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实践_张显忠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作者——特约专家张献忠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专栏作者特约专家张献忠张献忠,山东平邑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书籍报刊史、科举学。
近年来,张教授在CSSCI来源期刊和《光明日报》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二篇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论点摘编。
其代表性论文有《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1期)、《袁黄与科举考试用书的编纂》(《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阳明心学、佛学对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明中后期书商的市场意识和竞争策略X《江汉论坛>2012年第8期)、《清代天津科举家族与地方社会》(《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明中后期商业出版的大众传播属性与文化的下移》(《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明中后期蒙学读物的出版》(《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5期)、《晚明底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安徽史学》2015年第4期)、《文社、书坊与话语权力——晚明商业出版与公共空间的兴起》(《学术研究》2015年第9期)、《试论高丽辛禍王朝对明朝和北元的“骑墙”外交》(《南开学报》2012年第3期)、《大众媒体、公共舆—以〈益世报〉对老西开事论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件的报道为中心》(第一作者,《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明代县域治理的实践与困境——以袁黄〈宝步氐政书〉为中心》(第一作者,《史学集刊》2018年第4期)等。
其著作主要有《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反贪史》(明代部分,人民出版社,合著)。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各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
塘西河水环境治理经验介绍

四、 几点思考 4、结语
4、落实河长制责任要求,部门联动、强化管理。控源、 截污、提标、扩容和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应用水岸厂网 一体化管理模式,按效付费。
可亲近的河、生态的河、可呼吸的河、能游泳的河!
4、结语
建设水生态文明,任重道远!
谢
谢
一、 基本概况
二、治理措施况
1、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长约12公里,总蓄水量约400万 m3,水面面积约180万m2。 沿河设置两 坝三闸工程,分级蓄水。
河畅 水清、岸绿、美景
二、治理措施
1.河道治理 1、河道治理
河道平面按照“因势利导、随湾就势”的河线布置原则,保持现有河 道平面形态。通过“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拦河蓄水,泵闸调控”等 工程措施,实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二、 治理措施 2.污染治理
3、海绵城市建设
滨湖惠园小区采用德国马丁公司微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收集居民家中生活杂用 水,处理后形成中水,作为家庭清洁、园区绿化用水。
二、治理措施
4、初期雨水污染治理
以保护塘西河水质
为基本出发点,采 用调蓄池调蓄初期 雨水并就地处理,
减少向塘西河排放
的污染负荷。
二、 治理措施 2.污染治理
塘西河综合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为合肥、全省乃至全 国的城市水系治理积累经验,树立典范。
四、 几点思考 4.生态重建
塘西河综合治理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污水处理厂高排放标准脱氮除磷工艺优 化调控技术、城市水体生态水力调控技术、城市水体生境修复与生态景观建设 技术,经过河道整治、污染治理、水源补给,将原来的臭水排放沟改造成具有 景观河道复合功能的生态廊道,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其中,地埋式设计,即美
“五管齐下”:合肥塘西河水环境治理

滨水空间和生态景观廊道 , 为巢湖流域水 系治理树立了典范
一
、
河道整 治
地 蓄水 、 向低 坝跌水 、 向水 岸相映 的 纵 横
动态滨水空 间, 为新 区生 态廊道 的重要 成 组成部分 , 实现景观建 设和河道整治 的有 机融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河道整治应尊重 自 然规律 , 以现有河
道平面形态为蓝本 , 通过“ 河道清淤 、 岸线
焚烧后的灰份 用作 砖 、 水泥等建筑材料的 原材料 , 将滨湖新区打造成污水完全循环 利用 的示范 区 , 正体 现国家级 “ 市生 真 城 态建设示范区” 的示范作用。 在 污水处理 中 ,新 区积极寻 找新理 念, 采用新技术 , 从源头抓起 , 在合肥一 中
试 点采用 武汉新 天达美 S C T C污 水处理
1 污 水 处 理 、
A标准 ,部分指标达到地表 Ⅳ类水标准 。
该 厂已建 成试运行 , 处理效 果较好 , 得 并 到住建部领导的首肯 。
2 初 期 雨 水 处 理 、
水质 污染 是城 市河道环 境恶化 的根
在市政道 路路面上 ,利用微地形 , 改
生态平衡 , 将采用 以下补水措施。 1 实施 中水回用。 、 将塘西河再生水厂 出水经 湿地 净化 后 ,调至 塘西河 上游 , 年 补水量约为 1 5 2 0万立方米 ;
‘ 管齐下" 合肥塘西河水环境治理 ‘ 五 :
一杜 平 太
源。解决 了防洪排 水的基本功能之后 , 治 污就成 了头 等大事 ,保护生态 、修复 生 “ 态、 治理污染 、 不新增 污染 ”对 新区环 境 , 实施保护性开发 , 是新 区治污的原则 。 滨湖新 区排水体制严格雨污分流制 , 排污单位属地管理 , 各负其责。污水管网 和污水厂适度超前建设 。 已建塘西河污水
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以合肥市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排水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以合肥市为例,探讨了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
首先,介绍了雨水管理的概念和在城市排水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合肥市现有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如雨洪易发、污水排放不合理等。
然后,提出了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的建议,包括合理布局雨水设施、多元化雨水利用等。
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和模拟分析,验证了该规划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指出,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对于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减少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雨水管理;城市排水规划;合肥市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排水问题逐渐成为各个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
城市排水体系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排水成为当务之急。
雨水管理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排水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它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既能够缓解城市雨洪问题,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又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面临着严峻的城市排水问题。
当前,合肥市的排水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雨洪易发,污水排放不合理等。
因此,开展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城市排水规划研究,对于提高合肥市的排水系统效率,减少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雨水管理概述雨水管理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排水方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与降水相关的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其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和利用四个环节。
雨水收集是指通过设置雨水设施,将降水收集并储存起来。
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可以在干旱季节为植物灌溉、地下水补给提供水源。
雨水净化是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保证水质的适用性。
雨水储存是指将净化后的雨水以适当的方式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利用。
初期雨水截流处理对塘西河氮磷含量的影响

初期雨水截流处理对塘西河氮磷含量的影响葛军;江林;陈培;朱丹;陈君杨;张浏;冯景伟【期刊名称】《市政技术》【年(卷),期】2016(034)002【摘要】为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初期雨水截流处理对塘西河氮磷含量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考查了3种不同降雨强度时,不同取样点和不同取样时间时氨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初期雨水未经截流直接排入塘西河,对塘西河水质影响很大,模拟河水的氨氮和总磷含量最大超过其本底值2.19倍和2.63倍;而初期雨水经过截流处理后排人塘西河可显著降低氮磷对河流的污染,初期雨水截流处理最高可削减塘西河中氨氮和总磷67.4%和72.6%.研究成果可以为雨源性河流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总页数】6页(P134-139)【作者】葛军;江林;陈培;朱丹;陈君杨;张浏;冯景伟【作者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6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相关文献】1.固定化藻类污水深度处理中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对氮、磷去除率的影响 [J], 周春影;王起华;王冰;李婷婷;李贺2.双齿围沙蚕对围塘养殖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影响 [J], 徐永健;卢光明;葛奇伟3.含高浓度氮磷的初期雨水处理实验研究 [J], 方志华;史永宁4.含高浓度氮磷的初期雨水的物化处理 [J], 方志华;史永宁5.含高浓度氮磷的初期雨水处理实验研究 [J], 方志华;史永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再生水厂总体设计

选 ,确定再生水厂处理工 艺如下 。 1 ) 污水处理工艺 。采用 A / A / O+ M B R膜反应 池工艺 ,处理 出水采用次氯酸钠 消毒工艺 ,保障出 水 的余氯量 ≥ 0 . 5 m g / L ,尾水经景观湿地后排放至
科研 项 目:国家水体 污染控制与 治理 科技 重 大专项 ( 2 0 0 8 Z X
0 7 3 1 6 — 0 0 2 )
第 一作者 简介 :周传庭 ( 1 9 8 ( 卜 ),男 ,工程 师 ,硕士 ,主 要从 事 市政 污水处理工作 。
3 2
中 圄 彳 盛z
周 传 庭 , 胡 龙 , 张 善 发 : 合 肥 市 滨 湖 新 区 塘 西 河 再 生 水 厂 总 体 设 计
理厂 ( 规模 0 . 5万 m。 / d) 及本工程 ( 规 模 3万 m / d) ,
覆土绿化
f 1
~。 Biblioteka 一~“。 同~
经处理后排人塘西河 ,剩余 污水及规划预 留的初期
雨 水 量 进 人 十 五 里河 污水 处 理 厂 。
2 . 2 设 计 水 质
生 应
一
叠 物 应 池 J
第 4期( 总第 l 6 7 期)
2 0 1 3年 8月
中 国 彳 z
CH I NA M UNI CI PAL ENGI NEERI NC
No . 4( S er i a I No 1 6 7 )
Au g . 20 1 3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6 5 5 . 2 0 1 3 . 0 4 . 0 1 3
据 ,并适 当预 留有发展余地来确定 。设计 出水水质 4 工 艺 设 计 . 1 处理 工 艺 按G B 1 8 9 1 8 —2 0 0 2《 城 镇污水 处理 厂污 染物 排放 4
合肥市南淝河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思路及实例

图2 南淝河干流调蓄系统布置示意图 设计截流标准为 :合流制地区(老城区)末端调蓄处
图1 南淝河流域污染结构图 182
技术应用
理 14mm(其中截流 2mm、管网 4mm、调蓄池 8mm); 已建分流制地区源头控制 9mm,末端调蓄 5mm ;新建 分流制地区源头控制 21mm,末端调蓄 5mm。
J YAN JIU IAN SHE
技术应用
He fei shi nan fei he cheng shi mian yuan wu ran zhi li si lu ji shi li
合肥市南淝河城市面源污染治理 思路及实例
赵德平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面源污染因素容易被忽视,导 致雨后河道水质不达标。本文介绍了合肥市对南淝河流域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的思路,并以南淝河中游调蓄池工程为 实例,分析和探讨了设计和施工中一些主要问题。
三、治理思路 南淝河干流分为上游、老城区、中游和下游共四段, 降雨初期,将各区域内的主要排口及泵站的面源污染(溢 流污染)截流至调蓄池,并择机将调蓄的水体输送到对应 的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保护 水环境。具体见图 2。
二、城市面源污染现状 合肥市从 20 世纪末开始为治理南淝河投入了大量的 资金,建设了大量的污水管网和处理厂,但河道水质依然 波动较大,特别是雨后,管道错漏接导致的旱季沉积物、 合流污水、降雨冲刷城市形成的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一起 溢流入河道,水体产生“黑龙”,水质下降明显。 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面源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根 据《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综 合示范》的研究成果,南淝河流域污染源主要包括城镇污 水厂尾水、城镇生活污水、工业企业废水、城市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垃圾填埋场等。污染负荷结构分析显示,城市 面源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以 COD 计)总量的 18%, 是南淝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 + 三道装 配式预应力鱼腹梁钢支撑”,其中鱼腹梁式钢结构基坑支 护形式在合肥市市政领域属首次使用,钢支撑件可回收利 用,较传统钢砼支撑更为纤薄,利于出土,加快了施工进 度。②智慧截流系统和调蓄池扫射器的应用。为保证截流 浓度,采用了基于雨量、水质、水量等多因子共同控制的 智慧截流系统,保证截流水 COD 值不低于 80mg/l ;各类 检测信号同步上传至市级控制中心,便于厂网一体调度管 理。安装在池底部的扫射器产生高压水流对调蓄池底部沉 积物进行强力冲洗,防止泥砂沉降板结。③为减少工作井 数量和绿化移植量、降低施工期间对市民的影响,在安徽 省内首次采用直径 3000mm 的大口径曲线顶管施工工艺。 ④工程为全地下式,土建部分完成后上部恢复成城市绿地, 供市民游玩休憩,节约土地资源。
合肥市塘西河综合整治中景观生态需水量计算

合肥 市环 境监 测 中心 自 2 0 0 8年 6月起 对 塘西 河 河 道断 面及沿 河排 污 口进行 了水 质监测 结果 表 明 . 塘 西河 总体水 质 为劣 v类 ,T ( N 总氮 ) P ( 、T 总磷 ) 超 标 严重 。实施 截 污 工程 后 .水 质 有 所 改善 .C D O
收 稿 日期 :2 1 — 3 0 0 0 0 —1
3 2
水 体制 .塘 西河 为雨水排水 受纳水体 在全 面截污工
程 实施 之前 .城市 生产 、生 活污水 以及 径流 污染使塘 西河 水质很 差 ,常年劣于 V类 地表水 水质标准 。 4 塘西河 是一条 雨源性河 道 . 自然 条件下 常年旱 ) 季水量 较少 。要达到景 观水体 的指标要 求 .需考 虑生 态补水 措施和 自净能力 提高措施
排放 和缺乏水 源补 给 .塘 西河水体 污染严重 ,河 流生
态环境较 差 。特别 是下游圩 区地势 较低 .暴 雨时会 出 现短 期 积 水 .加 之城 郊 结 合部 向河段 乱倒 垃圾 、废
要” ,除河 口泵 闸外 。塘西 河上 游 紫云 路 、徽 州 大道
和 庐州 大 道 分 别设 3级 拦水 坝 .相 应 坝 前 蓄水 位 为
中 千 农 圄 量算 军 合 市 西 综 整 中 观 态 水 计
21年 期 00 第3
和滨 湖新 区 的城 市化 进程 ,天然 降雨 主要通 过雨水 管
道 系统排入 塘西 河 。降雨径 流产 水量按 照城 市化地 区 净 降雨量 和流域 面积计 算 ,见式 ( ) 1
关键 词 :河 道 整治 ; 塘 西河 : 水源 补 给 : 生 态 需水 量 中图 分类 号 :T 8 V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 6 5 ( 0 0 3 0 3 — 3 0 4 4 5 2 1 )0 — 0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殘殘殘述评与讨论合肥市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实践张显忠,张善发,徐连军,高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125)摘要:如何根据城市降雨规律进行初期雨水调蓄工程标准的选择,严重影响着初期雨水调蓄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对工程环境效益的发挥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合肥市20年的降雨资料及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水质监测分析,结合现状区域情况及已建设施,提出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污染解决措施,根据相关计算及标准的比选,确定合适的初期雨水截流标准及调蓄处理能力,可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径流污染;初期雨水治理;调蓄池;源头控制;截流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602(2011)24-0009-04Practice on Initial Rain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Upstream of TangxiRiver in HefeiZHANG Xian-zhong ,ZHANG Shan-fa ,XU Lian-jun ,GAO Yuan(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125,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rainfall ,the selection of storm storage standardfor initial rainwater interception has great effect on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the proje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ainfall data during the last 20years in Hefei and the survey of initial rainwa-ter quality in the upstream of Tangxi River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itial rainwater pollution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current area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facilities.After the relevant calculation and standard comparison ,the appropriate initial rainwater interception standard and storage capacity are sel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 :runoff pollution ;initial rainwater control ;storage pond ;source control ;inter-ception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是流入巢湖的重要水系,全长约12km ,流域总面积约50km 2,上游汇水面积为31.3km 2。
目前,滨湖新区内塘西河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为了避免上游初期雨水进入塘西河而造成水体污染,必须考虑建设适宜的雨水处理工程,该工程对保护塘西河水资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滨湖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和谐社会,实现滨湖新区“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均具有重要意义。
1初期雨水监测数据及分析1.1初期雨水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合肥市代表性排水系统雨天出流水质特性调查及旱流污水水量和水质监测,可知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事件平均污染物浓度较高,SS 、COD 、TP 、TN 等污染物浓度高于平均旱流污水水质(见表1)。
在特定条件下,初期雨水事件初期效应明显,在30第27卷第24期2011年12月中国给水排水CHINA WATER &WASTEWATER Vol.27No.24Dec.201160min 内达到浓度峰值。
表1不同排水系统雨天出流平均浓度Tab.1Concentration of storm overflows in different sewersystemsmg ·L -1项目SS COD TP NH 3-NTN 合流制系统5543433.910.619.6城中村冲沟5132683.910.918.0混接分流制3021632.510.615.11.2降雨参数分析除监测初期雨水水质之外,其他降雨参数对调蓄池及处理能力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设计时需结合相关参数进行统筹考虑。
对合肥市1989年—2008年20年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间隔时间等因子的保证率,具体结果见图1 4。
图1降雨量与保证率对应分析Fig.1Insurance rate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s图2降雨强度与保证率对应分析Fig.2Insurance rate analysis of rainfall intensities图3降雨历时与保证率对应分析Fig.3Insurance rate analysis of rainfall durations图4降雨间隔时间与保证率对应分析Fig.4Insurance rate analysis of rainfall intervals2工程标准研究与确定2.1工程措施的选择与点源污染相比,初期雨水污染具有以下特点:①随机性。
受城市水文循环影响,降雨径流具有随机性,由此产生的初期雨水污染也具有随机性。
②广泛性。
城市地面及空中滞留的污染物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前几乎遍及整个城市。
③复杂性。
污染物来源复杂,排放不固定,控制和处理困难。
④时空性。
污染负荷随降雨雨型、间隔时间、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根据雨水的污染特点,初期雨水调蓄处理工程的框架策略为“源头控制、过程收集、末端处理”;本工程采用“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具体策略见表2。
表2合肥市雨水污染治理框架策略Tab.2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itial rainwater pollution项目源头控制过程收集末端处理工程措施低影响开发技术管道系统生化处理漂浮物与沉淀物控制截流系统一级强化处理调蓄系统湿地处理监控调度系统管理措施地面保洁管道更新管道清淤强化运行管理监测与执法公众参与2.2工程标准的选择目前,初期雨水截流处理没有统一规范标准,依据合肥市多年降雨规律并参照其他城市经验,综合平衡投资效益比,该工程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标准设计降雨量(H )选择范围暂定为4 10mm 。
3工程措施及工程设计3.1工程措施方案塘西河上游由于汇水面积大,雨水高峰径流量第27卷第24期中国给水排水www.watergasheat.com很大,为提高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效果,减小对塘西河下游的污染频率,发挥最大的工程效益,采用以下四种工程措施:①塘西河上游初期雨水清污分流相结合塘西河上游雨水经两路箱涵进入塘西河,习友路上游一路通过4mˑ2.5m的箱涵与南艳湖相连(汇水面积约5.4km2);另一路通过2根4mˑ2.5 m的箱涵与经开区雨水管网(汇水面积约25.9 km2)相连,考虑到南艳湖区域分流较彻底,根据出口箱涵雨水水质监测数据,径流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直接排放至塘西河橡胶坝下游区域。
②河道调蓄与新建调蓄池调蓄相结合塘西河上游习友路箱涵至沪蓉高速西侧橡胶坝已开挖河道,长约900m,底宽为10m,河口宽为30 m,底高为14.8m,橡胶坝顶高程为16.5m,调蓄最高水位取16.0m,在保证上游不积水的情况下,橡胶坝以上河道及管涵调蓄容积为21840m3,综合利用河道调蓄容积进行初期雨水的调蓄[1],减小新建调蓄池容积,因地制宜,节约工程投资,发挥最大工程效益。
③区域水系沟通工程与调蓄工程相结合考虑到上游汇水面积大,雨水高峰流量很大,难以对初期雨水完全截流调蓄处理,考虑该区域平行于塘西河的十五里河为防汛位置河道,且该河两岸已建有污水截流设施进入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
初期雨水处理工程拟建塘西河上游水系沟通工程,沟通管道设计流量为18m3/s,线路全长为2.70km。
沟通工程进口底高程采用14.8m(塘西河河底),出口底高程为12.1m(十五里河河底高程为10.5 m),坡降i=0.1%。
经核实,塘西河上游沪蓉高速处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6.9m,十五里河上游沪蓉高速处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4.76m,从地形和水位差来看均能重力自流。
④调蓄截流高效就地处理与末端湿地处理相结合开辟水系沟通配套湿地工程与初期雨水就地调蓄高效处理工程相结合[2],对维持塘西河城市景观河道功能和水质改善发挥关键作用;规划配套湿地面积约14000m2,调蓄处理后或直接排放水体或通过水平潜流湿地处理,对硝态氮、磷酸盐、COD等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去除;然后经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净化处理进一步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出水最后进入表面流湿地,净化并稳定后进入十五里河。
3.2截流处理标准合肥市滨湖新区塘西河上游为分流制,但部分区域混接情况明显,根据混接分流制初期雨水水质进行设计。
初期雨水截流不同调蓄处理标准方案比较见表3。
表3不同截流调蓄初雨处理标准方案Tab.3Different standard schemes of interception and storage H/mm保证率/%调蓄量/m3处理能力/(m3·s-1)直接工程投资/万元运行费用/(万元·a-1)环境效益/(t·a-1)SS COD 34594501.1754001321598647 448122503.3360001411704690 770157509.33780020524851006 10872205014.00900025530891250 158********.001000025831241265 20902800024.001150026531951293注:①上游汇水时间以t=293min计,考虑调蓄池与处理池配合,多年平均降水量取945.6mm,径流COD=163mg/L、SS=302mg/L;②综合利用河道容积为21840m3。
通过典型年降雨的长期连续模型模拟,评价讨论了调蓄池的埋深、容积、开闸水位对削减溢流水量的效果,确定了不同调蓄容积下的年溢流次数、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蓄池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