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984 顾成星 大学生发明分析与TRIZ理论
TRIZ理论综述

发明专利库
20万→250万
TRIZ工具 工具
•39×39矛盾矩阵 × 矛盾矩阵 •40个创新原理 个创新原理
4万→50万 •发明等级及其特征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迄今为止, 迄今为止,TRIZ已分 已分 析了15,000,000专利 析了 专利 20%
有代表性的 实用专利
TRIZ理论通俗解释
在已有的、或者变换过的资源的基础上, 采用类似的法则,排除影响达到理想结果 的矛盾——产生了新的发明。 自 来 羽 50 毛 水 3000 笔 笔 圆 笔 毛 珠 25 笔 细 管
纸巾的烘干工艺
矛盾分析——技术矛盾
实例:汽车:汽车速度的增加,导致安全性的降低
技术矛盾 改善 汽车速度的增加,导致安全性的降低 速度 恶化 作用于物体的有害因素
技术矛盾是从问题的现象去入手的
40个创新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割 抽取 局部质量 11 12 13 事先防范 等势 反向作用 曲率增加 动态特性 未达到或过 度的作用 一维变多维 机械振动 正确性动作 有序作用的 联系性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 变害为利 反馈 借助中介物 自服务 复制 廉价替代品 机械系统替代 气压或液压结构 柔性壳体或薄膜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多孔材料 改变颜色 同质性 抛弃或再生 物理化学参 数变化 相变 热膨胀 加速氧化 惰性环境 复合材料
TRIZ理论体系
系 统 科 学 学 法+ 法+系统 + 思 维 科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理
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技术过程
矛盾
资源
理想化 分析
TRIZ理论在大学生机械工程训练中的应用

1SSN1672-4305 实验室科学第21卷第4期2018年8月CN12-1352/N LABORATORY SCIENCE Vol. 21 No. 4 Aug. 2018T R I Z理论在大学生机械工程训练中的应用林晓鹰,李心语,彭昊,张贺翔,焦青(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基于项目的机械工程训练模式,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完成机械创 新作品的设计与制造。
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 工程训练的重要任务,TRIZ理论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学生通过对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 本方法的学习和领悟,从一个简单系统人手,遵循TRIZ的创新流程,运用TRIZ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关键词:TRIZ;CDIO;工程训练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305.2018.04.037A p p l i c a t i o n of T R I Z in the e n g i n e e r i n g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L I N Xiao-ying,LI X i n-y u,P E N G H a o,Z H A N G H e-xiang,JIA O Qing(School o 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Guided by the idea o 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students conduct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d on a project,the project team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 f the mechanical innovation production.The new teaching mode stimulates the students’enthusiasm and interest as well as improves teaching quality.The most important i s that the innovation a b ility o 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much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TRIZ reveals the internal laws and principles o f creation and invention,by studying and realiz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 f TRIZ theory,based on a simple project,the students follow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 f T R I Z,using TRIZ t o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the efficiency o f innovative design has been improved effectively.Keywords:TRIZ;C D I O;engineering trainingC D I 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 革的最新成果。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2分析

高速——快蹬,乘坐舒适——慢蹬。 链轮与链条制造以后,是脚踏板和车轮在空间
上分别开来,实现了增速一下解决了两对冲突。
时间分别案例:床
睡觉时大一点 搬运时小一点 不睡时不占空间
怎么办?
整体与局部的分别
手机小一点便于携带 手机大一点便于使用
TRIZ的五大关键概念
功能 资源 冲突〔冲突〕 技术系统进化 效应
其次节 TRIZ的理论体系
1 情景分析 2冲突解决原理 3物-场分析法 4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5解决制造问题的程序
1 情景分析
制造制造过程从提示和分析制造情境开 头。所谓制造情境,是指任何工程情境, 它突出某种不能令人满足的特点。
为了对正反两方面作用进展评价,承受 如下公式:
抱负化=有用功能之和/有害功能之 和
怎样增加抱负化?
怎样增加抱负化?
抱负化=有用功能之和/有害功能之和
增加有用功能
削减有害功能
最终抱负解〔IFR〕
Ideal final result 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
限制条件,通过抱负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抱负 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抱负解 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 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抱负解,从而避开了 传统创新设计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 创新设计的效率。
第一节 概述
TRIZ的消逝 TRIZ的一般方法 TRIZ的定义 TRIZ的价值 TRIZ的制造分级 TRIZ的进展趋势
1. TRIZ——制造问题解决原理
G.S.Altshuller〔阿奇舒勒〕以及他的 团队在争论250万件专利的根底上提出的。
觉察了什么呢?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一、什么是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二、TRIZ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提高开发效率;增加专利数量,提高专利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到现在为止,TRIZ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工具,并且在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中,拓展和开拓了TRIZ的应用领域。
TRIZ理论的应用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成果。
在国外,美国的福特和波音、德国的西门子等500多家知名企业中,TRIZ理论的应用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学习和应用TRIZ理论,公司技术人员发现利用小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制造轴承,可以更好地解决推力轴承在大负荷时出现偏移的问题;②美国波音公司邀请原苏联的TRIZ专家,对其450名工程师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在767空中加油机研发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成果,战胜空中客车公司,赢得15亿美元空中加油机订单;③某通讯有限公司应用TRIZ理论,在计算机辅助创新平台Pro/Innovator对机顶盒天线连接问题和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解决,不仅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还节省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在国内,无线集团、美的电器、格力电器、TCL等四十余家试点企业,通过TRIZ理论的推广促进本土企业创新团队的培育。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企业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解决了实际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取得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涌现了一批有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4TRIZ技术冲突解决40发明原理.ppt

39 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能或操作数。
14 强度:强度是指物体抵抗外力作用使之变化的能 力。
15 运动物体作用时间:运动物体定成规定动作的时 间、服务期。两次误动作之间的时间也是作用时间 的一种度量。
16 静止物体作用时间:静止物体定成规定动作的时
间、服务期。两次误动作之间的时间也是作用时间
的一种度量。
通用工程参数
TRIZ 39通用工程参数
通用工程参数
TRIZ 39通用工程参数
5 运动物体的面积:运动物体内部或外部所具有的 表面或部分表面的面积。
6 静止物体的面积:静止物体内部或外部所具有的 表面或部分表面的面积。
7 运动物体的体积:运动物体所占有的空间体积。 8 静止物体的体积:静止物体所占有的空间体积。 9 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过程或活动与时间之
33 可操作性
4静止物体的长度 14 强度
24 信息损失
34 可维修性
5运动物体的面积 15 运动物体作用 25 时间损失 时间
35 适应性及多用 性
6静止物体的面积 16 静止物体作用 26 物质或事物的数 36 装置的复杂性
时间
量
7运动物体的体积 17 温度
27 可靠性
37 监控与测试的 困难程度
TRIZ 39通用工程参数
29 制造精度:系统或物体的实际性能与所需性能之 间的误差。
30 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物休对受外部 或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程度。
TRIZ理论精髓及其对高职学生毕业设计创新的启示

TRIZ理论精髓及其对高职学生毕业设计创新的启示1. 引言1.1 TRIZ理论的由来TRIZ理论源于俄罗斯发明家阿尔波罗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创新方法。
TRIZ是俄语“теория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的缩写。
阿尔波罗夫在研究民用航空设计时发现,许多发明都有共同的规律和模式,而这些规律可以被总结和系统化。
他提出了TRIZ理论,旨在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和运用这些发明规律,帮助人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创新。
TRIZ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很多国家和领域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产品设计、管理等领域。
其基本原则在于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历史演化,找到问题的本质矛盾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理论被视为一种理性的创新方法,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TRIZ理论的由来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创新。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能够指导人们在创新设计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找到解决方案。
在高职学生毕业设计中,应用TRIZ理论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项目的过程,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正文2.1 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1. 矛盾:TRIZ理论认为,任何问题都存在着矛盾,即相互矛盾的双方。
这种矛盾可以是技术矛盾(比如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或者物理矛盾(比如强度和轻量化之间的矛盾)。
2. 趋势:TRIZ理论认为,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即技术演进的方向是可预测的。
通过研究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可以发现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利用这些趋势来指导创新设计。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特工与前苏联的克格勃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其中一次就是围绕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展开的。
因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前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他们把创造这种奇迹的神秘武器称为“点金术”,可结果强大的克格勃使欧美国家只能望“术”兴叹。
那么这种神奇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点金术”就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被简称为TRIZ理论,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
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1946年,阿奇舒勒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阿奇舒勒在前苏联里海海军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阿奇舒勒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
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
它们大致可以分为3类: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
“积小胜筑大成”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TRIZ相结合

砺 ,最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 人 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如 此 ,人 才 的 成 长 过 程 具 有 不 确 定 性 ,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型人 才是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凸显出来 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 知 识 、能 力 、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 随 着 教 育 的 发 展 ,许 多 高 校 越 来 越 注重与企业结合来构建创新型人 才培养体系。我国进行创新创业教 育实践的时间较短,经 验 不 足 ,成 功 率 较 低 ,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的直接表征是大学生的创业成功 率 。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价 值 取 向 上 带 有 明 显 的 功 利 性 ,使得 很 多 高 校 普 遍 存 在 “重 成 果 产 出 、 轻 过 程 积 累 ;重 资 源 配 置 、轻环境 营 造 ”的 问 题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 的 培 育 上 ,也存在着重视论文发表 量 、重 视 专 利 授 权 数 等 状 况 ,容易 造 成 大学生目光短浅、急 功 近 利 、 社 会 责 任 感 缺 失 、发展后劲不足等 问题。
1 3 6 科技创业月刊2016年第23期
积 小 胜 ,筑大成”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T R I Z 推广
着 创 新 ,因此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时 ,不能单纯地进行创业教育或创
新 教 育 ,得 将 两 者 结 合 起 来 ,作为 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 培养。目前许多髙校的培养模式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是 对 创 业 教 程 、教学 模 式 、创业竞赛等单方面的改进, 没有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 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研究。
创新是 创 业 的 基 础 ,创业推动
*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示范”(2016IM020200);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基础 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创新基因”培育的机械类大学生创新方法(TRIZ)培养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汤亮(1978-),男,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创新设计 通讯作者:李倩(1994-),女,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结构设计及优化。 收稿日期:2016-1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方法与自主知识产权》
课程项目汇报
姓名学号成绩
顾成星13120984
评语:
日期: 2014 年 10 月 28 日
课程项目汇报表
一、创新项目名称
二、该项目解决了哪种矛盾?□技术矛盾□物理矛盾
三、解决矛盾时是否应用了发明原理?如有,请指出。
□有□无分别是:
四、解决矛盾时是否应用了分离原理?如有,请指出。
□有□无它是:
五、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利用了哪些资源?
六、项目完成后系统的复杂程度是否增加? □未增加□少量增加□大量增加
七、该项目中体现了哪些TRIZ核心思想?□创新等级思想
□技术系统进化思想
□理想化思想
□消除矛盾思想
□资源最大化利用思想
□克服心理惯性思想
□问题最小化和最大化思想
八、该项目中体现了哪些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提高理想度法则
□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向微观级和增加场的应用进化法则□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九、具体方案:
大学生发明分析与TRIZ理论
13120984 顾成星
发明,是以人类特有的智慧或技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装置用以改变传统的劳动,发明创造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总有许多划世纪的发明创造涌现,如改良版的蒸汽机用强劲的动力推动的人类文明的进步,白炽灯用绽放在黑暗中的光明照亮了整个世界,所以说发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TRIZ理论的推广更让我们发明创造创造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与之矛盾的是我国的当代的年轻人创新能力的缺失,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在内,从我自身的角度来找原因,我觉得第一是恐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就连考试时一道我们从未见过的习题都会让我们紧张,更别说是要我们去创造一个未知的事物了。
第二就是兴趣的缺乏,没有去发明创造的欲望,只有坐享其成的懒惰,这也是的确是令我惭愧的地方。
最后一点就是动手能力惨不忍睹,太多次的“纸上谈兵”,让我们的双手已经迟钝不堪……
幸好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他们还拥有用双手创造奇迹的本能,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些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发明,并且分析一下这些发明与TRIZ理论的关系。
大学生发明一:便携式淋浴器
该产品是江苏宿迁学院一名学生,网名“张斌伟Bingo”做出的宿舍洗澡器,不用电,只需自备热水,设备简易,拆装方便。
从自来水龙头接个管子到开水瓶,再从开水瓶接个管子到淋浴喷头——洗澡神器,就这么简单。
结构:两根根橡皮软管,一个特制混合器,一个喷头,一根硅胶吸管,万能接头
具体构造如图所示:
主要作用:从自来水龙头到喷淋头的管子中间安设一个混水装置,混水装置的取热水管插入热水瓶里,将水龙头中的冷水和热水瓶中热水混合成温水从喷头中喷洒出来,方便在一
些没有热水器的地区洗上一个舒服的淋浴。
其中核心的混合器基本的构造如下:
涉及到的物理原理:伯努利原理
原理解释: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利原理”。
这是在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理论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
其最为著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
在此装置中自来水流出时冷水流过那个T型接口处,速度快,流体压力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热水会被压入冷水管中,与冷水混合成温水,在喷头连接处的水管内混合成温度均匀的水从喷头喷出。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构造,在实物中,热水和冷水的进口处各有一个阀门,可以控制冷水的流量和热水的流量,这样方便使用者调节出最合适的温度。
结构二:接头:为了方便装置和水龙头的连接采用了万能接头。
结构及特性:由金属卡扣和外层嵌套的橡胶套以及橡胶接头组成,适应性强,方便和各种型号的水龙头相接,由于外层橡胶的缘故密闭性也比较好,不易漏水。
1.中介物:使用间接的物体或者间接的过程。
在本装置中起到中介物作用的主要是混合器,通过混合器冷水和热水能够不断进行热传递,最后变成温度适宜的温水。
2.自服务:如果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辅助和维护操作时,最好不要借助于外界(系统),而是自己就能完成,这样可以减少成本。
打开水龙头水就会自动流出,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对冷水进口的压力,这样也能不断将热水吸入混合器中,在整个装置使用过程中没有多余的成本消耗。
3. 预置防范原理:对具有较低可靠性的物体预置紧急防范措施
在所有的橡胶软管处都增加了滤网垫片,防止水龙头中会有异物流出来阻塞管道。
发明的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在狭窄的地方洗澡时,有时洗过的脏水会再次溅入到水桶中,影响清洁,建议可以在产品中加入一个带保温功能的桶,硅胶软管直接与桶的盖子相连,洗澡时只需盖上盖子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再加上桶的保温功能方便在冬天洗澡时热水不会因为与外界快速的热传递而变冷。
同时该桶可以作为收纳淋浴器的容器而存在,桶的设计上也可以去体现美观。
大学生发明二:空气雨伞
该项发明首先由美国的设计师提出了概念,在这个创意的启发下,设计者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设计了各种款式的空气伞。
此后,他们为了设计一个更加美观的产品,又联合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几位博士生来提升产品设计。
2014年7月,设计团队完成了新的样品,他们在网站上展示了空气雨伞。
原理:流动的空气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
空气运动速度越快,它的能量也就越强。
而喷射的气流也可以将一些物体隔离开来。
我们也可以将其想象成一个长条状的吹风机,打开开关让关空气从底部吸入,加速后从顶部呈环状喷出,在使用者的头顶上方形成一层气幕,尽管没有任何材质的雨伞布。
1. 气压或液压结构替代原理:将物体的固体部分用气体或流体替代(如利用气垫、液体静压、流体动压产生缓冲功能) 。
用空气代替伞布的思路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原理,同时这个创意也让整个设计变得与众不同。
我的想法:
不足之处及改进:整个产品的能源是由电池提供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想到电量不够时的情况,也许可以在底部增加一个小型的发电器,以防紧急情况的发生。
还有被空气吹开的雨水会不会溅到别人身上,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这款产品有一天能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介绍了这两款发明,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大学生也有许多优秀的发明和设计,但是我们遗憾的那一群人永远不是我们。
因为我们不敢着手去做,没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勇气,因为我们从骨子里害怕失败。
也许从大学开始我们就应该开始去改变了,用一次次实践去磨砺自己的双手,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知识的积累,学识广博是实现大学生创新的知识源泉,实现创新要建立于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知识本身蕴含丰富的创造力,没有渊博知识的积淀,创造力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我们要珍惜这个能够让我们尽情发挥创造力的大学阶段,让我们的创造力张开翱翔的翅膀。
另一方面,经过学多次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TRIZ理论不仅是一种发明原理,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许多困难阻碍能通过TRIZ的思维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TRIZ理论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我想这也是我上这门通识课的重要收获之一。
13120984
顾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