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国际投资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敲开壳牌市场大门的秘诀

敲开壳牌市场大门的秘诀

敲开壳牌市场大门的秘诀作者:文学军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1期2 0 1 6 年1 0 月1 3日,无疑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CPECC与壳牌公司签约伊拉克巴士拉天然气公司老厂改造项目(BGC项目),合同额约2.8亿美元。

这看似普通的合同签约,标志着CPECC敲开了壳牌的大门,正式进入壳牌市场,实现了壳牌高端市场零的突破。

“公司在特殊时期,在市场低迷、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为公司完成今明两年的经营指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盘活了伊拉克分公司的各种资源和公司在中东的资源;也充分展示了CPECC在国际市场识别和管控风险的能力……” CPECC总经理侯洁杰在项目启动会上说。

路漫漫,十四年锲而不舍壳牌BGC 项目总裁西蒙与侯浩杰会晤时说:“在8家投标的公司中,不乏优秀的承包商。

我们之所以选择CPECC,就是看中了你们丰富的项目执行资源、良好的沟通能力、合理的价格等优势、其他西方公司无可比拟的现场综合服务能力,尤其是你们一流的HSE业绩,这也是你们中标该项目最关键的因素。

”壳牌BGC高级合同工程师特蕾莎女士也说:“我们选择CPECC,就是看重了他们一流的HSSE业绩、强大的国际EPC项目执行和工期保障能力。

”听到国际排名第一的油公司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在场的每一个CPECC人无不感到自豪。

CPECC伊拉克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广恒更是有些小激动。

他说:“我2002年大学毕业进入企业时,那时连壳牌的资格预审都过不了。

我们很认真地准备材料,尝试过多个项目,如尼日利亚的Gbaran油气处理厂、代尔塔州储罐项目、伊朗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

”资格预审是参加海外项目特别是像壳牌这种国际知名油公司项目的第一关。

从2002年开始,CPECC就通过海外市场渠道收到过壳牌项目的资审。

但其资格预审资料中关于 HSE相关问题,尽管竭尽全公司之力,都难以满足其要求,更提供不了相关数据和支持证据,而HSE是壳牌资审最看重的评估承包商的标准之一。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1)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1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

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

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

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斯洛文尼亚的经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

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

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有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10月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这些修改赋予斯洛文尼亚财政部逐案审查对外直接投资,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权力,未来投资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的收益。

世界500强前20强荷兰壳牌集团企业文化

世界500强前20强荷兰壳牌集团企业文化

“世界上最赚钱公司”的企业文化――壳牌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英国/荷兰壳牌集团〔Royal Dutch/Shell Group〕是国际资本合资设立的世界第一大石油垄断集团。

壳牌集团60﹪的股权由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持有,40﹪的股权由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持有,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

壳牌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勘探生产、油品加工、化工、天然气、发电等五大方面,其经营的石油和天然气约占全世界的8﹪,在大约50个国家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在34个国家提炼石油,把石油销往100多个国家,公司业务涉及130多个国家。

作为全球500强中最受人注目的企业之一,壳牌集团被称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1993年到1996年连续4年是世界500强的利润第1名。

壳牌集团由企业文化形成的经营方略和管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世界各国企业家、经济学家的一致推崇,被誉为“壳牌模式”。

这些成功的经验被许多国家的企业所借鉴和模仿。

壳牌集团在《财富》2003年度世界500强中排序第4位,年营业收入1794.31亿美元。

一、壳牌集团的百年风雨历程皇家英荷壳牌集团创建于1907年,其前身系两家独立的公司。

一家是荷兰人琼·凯斯勃于1890年创立的皇家荷属东印度群岛石油钻井开凿公司,后改为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一家是英国人马库斯·塞缪尔于1897年联合从事石油运输及销售业务的几家中小企业组成的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

这两家公司原为竞争对手,后在同洛克菲勒财团的激烈斗争中联合起来成立壳牌集团。

1910—1913年期间,壳牌集团先后在加里曼丹、俄国、埃及、墨西哥、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炼油基地,并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州设立子公司。

1913年,壳牌集团分别收购了伊拉克、埃及、委内瑞拉、罗马尼亚、俄国、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俄克拉荷马等地的产油公司,并逐步扩大了设在欧洲、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销售机构,因此跃居世界石油公司首位。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分析——以壳牌公司为例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分析——以壳牌公司为例
( 一) 最大限度地提 高现 有业务水 平—— 精益 求精 壳牌在 中国 的现有业 务主要集 中在 勘探 、生产 以及油 品市场——在 遍布 中国的 2 5 0 个城市 中向机动 车驾 驶者和 工业界销 售各种润滑 油产品 , 管理 5 个省份 中的仅 4 O 个 加 油站 , 还包括 沥青 业务 。在油 品业务领域 , 壳牌提 高 了盈利 水平 , 增加 了润滑 油产 品 的销 售 , 改善 了售后 服务 , 并 且通 过改进 销售 网络来 降低成 本 。在 勘探 和生产 业务 中 , 壳 牌 为南海 的西 江油 田进 行 了一项 “ 生 产极 限” 研究 , 这是 一个 与 中国海洋 石油总 公司 和菲利普 斯石 油公 司的合 作项 目。 据估计 , 该 项研究使 2 0 0 1 年 的产 量增加 了 2 5 0 万桶原油 , 相 当于每天多生产 7 0 0 0 桶原 油 。
由于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识别的风险也不会一成不变有些潜在的风险转化成现实的风险或者又有新的风险产生因此没有一劳永逸的风险管理不仅局限于战略重组交易对日后的生产经营也不能放松警惕管理层需从动态的视角跟踪主要风险因素的变化掌握这些因素变化的方向及时采取措施使风险损失尽可能的降低


合作。所有从事相关业务的其它运作公司都可以通过研究 功能 , 获得某一 运作公 司的新技 术 。 壳牌公 司的这种矩 阵结构 的优 点是 : 1 . 应变 能力强 。 一 方 面通 过设 置产 品主线 以适应 产 品竞 争压 力 ;另 一方 面 , 设 置地 区主 线 , 以满足 地 区主线 , 满 足不 同地 区 或东道 国 的特殊要求 ,同时通过职能主线保持对子公司的控制 , 因 此可将产品、 市场竞争及环境综合考虑、 分析和调整。2 . 子 公司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信息和指导 , 以利于分析比较和 选 择最 佳决 策方 案 , 从 而 提高 捕捉 机会 , 自主发 展 的积极 性 。3 . 可 较大程度地减 轻高层主管 的 日常事务 负担 。 其缺 点在 于 : 1 . 产生 多头领 导 , 容 易发 生权 责 冲突 , 从 而 产生“ 扯皮 ” 现象 , 影 响决 策效率 。2 . 组织结 构复杂 , 各 层 次 利益 难 以完 全协 调 同统一 , 若安 排 不 当 , 可能 造成 无 政 府 状态 。3 . 机构庞 大 , 组织 管理成本高 。 兰、 壳薄公司在中嗣 构投羹壤■ 分析 目前 ,壳牌 已成为在 中国投资的最大 的国际能源公 司 之一, 壳牌在 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合资项 目。壳牌在 中 国的投 资 目 标 是开 发 中国的天 然气资 源 、 通过利 用其 煤 气 化 技术来 发 展清 洁煤 炭技 术 , 开发 可再 生 能源 , 以及 开 发中国所需要的环保 、 高效和安全的产品。壳牌的投资战 略 围绕三个 主题展开 。

壳牌的品牌战略研究分析(最新整理)

壳牌的品牌战略研究分析(最新整理)

壳牌的品牌战略研究分析(经理办公室整理)一、壳牌总体战略1、关于壳牌壳牌是一家雇员约102,000人、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能源和化工集团。

在中国,志在成为中国领先的国际能源公司,以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方式来满足能源需求、并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客户的利益做贡献。

2、壳牌的价值观壳牌设定了很高的业绩和道德行为标准,并在全球经营范围内推行。

壳牌的《壳牌商业原则》、《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帮助每一员工按照“诚实、守法和尊重他人”的核心价值观行事,并遵守相关法规。

3、壳牌的中国企图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润滑油市场和未来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壳牌已经作出决定,要把战略核心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

为此,2007年壳牌在西方市场剥离了高达120亿美元的企业资产,制定了“东进战略”,其战略转移的投资重点集中于石化下游市场以及新能源领域。

壳牌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仅次于中石化和中石油,排名第三。

但是作为国际品牌来说,壳牌润滑油在国内是处于第一位的。

壳牌在中国的愿景非常简单,希望能够保持国际油品公司第一的地位,希望能够给中国消费者,尤其是目标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在今后的几年里,能够一直保持市场第一位的位置,并且做得更好。

4、全新品牌战略的诞生近十多年来,中国汽车后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从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虽然今天,持续的增长已经让中国市场成为了壳牌全球业务的第二大市场,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来自环保法规、有效利用能源、发动机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等各方面的挑战都要求壳牌润滑油必需运用前瞻性策略抢占先机。

由此“只为驾御挑战”的全新品牌战略应运而生。

此次壳牌润滑油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品牌和产品重塑,是其领先科技优势加上前瞻性市场洞察力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对壳牌润滑油中国市场合成油战略的巨大推动。

面对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壳牌润滑油因地制宜,全面部署符合中国的重塑举措,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引领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的雄心壮志。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对比分析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对比分析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对比分析(1)巴斯夫集团——中国化工业最大外资企业之一1)公司概况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2009年集团全球销售收入达507亿欧元。

集团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

其中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共有60多个,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AG)为巴斯夫集团中最大的企业。

巴斯夫在国外的企业大部分在欧州,几乎遍布欧洲所有国家。

此外,在美国、日本、阿根廷、印度、新家坡、埃及、中国等也都设有分公司或分厂。

公司业务以化学品及塑料为核心,涉及植保剂和医药、保健及营养、染料及整理剂、纤维、石油及天然气等多类产品。

2)巴斯夫在中国为加强中国业务的运作,巴斯夫于1996年成立控股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已经成为了中国化工业的最大外国投资企业之一。

2000年,中石化和巴斯夫以各50%的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约29亿美元,于2005年6月投入商业生产。

2009年07月,前后历经3年,中国石化与巴斯夫集团关于南京扬子石化的扩产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开工建设阶段,该扩产项目投资达14亿美元,位于南京的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包括扩大现有的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新建10套化学品装置及扩建3套现有装置。

其中,乙烯裂解装置的生产能力将自60万吨/年提高至75万吨/年。

巴斯夫在中国化工业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参与十余家合资企业,所有产品系列均配合公司在上海及南京两大生产基地的运作。

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

巴斯夫现已有2个一体化基地,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总厂和安特卫普,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再建2个。

(2)埃克森美孚——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石油公司1)公司概况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全球最大的炼油和油品销售商,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气生产商。

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国际化工企业

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国际化工企业

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国际化工企业一、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简介1、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壳牌是一家国际能源和化工集团,总部位于比利时海牙。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一,营业收入4817亿美元,利润265.92亿美元。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天然气、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

它亦则为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融资、管理和经营多方面拥有丰富运营的经验。

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约93000人,油、气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和3.5%。

壳牌的十一个业务部门是:上游业务、下游金融业务以及技术和项目部。

上游右岸业务负责勘探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下游业务负责提炼、供应、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货运、生产和销售一系列品牌,化纤并为工业客户生产石化产品。

项目和技术部负责壳牌主要项目的交付,并推动研究和创新,为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壳牌所有的核心业务都已进入了中国。

上游业务(石油液化开发和液化液化),主要包括与铁矿石中石油合作的陕西长北天然气项目、与总而言之中石油合作的四川非常规天然气项目、与中石油工业合作北的山西省石楼北煤层气项目等。

下游业务(包括油品和化工),主要包括润滑油生产、加油站业务、沥青、天然气制油燃料、与中海油合作的南海石化项目以及其他石化产品包括乙烯、乙二醇、苯乙烯、高碳烯烃及前体、多元醇、溶剂和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等。

项目与技术部门(包括美孚全球除此以外解决方案部和煤气化业务),主要包括洁净煤业务,现阶段与中国签订了19个煤气化技术许可合同,并通过其清洁焦炭技术服务中心为提供贷款客户提供支持;壳牌部为全球解决方案部为中国的煤气化、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客户提供一系列几项的工艺技术咨询服务,还向加盟商提供炼油、石化行业最先进的催化剂。

壳牌是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际能源国际性公司之一。

2、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公司中国石化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欧文市。

第一专题国际投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专题国际投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1 Source: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6 10
Figure 1.1. FDI inflows, 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 1980–2003 (Billions of dollars)
1 Source: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4 11
(4)投资产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和铁路等基础设
1
施。
1
(二)低迷徘徊阶段
1、时间:1914-1945年
2、特点:
(1)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使国际投资总额虽 有增长,但幅度很小
(2)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逐步取代英 国成为头号资本输出国
(3)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官方投资呈上升趋势, 但私人对外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24
挪威、秘鲁、卡塔尔、
欧盟流出总
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南非、
存量3172
斯威士兰、瑞士、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88
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
突尼斯、土耳其、
阿拉1伯联合酋长国、也门 截止2001年,单位10亿美圆
美国的合作伙伴:阿根廷、阿塞拜疆、 玻利维亚、加拿大、 智利、哥斯达黎加、 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洪都拉斯、 冰岛、 以色列、墨西哥、巴拉圭、俄罗斯联邦、 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瑞士、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
1
59
• 然而,合并之后,形式并没有朝预期的 方向发展。受累于成本等原因,克莱斯勒 连年亏损,这让戴姆勒不堪重负。由于克 莱斯勒的经营形势一直差强人意,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股价已经从合并之初的 108.56 美元(1998 年5 月6日)下跌到 26.96 美元(2003 年3 月12日)。新公 司的总市值也由最高时的1083亿美元缩减 至273亿美元,这还不如合并前戴姆勒一家 的市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家荷兰石油公司 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
母公司
英国壳牌石 油有限公司
荷兰壳牌石油 有限公司
控股公司 美国壳牌石
油有限公司
后勤服务
运营公司
….营运 公司
A营运公 司
B营运公 司
C营运 公司
一、壳牌简介——组织结构(1940’s末)
常务董事会 (CMD)
监事会
皇家荷兰石油公司
壳牌运输和贸易 有限公司
英国壳牌 石油有限 公司
问一问?
X Ké?
Qià o? √
这个字念啥?
问一问?
壳牌中国投资情况分析
08人力1班&2班 陈燕慧 黄 璐 郑铭斯 张绮虹 许丹燕
壳牌:《财富》500强排名
• 第一名
• 4580亿美元
2010
• 第二名
• 2851亿美元
• 第二名
• 3781亿美元
2009
2011
壳牌中国投资情况分析 一、壳牌简介 By 绮虹&黄璐
二、壳牌中国——在华投资情况
能源开发和生产
• 海上天然气开采 • 液化天然气 • 原油生产 • 天然气市场开拓 • 润滑油 • 沥青 • 成品油
产品营销业务
转让煤气化技术
投资大型石化合资企业
目前, 壳牌在我国有18 家独资或合资公司,员工约2 000 人, 其中约90% 是中国员工。壳牌公司与中国3 家大的石油天然气 公司都有合作。
荷兰壳牌 石油有限 公司 后勤服务
美国壳牌 石油有限 公司
A营司
增 设 董 事 会 和 监 事 会
一、壳牌简介——组织架构(1995年后)
常务董事会 (CMD) 监事会
皇家荷兰石油 公司
壳牌运输和贸 易有限公司
按 业 务 管 理
勘探开 采商业 组织
石油产 品商业 组织
三、壳牌并购案例——收购统一
(1)案例展示: 1、背景: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最 大的专业生产润滑油及辅料的民营企业,以生产 “统一”牌润滑油系列产品著称于市场,它的一 举成名源于一支广告,“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 擦”。 2004年统一的销售额轻松突破了20亿元, 与中石油昆仑、中石化长城在润滑油市场中形成 三足鼎立的局面。 2 、瓶颈:统一的基础油 80% 来自日本、新加坡、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急 剧变化,全球的基础油供应非常紧张,成本不断 提高,加上国内外各石油巨头的资源垄断与业务 扩张,统一在夹缝中艰辛生存。
三、壳牌并购案例——收购统一
3、并购:2006年9月23日,在事先并无“风声” 的情况下,壳牌中国控股私有有限公司(壳牌中国) 在北京向媒体宣布,购买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统一石化)旗下的“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和“统一石油化工(咸阳)有限公司”75%的股份。 在保持原有的品牌不变情况下,更名为:壳牌统一 (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到2006年年底,壳牌 在中国的总投资约40亿美元,是在中国进行投资的 最大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
化工商 业组织
天然气 商业组 织 后勤服务
煤炭商 业组织
A营运公 司
B营运公 司
C营运公 司
…营运 公司
一、壳牌简介——全球战略

一体化战略
发展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炼制和最终产品的批发和零售的 上中下游一体化格局。

低成本战略
规模经济;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与其他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来降低
在华投资情况——投资形式和方式

能源开发和生产
壳牌在投资能源开发和生产方面主要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通过与中国 本土企业建立合资或合作公司的形式,实现对中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生产。

产品营销业务
20 世纪80年代初至今, 壳牌公司主要这些领域成立了合资和独资企业,并 且还采用非股权方式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和咨询。
系, 雇员人数约10 万人, 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
一、壳牌简介——五大核心业务
勘探和生产
油品
天然气及 发电
化工
可再生能源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而且是石 油化工、公路运输燃料、润滑油、航空燃料及液化石油气的主要销 售商以及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
一、壳牌简介——组织架构(19世纪初)
• 19 世纪90 年代初,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把煤油输入中国,并在香港、上海、广州和厦 门建立油库。 • 1894 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进“Crown”牌煤油到中国。当时中国内地称这种 “Crown”的品牌为僧帽牌,在香港则称宝盖牌。 • 二战前,壳牌在中国设立了超过50 间附属公司,在约20 个省份经营1000个经销处;
中游:原油、石化产品等的炼制 下游:提供高质量的润滑油、沥青、燃油、化工等产品和加 原油——南海西江油田、吉林油页岩资源地质勘探 油站服务。 上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生产 成品油 太阳能 —— 为云南和新疆的 26个偏远村庄提供太阳能中央 —— 覆盖 250多个城市的全国性润滑油销售服务网络,约 700 海上天然气 —— 东海、渤海湾、渤南 发电系统 个加油站,几乎所有省级和主要高速公路的沥青供应 陆地天然气 ——陕西长北天然气气田、四川非常规天然气、杭州天然 天然气制油燃料 成品油——六大润滑油调配工厂, 12个沥青工厂和2个沥 ——上海、北京和天津公交系统(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 气合资企业 青混合料厂 放) 煤层气——山西石楼北区块煤层气 液化天然气 石化产品—— 全球领先的多种石化产品,如乙烯、乙二醇、 —— 广东和上海的LNG项目 苯乙烯、高碳烯烃及衍生物(南海石化项目等) 天然气市场开拓 ——投资建设天然气管道、城市输气管网和发电厂项目
进入中国
• 1950 年后,壳牌继续在中国发展,并成为当时唯一一间留在中国经营的西方油公司;直 至1966 年,该办事处才结束; 改革开放前 • 在改革开放之前,壳牌主要采取国际独资企业形式,以设立子公司、绿地投资等形式在 中国的发展;
• 1980 年,壳牌在北京建立办事处,积极开展化工产品贸易; • 1983 年,壳牌先后与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始在南中国海进行石 油勘探工作。 改革开放后 • 1985 年及1987 年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了两个合资油库。此后,壳牌在中国更加积极投 资;
二、壳牌中国 三、收购案例分析
By 燕慧&黄璐 By 铭斯&丹燕
一、壳牌简介

壳牌公司的全称
英荷壳牌公共股份有限公司 Royal Dutch Shellplc

成立于1907年
壳牌集团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
国际石油公司之一。
英国壳 荷兰皇 英荷 牌运输 家石油 壳牌 壳牌公司在全球 公司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和业务关 公司
三、壳牌收购统一——案例分析
(4)案例启示
第一,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并购,不应该是
一方对另一方的“吞并”,而应该是强强联手,
相互学习和融合;
第二,品牌的缔造者是有国籍的,而品牌的
培育和影响力则能够超越国界,当然这不仅仅需
要企业家及消费者都具有博大的胸怀,还要有对
未来市场的远见卓识。
壳牌中国投资情况分析
三、壳牌收购统一——案例分析
(2)交易动机
三、壳牌收购统一——案例分析
(2)交易动机
壳 牌 的 交 易 动 机
资产组合,取得下游业务
统一润滑油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
中国本土化的市场战略 中国人才 产品和品牌有互补关系
三、壳牌收购统一——案例分析
(3)并购后竞争格局 壳牌与统一合资之后,壳牌全球的产量提高 了8%, 并使壳牌在全球润滑油市场占到16%的 份额,成为中国润滑油市场排名第一的国际能源 公司。
一、壳牌简介 二、壳牌中国 三、收购案例分析 By 绮虹&黄璐 By 燕慧&黄璐 By 铭斯&丹燕

转让煤气化技术
利用技术转让,通过非股权经营的形式,发展在中国的煤气化项目。

投资大型石化合资企业
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投资大型石化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配合全
球竞争要求的规模和规模经济。
在华投资情况——纵向一体化战略
上中下游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指在一个大型企业内部,以油气产 品为纽带,形成纵向上的产品链,既拥有大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 大量的油气炼制能力及营销网络,也拥有多种化工产品生产能力。 壳牌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布局——“更多的上游和赚钱的下游”
生产成本。

多元化战略和产品有限的多样化战略
向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但业务限于相互紧密关联和协同的能源 和化工行业,极少越出熟悉的行业范围。

国际化扩张战略
壳牌公司在许多国家有业务往来,以保证一个地区的动乱或事故不会影 响其全球业务。
二、壳牌中国——壳牌中国历史
壳牌在中国发展业务,已超过100 多年。
(杭州天然气高压管网系统、福建太平洋电力公司、国际电力公司)
在华投资情况——纵向一体化战略
壳牌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布局
上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生产 中游:原油、石化产品等的炼制 下游:提供高质量的润滑油、沥青、燃油、化工等产品和
加油站服务。
作用:通过资源整合、最优化配置,一体化石油企业 各板块优势互补,实现资源高附加值加工,追求利润的最 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