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架桥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高架桥利弊的社会实践调查

高架桥利弊的社会实践调查

题目:关于XX高架桥利弊的社会实践调查随着XX经济的日益开展,XX的城市化建立也日趋成熟。

而在城市化建立中,高架桥的建立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根据规划,XX城区将现9大高架覆盖全城。

这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架桥,被视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和现代化城市标志,如今却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对于XX这个正在开展的都会城市而言,高架桥到底是喜是忧、是福是祸?首先,对于高架桥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城市过于拥堵的问题。

其中2010年9月30日上午11点18分,长XX路高架正式通车。

处在城市交通大棋盘中的各个区域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综合体。

西高架的通车,除畅通了西部区域的交通,还翻开了XX西向交通的瓶颈,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老市府广场为中心,周边5平方公里范围内,堪称XX人口最密集地区。

走长XX路,过五里墩,上西高架,直达高新区。

可以说,XX西向交通能力的增强,同时也将进一步盘活中、东、南部区域的交通,其引发的“蝴蝶效应〞,最终使整个城市受益。

“从肥东到肥西,买只老母鸡’,在未来这将变得十分简单!因为在高架桥的牵连下,两个县城就相当于一桥连接的左手和右手。

〞XX规划部门有关专家曾向媒体如此描述。

未来,待东高架建成通车,从大兴镇出发,上东高架,经畅通一环,过五里墩立交桥,将能直达西。

“XX 东西向交通很快将实现全程没有红灯,成为真正的快速动脉。

〞市重点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肥东到肥西,以往开车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未来仅需几十分钟,XX东西向交通正阔步迈入快速时代。

同时,沿马XX路飞架而起的南北高架,两翼连起中心城区与包河区及其外围区域;原有金寨路高架贯穿中心城区与经开区及外围区域。

确实,对于现在的XX来说,也许建立高架桥是有利的,但是,我觉得对于以后长远的开展来说,是不利的。

其中XX省第一座高标准公路立交桥,五里墩立交桥一直被市民冠以“五里飞虹〞的美誉,它曾大大方便了XX市西部的交通出行,可如今五里墩立交桥却陷入堵车为难。

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应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许多城市开始考虑建设高架桥来改善交通系统性能。

本文将探讨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从交通流畅性、环境影响以及城市形象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的交通流畅性有着重要影响。

高架桥的建设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域道路容量不足的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通过高架桥,车辆可以直接穿越交叉口,并且不需要受到红绿灯控制,大大减少了交通拥堵时间,提高了整体的交通效率。

此外,高架桥还能够分流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负荷,提高整体的交通运行效果。

其次,城市高架桥建设对交通系统的环境影响也值得关注。

高架桥建设可以减少城市交通的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高架桥上的车辆由于不会受到红绿灯等交通控制的限制,可以以更为稳定的速度行驶,减少了急加速和急刹车的频率,降低了车辆尾气排放的机会。

此外,高架桥的建设也有助于降低车流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高架桥在提高交通系统性能的同时,也会对城市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人认为高架桥会破坏城市的美观,形成视觉污染。

特别是在历史文化悠久的老城区,建设高架桥可能会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造成破坏。

因此,在城市高架桥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形象,并在设计上尽量减少对城市美观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高架桥的建设需要在综合考虑下进行规划。

在选择建设高架桥的地点时,需要考虑道路的负荷情况、土地使用、周边居民的意见等多个因素。

必要时,还需进行交通流量模拟评估,以确定高架桥的建设是否能够提高整体交通流畅性。

总结来说,城市高架桥的建设对交通系统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高架桥可以提高交通流畅性,减少拥堵时间,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此外,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尾气排放和汽车噪音,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形象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尽量减少对城市美观的影响。

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

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

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第一篇: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城市道路与交通》结课论文-------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浅谈城市高架桥的利于弊摘要:在对国内部分已建城市高架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高架桥存在的弊端,即对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负面影响.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最后就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以供参考.关键字:城市高架桥可持续发展弊端利益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居民出行以车代步,车辆大幅度增加,另外自行车的大量增加,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平交路口交通方式已经不适应,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的下降,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和快速路。

对所有的平交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简称立交即修建匝道和立交桥,使原平交路口上的车流在不同高程上跨越,从空间上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车速和路口通行能力,但是城市高架桥是否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一:什么是高架桥高架桥是以后桥梁的发展趋势跨线桥,一种桥梁,尤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城市发展后,交通拥挤,建筑物密集,而街道又难于拓宽,采用这种桥可以疏散交通密度,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在城市间的高速公路或铁路,为避免和其他线路平面交叉、节省用地、减少路基沉陷(某些地区),也可不用路堤,而采用这种桥。

这种桥因受既有建筑物限制和线路要求,每多弯桥和坡桥。

高架线路桥的上部结构,一般多采用简支梁或连续梁(或刚架),悬臂梁较为少见。

用简支梁时,为保证桥面行车平顺,常做成桥面连续的简支梁。

如连续梁和墩顶刚接,便成为连续刚架桥。

桥的跨度不大时,为了美观,可用板式结构,板的厚度可以是不变的,或只有沿横桥方向是变化的,也有做成菌状结构的。

跨度较大时,常作成肋式或箱形截面(见实腹梁桥)。

箱形截面的两侧伸出桥面板以扩大桥面,其下用窄墩,形成“脊骨式”的结构,特别是在曲线桥中,较为美观、实用、经济,很受欢迎。

城市高架桥优缺点综合分析与评价

城市高架桥优缺点综合分析与评价

城市高架桥优缺点综合分析与评价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rban Viaducts:Urban viaduc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odern urba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ffering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at must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urban viaduct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impact on cities and communities.城市高架桥优缺点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城市高架桥在现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具有优点又存在缺点,必须仔细考虑。

对城市高架桥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它们对城市和社区的影响提供宝贵见解。

Advantages of Urban Viaducts:Improved Traffic Flow: Urban viaducts can help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lanes for vehicles to travel, reducing travel time and improving overall traffic flow.Space Efficiency: Viaducts utilize vertical space, allowing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to be constructed without requiring large amounts of ground space,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in densely populated urban areas.Enhanced Safety: Elevated viaducts separate vehicular traffic from pedestrian areas, increasing safety for both drivers and pedestrians.Aesthetic Appeal: Well-designed viaduct structures can enhance the visual appeal of the urban landscape,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aesthetics of the city.城市高架桥的优点:交通流畅:城市高架桥可以通过提供额外车道减轻交通拥堵,缩短出行时间,改善整体交通流畅性。

高架桥的作用

高架桥的作用

高架桥的作用高架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设施,它由桥墩和桥梁组成,起到连接两岸、减轻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架桥的作用。

首先,高架桥可以连接两岸,解决交通断难的问题。

在城市中,常常会出现水路河渠、铁路以及其他地形障碍等,长时间停留在这些地方会严重拥堵交通,影响人们的出行。

此时高架桥就能够起到纽带的作用,使得交通畅通,大大减轻交通压力。

其次,高架桥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行车时间。

在城市中,繁忙的道路经常出现拥堵现象,从而导致车辆行进速度缓慢,耽误了人们的时间。

而高架桥将车辆提升至一定高度,不受其他交通干扰,车辆行驶更为顺畅。

同时,高架桥减少了交通灯的设置,不再受信号灯的限制,使得车辆能够快速自由地行驶,有效地缩短了行车时间。

再次,高架桥还能够增加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高架桥的设计中,桥梁的长度较长,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通过。

相比于平面道路,高架桥不受交通干扰,允许车辆同时在不同道路层次中行驶,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此外,高架桥还能够增强城市的美观。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高架桥往往不只起到交通作用,还以其特殊的形状和设计,成为城市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

高架桥操作简洁,结构清晰,给人一种整洁、现代化的感觉。

而通过桥梁的设计,还可以添加一些艺术元素,使得高架桥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最后,高架桥还具有节约土地资源的作用。

在城市拥挤的环境下,土地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传统的平面道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高架桥则可以充分利用上空空间,避免了大面积的土地占用。

这样既能够减少土地浪费,也能够满足城市发展所需。

综上所述,高架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设施。

它既可以解决交通断难的问题,又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行车时间,还能够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增强城市的美观,并节约土地资源。

高架桥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后高架桥时代:便捷与隐患共存

后高架桥时代:便捷与隐患共存

后高架桥时代:便捷与隐患共存作者:中信来源:《北方人》2020年第02期在最近40年的时间里,有一项工程为现代中国注入了令世界震惊的发展活力:桥梁。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架起了100多万座桥梁。

中国,已经成为地球上拥有桥梁最多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随着城市化的飞速推进,像高架桥这样的普通公路桥梁总数已经突破了80万座。

低头不见抬头见,高架桥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最习以为常的人造景观。

从外观上,高架桥其实就是一条被架起来的公路,公路之间能看出啥区别?所以关键还是看桥墩。

简单点儿说,高架桥一般有两种:独柱墩式高架桥和双柱墩式高架桥。

对于高等级的、有着重要战略性意义的控制工程,是容不得有丝毫偶然状况发生的,毫无疑问,我们都会采用最为保险的双柱墩式高架桥。

但是,更多时候,我们采用的都是独柱墩式高架桥,特别是在城市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

独柱墩高架桥,首先,腿儿就只有一条,在结构上已经省得不能再省了。

当然所消耗的钢筋和水泥都不多,能耗低,自然成本就低。

其次,结构简化带来的是工程量和施工时间的减少,这对于城市发展所追求的快节奏来说,非常合适。

还有一点,一个桥墩的占地面积显然比两个桥墩要少,这对于惜土如金的城市而言,可以减少征地面积,把更多的空间用来进行商业开发。

当然啦,独柱墩式高架桥,还有着线形流畅、外观优美、地形适应性强、桥下通透性好、视野开阔等优点。

独柱墩式高架桥优点那么多,所以在国际上,各国都喜欢将它列为高架桥的首选样式。

但独柱式高架桥也不是没有缺点,或者说是它的天然缺陷:早期的独柱墩式高架桥在桥墩和路面的链接部分往往采用单支座设计,使得桥梁抗倾覆稳定性变弱,容易发生路面侧翻。

同样的道理,对于这种单支座的独柱墩式高架桥,一旦出现严重的车辆超载情况,就会因为对这一个支座的拉扯,而使得整个路面出现摇晃,甚至是侧翻。

但是,这种单支座的独柱墩式高架桥往往都是在我国高架桥修建的早期时代所设计建造的,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车辆数量和货运载重情况并没有到达现在的数量级别。

浅谈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摘要:近些年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各大城市开始加强对高架桥工程的建设,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影响也是双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为此,建设部门应当尽力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进而更好的促进城市高架桥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环境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流量相对集中,车流量相对密集,交通网络运行能力差,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化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与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最早建设城市高架桥起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

城市高架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的问题,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

但是在城市高架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而环境影响表现的最为明显。

一、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高架桥建设施工时期与施工后,都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城市高架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即交通噪音与交通废气。

1、交通噪音在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噪音产生的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噪音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1]。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噪音给人的身体健康代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从医学角度来说,噪音是多种疾病的根源。

在城市高架桥选址方面,交通部门需要根据车辆堵塞问题与交通拥挤情况综合考虑。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城市高架桥通常都是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段。

由此可见,噪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多年之前,有研究人员对某市高架桥的建设中的交通噪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近十年的期限内,噪音的平均值维持在71.7-74.2dB(A)。

为避免噪音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通常都会将白天噪音标准规定70dB(A),可是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城市高架桥的噪音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

盲目建造高架现象的经济分析以及国内外对比_王新军

盲目建造高架现象的经济分析以及国内外对比_王新军

条新的城市交通模式,城市中心区发展地下快速
道路系统是解决古城保护、城市更新等方面的重
4 国内外高架建设对比分析及案例探讨
要途径;
(3)城市交通地下化,可以腾出地面空间以
4.1 国外大中城市对于高架建设的趋势
绿化、适度开发及增加不同区域的城市生活联
和案例分析
系,减低了道路对城市的割裂,实现了土地的多
线,因此纵有世界领先的城市快速路环线,但环
这些地区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严重的交
线间距离过大,不方便出行,仍会导致环路应变
通堵塞和高发事故率,使一些商业机构搬迁出
能力较差,负荷过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去,以寻求更好的有力增长和交通便捷的地区,
只能采取建设地下高速路的措施。
由此带来的利税损失更高达数百万美元。
计每天运量为 75,000 辆机动车,现在实际运量
大都市中极其罕见,但由于城市中心土地和空间
达到200,000辆,成为美国最拥挤的城市交通线。
资源紧缺,为避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避免快
现在每天交通拥挤超过10小时,交通事故发生率
速路对中心区的割断,因此城市快速路包括高架
是其他城市的4倍,通向机场的隧道境况也相同。
(3)成本相对低廉。 相对于其他交通建设方式,如地铁、轻轨、地
下隧道等,高架由于其建设难度和技术要求不 高,成本相对更低,所以对于许多处于发展中的 城市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来说,是一种比较经 济和可行的方式。一般来说,地下空间建设的造 价比地面造价要高,一般高三到四倍,最少也在 两倍以上。
(4)没有通过努力改善现有条件来解决交通 拥挤,没有抓住交通问题的症结。
以北京为例:
展,城市中心区活力降低,经济增长缓慢,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设计论文
论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
班级:土木三班
****:***
*名:**
学号:************ 2011-6-8
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居民出行以车代步,车辆大幅度增加,另外自行车的大量增加,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平交路口交通方式已经不适应,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的下降,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和快速路。

对所有的平交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简称立交即修建匝道和立交桥,使原平交路口上的车流在不同高程上跨越,从空间上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车速和路口通行能力。

本文简述了我国高架桥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国内部分已建城市高架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高架桥的利与弊,即对环境和交通状况的积极和负面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

[关键字] 高架桥、发展历程、利处、弊端、空气污染、交通。

1城市高架桥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居民出行以车代步,车辆大幅度增加,另外自行车的大量增加,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平交路口交通方式已经不适应,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的下降,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和快速路。

对所有的平交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简称立交即修建匝道和立交桥,使原平交路口上的车流在不同高程上跨越,从空间上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车速和路口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立交源于高速公路,由于高速路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并在环路上设立交。

国外立交发展较早的是美国,1921 年在布朗克斯河风景区干路上建成第一座设有匝道的不完全互通式立交。

而我国最早的立交,系广州市1964年建成的北大环城立交,此后我国立交不断发展开来。

北京市1966年与京密引水滨河路建成3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983年建立广州区庄高架桥,1986 年建成的天津中山门桥等等。

除了立交桥外,其所连接的高架桥作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在各大城市流行开来。

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首先建立了许多立交桥,以缓解交通压力;而后为了进一步节约城市空间,建立高架桥进一步提高交通能力。

如今,轨道交通的发展,凭借着其强大的运载量,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减轻了公路交通的压力。

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等。

2城市高架桥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势
高架桥适用于用地受限制的市区,可充分利用城市昂贵的土地资源,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以及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

2.1城市高架桥在缓解市区交通压力上的优势
城市的道路交通体系在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城市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城市高架桥作为城市道路立体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城市现有的规划格局下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做到道路的立体交叉,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车流可以连续运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控制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

2.2城市高架桥沟通其他城市之间上的优势
如果我们以高架桥作为城市交通的主骨架,把中心城区与二圈城卫星城市连接在一起。

与快速通道相比,有以下几点方面的优势:
1、高架桥占地少,节约土地;
2、由于出口少,高架桥才会真正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功能
区的“快速通道”,从而缩短卫星城市与主城区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引导我们的开发建设项目往卫星城市布局,形成跳跃式组团城市功能区发展模式的规划思路;
3、由于高架桥中途未设出口,对开发项目来说没有交通依
托,就不会沿途布局,从而有效地保留原始空间;
4、与高速铁路、地铁等相比,高架桥适用的交通工具更多
的使用人群更广,社会效益更高,投资更低。

因此,城市高架桥在现代交通中,为缓解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成为了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的一环。

城市高架桥在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显著贡献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少影响。

3城市高架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高架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建设营运后行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机械噪声、施工扬尘都对环境产生短期影响.就建成后的城市高架桥而言,由于通行能力和车流量增大,将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因素有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3.1交通噪音
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数座大规模的城市高架桥,中小城市近几年来也开始在城市闹市区兴建小规模的高架桥。

高架桥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噪音的污染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副作用。

噪音的危害,毋庸置疑已被现代科学家认定为危害人类生存健康的一种严重威胁,国家也为此制定了相应法规。

而高架桥的选址,作为缓解城市的巨大交通压力的重要工具,从实际需求出发,高架桥必定建设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因此噪
音的影响不容忽视。

针对高架桥上的噪音污染的防治对策,应控制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从噪音产生的角度来说,首先应控制噪音产生的源头,高架桥上的噪音主要产生于车辆与桥面间的相互作用,可采用低噪音桥面铺装层,采用公路现有的低噪音材料,以此降低噪音的产生;另外,控制噪音的传播也是降低噪音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可设置噪音隔离屏障、设置禁鸣路段、交通部门加强对车辆噪音的检测,使桥面噪音达到国家噪音标准要求;
3.2交通废气
交通废气是指汽车在高架桥面上行驶是排放的汽车尾气,尤其机动车辆在上桥爬坡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所消耗的动力能源大大增加,发动机燃烧不充分使得更多的废气排放进入空气中。

空气中直接散发的污染物有CO、HC、NO、SO、悬浮粒子等。

其中前四种由机动交通引起,空气中大量悬浮的粒子则是机动交通带来的泥土及汽车废气有直接关系。

交通废气污染不仅影响公共健康对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对动植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针对高架桥上的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应严格规定过往车辆的尾气排放量,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检测和管理手段;此外,政府应积极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取代现有的交通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天然气能源等的开发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的源头;同时,交通部门也可在桥面布置绿化带,利用植物的天然效应净化空气,降低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3.3高架桥对交通的负面影响
高架桥在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降低事故发生率上毋庸置疑的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作为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体系的一部分,显然高架桥并不能起到全部的作用。

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建的高架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交通状况,一个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仅依靠一两座高架桥能够解决,有的高架桥只对汽车有利,却造成了行人与公共交通不便,这显然与改善交通状况的初衷背道相驰,可见,高架桥造价昂贵,若不能形成有效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很不经济。

因此,我国的交通建设要对城市的交通作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修建一些得不偿失的高架桥。

4结语
当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环境的含义乃是“建成的环境”,建成后的高架桥就成为环境中的一大要素。

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适当地拆掉一些建筑,尽量多留出一些空间,建造绿化带,特别是在建筑物与道路间种植一些高大树木、
高架桥作为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除了缓解交通拥挤、改善交通状况的基本功能外,其也是展现一个城市经济、技术
实力和文化水平的窗口。

由于高架桥梁为永久建筑,所以在政策建设初期,必须对桥梁方案设计和景观规划进行充分的研究,使其融入城市的整体文化内涵中。

要设计一座美观、合理、经济的城市高架桥,首先要有好的规划,其次要有成功的方案,再加上建筑师们的参与和精心的设计、施工。

从长远角度来看,最好是尽量避免再建城市高架桥。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和城市和谐,要留下空间,不能见缝插针,力争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生活环境。

[ 参考文献]
[1] 曹风绮.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J].江苏环境科技,1999(12):21—24.
[2] 邵旭东,顾安邦.桥梁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谢实海,郑兆广.浅谈提高城市高架桥墩外观质量的途径[J].广州建筑,2005(2):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