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

合集下载

【最新】谢作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谢作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谢作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谢作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人物事迹
谢作伟,男,1964年1月生,博士及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谢作伟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作伟工作经历
自201X年以来,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0.7~1991.11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1-1995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95-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1998-201X年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
201X-201X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在香港中文大学:
现有博士后2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2名。

在沪港实验室和吴奇教授合作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研究,现有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

在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和唐勇教授,钱长涛教授合作现有硕士生1名。

每年在有机所招收从事高分子和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学生各1名。

谢作伟研究领域
金属碳硼烷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结构研究
碳硼烷阴离子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感知地球脉动——记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杨宏峰

感知地球脉动——记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杨宏峰

封底人物感知地球脉动——记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杨宏峰 郑 心 户 万 人类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预测地震,中国古代就有“观星测震”“观地测震”之说。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就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但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7.8级强震,让土叙两国超过5万人不幸遇难,150万人无家可归。

土叙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测。

千百年来,人类到底为何难以预测突如其来的地震?“目前,人类对于地震发生机理的了解依然有限。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委会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杨宏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地表之下10~20千米深度,直接探测非常困难,并且大多数破坏性地震的复发周期很长,使得观测时间有限的现代地震学研究缺乏大量数据做参考,这些都为精准地震预测带来挑战。

”有人曾这样形容,科学研究是在崎岖小道上攀登,而杨宏峰的科研历程则更像是在人迹罕至的小径上摸索前行——虽然艰难,他自己却甘之如饴。

在他看来,给地球把脉,就有机会为人类预警,他希望能为推动我国地震科学研究、震害评估及预防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边质疑,一边坚持1978年,杨宏峰出生在辽宁海城。

据说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渐成陆地,故取名为海城。

不过,人们对于海城记忆最深刻的应数“2.4海城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预报是目前世界公认有科学意义的成功地震预报。

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7.3级强震,极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千米。

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但因为我国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做出了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除房屋建筑遭到破坏外,大多数人都提前撤离,伤亡极大减少。

“父辈们每每提及这次地震,在伤感的同时又感慨这份幸运。

因为地震的成功预报,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也成为我后来从事地球科学的渊源之一。

清华导师简介,部分

清华导师简介,部分

清华导师简介,部分王京教授简介:1958年1月出生,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无线传输与个人通信研究室主任。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十五863计划FuTURE(B3G/4G)项目专家组专家,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专家,TD-SCDMA产业化联盟专家组专家。

目前已经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30多名。

主讲《通信原理》、《数字微波通信》、《通信新技术讲座》等课程。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已获得批准的有16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其中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上发表两篇论文。

曾承担过多项863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防预研和型号项目。

承担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获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包括B3G/4G移动通信、WCDMA、TD-SCDMA系统研究,调制解调技术、纠错编译码技术、移动通信抗衰落技术、MIMO与时空联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等。

陆建华*陆建华:男,汉族,1963年7月生。

1986、1989年分别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5年由学校公派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于1998年返回学校。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特邀委员。

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信号处理等。

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部分技术被用于国家重要工程研究项目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摘要:本文对香港中文大学中医教医研做了深入的研究,取长补短,其在教学方面独具特色,中医临床方面中医特色鲜明,科学研究侧重临床实践的研究,同时很注重课余的学习,为我们内地的中医提供较为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教学研究;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22-02收稿日期:2016-07-08基金项目: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湘财教指[2013]282号);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重点学科资助;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青苗计划项目(校行人字[2015]10号)资助作者简介:何宜荣(1982.02-),男,汉族,湖南邵阳人。

硕士研究生,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温病学的教学、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赵国荣(1955.10-),女,汉族,山西襄垣人。

硕士研究生,湖南省名中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温病学防治肝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医药在香港有悠久的历史,但在百年殖民统治期间,香港的中医处于被排斥和自生自灭的境地,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的港英政府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开始中医药立法工作,完成全港首次的中医登记计划。

香港回归祖国后的首届立法会通过《中医药条例》并计划采取进一步措施,将中医药列入香港医疗卫生事业的范畴,香港中医迎来了春天。

[1]一、教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中医教学开展较早,于1998年创立中医学院,开展中医本科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

旨在致力于兴办中医药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同时进行学术研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以配合香港中医药政策,推动中医药事业之发展。

中医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因为教师较少,每位教师一学期同时讲授几门课程,因此在讲授中医经典课程遵循中医经典的特点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中药学、方剂学等所有学科的知识,引经据典来讲解中医相关课程;2.教学方法:因所招学生人数较少,有利于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师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3.师资:教授中医经典的教师大多从大陆中医院校引进或者在各大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后前往香港任教。

人事动态

人事动态

1.8.2010– 31.7.2012
Dr. John A. Buswell
Senior College Tutor, Shaw College 逸夫書院資深書院導師
1.8.2010– 31.7.2012
Mr. Chan Andrew Yiu Yung 陳燿墉
Adviser (honorary), Faculty of Medicine 醫學院名譽顧問
Visiting Scholar (honorary), Dept of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s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名譽訪問學人
17.6.2010– 16.6.2011
Dr. Hou Zhibo 侯志波
Research Associate (honorary),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生物醫學學院名譽副研究員
1.6.2010– 30.6.2010
Dr. Philip L. Wickeri 魏斐立
Research Associate (honorary), Divinity School of Chung Chi College, Dept of Cultural & Religious Studies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崇基學院神學院名譽副研究員
22.6.2010– 21.11.2011
Prof. Chung Kim Sau 鍾劍修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conomics 經濟學系客座副教授
30.6.2010– 30.8.2010
Prof. Chan Chok Wan 陳作耘 Honorary Clinical Professor, Dept of Paediatrics 兒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制度设立了严格的申请程序,包括本科成绩单、语言证明、研究计划等。

其次,还要通过申请人所在地教育局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考核,由各个专业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经学校审批后才能获得资助。

该院的“博士制度”将有效促进青年研究工作者向高层次领域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首先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即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较强的科研潜力;其次,申请人应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至少已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年以上(国外博士毕业3年内);再次,申请人应是某些特殊领域的优秀代表,如:海洋生物学、植物分子遗传学、动物细胞与基因组学、微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免疫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的杰出科学家。

最后,还要看申请人的研究课题是否属于国际前沿热点问题,这样可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世界著名实验室的关注而被吸收入实验室。

- 1 -。

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是指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条件和要求。

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拥有优秀的研究资源和氛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对于申请者来说,了解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符合条件和要求,才能有机会被录取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的内容,帮助申请者更好地了解并准备申请材料。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和框架,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的安排和逻辑性。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的重要性和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将说明本文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顺序。

目的部分将明确阐述撰写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分别详细阐述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中的关键内容和条件要求。

第一个要点将涵盖港中文博后申请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第二个要点将介绍申请者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流程。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结束语将展示对读者的建议和展望,强调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对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1.3 目的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港中文博后申请条件,帮助对该项目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申请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通过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申请该项目的资格标准,从而更有效地准备申请材料,提高申请成功的机会。

同时,通过了解申请条件,读者也能更好地评估自身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申请该项目。

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港中文博后项目,提升申请的效率和成功率。

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申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项目时,首先需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汇报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汇报

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汇报山东富优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和山东大学残疾人事业研究发展中心共建山东富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申请建立目的:充分发挥博士后在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和造就公司发展需要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公司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公司的技术进步;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发展方向:科研致力于残障人士,以预防为主,科学研究及数据平台处理,构建共享数据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平台,积极为残障人士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服务,将科学研究与具体服务实践结合起来。

三、工作站重要组成人员及简历:※林聚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主任。

教育经历博士,南开大学,1998年;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学士,山东师范大学,1985年;2001-02年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05-06年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科学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等开设课程本科生课程:社会研究方法、组织社会学研究生课程:当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社会发展研究※葛忠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教育经历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在读)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瑞典麦拉道伦大学访问学者(1997-98)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受聘助理教授(2005.8-12)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排斥、社区发展※张月云: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教育经历香港中文大学(2012-2015)社会学系博士(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系法学硕士(社会学专业)英语系文学学士(英语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分层、儿童发展、老年人口失能与残障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招生宣介会人员介绍,招生将特别重视研究经验和研究能力,被录取的内地学生每月将享受1.2万港币的生活补助。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介绍,凡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和心理系博士学位的内地学生,必须具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本科主修专业、所在学校的推荐信等相关材料,学校还将考察申请人是否通过托福或国家六级英语考试,是否发过学术论文等能力方面的信息。

但学校着重考察的是申请人的研究经验和研究能力
360教育集团称,招收的内地博士生不限制学校出处,学制为三年,如果学生在三年内无法取得博士学位,将会延长一年。

一旦被录取,学校每个月将给内地博士生发放约1.2万港币的生活补助,具体的注意事项可登录香港中文大学网站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