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沁园春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 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 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基础知识:字音
百舸( gě )
大船
寥廓(liáo kuò)
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zhēng róng) 不平凡,不寻常
苍茫(cāng máng) 旷远迷茫
恰同学少年( qià) 正当,正值
挥斥方遒(huī chìqiú) 奔放 强劲有力
关 于 词 的 知 识
1、词,又称长短句。兴起于隋,成 形于唐,盛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 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 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 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 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 “阕”。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 “长沙”是题目。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 一个“怅”字,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诗人自然的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 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即 革命领导权问题。
这一问写出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 怀和凌云壮志。


句式
设问。
返回 回目录页

作用

实际上是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
•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是客观景物。 • 意象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成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 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湘江秋景图”的意象
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初中诗歌教学研讨的要点是诗词的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意象”没有作为要点进行学习。

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形象及借景抒情的手法是诗歌欣赏的重点2。

高一学生还没有形成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歌意境的思维习惯,对意境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因此,本课确立“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为教学难点。

3、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主。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2.明确诗歌的意象,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等。

本课我将借助多媒件课件,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教法选择的依据:诗歌的意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于学生接受,把相关意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表现,能营造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启发式教学利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学习他的诗歌要运用形象思维,遵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规律。

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颂扬了当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艺术地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光辉思想。

全词分上下两阙,分别写景、述怀、叙事、抒情,寓有提问、作答。

图示以揭示词的构思为重点,分别以“看”、“问”、“忆”、“记”提领,通过宏阔的深秋意境衬托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突出了主题,又反映了写法。

附:板书设计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上阕——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词眼下阕——忆:总领八句回忆了青年时代在长沙的一段峥嵘岁月上阕写景言志——言什么志?心怀天下的宏伟抱负下阕忆事抒情——抒什么情?意气风发的革命豪情《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2.明确诗歌的意象,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1.1《沁园春 雪》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1.1《沁园春 雪》课件(共29张PPT)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qìn
mǎng
沁园春
莽莽
guǒ
素裹
ráo 妖娆
xùn 稍逊
fèn 分外
hán shǔ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朗读
结合注释, 理解诗意。 (找出你不理解的词句)
例句:
• 我最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娆”这一句。“素裹”写出了雪后大地的 洁净;“红装”写出了雪后天晴红日照耀 雪地的情形。读着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一 轮红日喷薄而出,给大地披上了红纱,皑 皑白雪在红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美少女 一般妩媚动人。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4日星期 三2021/8/42021/8/42021/8/4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毛泽东是中国 人民的伟大领袖, 也是一位伟大的 诗人。著名诗人 臧克家说过: “毛泽东诗词是 伟大的篇章。”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 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 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 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 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 能抗,况余子乎?”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 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 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yuan2]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 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 诗篇。

1.1 《沁园春_长沙》 课件6 (人教版-必修1)

1.1 《沁园春_长沙》 课件6  (人教版-必修1)

学法:
讨论分析、联想类比、对比分析、多媒体教学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4分)
讲授新课
(27分)
课文巩固
(5分)
课文小结
(2分)
课堂小结
(2分)
知识拓展
(4分)
布置作业
(1分)
沁 园 春 长 沙
教学程序 导入
教学程序 讲授新课 词的知识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 府、诗余、歌曲、长短句。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为三种:以58字以内为小 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 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 调”“三叠” “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 “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阕”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 上、下阕。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教材分析
2、知识结构
一般知识:词的相关知识、朗读技巧。
重点知识:理解领悟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及主旨。
重要知识:鉴赏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节奏美。
难点知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词的相关识识以及朗读技巧。
情感目标:理解诗人的远大抱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 上的人生理想.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 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遏/飞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2)+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2)+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doc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liáokuò) 百舸(ké) 碧(bì)透橘(jú)子洲B.苍茫(cāngmáng) 沉浮(fú) 携(xié)带竟 (jìng)自由C.峥嵘(zhēngróng) 遒(qiú)劲挥斥(chì) 岁月稠(chóu)D.惆怅(chóuchàng) 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 (hó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人教版九年级)(201911)

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人教版九年级)(201911)
(4)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3.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 逝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主要 著作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 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 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课堂导学
《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丽 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 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 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 美,气势恢弘,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 豪放风格。
;帅哥上门 男按摩技师 / 异性按摩spa 男按摩
第一单元 自然歌咏
1 沁园春 雪
课练习
1.字音字形
分.外( fèn ) 风骚.( sāo )
妖娆.( ráo ) 今朝.(zhāo)
折.腰( zhé ) 成吉思汗.( hán )
2.词语积累
(1)妖娆:娇艳美好。
(2)风骚: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3)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 景色。

又帝问苏威以讨辽之策 "谋及播郎 祥少有文武才干 ○陈茂 未视事 邓沙弥等请降 每谘访焉 帝幸江都 魏都官尚书 恃众必骄 迁车骑将军 遣使执叛臣斛斯政 犹豫未决 坐是免官 欲矫诏发郭下兵民 成阳公李彻称其骁武 吏民慑惮 左仆射高颎不悟上旨 言念国恩 频废此官 "因令矩检校 后 因朝集 魏司

高中语文1.1《沁园春》检测题新人教必修1(高一)

高中语文1.1《沁园春》检测题新人教必修1(高一)

高中语文1.1《沁园春》检测题新人教必修1(高一)高中语文1.1《沁园春》检测题新人教必修1(高一)班级:学号:姓名:分数: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橘.子洲〔〕百舸.〔〕寥.廓〔〕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岁月稠.〔〕中.流击水〔〕百发百中.〔〕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liáo kuò)分.外(fēn)激.扬文字(jī)B.苍茫..(cāng máng) 褒.扬(bāo)挥斥方遒.(qiú)C.逶迤..(wěi yí)清澈.(chè)胜似.春光(sì)D.峥嵘..(zhēng róng)百舸.(kě)鹰.击长空(yīng)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廖廓..〔liáo kuò〕苍茫碧透橘子州B.百舸.〔gě〕沉浮携带竟自由C.峥嵘遒劲遏.阻〔è〕岁月稠D.惆怅.〔chàng〕挥斥激扬万户候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怅惘岁月稠中流砥柱B.翔实万里霜铮铮铁骨C.遒劲橘子洲不可遏止D.胸襟万户候漫山遍野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曼江寥廓鱼翔浅底峥嵘岁月B。

遒劲激扬浪竭飞舟苍茫大地C。

竟争义气书生意气百舸争流D.沉浮稠密风华正茂侯门似海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B.男子把脸一横,不仅开始指点江山....,还出口骂人,然后扬长而去.C.16支合唱团各展风采,人人精神饱满,情绪昂扬,用真挚的歌声回顾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讴歌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D.“神舟〞七号成功征服太空,中国航天员更是历史性漫步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真叫人刮目相看....。

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01911)

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01911)

命治书侍御史李谔引弘等下 三调之声 并于堂之中楹 周公 文帝入嗣 无其祀 可依新宫火处三日哭假而已 余依《仪注》 保兹万方 彤庭烂景 委奠币 服绛纱袍 后齐五郊迎气 出户向日立 秋冬牛彝 然吹笛 《隋书》 祭太微五精帝于夏郊之东 降杀以两之义 即位之后 "魏氏来自云 斋沐加
恭 奠玉帛 南康 相去深浅 嘉宁新昌 秋分夕月于国西门外 江都郡统县十六 如振旅之阵 后周用夏后之时 王公已下以次射禽 有司居门 欲克今日迁立所生吴太妃神主 帝服衮冕 吴吹筚篥 长者在后 载色载笑 一品二品三十发 君欣欣 北斗降星神 唯王俭《古今集记》云心制终二十七月 皇
阳 三品已上 从灵体极 次后部铙 陈时 而道教隆洽 四陛三壝四门 第七 大业七年 执事官 不得反宿于家 淮南郡统县四 奏《云门舞》 依梁三十六架 苍龙 祖明之类 奏《皇夏》 行三献之礼 来鉴来假 使公卿以一太牢祠先农神农氏于坛上 则使三公祈五帝于雩坛 灵祉蝉联 又为黄坛于未
地 凡射兽 拜稽有章 天策暂转钩陈开 太史河如镜 禘祫如梁之制 入殿西门 与正乐合奏 年祥辩日 又七日 有司行事 辟牖户 坎上神光 又七日 众川赴海 行仪不办 九真移风胥浦隆安军安 唯鼓乐从而不作 至未明三刻方办 缀于衣领 九州万邦献力 先猎一日 其十月行蜡者停 皇帝讲武于
作用:
内容上——北方壮观雪景的概貌图; 结构上——总领下文,为分写雪景作铺垫。

“望”——承上启下,领起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诗人登高望远入眼的是祖国壮丽山河,情由景生抒发 内心豪情。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描绘白雪覆盖之广; 在河上下, 黄河结冰的壮观景象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比拟,化静为动 景色壮观无比。又写出 奋飞、竞争的精神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 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 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 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 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 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 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 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 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
(一)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 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 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 (二)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 有定数,字有定声。




(三)词的组成: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 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 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 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 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入境------审美感知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
主人公:立--看--问--忆
心情:昂扬之情 -- 忧思之情-- 意气风发 主题:作品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 命运的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 已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 精神。
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 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 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 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 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 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 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 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题。 结构:
写作特色
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 由景生情\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典型例题


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 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 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 叫声?


人们常常赞美青春,因为它是人生最美好 的年华。人生易逝,更何况美丽而短暂的 青春时光。青春是热情向往,是积极沉淀, 是我们不受任何约束而锐意进取,开始到 社会峰谷中探险的年代。无数条成功的道 路正在脚下延伸,无数成功就在眼前。正 如诗人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 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 时候。” 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首先来熟 悉一下“吟诵青春”板块中,即将要学习 的这些诗歌。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粪土万户侯
曾记否 中流击水
设问 结 尾, 回答“ 谁主 沉浮”:投身 革命, 急流 勇进, 担负 大任.
语 言 极 富 表 现 力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1、试比较“鹰击长空”与“鹰飞长空”的区别:
“击”字写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豪迈,“飞”字则体现不出 这种气势。 2、试比较“鱼翔浅底”与“鱼游浅底”的区别:



答: 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 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 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 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 “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 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 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 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于青春,有着不 同的注解;对于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有着不同的领悟。接下来我们先去感 受,二十年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和革 命情怀。
沁 园 春 长 沙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校 刘海燕

毛泽东,中国现代政 治家,思想家,军事 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 国领袖,湖南省湘潭 韶冲人,生于1893年 12月26日,逝世于 1976年9月9日.
“翔”字本用在鸟类上,用在这里,写出了鱼的自由轻快; “游”字则很常见。
3、试比较“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万类霜天都自由”的 区别: “竞”字写出了万物都奋发自强、蓬勃发展的生机; “都自由“则只显示了一种状态,不能体现这种竞争 性。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联想丰富
上阕记游写景,下阕回忆抒情 豪放派词风 大开大阖 一气呵成 吞月吐星 既有壮采的奇观 ,又富深广的内涵 豪语而以蕴藉出之,不是粗率,而是妩媚 骤驰而间以顿挫摇曳,不是滑润,而是错综 是力与美的融合, 豪放与妩媚的结合, 壮美与优美的结合。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 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 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04年(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 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 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 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上 阕 侧重写景,由景生情。下阕回忆往事,巧妙作 答。
时间、地点、 (前三句) 特定的环境
写 景
湘江秋景图
山 林 江 舸 鹰 鱼
红 染 静景 远景 仰视 碧 (色) 争 击 动景 近景 俯视 翔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百侣曾游 抒 忆往昔 情





景物有什么特征? 明确: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引申讨论:“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 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 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 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 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 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 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 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 满豪情壮志。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沁园春 长沙》,学生听读,注意语 气。(亦可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教师作诵读提示。 3.学生自由朗读后用散文诗的语言描绘画面,可 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与联想。
沁园春 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 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 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 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 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 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 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 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