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详细中文资料
sd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sd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一、sd卡简介sd卡是一种存储卡,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
sd卡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中。
二、sd卡的功能sd卡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和扩展设备容量。
sd卡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文件,如文本文件、图片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
同时,sd卡也可以作为数据传输工具,将设备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此外,sd卡还可以扩展设备的容量,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设备。
三、sd卡的分类sd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sd卡、micro sd 卡、sdhc卡、sdxc卡等。
这些类型的sd卡在容量、速度、兼容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sd卡。
四、sd卡的安装方法sd卡的安装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sd卡插入设备中的sd卡插槽即可。
在插入sd卡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方向,以免损坏sd 卡。
如果用户需要拔出sd卡时,也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方向。
五、sd卡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sd卡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对sd卡造成损害。
首先,用户需要注意不要将sd卡插入不兼容的设备中,以免损坏sd 卡。
其次,用户在使用sd卡时应该避免在高温、潮湿、震动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此外,用户在使用sd卡时应该注意不要使用锐利的工具进行拆装,以免划伤sd卡表面。
最后,用户在使用sd卡时应该注意备份重要数据,以免数据丢失。
六、sd卡的传输方式sd卡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是通过计算机的数据线将sd卡与电脑或其他设备连接,从而传输数据。
无线传输则是通过蓝牙、wifi等技术,将sd卡中的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中,更加方便快捷。
七、sd卡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sd卡的正常使用和寿命,用户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首先,用户需要定期对sd卡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油污对sd 卡造成损害。
SD卡功能描述(翻译)

4 SD卡功能描述4.1 概述主机与卡之间的所有通讯都由主机控制。
主机发送两类命令:广播命令和定址命令(点对点)。
●广播命令:广播命令适用于所有卡,部分命令需要响应回复。
●定址命令(点对点)定址命令发给已确定地址的卡,引发卡响应回复。
表格4-1显示卡片辨识模式命令流程总览,表格4-3针对数据传输模式。
表格4-19和表格4-28罗列了所有命令。
表4-29罗列了当前状态、命令接收和随后模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接下去的章节中,会首先描述各类卡片操作模式。
然后,定义始终信号控制条件。
SD卡所有关于命令、响应、状态转换、错误条件和定时都会在随后的章节中描述。
SD卡系统(主机和卡片)定义两种操作模式:●卡片辨识模式主机复位后或者在总线上搜索新卡时,会进入卡片辨识模式。
卡片复位后也进入这个模式,直到收到SEND_SCR命令(CMD3)。
●数据传输模式当卡片的RCA首次确定后立即进入数据传输模式。
主机要识别完总线上所有卡片后进入数据传输模式。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操作模式和卡片状态之间的关系。
SD卡状态表中的每个状态都与一种操作模式相关。
表4-1 卡片状态和操作模式总览4.2 卡片辨识模式在卡片辨识期间,主机复位所有在卡片辨识模式中的SD卡,确认操作电压范围,辨识卡片以及要求确定相对卡片地址(RCA)。
这个操作通过SD卡CMD口线各自独立完成。
卡片辨识模式中所有的数据传输只能使用CMD口线通道(CMD)。
在卡片辨识过程中,SD卡使用辨识时钟速率f OD(见6.7章)作为SD卡时钟频率。
4.2.1 卡片复位命令GO_IDLE_STATE(CMD0)是一个软复位命令,要求卡片立即忽略当前模式进入空闲模式。
卡片在非活动模式时该命令无效。
主机上电后,所有卡片进入空闲模式,包括之前在非活动模式下的卡片。
在上电或CMD0命令后,所有卡片CMD口线进入输入模式,等待下个命令的起始位。
卡片初始化时使用默认相对地址(RCA=0x0000),以及默认驱动寄存器设置(最低速度,最大驱动电流能力)。
手机内存卡介绍

手机内存卡介绍手机存内介绍卡206/10229/ 0:491T卡(F全名rtas nfash,也l做叫imco rSD,卡可SD插转卡换器成S变卡D用,使托摩罗手机比较拉用这常存储种卡)S-MRM卡(C叫mo也ile bmmc卡,插可MC卡M转接当M器CM卡用,使NOKAI机手的多用)mniSDi(也卡可以SD插换转后当SD器卡用使)MS(也卡叫记棒忆,索爱手常用的机存卡)储FC(全卡C名moapt cFasl hardC,常用于数相码)机S卡(D全为S名eurceDig ital Memor yaCdr,用于数码也相/手机等机数产码品)MMC卡(名全uMlitMdeia ard,C也用于数相码/手机等数码机品产).1SD卡全为称SecreuD igialt,S卡D标卡的面世准相而言对比F要C,根晚据MC 为M基所开础发Secure 的DiigaltS(D),由是日的M本tsuahitas Elcerotic(n松下器)电、Tshibao东()芝以美国及的Snaisk公司D联开发,其合改主进要在增是添了版保权护的能功,提了高输速度和增加传写保了护制机等其主要,引脚定义的MMC与并没卡太大的区有。
SD具别有高较的容兼性较小,体的和不积的数据错传速输度,成了为今当时的数尚相机码部和可拍照分机的手标准置。
S配D接口当是世界今上采被得用多的最存闪接卡,口比早其开于发成功的FC还要多,市面卡主上流P的D,A数相码机,PM的闪存卡3口接多大为D卡。
同S时仿C照Ⅱ接F的成功口经,SD验接也口开成发了为新代一SD的I接O,通口过S卡D总的线接其连外设,例他如无网卡线,摄像头等,P在A领D域得到的广泛应用,也的S使D取代卡C了卡F成了为当最今见得常存储卡。
2 CF.格由式已来久,初最是aSDiskn日立、、芝东、国I德negntx、松i等下5C盟提出联,被SnDisa公司k在9914首次年造出制来。
CF的卡全称Co是pamct lFsh,Caopamct指“小意型,的轻的”便比对PC于IMC接口A“的普Fl通as”要h得多小,并可以通过专用且适的器转配在PC接IMA接C上口(就也今天是我所说的们PMCICA接读卡器口。
SD的名词解释

SD的名词解释SD(Secure Digital)作为一种存储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囊括了SD卡、SDHC卡、SDXC卡和microSD卡等不同规格和容量的产品,SD在电子设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SD的名词解释、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对SD的名词进行解释。
SD(Secure Digital)是一种由SD协会所制定的存储卡规范。
该规范的设计旨在提供良好的存储和传输性能,并将数据存储在一个小而便携的设备中。
SD卡是一种具备可移动性和可擦写性的存储介质,常用于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SD卡的大小和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从几百兆字节到数十的千兆字节。
接下来,我们将回顾SD的发展历程。
SD卡于1999年由Panasonic、Toshiba和SanDisk三家公司共同开发,并于同年11月发布。
初期的SD卡容量较小,仅有32MB,但在随后的几年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SD卡的容量逐渐增大。
2001年,SD卡的存储容量增加到了128MB,2003年又有了1GB的容量。
随着SDHC卡和SDXC卡的推出,SD卡的容量进一步扩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128GB、256GB甚至512GB的SD卡。
SD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是数码相机领域,SD卡是数码相机最常用的存储媒体,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支持SD卡。
其次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存储需求也不断增加,SD卡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
此外,SD卡还可以用于音频播放器、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等设备中。
最后,我们来探讨SD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SD卡的容量和传输速度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已经有了趋近于1TB的SD卡,并且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大容量的产品。
SD卡手册

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基于FLASH存储单元的卡,它是专为安全性高、容量大、高性能目的设计的。
SD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SD卡不但有大容量存储单元,还集成有智能控制器来实现接口协议管理、安全性能、版权保护盒ECC校验等。
特点:高达2GB容量、SD卡协议兼容、SPI模式控制、版权保护、密码保护SD卡通讯方式:SD 6线通讯(clk、cmd、D0—3)数据出错保护传送单块、多块数据传送SPI 3线串行总线(clk、DI、DO)可选的非数据保护传送单块、多块数据传送读写次数性能:SD卡数据读次数:不受限(无限次)每扇区写:100,000次SD Mode:SD模式下多卡的识别:SD卡模式是单主机多从机模式,clk和power线共用;识别过程如下:主机分别使能各个卡自己的cmd线,各个卡的CID寄存器是事先编程好的,它是一个用在卡识别过程中唯一数字,主机能使用READ_CID命令读取CID寄存器的值,主机只能读而不能写。
内部上拉的DA T3脚可以用来进行卡插入的侦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将上拉电阻断开(使用ACMD42)。
Card Status:存储在一个32bit的寄存器中,它被当做命令应答的数据区来发送,它包含卡当前的状态及上一个命令的完成代码,可以通过SEND_STA TUS命令读取。
SD_Status:存储在512bit的寄存器中,当发送命令SD_STA TUS(ACMD13)时它被当做一块数据块来发送。
存储空间阵列分区如图1-2所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式byte面向块的命令:Block:块大小就是发送块传输命令时传输的数据字节数,大小可变也可以固定,块的大小及编程存储在CSD寄存器中。
图1-2一次擦除单元的粒度一般与面向块命令不同Sector:这是和擦除命令有关的单元,每个设备扇区的大小事固定的,扇区的大小信息存储在CSD寄存器中。
具有写保护的卡:WP Group:拥有独立写保护的最小单元,Its size is the number of groups which will be write protected by one bit,每张卡WP Group的大小也是固定的,大小信息存在CSD 中。
sd卡的原理

sd卡的原理SD卡,全称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便携式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它的原理是通过内置的闪存芯片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写。
SD卡的原理涉及到存储介质、控制芯片、接口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SD卡的存储介质。
SD卡的存储介质主要是闪存芯片,它采用了固态存储技术,不需要外部电源就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
闪存芯片内部由大量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据。
通过在存储单元中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的0和1。
这种存储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写和长时间保存,是SD卡能够高效工作的基础。
其次,控制芯片也是SD卡原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芯片负责管理SD卡的数据存储和读写过程,它包括了控制器和固件。
控制器负责处理主机发送的指令,控制数据的读写和存储,而固件则是控制芯片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存储单元的分配和释放,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控制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了SD卡的读写速度和稳定性。
最后,接口也是SD卡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SD卡的接口包括了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
电源接口提供电源供给给SD卡,数据接口用于主机和SD卡之间的数据传输,而控制接口则用于主机发送指令给SD卡。
这些接口的设计直接影响了SD卡的插拔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速度,因此在SD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
综上所述,SD卡的原理包括了存储介质、控制芯片和接口三个方面。
通过闪存芯片的固态存储技术、控制芯片的数据管理和接口的设计,SD卡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读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SD卡类型和容量,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希望本文对SD卡的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SD卡中文资料

SD卡中文资料特性:◎容量:32MB/64MB/128MB/256MB/512MB/1GByte ◎兼容规范版本1.01 ◎卡上错误校正◎支持CPRM ◎两个可选的通信协议:SD 模式和 SPI 模式◎可变时钟频率 0-25MHz ◎通信电压范围:2.0-3.6V 工作电压范围:2.0-3.6V ◎低电压消耗:自动断电及自动睡醒,智能电源管理◎无需额外编程电压◎卡片带电插拔保护◎正向兼容MMC 卡◎高速串行接口带随即存取---支持双通道闪存交叉存取---快写技术:一个低成本的方案,能够超高速闪存访问和高可靠数据存储---最大读写速率:10Mbyte/s ◎最大10 个堆叠的卡(20MHz,Vcc=2.7-3.6V) ◎数据寿命:10 万次编程/擦除◎CE 和 FCC 认证◎PIP 封装技术◎尺寸:24mm 宽×32mm 长×1.44mm 厚说明:本 SD 卡高度集成闪存,具备串行和随机存取能力。
可以通过专用优化速度的串行接口访问,数据传输可靠。
接口允许几个卡垛叠,通过他们的外部连接。
接口完全符合最新的消费者标准,叫做SD 卡系统标准,由 SD 卡系统规范定义。
SD 卡系统是一个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变革。
它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便宜的、结实的卡片式的存储媒介,为了消费多媒体应用。
SD 卡可以设计出便宜的播放器和驱动器而没有可移动的部分。
一个低耗电和广供电电压的可以满足移动电话、电池应用比如音乐播放器、个人管理器、掌上电脑、电子书、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等等。
使用非常有效的数据压缩比如 MPEG,SD 卡可以提供足够的容量来应付多媒体数据。
框图:SD 卡上所有单元由内部时钟发生器提供时钟。
接口驱动单元同步外部时钟的 DAT 和 CMD 信号到内部所用时钟。
本卡由 6 线SD 卡接口控制,包括:CMD,CLK,DAT0-DAT3。
在多 SD 卡垛叠中为了标识SD 卡,一个卡标识寄存器(CID)和一个相应地址寄存器(RCA)预先准备好。
sd卡、emmc卡、sdhc、sdio接口、nand等简略说明

简要总结2017-5-17xdk1.Sim卡和sd/sdio/sdhc什么的不一样,只有复位、电源、时钟、一根数据线。
看手机版设计,vcc电压是lte模组出来供电,且会1.8V 3.3V切换。
VPP悬空处理即可,不需要编程。
2.Nand接口和sdio/sdhc什么的也不是一种口。
Nand属于localbus总线,一般和nor共用(虽然和sdhc口一样有8位双向信号线)。
Nand主要就是we/oe/ce/ale/cle/8位命令地址数据线。
3.Sd(Secure Digital Card)卡最大支持2GB容量(据说由MMC演变未来),4bit数据线。
还有clk/cmd信号,cmd用来区分命令还是数据。
文件系统fat12/16.4.sdhc("Secure Digital High Capacity高容量sd存储卡),支持2GB~32GB容量范围;和sd相比,8bit数据位。
Sdhc可以向下兼容sd卡(sd2.0以后的版本,老的不兼容)。
文件系统fat32。
5.sdxc(SD eXtended Capacity),容量更大目前可达64GB,理论上2TB,传输速度更快(300MB/s),exFAT文件系统.支持UHS104(新的超高速sd接口规格)6.sdio就是支持sd卡的接口,同时还外延了,支持其他支持sdio接口的设备,如蓝牙、网卡、电视卡等(见下文网络copy,具体工作模式没看透,支持spi、data1作为中断?暂时不影响我画图)。
7.sdhc接口,可以接sdhc卡,emmc卡。
8.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是由MMC协会(MultiMediaCard Association,2008年已并入JEDEC)提出的内置存储标准,主要针对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设立。
在最新的eMMC5.1标准中存取带宽已经提升到600MB/s9.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的出现比eMMC要晚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卡管脚定义及C语言讲解(1)SD卡的引脚定义:SD卡引脚功能详述:引脚编号SD模式SPI模式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1CD/DAT3IO或PP卡检测/数据线3#CS I片选2CMD PP命令/回应DI I数据输入3V SS1S电源地VSS S电源地4V DD S电源VDD S电源5CLK I时钟SCLK I时钟6V SS2S电源地VSS2S电源地7DAT0IO或PP数据线0DO O或PP数据输出8DAT1IO或PP数据线1RSV9DAT2IO或PP数据线2RSV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
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
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
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 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
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
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
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
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
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1.命令传输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
命令格式如下: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每一个命令都有自己命令应答格式。
在SPI模式中定义了三种应答格式,如下表所示:字节位含义17开始位,始终为0 6参数错误5地址错误4擦除序列错误3CRC错误2非法命令1擦除复位0闲置状态字节位含义17开始位,始终为0 6参数错误5地址错误4擦除序列错误3CRC错误2非法命令1擦除复位0闲置状态27溢出,CSD覆盖6擦除参数5写保护非法4卡ECC失败3卡控制器错误2未知错误1写保护擦除跳过,锁/解锁失败0锁卡字节位含义17开始位,始终为0 6参数错误5地址错误4擦除序列错误3CRC错误2非法命令1擦除复位0闲置状态2~5全部操作条件寄存器,高位在前写命令的例程:1.//-----------------------------------------------------------------------------------------------2.向SD卡中写入命令,并返回回应的第二个字节3.//-----------------------------------------------------------------------------------------------4.unsigned char Write_Command_SD(unsigned char*CMD)5.{6.unsigned char tmp;7.unsigned char retry=0;8.unsigned char i;9.10.//禁止SD卡片选11.SPI_CS=1;12.//发送8个时钟信号13.Write_Byte_SD(0xFF);14.//使能SD卡片选15.SPI_CS=0;16.17.//向SD卡发送6字节命令18.for(i=0;i<0x06;i++)19.{20.Write_Byte_SD(*CMD++);21.}22.23.//获得16位的回应24.Read_Byte_SD();//read the first byte,ignore it.25.do26.{//读取后8位27.tmp=Read_Byte_SD();28.retry++;29.}30.while((tmp==0xff)&&(retry<100));31.return(tmp);32.}33.2)初始化SD卡的初始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了正确的初始化,才能进行后面的各项操作。
在初始化过程中,SPI的时钟不能太快,否则会造初始化失败。
在初始化成功后,应尽量提高SPI的速率。
在刚开始要先发送至少74个时钟信号,这是必须的。
在很多读者的实验中,很多是因为疏忽了这一点,而使初始化不成功。
随后就是写入两个命令CMD0与CMD1,使SD卡进入SPI模式初始化时序图:初始化例程:1.//--------------------------------------------------------------------------2.初始化SD卡到SPI模式3.//--------------------------------------------------------------------------4.unsigned char SD_Init()5.{6.unsigned char retry,temp;7.unsigned char i;8.unsigned char CMD[]={0x40,0x00,0x00,0x00,0x00,0x95};9.SD_Port_Init();//初始化驱动端口10.11.Init_Flag=1;//将初始化标志置112.13.for(i=0;i<0x0f;i++)14.{15.Write_Byte_SD(0xff);//发送至少74个时钟信号16.}17.18.//向SD卡发送CMD019.retry=0;20.do21.{//为了能够成功写入CMD0,在这里写200次22.temp=Write_Command_SD(CMD);23.retry++;24.if(retry==200)25.{//超过200次26.return(INIT_CMD0_ERROR);//CMD0Error!27.}28.}29.while(temp!=1);//回应01h,停止写入30.31.//发送CMD1到SD卡32.CMD[0]=0x41;//CMD133.CMD[5]=0xFF;34.retry=0;35.do36.{//为了能成功写入CMD1,写100次37.temp=Write_Command_SD(CMD);38.retry++;39.if(retry==100)40.{//超过100次41.return(INIT_CMD1_ERROR);//CMD1Error!42.}43.}44.while(temp!=0);//回应00h停止写入45.46.Init_Flag=0;//初始化完毕,初始化标志清零47.48.SPI_CS=1;//片选无效49.return(0);//初始化成功51.52.3)读取CIDCID寄存器存储了SD卡的标识码。
每一个卡都有唯一的标识码。
CID寄存器长度为128位。
它的寄存器结构如下:名称域数据宽度CID划分生产标识号MID8[127:120]OEM/应用标识OID16[119:104]产品名称PNM40[103:64]产品版本PRV8[63:56]产品序列号PSN32[55:24]保留-4[23:20]生产日期MDT12[19:8]CRC7校验合CRC7[7:1]未使用,始终为1-1[0:0]它的读取时序如下:与此时序相对应的程序如下:1.//------------------------------------------------------------------------------------2.读取SD卡的CID寄存器16字节成功返回03.//-------------------------------------------------------------------------------------4.unsigned char Read_CID_SD(unsigned char*Buffer)6.//读取CID寄存器的命令7.unsigned char CMD[]={0x4A,0x00,0x00,0x00,0x00,0xFF};8.unsigned char temp;9.temp=SD_Read_Block(CMD,Buffer,16);//read16bytes10.return(temp);11.}4)读取CSDCSD(Card-Specific Data)寄存器提供了读写SD卡的一些信息。
其中的一些单元可以由用户重新编程。
具体的CSD结构如下:名称域数据宽度单元类型CSD划分CSD结构CSD_STRUCTURE2R[127:126]保留-6R[125:120]数据读取时间1TAAC8R[119:112]数据在CLK周期内读取时间2(NSAC*100)NSAC8R[111:104]最大数据传输率TRAN_SPEED8R[103:96]卡命令集合CCC12R[95:84]最大读取数据块长READ_BL_LEN4R[83:80]允许读的部分块READ_BL_PARTIAL1R[79:79]非线写块WRITE_BLK_MISALIGN1R[78:78]非线读块READ_BLK_MISALIGN1R[77:77] DSR条件DSR_IMP1R[76:76]保留-2R[75:74]设备容量C_SIZE12R[73:62]最大读取电流@V DD min VDD_R_CURR_MIN3R[61:59]最大读取电流@V DDmaxVDD_R_CURR_MAX3R[58:56]最大写电流@V DD min VDD_W_CURR_MIN3R[55:53]最大写电流@V DD max VDD_W_CURR_MAX3R[52:50]设备容量乘子C_SIZE_MULT3R[49:47]擦除单块使能ERASE_BLK_EN1R[46:46]擦除扇区大小SECTOR_SIZE7R[45:39]写保护群大小WP_GRP_SIZE7R[38:32]写保护群使能WP_GRP_ENABLE1R[31:31]保留-2R[30:29]写速度因子R2W_FACTOR3R[28:26]最大写数据块长度WRITE_BL_LEN4R[25:22]允许写的部分部WRITE_BL_PARTIAL1R[21:21]保留-5R[20:16]文件系统群FILE_OFRMAT_GRP1R/W[15:15]拷贝标志COPY1R/W[14:14]永久写保护PERM_WRITE_PROTECT1R/W[13:13]暂时写保护TMP_WRITE_PROTECT1R/W[12:12]文件系统FIL_FORMAT2R/W[11:10]保留-2R/W[9:8]CRC CRC7R/W[7:1]未用,始终为1-1[0:0]读取CSD的时序:相应的程序例程如下:1.//-----------------------------------------------------------------------------------------2.读SD卡的CSD寄存器共16字节返回0说明读取成功3.//-----------------------------------------------------------------------------------------4.unsigned char Read_CSD_SD(unsigned char*Buffer)5.{6.//读取CSD寄存器的命令7.unsigned char CMD[]={0x49,0x00,0x00,0x00,0x00,0xFF};8.unsigned char temp;9.temp=SD_Read_Block(CMD,Buffer,16);//read16bytes10.return(temp);11.}4)读取SD卡信息综合上面对CID与CSD寄存器的读取,可以知道很多关于SD卡的信息,以下程序可以获取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