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

合集下载

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的典型分支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脊神经的典型分支:脊神经干出椎间孔后分为4支,即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 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rves),每条脊膜支穿出椎间孔,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2)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

主要与内脏神经有关。

3) 后支:为混合性,较细,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

C2后支:粗大-枕大神经4) 前支:粗大,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和皮肤。

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但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分别交织成丛,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脊神经前支:经前支腰丛T12-L4由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大肌深面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骶丛L4-L5-腰骶干全部S,C0由第4腰神经前支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骶干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

骶骨前面、梨状肌前面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上神经(L4~S1)出梨状肌上孔,行于臀中、小肌之间,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L5~S2)出梨状肌下孔,分布于臀大肌。

阴部神经(S2~4)出梨状肌下孔,绕过坐骨棘经坐骨小孔进入坐骨直肠窝,主要分支有: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阴蒂)背神经,分布于会阴部、外生殖器和肛门的肌肉和皮肤。

坐骨神经(sciatic是全身最粗、最长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分支:胫神经腓总神经(common。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脊神经亦称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

脊神经自脊髓出发,共31对,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上七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过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颈神经穿过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间的稚间孔出椎管。

胸、腰神经均分别按序列通过相应推骨下方的椎间孔。

上四对骶神经通过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四骶神经和尾神经经骶管裂孔出骶管。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相应节段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内合并而成。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胸节至第三腰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它除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外,在第一至第三胸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含有内脏感觉纤维。

每个脊神经因由前、后根合成,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叫白交通支;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叫灰交通支。

后支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项、背及腰骰部深层的肌和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

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杭和项部的皮肤。

腰神经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细小,经横突下方向后,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

在腰椎骨质增生病人,可因横突附近软组织骨化,压迫此支而引起腰痛。

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分布于臀上区的皮肤,称臀上皮神经。

第l~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

前支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

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02 后根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脊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脊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然而,基因治疗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安全性、有效性、靶向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脊神经疾病的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脊神经疾病领域,免疫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针对一些免疫介导的脊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手段。
药物治疗
利用神经阻滞和调制技术,阻断或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患者痛苦。
神经阻滞与调制
脊神经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03
神经调节与修复
利用脊神经的调节功能,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01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脊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激、磁刺激等,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02
脑机接口
通过研究脊神经与大脑之间的交互作用,开发脑机接口,实现人机交互。
脊神经在神经调控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免疫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通过调节这些因子和通路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脊神经疾病的免疫治疗
06
CHAPTER
脊神经的应用前景
物理治疗与康复
利用脊神经的生理特点,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神经功能重塑
运动功能
脊神经负责传递躯干和下肢的感觉信号,包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感觉功能
部分脊神经还支配着内脏器官,调节内脏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脊神经的功能
02
CHAPTER
脊神经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是脊髓向外延伸的分支。

脊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第一节脊神经一、概述(一)脊神经的数目和区分脊神经spinal nerves共31对,左右对称,包括8对颈神经cervical nerves,12对胸神经thoracic nerves,5对腰神经lumbar 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 nerves,1对尾神经coccygeal nerve。

在31对脊神经中,第1对颈神经干在寰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7对颈神经干分别通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对颈神经干经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以下各对脊神经干分别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二)脊神经的组成和纤维成分脊神经借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与脊髓相连。

前、后根均由许多根丝构成,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故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一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

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感觉神经元,其中枢突组成后根入脊髓;周围突加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肌、关节以及内脏的感受器等,将躯体与内脏的感觉冲动传向中枢。

由脊髓灰质的前角、胸腰部侧角和骶副交感核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运动纤维形成前根,经脊神经分布于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图6-7)。

因此,根据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其纤维成分可分为如下4类: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部感觉(痛、温觉等)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感觉冲动传入中枢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来自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感觉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运动神经纤维图6-7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图(三)脊神经的分支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①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的韧带等;②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③后支posterior branch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主要分布于人体正中线附近的项、背、腰、臀部皮肤和肌,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④前支anterior branch 粗大,也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皮肤和肌(图6-7)。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损伤:爪形手
4) 桡神经 走行:
桡 神 经
桡神经分支及分布: 桡神经 肌支:支配上肢的伸 皮支分布区
肌。支配肱三头肌
皮支:分布于上肢背 面、手背桡侧半和桡 侧两个半指皮肤。
手背面 手掌面
P215图9-26
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前臂肌瘫痪,不能伸腕、 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 障碍以手背第1、2掌骨之 间的皮肤最明显。
阴部神经
骶 丛
臀下神经
的 分
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神 经




走行:
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到腘窝上角分为胫 神经和腓总神经。











(1) 胫神经 其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小腿三头肌)和足 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在内踝后方分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2-11胸 的

神经前支 分 布



颈丛 组成:
(1)皮支
分布到颈前外侧、 肩、枕部、耳廓等 处的皮肤。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经胸廓上口入 胸腔,沿肺根前方, 心包的两侧,下行至 膈。
膈 神 经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的运动纤维

支配膈肌;感觉纤

维主要分布到胸膜
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脊神经体表定位

脊神经体表定位

岗上肌、岗下肌 三角肌、二头肌 肱桡肌、喙肱肌 桡侧腕伸肌
二头肌、桡侧腕 伸肌、旋后肌旋 前圆肌(三角肌 不受影响)
肱三头肌最为明 显
手内在肌、屈指 和尺侧腕屈肌
肱二头肌肱桡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桡骨膜 反射 无或三头肌
C3乳 突区
C4 肩锋
C5指 背侧
踝阵挛及髌阵挛:
意义同腱反射亢进,主要是痉挛瘫 时出现。
内容大致就只有这些了…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颈部、后枕部、 上颈部、头枕部 颈项肌 枕大神经压痛
肱二头肌
颈、肩胛部、肩 部、前胸、上臂 外侧、前臂桡侧 至腕部
上臂外铡、前臂 桡侧
颈、肩胛内上缘、 前臂桡背侧和拇 前胸、肩、上臂 指、食指 外侧前臂桡背侧、 拇食指
颈、肩胛内缘中 食指、中指 部前胸、肩、上 臂外侧前臂背侧、 食指、中指
颈、肩、肩胛内 小指、无名指偶 下缘上臂内侧、 有中指 前臂尺侧无名指、 小指
肱二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5,6 肱三头肌反射:反射中枢为C7,8 桡骨膜反射: 反射中枢为C5,6
神经反射检查的意义2:
膝跳反射:反射中枢为L2~4(股四头肌) 踝反射(跟腱反射):反射中枢为S1,2 Babinski及Chaddock(夏道克)征:椎体束病变 Hoffmann征:颈髓病变
神经反射检查的意义3:
胸神经
• 前支:
共12对, 第1~11对各自位于相应肋间隙,称肋间神经
(intercostal nerves), 第12对为肋下神经(subcostal nerve)。
胸神经皮支 的节段性分布

脊神经

脊神经

反射-肛门反射
感觉-肛门三层同心圆环
S2-外环 S3-中环 S4-5内环
骶丛位置:盆内,梨状肌前 主要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L4,L5,S1-S3)
胫神经(L4,L5,S1-S3)
腓总神经(L4,L5,S1,S2)
胫神经 (L4,L5,S1-S3)
腓总神(L4,L5,S1,S2)
三、腰丛
组成:T12—L4
神经根定位
无单独的特殊肌肉
L1
L2
T12-L3
L2-L4 L2-L4
髂腰肌
股四头 内收肌群
L3
L4
L4-髌腱反射
皮肤感觉定位
位置:腰椎两侧 分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L1
L2
L3
L4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脊神经
spinal nerve
一 、脊神经的概述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 脊神经节
二 、脊神经的分部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三.出椎管部位
C1:从第1与枕骨之间出椎管
C2-7:从同序数的颈椎上方的椎间孔出
C8:从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T1-12、L1-5:从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S1-4:从同序数的骶前、后孔出 S5、Co1:从骶管裂孔出
1.腓浅神经
2. 腓深神经
脊神经感觉分布
胸神经前支
• 呈节段性分布
• 肋间及肋下神
经:分布于胸
壁和腹壁的皮 肤和肌肉
胸 神 经 皮 支 的 节 段 性 分 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神经
脊神经 spinal nerve 共 31 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按部位计有 8 对颈神经、12 对胸神经、5 对腰神经、5 对骶神经和 1 对尾神经。

一、脊神经组成及分支
(一)脊神经组成
每对脊神经均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两侧相连。

前根较细,由运动纤维组成;后根较粗,由感觉纤维组成, 在近椎间孔处有一纺锤形膨大,称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干。

(二)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内脏神经纤维也走行在脊神经内,包括4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触、压觉)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本体)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内环境变化的各种感觉信息传入中枢。

3.躯体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三)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即分为4支:粗大的前支和细小的后支以及脊膜支、交通支。

1.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和脊柱韧带;
2.交通支有灰、白之分,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3.后支向后行走,呈节段性分布于枕、项、背、腰和骶部的肌肉与皮肤及其上的汗腺、竖毛肌和血管平滑肌;
4.前支除 12 对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节段性直接分布于躯干外,其余脊神经前支都先彼此交织成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相应的区域。

第 1~11 对胸神经前支位于各自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 12 对称肋下神经。

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

脊神经前、后支均含有 4 种纤维成分,因此,脊神经前、后根的损伤和前、后支损伤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脊神经组成和分支、分布示意图
(四)脊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脊神经感觉支在皮肤的节段性分布,称为皮节。

躯干的皮节分布区比四肢的典型,如脊神经的 T2 相当胸骨角平面,T4 相当于乳头平面,T6 相当剑突平面,T8 相当肋弓平面,T10 相当于脐平面,T12 相当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L1 分布于下腹部近腹股沟处。

临床上常以上述胸骨角、乳头、剑突和脐等为标志检查感觉障碍的节段,有助于对脊神经或脊髓损伤作定位诊断和腰椎麻醉时判断麻醉的平面。

脊神经在皮肤上的分布是呈羽状重叠的。

即每个皮肤节段的神经分布,与它相邻上、下皮肤节段的神经分布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故当一条脊神经受损时,皮肤上的感觉丧失不明显,一般要相邻两条以上脊神经受损,才出现分布区感觉丧失。

脊神经在体表皮肤上的分布区域
C2 枕部、甲状软骨以上的皮肤
C3 颈部皮肤
C4 肩部皮肤
C5 三角肌区及上臂中下1/3桡侧的皮肤
C6 前臂外侧区和姆指的皮肤
C7 手及中间三指的皮肤
C8~T1 前臂、手和第5指的尺侧皮肤
T1 上臂上1/3尺侧及腋窝区皮肤
T2 胸骨柄水平的皮肤
T4 乳头水平的皮肤
T6 剑突水平的皮肤
T8 季肋水平的皮肤
T10 脐水平的皮肤
T12 耻骨联合水平的皮肤
L1 股上1/3(前面)的皮肤
L2 股中1/3(前面)的皮肤
L3 股下1/3(前面)及膝部的皮肤
L4 小腿内侧的皮肤
L5 小腿外侧的皮肤
S1 足跟的皮肤
S2 股后面及帼窝的皮肤
S3 臀部的皮肤
S4~5 肛门、会阴、外生殖器的皮肤
二、脊神经丛
脊神经从的分布
(一)颈丛
颈丛由第 1~4 颈神经前支和第5 颈神经前支一
部分构成。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前方,其分支主要分布于颈部的肌肉
和皮肤。

其分出的皮支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
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周、枕、
颈、胸壁上和肩部的皮肤;肌支支配颈深肌群、
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膈神经管理膈肌运
动、胸膜、心包和膈下腹膜的感觉,右膈神经还
分布于肝和肝外胆道等。

(二)臂丛
臂丛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位于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锁骨后方,在腋腔内围绕腋动脉形成内、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分支到上肢的肌肉和皮肤。

如支配上肢的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等。

(三)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共12对,其中第1-11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下缘,叫肋下神经。

(四) 腰丛
腰丛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方。

主要有分布于股内侧区的闭孔神经、股前区的股神经,以及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

(五) 骶丛
骶丛由腰骶干(第 4 腰神经部分前支与第 5 腰神经前支组
成)、第 1~5 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盆腔后壁、骶骨
和梨状肌前面。

其分支有分布于臀部的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分
布于会阴、肛门和外生殖器的阴部神经及全身最长的坐骨神经
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