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科农田水利学计算题过程及答案
扬州大学农科农田水利学计算题过程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计算题1、某小型灌区作物单一为葡萄,某次灌水有600亩需灌水,灌水定额为25m ³/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试计算该次灌水的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
解:W 毛=MA/η水=25*600/0.75=20000(m³)W 净=MA=25*600=15000(m³)2、某灌区A =0.2万亩,A 蔬菜=0.16万亩,A 花卉=0.04万亩,m 蔬菜=20m 3/亩,m 花卉=15m 3/亩。
求综合净灌水定额m 综及净灌溉用水量。
解:m 综=α1m 1+α2m 2=0.8*20+0.2*15=16+3=19(m³/亩) W=m 综*A=19*2000=38000(m³)3、某小型提水灌区,作物均为果树,面积1000亩,用水高峰期最大灌水定额为2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灌水延续4天,每天灌水20小时。
试计算水泵设计流量。
解:Q 设==25*1000/(3600*20*4*0.75)=0.12(m³/s )4、已知苏南某圩区,F=3.8Km2,其中旱地占20%,水田占80%。
水田日耗水e=5mm/d ,水田滞蓄30mm ,旱地径流系数为0.6 。
排涝标准采用1日暴雨200mm ,2天排除,水泵每天工作时间22小时。
试求泵站设计排涝流量Q 和综合设计排涝模数q 。
解:R 水田=P-h 田蓄-eT=200-30-5*2=160(mm )水ηTt A m t T W Q k j j ij i i i 360036001∑==⨯⨯=R旱田=αP=0.6*200=120(mm)∴Q=(R水田F水田+R旱田F旱田)/3.6Tt=(160*3.8*0.8+120*3.8*0.2)/3.6*2*22=3.65(m³/s)∴q =Q/F=3.65/3.8=0.96(m³/km²)5、冬小麦播前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土壤平均孔隙率42.5%(占土壤体积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率为70%(孔隙百分比)。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四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农田水分状况:2.容水度:3.灌溉模数:4.参照作物需水量:5 .灌溉方法: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叫作物需水量?A、灌溉作物所需满足的蒸发蒸腾量。
B、实际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C、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与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之和。
D、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绿草地的蒸发蒸腾量。
2.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可分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形态。
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及()3类。
A、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B、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和凋萎系数。
C、汽态水、吸湿水、薄膜水。
D、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四个方面?()A、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作物产量。
B、气象条件、土壤特性、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C、土壤含水量、灌溉条件、作物性状及农业耕作措施。
D、降水、日照、土壤特性、及作物性状。
4.田间灌水均匀度是指()?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 ()叫作物需水关键期?A、作物最需要灌水的生长时期。
B、作物生长最关键的生育阶段。
C、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阶段。
D、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6.作物需水的模比系数是()?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D、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大小。
7. ()叫作物系数Kc?A、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
B、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C、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的大小。
D、作物系数Kc 是作物本身生理学特性的反映,它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面积有关,Kc = ETc/ETo。
农田水利学复习题目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四、计算题(20分)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
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
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瞧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与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与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就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就是各次灌水定额之与。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与扬程?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与,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就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灌水率:2.排涝模数:3.平均排除法:4.(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5.容泄区:二.选择题(共10分)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A、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A、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A、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六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渠道设计流量:2、灌溉水利用系数:3、最小流量:4、田间净流量::5、不冲流速:二.单向选择题(共10分)1.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 ()A、地下水埋藏深度。
B、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渍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C、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D、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大埋深。
2.对于控制一定地下水位要求的农田排水系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在同一排水沟深度的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愈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B、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大,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C、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ΔH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小,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D、在同一排水沟间距的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愈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3.设计排涝标准时,需选择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一般选择标准是?()A、1-5年。
B、5-10年。
C、10-15年。
D、15-20年。
4.对渍害最不敏感的作物是?()A、小麦;B、玉米;C、高粱;D、水稻。
5.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A、明沟排水;B、竖井排水;C、暗管排水;D、暗沟排水。
6.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用来校核排水沟的最小流速的设计流量是?()A、排涝设计流量;B、排渍设计流量;C、日常排水设计流量;D、排涝模数。
7.农田长期渍水不会造成下列后果?A、土壤的透气性很差。
B、土层都处于强烈的氧化状态。
C、利于硫化氢等硫化物的形成,对作物根系产生永久性伤害。
扬州大学农科农田水力学复习提纲简化2

扬州⼤学农科农⽥⽔⼒学复习提纲简化2复习提纲:(请将教材结合PPT复习)1.调节农⽥⽔分状况的主要措施有(灌溉)和(排⽔)。
2.农⽥⽔分是指农⽥中的()、()、()。
3.⼟壤⽔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哪⼏种?(5种)4.名词解释:⽥间持⽔率、凋萎系数、最⼤分⼦持⽔率、吸湿系数、⼟壤有效含⽔率5.简述⼟壤⽔分(对农作物的)有效性?(答:吸湿⽔为⽆效⽔,吸湿系数与凋萎系数之间的膜状⽔是⽆效⽔,凋萎系数与最⼤分⼦持⽔率之间的膜状⽔是难有效⽔,悬着⽑管⽔是有效⽔,重⼒⽔是过剩⽔。
)6.农⽥⽔分消耗途径有哪⼏种?7.名词解释:作物需⽔量、作物需⽔临界期8.简述了解作物需⽔临界期的意义。
9.作物需⽔量的定义与常⽤的估算⽅法?答:作物⽥间需⽔量是指作物蒸发蒸腾量之和。
常⽤⽅法:传统经验公式法直接计算出作物需⽔量,如以⽔⾯蒸发为参数的需⽔系数法(α值法)、以作物产量为参数的需⽔系数法(k值法);通过计算参照作物的需⽔量来计算际作物需⽔量,如彭曼公式法。
10.农作物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稻插秧前)及全⽣育期内的()、()和()以及()。
(答:灌⽔定额、灌⽔时间、灌⽔次数、灌溉定额。
)11.名词解释:灌⽔定额和灌溉定额、灌⽔率(或称灌⽔模数)、灌溉⽔利⽤系数、渠道⽔利⽤系数、渠系⽔利⽤系数、⽥间⽔利⽤系数、续灌和轮灌12.充分灌溉条件下,常采⽤哪些⽅法确定作物灌溉制度?(答:1)总结群众丰产灌⽔经验;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3)按⽔量平衡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13.什么是灌溉⽔质?主要包括哪⼏⽅⾯的要求?灌溉⽔质指:灌溉⽤⽔的化学、物理性状和⽔中含有物的成分及数量。
包括含沙量、含盐量、⽔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14.常见的地表⽔取⽔⽅式有()、()、()和()等。
(答:⽆坝取⽔、有坝取⽔、抽⽔取⽔、蓄⽔取⽔)15.灌溉设计标准的两种表达⽅式是()和()。
16.名词解释: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17.渠系建筑物按其作⽤不同可分为()、()、()、()和()等类型。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五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姓名年级专业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凋萎系数:2.田间持水量:3.需水临界期:4.渍害:5.灌溉制度:二.单向选择题(共10分)1.灌水方法是指()A、灌溉用水的方法。
B、农民浇地所采用的方法。
C、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或灌溉水湿润田面或田间土壤的形式。
D、是指灌溉水通过各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方法。
2.灌水技术是指()A、农民浇地时所采用的技术。
B、水从各级渠道流向田间所采用的技术。
C、各级渠道水量调配的技术。
D、是指相应于某种灌水方法所必须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措施。
3. ()叫地面灌水方法?A、对应于地面灌水的方法。
B、是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C、一般农民所习惯采用的沟、畦灌水方法。
D、灌溉水通过田间渠系流入农民地块的方法。
4. ()叫田间灌水均匀度?A、田间灌溉水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的均匀程度。
B、灌溉水湿润土壤的平均深度。
C、灌溉水流入单位面积农田的时间。
D、单位面积农田上的灌溉水量。
5.平均喷灌强度是指()A、单位时间内喷洒在某一点的水深。
B、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范围内各点喷灌强度的算术平均值(mm/h)。
C、喷灌雨点的大小。
D、单位时间内喷灌水量的大小。
6.为保证喷滴灌的出水均匀,一个单元内的各灌水器间工作压力差应控制在( )范围之内?A、10%以内。
B、15%以内。
C、20%以内。
D、25%以内。
7.微灌土壤的湿润比是个什么概念?( )A、微灌湿润土壤表面的面积大小。
B、微灌平均湿润的土壤体积。
C、微灌在离地面20-30厘米处湿润的土壤面积。
D、指微灌计划湿润的土壤体积占灌溉计划湿润层总土壤体积的百分比。
8.什么叫喷灌均匀度?( )A、喷灌范围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量分布。
B、喷洒范围内的水量大小。
C、是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农田水利学考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A. 灌溉水利用系数 = 灌溉水量 / 总供水量B. 灌溉水利用系数 = 总供水量 / 灌溉水量C. 灌溉水利用系数 = 灌溉水量 / 净灌溉水量D. 灌溉水利用系数 = 净灌溉水量 / 灌溉水量答案:D2. 农田灌溉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水源的类型?A. 地表水B. 地下水C. 雨水D. 再生水答案:D3.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渠道的类型?A. 明渠B. 暗渠C. 管道D. 河流答案:D4.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田间管理包括哪些方面?A. 灌溉制度的制定B. 灌溉水量的控制C. 灌溉时间的安排D. 以上都是答案:D5.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水质要求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盐分含量B. 重金属含量C. 农药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6.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A. 取水设施B. 输水设施C. 配水设施D. 排水设施答案:D7.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水的损失类型?A. 蒸发损失B. 渗漏损失C. 径流损失D. 灌溉损失答案:D8.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规划原则?A. 经济性原则B. 可行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9.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内容?A. 灌溉水的调度B. 灌溉设备的维护C. 灌溉水的计量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D10.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效益评价指标?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源的水质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悬浮物含量B. 溶解氧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微生物含量答案:ABCD2.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作物需水量D. 气候条件答案:ABCD3.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田间管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灌溉制度的制定B. 灌溉水量的控制C. 灌溉时间的安排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ABC4.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效益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BC5.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灌溉水的调度B. 灌溉设备的维护C. 灌溉水的计量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学计算题
1、某小型灌区作物单一为葡萄,某次灌水有600亩需灌水,灌水定额为25m ³/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试计算该次灌水的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
解:W 毛=MA/η水=25*600/0.75=20000(m³)
W 净=MA=25*600=15000(m³)
2、某灌区A =0.2万亩,A 蔬菜=0.16万亩,A 花卉=0.04万亩,m 蔬菜=20m 3/亩,m 花卉=15m 3/亩。
求综合净灌水定额m 综及净灌溉用水量。
解:m 综=α1m 1+α2m 2=0.8*20+0.2*15=16+3=19(m³/亩) W=m 综*A=19*2000=38000(m³)
3、某小型提水灌区,作物均为果树,面积1000亩,用水高峰期最大灌水定额为2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灌水延续4天,每天灌水20小时。
试计算水泵设计流量。
解:Q 设=
=25*1000/(3600*20*4*0.75)=0.12(m³/s )
4、已知苏南某圩区,F=3.8Km2,其中旱地占20%,水田占80%。
水田日耗水e=5mm/d ,水田滞蓄30mm ,旱地径流系数为0.6 。
排涝标准采用1日暴雨200mm ,2天排除,水泵每天工作时间22小时。
试求泵站设计排涝流量Q 和综合设计排涝模数q 。
解:R 水田=P-h 田蓄-eT=200-30-5*2=160(mm )
水ηTt A m t T W Q k j j ij i i i 360036001∑==⨯⨯=
R旱田=αP=0.6*200=120(mm)
∴Q=(R水田F水田+R旱田F旱田)/3.6Tt
=(160*3.8*0.8+120*3.8*0.2)/3.6*2*22
=3.65(m³/s)
∴q =Q/F=3.65/3.8=0.96(m³/km²)
5、冬小麦播前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土壤平均孔隙率42.5%(占土壤体积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率为70%(孔隙百分比)。
播前土壤含水率为45.0%(孔隙百分比)。
计算冬小麦的播前灌水定额。
解:M=667Hn(θmax-θ0)=667*0.6*0.425*(0.7-0.45)
=42.5(m³/亩)
6、已知某渠系如图1-4-3所示,干、支渠采用续灌,设计灌水率q=0.78m3/(s·万亩),一支灌溉面积为2万亩,二支灌溉面积为2.4万亩,三支灌溉面积2.5万亩,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2,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0.9。
【要求】
(1)计算各支渠设计流量;
(2)计算干渠设计流量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解:(1)Q1=qA1/η支水=0.78*2/0.82=1.90(m³/s)
Q2=qA2/η支水=0.78*2.4/0.82=2.28(m³/s)
Q3=qA3/η支水=0.78*2.5/0.82=2.38(m³/s)
(2)η水=η支水*η干=0.82*0.9=0.74
7、1)下图渠系干、支渠续灌
2)灌区设计灌水模数为1.5m3/s/万亩,各支渠灌溉面积及支渠分水口水位如下表:
渠名一支渠二支渠三支渠四支渠
灌溉面积(亩)8500 9500 12500 9500
分水口水位(米)45.05 45.4 44.95 44.8
3)干渠比降1/4000,各支渠灌溉水利用系数0.8.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0.9。
4)干渠进水闸水头损失0.15m
【要求】
1)渠首设计流量。
2)为满足自灌要求,水源最低水位应为多少?
解:(1)Q设=q(A1+A2+A3+A4)/η支水*η干
=(1.5*(0.85+0.85+1.25+0.95))/0.72
=8.12(m³/s)
这里,q(A1+A2+A3+A4)为干渠净流量;q(A1+A2+A3+A4)/η支水为干渠毛流量(渠首净流量)。
(2)为满足自灌要求,则其水位至少高于分水口水位较高的支渠。
对于一支与二支,以二支渠水位为准,有:
H2 =H2支+L1i+φ=45.4+1000*1/4000+0.15=45.8m 对于三支渠与四支渠,以三支渠为准,有:
H3 =H3支+L2i+φ=44.95+2000*1/4000+0.15=45.6m
由H2>H3,则水源最低水位应为45.8m
8、在5月某一时段,同时需灌溉两种作物,棉花面积为5万亩,其灌水定额20m ³/亩,玉米面积为2.5万亩,其灌水定额15m ³/亩,灌水周期3天,每天灌水20小时,计算该时段的灌水模数。
解:q=
=(2/3*20)/(0.36*3*20)+(1/3*15)/(0.36*3*20)
=0.62+0.23=0.85(m³/s*万亩)
9、某自流灌区灌溉面积10万亩。
其中水稻8万亩,棉花1万亩,玉米1万亩。
灌区某次灌水,水稻灌水定额120mm ,棉花灌水定额50m3/亩,玉米灌水定额45m3/亩。
试计算:(1)灌区该次灌水的综合净灌水定额;(2)该次灌水的净灌溉水量。
解:(1)120mm=80m³/亩,由自流,得t=24h ,T=1d
m 综=α1m 1+α2m 2+α3m 3=0.8*80+0.1*50+0.1*45
=73.5(m ³/亩)
(2)Q=m 综*A/3600Tt=73.5*10*104/(3600*24*1)
=85.07(m³/s)
10、某喷灌系统喷头参数为:喷嘴直径d=10mm ,工作压力HP =400KPa ,流量qP =6.95m3/h,射程R =26.6m ,喷头间距l =24m,支管间距b =24m ,采用多支管多喷头全圆喷洒作业方式。
作物适宜的雾化指标Pd 为3000~4000,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为10mm/h ,风系数近似取为1。
田间喷洒水利用系数hP 取0.85。
试校核喷灌的雾化程度和喷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t T m tA T A m A t T A m q ij ij
j ij j ij ij j ij ij 36.03600103600104
4
α=⨯=⨯=
解:(1)雾化指标:400010
400100100=⨯==d H P p
d 在适宜的雾化指标范围内,满足要求。
(必须写)
(2)喷灌强度:
26.1024
2485.095.6100011000=⨯⨯⨯⨯== A q k P P w ηρmm/h<12mm/h 所以喷灌强度也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