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中国新经济区划分

中国新经济区划分:八大综合经济区构想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及相关深加工工业,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光谷”和汽车生产基地。
其他6个综合经济区分别为: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传统划分: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中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
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近两三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批复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等、横琴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10多部区域规划和文件。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
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
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现有林地面积4393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为37亿立方米,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分布区域之一。
人均耕地面积0.309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
环渤海湾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合作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重点流域综合规划2008年10月,由苏、鲁、皖、豫四省20个地级市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第二十一届市长会议暨区域农副产品物流发展与合作论坛举行。
珠江知识点总结

珠江知识点总结珠江上游主要为流经贵州、云南的河流,以及其源头的高原湖泊。
其中最大的河流为贵州境内的贵江和云南境内的元江,而最大的湖泊则是云南境内的滇池。
这些水域都是珠江的重要水源地,对于珠江的水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珠江上游的山区地势复杂,盛产矿产资源,对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
珠江中游主要为流经广西南部的漓江和柳江。
漓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壮美的山水景色闻名,柳江则是珠江水系中最大的支流。
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近年来广西经济的发展,中游地区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珠江下游主要为流经广东地区的珠江主干和其流入珠江口的西江、北江等河流。
下游地区是珠江流域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利资源,能够支撑起较为发达的农业、工业和城镇用水需求。
珠江下游地区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有广东省内各种行业和公司,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珠江流域的水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珠江水域虽然丰富,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的急剧消耗和污染的问题。
政府和相关单位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珠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通过生态保护、水资源调度、环境治理等手段,试图解决珠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
珠江水域的水利资源也是其重要资源之一。
利用珠江水域的水力资源,中国南方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水电站,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大型水电站,如以神州大坝为代表的水利工程。
这些水电站为南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也为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珠江流域的人文资源也是其重要资源之一。
珠江流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和人口聚集地,也是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和历史遗产地。
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片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地。
这些人文资源对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珠江是中国南方的第一大河,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利资源和人文资源,对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二、长江中游地区
3.江西省物流发展 江西将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依
托南昌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依托其他中心城 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 、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推动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区物 流网点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现代物流 、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
第5章 国内物流 分区地理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发展
一、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黑龙江省,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 得名,简称“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接 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 治区。
在2003年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旋律下, 该区各省市着眼于在区域经济的框架下 发展物流,区域物流中心初步显现,区 域内跨省市物流合作在探索中推进,本 区物流在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一、北部沿海地区
2.天津市物流发展 天律的物流发展处于快步发展阶段。天 津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 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的大京津经济圈总体规划中,天 津市被列为“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东部沿海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 沿海中心,跨长江下游两岸,东临黄海 ,有约1 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 、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 、上海毗邻。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南冀,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 ,也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二、东部沿海
(二)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 物流是上海市新兴产业之一,上海物流产业
珠江水系概况

一、珠江水系概况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全长2214公里,横贯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连通越南北部〔如图1所示〕,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图1 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流域属于复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
西江流域面积353120 km2,占全流域面积77.83%;北江流域面积46710 km2,占全流域面积10.30%;东江流域面积2704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6%;珠江三角洲及流入区内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共计2682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1%。
珠江流域集水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在1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
珠江水系航道包括了中国内河航道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和“一网”,如图2所示,航道布局以西江为主干,上游通过三个通道与云贵连接,这三条通道分别是南线通道右江;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线通道都柳江、融江、柳江,流经中游的广西,经西江航运干线与下游三角洲航道网及北江、东江贯穿,通过八个口门入海,形成江海相连、干支相通、水陆联运的水运体系。
图2 珠江水系航道分布图二、珠江内河水运现状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珠江水系主要航道有: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右江、左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北江、东江、都柳江、融江、桂江、贺江等。
珠江水系中上游航道由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库区不断建成蓄水,水域面积增加,航道从天然航道向库区航道转变,航道条件优良,下游航道经过系统治理,通航条件逐步改善。
根据对珠江水系内河港口现状分析,内河港口布局及规模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布局基本吻合,下游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大,上中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小。
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已经形成了由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构成的布局。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位置 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与P缅甸、Q老挝接壤。 2.地理事物 (河流):A金沙江(长江)、B澜沧江、C怒江。 (城市):F昆明。
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水污染造成部分城市水质型缺水(大气污染导致酸雨危 害突出)
长江流域城市与矿产分布图
二、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 交通的发展。
2.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发 展。
3.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有利于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4.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有利于与沿海航运接轨。 三、上海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 区,承东启西,形成“H” 形格局,如图所示。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密度差异: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西双版纳位置图
3.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丰富 ①自然:热带雨林景观,有“热带动物 王国”之称。 ②人文: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 情。 (2)存在问题 ①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区,旅游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③旅游接待能力较小,没能国际化。 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珠江水利委加快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步伐

珠江水利委加快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步伐一、流域基本情况珠江流域片包括珠江流域和两广沿海诸河、韩江流域、滇桂国际河流以及海南省,流域片涵盖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八省(自治区),流域(片)面积81.60万km2。
其中,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流域面积45.4万km2,占总面积的56%。
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流域片内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一批重要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均处于该区域内。
珠江暴雨频繁,是我国洪灾多发性地区,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历时长的特点,其破坏力极强,造成的灾害严重。
西江为珠江流域的主干流,防汛问题尤为突出。
历史上,1915年7月珠江流域的西、北江曾同时发生约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广州市受淹7天,珠江三角洲一片汪洋,死伤10余万人。
近十多年来,受气象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发生非常遇洪水的频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年左右时间里,就频发了50~100年一遇的“94.6”和“94.7”西、北江大水、“96.7”柳江大水、“98.6”和“05.6”西江大水。
洪灾损失触目惊心,据统计,“05.6”洪水,仅广东、广西就有126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25人,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丰富,但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平衡,近几年,由于珠江流域来水连续偏枯、河道变化等原因,加上水资源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导致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接连发生严重咸潮,澳门、珠海、广州、中山等城市供水咸度超标,严重时澳门、珠海的自来水咸度超标2~3倍,珠江三角洲地区100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珠江流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
2005年、2006年,珠江流域遭遇50年罕见大旱,西江流域水量锐减,澳门、珠海、中山连续遭遇严重的咸潮灾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有关部门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和大力协作,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珠江委分别于2005年、2006年的年初连续两次实施了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紧张的局面。
珠江流域的综合治理.ppt

曲靖交通便利,自古是出入云南的门户,还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不少公司前来洽谈投资 项目。
珠江的源头——马雄山
• 马雄山主峰犹如一匹斜卧在高原平台上的双 峰骆驼。那隆起的两座驼峰,一座是海拔 2444米的主峰马雄山,另一座则是海拔2368 米的次峰老高山。两峰之间是具有宽阔脊面 的鞍部。马雄山的山峰向鞍部延伸,有3个连 绵起伏的细小山峰,被茂密的林木所掩盖, 隐约可见。
珠江流域
珠江水系干支流的中下游属丘陵平原 区,耕地集中,经济发达,水量充沛,河 床比降平缓,落差较小,干流适宜结合渠 化航运兴建梯级大流量低水头的径流式电 站;在中上游则有条件兴建调节性能较好 的调节水库,通过流量调节可增加下游梯 级电站年发电量和枯水期出力。
珠江源
曲靖市
珠江源头马雄山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境内的乌 蒙山脉。据云南省环保局原局长杨茂枝介绍, 1983年马雄山被定为珠江正源之后,当地注重源 头保护,其植被覆盖率从55%增加到95%。
源远流长 一路走来
贵州:水土流失威胁西江上游 从珠江源洞口流出的水和周围山区泉水交汇,形 成了南盘江。南盘江和北盘江都是西江水系的支流。 2003年,贵州全省的石漠化面积,达到了3.5万 平方公里。而这个荒漠化的速度,还在以每年3.5% 的速度增长。目前,贵州人为战胜“石魔”,开始 在荒山上尝试“坡改梯”工程,引导农民种植经济 效益好的花椒、金银花等作物,保护西江两岸的水 土流失。 贵州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总储量已达到2400亿 吨,加快把煤炭等资源转化为电力,“西电东输” 已经成为贵州脱贫致富的新希望。专家指出,西电 东输发展的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但如果控 制不当,洗煤可能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长江沿江地带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 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 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
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 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
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 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
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 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 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 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战略构想。
长江流域地理特点: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3.属于湿润地区, 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河网稠密, 湖泊众多, 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 水运便利, 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带: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遍布多个工业基地,1.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2.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3.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4.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两个工业走廊:1.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2.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产品产量
地区
2009年 广西 贵州 云南 本区总产量 比重
肉类
奶 类禽 蛋蜂蜜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7649.7 3732.6 2742.5 40.2
371.3 8.1
19.3
169.6 4.5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丰富多彩 本区海洋资源惟一分布于广西东南部沿海,南临北 部湾,海域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北部湾是我国热 带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重要宝库,栖息着900多种鱼 类、200多种虾类、47种头足类、渔业资源量约为 75万吨,按鱼类捕捞限量标准计算的北部湾渔场总 可捕量每年约为40万吨。 广西沿海矿产资源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已探明北部 湾海底是一个油气盆地,海滨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 砂、钛铁矿和独居石,其中以玻璃石英砂具有开采 价值。广西海洋能源主要有潮汐能、风能、波浪能、 潮流能、海流能等。
本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森林面积和 木材蓄积量,均仅次于东北而居全国第二 位,是我国乔木种类最多的林区。该区原 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主要分布在横 断山区一带。
经济林产种类甚多,有橡胶、松脂、 油桐籽、油茶籽、核桃和生漆等,且多数 在全国占很大比重,许多林副产品一向为 西南传统外调和出口物资。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小组成员:
区域概况 区域优势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发展不足与缺陷 区域未来发展展望
区域概况
珠江中上游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其沿江的滇 桂黔三省区国土面积8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 国土面积的8.4%;总人口为1.3225亿占全国总 人口的9.6%;2009年滇桂黔三省区GDP为 17841.59亿元,占全国GDP总4.6 105.9 20.8
0.7
845.5 118.5
52.3
11.1% 3.2%
2%
0.9 2.2%
羊绒 (吨) 16964
3
3 0.02%
第二产业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 业集中在原材料、能源、生物和农产品加工 业,大多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烟草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以农产品 为原料的轻工业、电业、医药制造业、食品 加工业等产业具有区域比较优势,是推动区 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本经济区与其 他经济区分工合作的优势产业。
298796 638690 2533
48.3% 61%
12.4%
367287 1169289 979366
69872 133363 631
54669 28264 13546
16611 6616
191213
141152 168243 205390
38.4% 14.4% 21%
三、本区畜牧业和渔业发展滞后。
五、烟草业:
烟草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云南烟草工业 产值占云南工业产值的49%,几乎是云南工 业的半壁江山。
知名的烟草品牌有"红河""红梅""玉溪""小 熊猫""红塔山"等,烤烟主要分布在曲靖、玉 溪、昭通等地。
六、医药制造:
1、云南白药(昆明)在独立企业四十行业其中的 医药制造业纳税百强子榜单中名列第11位。
区域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 2 能源资源 3 矿产资源 4 旅游资源 5 生物资源 6 海洋资源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 济区,即滇黔桂三省 区地处我国西南部, 该经济区南临北部湾, 与海南隔海相望,拥 有1595公里长的海岸 线(均在广西境内), 东连广东,是我国东 南沿海地区的西南端, 东北接湖南,北与重 庆、四川为邻,西北 紧靠西藏。
产业介绍
一、能源工业:
由于本区能源资源特别是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能源 工业较发达。
全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排序为:四川第一、西藏 第二、云南第三,贵州第六,其中云南技术可开发量装 机容量为10193.9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 22%、20%和19%。
贵州把发展电力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一手抓乌江流域梯 级开发等水电工程,一手抓大型坑口火电厂建设,同步建设 通往广东的500千伏“两交一直”输电线路,把贵州建成中国 南方能源强省。电力方面,除在建项目外,乌江干 流各 梯级电站、南北盘江梯级电站、清水江梯级电站及其他 水、火电项目。云南水电站则有大型山水电站(澜沧江) 文山州马鹿塘水电站(盘龙河)溪洛渡水电站(金沙江)
地理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的西南面自东向西依次与越南、老挝、缅甸 三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080公里,它是我 国大西南地区通向华南地区、港澳地区及东 南亚、南亚各国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和陆路交 通枢纽。随着泛亚铁路的修建和大湄公河次 流域的开发,特别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的建立,该区将成为我国大西南乃 至全国及其他东亚地区通向东南亚和南亚、 通向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便捷的国际大通 道和区域战略前沿。
二、冶金工业:
主要包括有色金属工业、黑色金属工业和黄 金工业。
1、云南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企 业名录多达546家,贵州214家,在本区的 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本区黄金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以资源和资 产为纽带,大力发展大型黄金集团,规模化 经营格局基本形成,结构调整工作稳步推进。
三、机械工业:
2、贵州省最有特色的当属苗药,在全国申报的162 种苗药品种中,该省占有158种,其中154种上升为 国家标准的苗药品种。省外许多医药企业看中贵州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已把企业 搬进了贵州。
3、 广西是中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中草药物种达 4623种,在全国位居前列。本区医药工业培育出金 嗓子、三金片、鸡骨草胶囊、正骨水、血栓通注射 液、骨通贴膏、尤利特系列医疗器械等一批在国内 乃至国际医药市场均有较好声誉的产品。
机械工业主要集中在贵州和云南两省。 在贵州,有矿山机械、电子仪表、低压 电器、动力机械、通用机床等。云南省, 主要有矿山机械、精密大型机床、动力 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机械等。
四、化学工业
煤化工产业、磷化工产业、氯碱化工与乙炔 化工的技术生物化工、化肥工业是本区的主 导产业。
作为大三线地区,区内有大量三线军工产业, 如云南燃二化工有限公司、贵阳华阳航空电 器有限公司、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等, 三线军工企业在技术、资源、环境方面都有 很大优势:地理上临近东盟诸国,利于出口; 资源蕴含量大,且品种齐全,分布集中,共 生伴生矿多,利于综合发展。
一、贵州在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 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 业、医药制造业等具有区域专业化比较优势; 二、云南在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轻工业、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等产业部门具有区域专业化比 较优势; 三、广西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普通 机械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 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 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产业 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整体而言,在本经济区中,贵州的橡胶制品业、非金 属矿采选业,云南的烟草工业,广西的有色金属矿采 选业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是推进区域分工合作的支 柱产业。
矿产资源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已探明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 属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资源共三十余种,储 量大,铅、锌、锡、锰、汞、重晶石、锑、 铝土矿、磷矿、钨、铜、镍、银、金矿、富 铁矿等保有储量名列全国前列,开发潜力巨 大。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古朴奇特,绚丽多彩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是我国西南的黄金旅 游圈,广西、云南已发展成为我国十大旅游 省区。贵州旅游起步虽晚但旅游资源优势明 显,建设全国“旅游大省”是贵州正在努力 实现的发展目标。
能源资源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能源资源富集,以水能、煤 炭最具优势: 南贵昆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 然气资源、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能资源等, 其中以水能资源,煤炭资源蕴藏量最为富足,开发 潜力十分巨大。 由于南贵昆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水能、煤炭资源,国 家已将其列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随着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南亚缺电的国家对 电力的巨大需求,以云南、贵州富足的电力和区位 优势可将“西电出口”到南亚各国。
主 要 农 产 品 产 量(单位:万吨)
地区 广西 贵州 云南 本区总量 09年国内 比重
粮食 1463.2 1168.3 1576.9 4208.4 53082.1 7.9%
谷物 豆类 1373.8 25.6 922.5 36.9 1274.4 130.4 3570.7 192.9 48156.3 1930.3 7.4% 10%
区域发展现状
1 第一产业 2 第二产业 3 第三产业 4 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
一、农产品种类繁多,部分经济作物产量极 大,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之一:
本区地处中低纬度,地域辽阔,地形 复杂,生物气候多种多样,在经历了长期 的开发之后,形成了农产品丰富多样的特 色。
其中,糖类作物(甘蔗)、烟叶、茶 叶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很大,分别为76%, 43.8%和19.3%,优势特色农业十分突出。
珠江上游经济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贵州的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有“西 南煤海之称”,是我国南方煤炭最多的省 份。贵州煤炭资源储量589.29亿吨(04 年末),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 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其次为云 南(探明储量277.16亿吨 ,06年末)。
贵州煤炭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煤种 全、埋藏浅、分布聚、含硫低、组合好。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独特而多样 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垂直气候特征。由 于多样性气候和环境,该经济区拥有热带、 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 类,高等动物、植物和花卉的种类皆占我国 的一半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 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