2.1汽轮机型以及参数1.机组型式: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反动单轴、凝汽式汽轮机;2.额定功率e p =600MW ;3.主蒸汽初参数(主汽阀前)0p =16.66MPa ,0t =537C ︒;4.再热蒸汽参数(进汽阀前):热段rh p =3.31MPa ;rh t =540.6C ︒;冷段'rh p =3.49MPa ;'rh t =313.3C ︒;5.汽轮机排汽压力c p =4.04/5.25KPa,排汽比焓c h =2390.21kJ/Kg ,6.再热蒸汽流量: 1665t/h 。

2.2.2锅炉型式及参数1.锅炉:哈尔滨锅炉厂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2.额定蒸发量b D =2008t/h3.额定过热蒸汽压力b p =17.3MPa ;4.额定过热蒸汽出口温度t b =540.6C ︒5.再热蒸汽压力(进/出):3.49/3.31MPa ;6.再热蒸汽温度(进/出):313.3/540.6C ︒7.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274.76C ︒;8.锅炉热效率b η=92.39%。

2.2.3机组各级回热抽汽参数 机组各级回热抽汽参数见表2-1表2-1 回热加热系统原始汽水参数1.最终给水温度fw t =274.76C ︒;2.给水泵出口压力pu p =19.23MPa ,给水泵效率pu η=0.843.除氧器至给水泵高差pu H =21.4m ;4.小汽机排汽压力xj c p ,=6.27KPa ;小汽机排汽焓xj c h ,=2422.6kJ/Kg 2.2.4其他数据1.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1p δ =4%, 中压缸进汽节流损失2p δ=2%;2. 轴封加热器压力sg p =98KPa, 疏水比焓sg d h ,=415kJ/Kg ;3.机组各门杆漏汽、轴封漏汽等小汽流量及参数见表2-2;锅炉暖风器耗汽、过热器减温水等全厂汽水流量及参数见表2-2;4.汽轮机机械效率m η =0.985;发电机效率g η =0.99;5.补充水温度ma t =20C ︒;6.厂用电率ε=0.07。

表2-2 门杆漏汽、轴封漏汽数据第三章 热力系统计算3.1 汽水平衡计算3.1.1全厂补水率ma α全厂汽水平衡如图3-1所示,各汽水流量见表。

将进、出系统的各流量用相对量α表示。

由于计算前汽轮机进汽量0D 为未知,故预选0D =1909137Kg/h 进行计算,最后校核。

全厂工质渗漏系数L α=L D /0D =30000/1909137=0.015714(3—1)锅炉排污系数bl α=bl D /0D =10000/1909137=0.005238 (3—2)其余各量经计算为厂用汽系数pl α=20000/1909137=0.010476 (3—2) 减温水系数sp α=55000/1909137=0.0288 (3—3) 暖风器疏水系数nf α=35000/1909137=0.01833 (3—4) 由全厂物质平衡得补水率ma α=pl α+bl α+L α=0.0100476+0.005238+0.015714=0.031428 (3—5) 3.1.2给水系数fw αfw α=0α+L α+bl α-sp α=1+0.015714+0.005238-0.0288=0.9992143 (3—6)图3.1 全厂汽水3.1.3各小汽流量系数k sg ,α 各小汽流量见表2-23.2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3.2.1主蒸汽参数由主汽门前压力为16.66MPa ,温度0t =537C ︒,查水蒸所性质表,得主蒸汽比焓值0h =3396.24kJ/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