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全版.doc

合集下载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名词解释2X10 单项2X10 正误1X10 问答题50分 8个题第一章绪论1.石油: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原油:将从地下直接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液体或半固体石油称为原油。

天然气: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一般称为天然气。

2.石油工业的上游: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石油工业的中游: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储存与运输。

石油工业的下游: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3.世界上,石油工业上第一口井: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

4.延长油田的:中国陆上第一口井——延一井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1939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

大庆油田的功勋井:松基三井第二章石油地质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碎屑岩(D)A砾岩 B砂岩 C粉砂岩 D泥岩2.岩石顶面的特殊痕迹称为哪类构造(D)A外部构造 B褶皱构造 C层理构造 D层面构造3.储集层: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并且当开采时石油和天然气能够从里面流出来的岩层断层圈闭:储集层正上方有盖层封盖,侧方有断层遮挡(油层与断层面另一方的非渗透岩石对接)。

断层能否形成圈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使岩层位移后,储集层上倾方向相接地层的封闭性。

层盖:为了使储集层的油气不逸散掉,在储集层的上方需要有一套致密的、不渗透的地层把储集层中的油气保护起来,阻止油气向上渗漏或扩散,这种致密、不渗透的保护层就叫做盖层。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某一岩层面的海拔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该岩层的空间起伏形态,又称构造平面图。

构造圈闭:构造圈闭是世界上发现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圈闭,它是由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形变(褶皱)或变位(断裂)而形成的圈闭。

4.对圈闭形成时间与位置的有效要求是什么?圈闭形成时间不能晚育油气大量运移的时间,否则他就不能捕获油气;圈闭分布位置不能离油源区太远,否则也不利于捕获油气,因此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圈闭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油气。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题目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题目《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试题注意事项: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

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是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质、油气层物理、渗流理论和采油采气工程等方面的成果及它们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气藏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和评价,在油藏描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驱油机制及驱动方式,预测未来动态,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2、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

3、HSE管理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是由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

领导和承诺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

承诺是HSE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动力,自上而下的承诺和企业HSE文化的培育是体系成功实施的基础。

4、国际能源机构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EA)是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

其宗旨是协调成员的能源政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需求的措施,加强长期合作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供石油市场情报,拟订石油消费计划,石油发生短缺时按计划分享石油,以及促进它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等。

二、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1、1986年的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石大 《石油工业概论》 在线作业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石大 《石油工业概论》 在线作业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1(5.0分) 添加剂属于()A) 石油炼制产品B) 石油化工产品C) 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参考答案: C2(5.0分)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是在()A) 公元975年B) 公元976年C) 公元977年D) 公元978年参考答案: C3(5.0分) 测井主要属于()A) 地质勘探法B) 地球物理勘探法C) 地球化学勘探法D) 钻井法参考答案: B4(5.0分) 以下哪项不是人类走过的能源消费时代()A) 薪柴时代B) 煤炭时代C) 石油时代D) 手工时代参考答案: D5(5.0分) 石油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的含量。

A) 杂质B) 微量元素C) 水D) 胶质、沥青质参考答案: D6(5.0分) 油气主要储存于()A) 沉积岩B) 岩浆岩C) 变质岩参考答案: A7(5.0分) 现代石油工业发端于()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俄国参考答案: B8(5.0分) 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A) 1815年B) 1825年D) 1845年参考答案: C9(5.0分) 1750年前后,四川自贡地区的井,一般深约()A) 100-200米B) 200-300米C) 300-400米D) 400-500米参考答案: C10(5.0分) 1815年的桂咸井已钻达()A) 798米B) 799米C) 800米D) 801米参考答案: A二、判断题答题要求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5.0分) 添加剂属于石油炼制产品。

A) 正确B) 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2(5.0分) 皮带式抽油机是无杆泵抽油机的一种。

A) 正确参考答案:错误13(5.0分) 溶解气可以是驱油的能量。

A) 正确B) 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4(5.0分) 石油的颜色丰富多彩的原因是里面含有胶质、沥青质。

A) 正确B) 错误参考答案:正确15(5.0分) 碳纤维属于石油产品。

石油工程概论 考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工程概论 考试题及答案.doc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石油工程概论》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综述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任选4小题,共60分)(综述题请根据知识点提示结合课件组织答案,每道题目不少于400字。

照抄知识点提示不得分。

)选做题号:1. 阐述井身结构的主要内容,说出各内容所包括的具体知识,并画出基本的井深结构图。

答:井身结构是指由直径、深度和作用各不相同,且均注水泥封固环形空间而形成的轴心线重合的一组套管与水泥环的组合。

包括井中套管的层数及各种套管的直径、下入深度和管外的水泥返深,以及相应各井段钻进所用钻头直径。

⑴井身结构的组成及作用:井身结构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等组成。

①.导管: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导管。

其作用是保持井口附近的地表层。

②.表层套管:井身结构中第二层套管叫表层套管,一般为几十至几百米。

下入后,用水泥浆固井返至地面。

其作用是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

③.技术套管:表层套管与油层套管之间的套管叫技术套管。

是钻井中途遇到高压油气水层、漏失层和坍塌层等复杂地层时为钻至目的地层而下的套管,其层次由复杂层的多少而定。

作用是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④.油层套管:井身结构中最内的一层套管叫油层套管。

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取决于油井的完钻深度和完井方法。

一般要求固井水泥返至最上部油气层顶部100~150米。

其作用封隔油气水层,建立一条供长期开采油气的通道。

⑤.水泥返高:是指固井时,水泥浆沿套管与井壁之间和环形空间上返面到转盘平面之间的距离。

2.简述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的定义,影响绝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绝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且流体的流动符合达西直线渗滤定律时,所测得的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其中某一项流体的渗透率叫该项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叫相渗透率。

《石油工业概论》课程考试模拟题

《石油工业概论》课程考试模拟题
22. 世界上主要的含油气地区都是( )生油气沉积环境。 A 海相;B 陆相;C 海陆过渡相;D 湖盆相;
23. 世界石油工业历经了()次石油危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石油工业概论》 第 3 页 共 12 页
24. 地层原油的弹性大小常用( )表示。 A 压缩系数;D 体积系数;C 压力系数;B 溶解度
17. 石油勘探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地球物理方法是( )。 A 重力勘探; B 电法勘探; C 磁力勘探; D 地震勘探;
1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立式分离器的特点() A 排污方便;B 气液界面小,液面控制较难; C 适于处理含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D 占地面积小,对海上油田而言,甲板单位面积 负荷重
A 生油物质,储集层(岩),盖层;B 生油层(岩),储集层(岩),盖层;C 生油层(岩),储集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盖层;D 生油物质,储集流体,盖层
35. 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可以得到岩层的(
)等信息。
A 地质年代; B 岩石的性质;C 地下油气藏含油面积; D 地下岩层地质构造特征;
36. 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 A 生物化石;B 构造特征;C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D 岩石颜色;.
3.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 下列选项中哪种过程得到的石油产品质优价廉()。 A 一次加工; B 二次加工; C 油品精制; D 油品调和
5. ( )技术原理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 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A 重力勘探; B 地震勘探; C 弹性勘探; D 振动勘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欠平衡压力钻井
答: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

2、酸化
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3、矿场油气集输
答: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

4、油气藏
答: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所谓工业性油气藏:是指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一般用单井日产油量来衡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油气藏的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油藏中的流体(油、气和水)也只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能流动。

油藏的驱动力是指驱动流体并使其运动的任何力。

所谓驱动方式是指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

油藏中的驱油能量一般有:(1)
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天然气的膨胀能;(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4)气顶气的膨胀能;(5)重力势能。

2、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1)抽油机的组成:油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

(2)抽油机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曲柄轴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

3、简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以及防止措施。

答:形成条件:(1)气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存在游离水;(2)有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3)有一定的扰动。

4、石油危机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答: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减少石油供应和提高油价的双重产物对于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沉重的大忌了当时过于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

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石油产销的控制。

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过高的油价使石油的需求量下降,各个国家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工业开始在非欧佩克产油国大力发展。

总体来说第三次石油危机中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第三次石油危机势削弱了那些大力依赖石油发展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

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这几次石油危机的共同特征: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

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

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
超过了欧佩克组织。

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5、比较炼制产品组分上的异同。

答:原油分为轻组分和重组分,轻组分是指分子量比较小,沸点较低,易于挥发的产品。

重组分是指组分较重,沸点较高的产品。

原油的“馏分”是石油炼制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沸点,通过加热蒸馏,将其“切割”成若干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馏分” 就是指馏出的组分。

原油的蒸馏是原油进行炼制加工的第一步,是石油炼制过程的龙头。

炼油厂一般以原油蒸馏的处理能力作为该厂的生产规模。

通过常减压蒸馏把原油中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获得直馏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和重质油馏分及渣油。

三、论述题(共30分)
论述我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

要求:需论述五个方面,总字数在800字以上。

答:1 准军事组织文化。

企业作为一个产业组织体系,本身就具有也需要一种准军事的作风。

但是,几乎任何一个中国企业都没有石油企业那样更像军事组织。

其渊源可追溯到大庆石油会战时期。

建设大油田缺少大量的产业工人,其空白是由军队成整建制的转业来填补的,从这点来说石油文化的形成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

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建设领域还十分流行。

2 混合文化。

这是构成独特石油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几乎每一个油田之中,全国各省区市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而油田人转战南北,在形成现代“逐油藏而居的石油部落”的同时,所吸收、携带的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文化又进行碰撞、共生。

此外,国际石油
开发合作使各民族文化的因子在油田的大熔炉里进行交汇、融通、杂交、再生,也形成了文化混合现象。

3 政治文化。

石油对于中国一直是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故而中国的石油又有“志气油”的称谓。

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起。

石油人便成为共和国工业界的精神娇子,同时也打上了强烈的政治烙印。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石油人的政治情结也从没有丢失。

4 独特的会战文化。

这是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初期,在当时基础差的国情背景下形成的。

而这种方式在资金匮乏、基础几乎为零的条件下也许只能是首选的方法。

也因此在石油人的心里现在还遗留着会战的情结。

5 榜样文化。

这是石油文化中十分耀眼的部分。

其中,铁人王进喜与其他行业的英模一道登上天安门接受了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当时面对贫困求发展的必须。

王铁人在全国闻名的时候,石油内部被树立起来的铁人还有几位,他们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榜样。

他们的精神感召着百万石油大军以及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6 英雄主义文化。

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
的家”的精神。

现在看来也是令人肃然起敬。

产生这种思想有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因素。

7 开拓进取文化。

这在勘探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职业的特点,一方面锻造了石油人的开拓精神,另一方面则锻炼了承受能力和韧性,形成了石油文化敢打敢拼的特征。

石油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定位及形成的个性化特征,都是当时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并对当时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整整影响了几代石油人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而献身于石油事业。

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随着当今石油石化行业所面临的环境改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方式等也必须随之改变。

这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石油石化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