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习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纲要
1.认真听课、理解记忆
认真听学直播课,历史科目属于文科的,需要背诵大量的内容,知识点。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会比较困难,当听老师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的时候,会更加印象深刻。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背诵简答题,会相对容易很多。

2.做好笔记、逻辑记忆
边听课的同时,可以自己整理笔记,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串在一起,那样思路会更清晰。

3.巧用口诀、加深记忆
近代史科目里会有很多重要的会议需要记忆,每场重要的会议起到什么关键性的转折作用都需要记忆。

在没有任何技巧的情况下去记忆,会感觉特别枯燥,记了又忘。

建议使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方便同学记忆。

短短的几句口诀,就能串联很多知识点在里面,所以一定要用好这些口诀,帮助自己更好的记忆。

4.多刷题、多刷题
每一次刷题,都是加深自己的一次印象。

千万不要偷懒,勤能补拙,多做一次题,就增加一点自己通过考试的几率。

浅谈中国近代史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浅谈中国近代史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历史是 一种启迪 . 是一种揭示 历 史最
大 的作用就 是教 育 . 培根 曾经说 过 . 阅读 历
政 治的影 响更为 严重 在这 篇 文章 的基础 上, 亨廷 顿继续加力 , 写成 了一 本书《 文 明的
冲突与 世界 秩序 的重建 》 来完 善学说 在 书 中.除 了他一如既 往地肯定 了文化的 因素 . 对 文化进 行 了更 深刻 的论 证外 .他 强调 了

大 事件 . 都有 我们 没有研 究彻底 的 : 有众 多 的 问题有 待我们更 深~步的研 究和发现 . 有 些 问题 我们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 . 有些 问题的
解剖析 了中国近代 史学 习的方 法与意 义. 全
篇解读 了政 治史 的重要 性、 微观研 究综合研
究相得益 彰、 现 实与 历 史 的 辨 别 几 个 方 面 的
为一个研究者 . 不能够厚此薄彼
二、 微观研 究、 综合研 究相得益彰
多年 以来 人们对 历 史的研 究 有细 化倾
向. 专 注 于某 一方 面研究 具体 的问题 . 成 果 喜人 , 收获巨大 . 一方面说 明了成绩 . 另一方 面暴 露了弱点 对历史 的过 于细化 的研究 . 无 法纵 观全 局 . 容 易脱 离大背 景 . 从大 的方
受青睐. 精 彩迭 出 . 其 中政治 史研 究尤 为关
键 文化作为历 史研究 的中心举足轻 重 . 但 经过仔细研究 我们会发现 . 历史研 究的主要 力 量都在 描写 政治 . 政治 是 国家脊梁 . 是 历

历史上 的重大事件 和政治史息 息相关 . 直 以来都 是政治史 的关键 内容 . 当然历史
f 一) 政治史 的重要性
二 十世纪末期 . 中 国近代 文化史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备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和要点;2.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变革;4. 能够分析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和矛盾。

二、学习内容1. 近代中国的开端和变革a.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a. 民国政府的建立b. 护法运动和袁世凯复辟c. 军阀混战和北洋政府的内忧外患3. 国共两党的斗争和合作a. 国共关系的变化和合作b. 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c. 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内部困局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a. 卢沟桥事变和全面抗战的爆发b. 八年抗战和抗联的斗争c. 解放区的发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5.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a. 新中国的成立和建国初期的国家建设b. 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c.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6. 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进程a.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b. 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c. 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三、学习方法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掌握基本史实和历史背景;2. 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 分组研讨和课堂演讲,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表达能力;4. 考试和作业检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将分为十五个课时进行教学,每周上课三次,每次课时为45分钟。

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介绍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和主要事件第一节: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节: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第三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二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第一节:民国政府的建立第二节:护法运动和袁世凯复辟第三节:军阀混战和北洋政府的内忧外患第三周:国共两党的斗争和合作第一节:国共关系的变化和合作第二节: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内部困局第四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一节:卢沟桥事变和全面抗战的爆发第二节:八年抗战和抗联的斗争第三节:解放区的发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五周: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建国初期的国家建设第二节: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第三节: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第六周: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进程第一节: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第二节: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第三节: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第七周:期末复习和总结第一节:复习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要点第二节: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变革第三节:分析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和矛盾五、教学评估本课程将通过考试、作业、讨论和提问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与提纲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与提纲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与提纲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计划与提纲第一阶段:基础复习(2个月)目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进行全面的基础复习,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模拟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每周至少安排2小时的学习时间,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一进行复习。

2.重点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历史意义等。

3.对于不理解或难以记忆的内容,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他人。

4.完成每个章节后的复习题,并核对答案,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阶段:难点突破(1个月)目标:针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突破,提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针对第一阶段复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历史事件,培养对历史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积极思考历史问题,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4.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书籍、论文、图片等,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1个月)目标:通过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1.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按照考试要求进行计时答题。

2.对模拟考试中的错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

3.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4.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模拟考试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四阶段:冲刺复习(1个月)目标:在考前最后一个月,进行冲刺复习,强化自己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1.将所有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题,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

3.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4.考前一周,重点复习自己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查漏补缺。

5.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以上就是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计划与提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记忆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几种方法

记忆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几种方法

··]E j de◇江苏省如皋中学 高小伟学习中国近代史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等各个方面。

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对当今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学习中国近代史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任务,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更愉快。

以下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希望帮助同学们有效记忆中国近代史知识。

一、利用时间序列法记忆将中国近代史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并学习每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历史按照时间线排列并进行复习,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建立一个有条理的框架,帮助我们更快地记住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晚清时期,我们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座老式建筑中,看着慢悠悠的钟表走过一个个漫长的一天。

这可以41帮助我们记住晚清时期的萎靡和不景气。

辛亥革命时期,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脱胎换骨的独行侠,举起了“民族、民权、民生”的旗帜。

这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当然,这只是时间序列法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改变和调整。

总之,通过合理地利用时间序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中国近代史知识,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二、利用比较方法记忆将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例如,在经济上,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路径不同。

在政治上,中国和俄罗斯都曾经历过革命,但革命的结果不同。

通过比较方法记忆中国近代史知识,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进程和其中的变化。

我们可以比较民国与清朝两个时期,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和思想解放,与清朝保守封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还可以比较抗日战争前后的中国,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政治局势下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学习方法

中国近代史学习方法

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

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 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 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 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直隶)树(江苏)上,饿(鄂——湖北)得快干(赣——江西)了。

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安徽)卤(鲁——山东)面(闽——福建),这(浙江)也全靠日本撑着呀!四、歌谣法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对仗工整,合仄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三条主线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

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摘要: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概述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方法
正文: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概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门讲述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程,也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讲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的历史。

2.旧民主主义革命: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内,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讲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中国人民进行反抗的历史。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需要掌握以下方法:
1.宏观把握,理清思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加强记忆,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记住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结果和影响,形成基本的历史认知。

3.以时间或事件为轴线,总结相通的知识点:通过时间或事件的关联,理解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

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
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 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
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 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
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 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直隶)树(江苏)上,饿(鄂——湖北)得快干(赣——江西)了。

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安徽)卤(鲁——山东)面(闽——福建),这(浙江)也全靠日本撑着呀!
四、歌谣法
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对仗工整,合仄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1.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编为32、3 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

编为34、10(念壹零)36、10(念壹零)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

可编为瓦早洛(落)后或瓦窑堡,制定统战方针;到洛川,提出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

可分别编为37、9平型关,38、3 台儿庄,40春汪伪建,40秋百团战,41初皖南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

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五、排比法
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一赔一开指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

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

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

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总之,只要注意运用记忆技巧,持之以恒地练习,人人都可能成为过目不忘的高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