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37题说题说纲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 (2(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 (2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新课标卷II (8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安徽卷 (17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3北京卷地理部分 (23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9福建卷地理部分 (29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广东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0广西卷地理部分 (40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地理卷 (44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含答案(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使用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6.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2013年高考文综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

稳中求进,贴近生活,加大开放度——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地理试题分析试题整体与新课标贴合,难度不大,使考生可以以较为轻松的心情答完整套试卷。
一、试题结构较为稳定第一卷的选择题共11个,每题4分,没有变化。
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中必考题在分值上与去年略有变化:第36题分值为22分(去年为26分),第37题分值24分(去年为20分),但必做题总分值依然为46分。
其选考题部分分值与去年相同。
继续以“组题”形式呈现,非选择题以区域承载考点,自然流畅。
选择题全部以组题的形式出现,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今年高考仍然延续了过去的特色,全卷选择题分成4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综合题方面今年的第36题和37题分别以攀枝花和非洲维多利亚湖作为背景,重点考查自然、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点。
二、试题稳中求进1、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性明显。
“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特征在2013年地理试题中仍然体现明显。
主要知识考查汇总:(1)客观题:选择题1-3题以“鲜切花”生产为切入点,考察了农业(鲜切花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区域发展优势分析。
4-6题以遥感影像图片和文字材料(提干)说明为题,考察了具体区位下降水产生的原因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判定具体的位置以及与自然带形成的关系。
7-8题通过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年变化率的变化,考察了城市化过程的变化特点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迁移的特点等。
9-11题通过我国某地天气系统的变化考察了风向的判定和暴雨的形成以及我国各地此种天气系统发生的基本规律。
(2)客观题:36题,以攀枝花在西南地区的位置和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攀枝花1月气温高的原因和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以及攀枝花钢铁工业发展与打造“避寒之都”的关系。
37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及周边水系”考察了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和在维多利亚湖中迅速繁殖的原因和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渔业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并说明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全国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文综试题(地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及解析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
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答案】1.C
【解析】2月14日,美国仍然是冬季,气温低,不利玫瑰(花卉)生长,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对玫瑰生长有利。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Hale Waihona Puke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答案】2.C
【解析】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多在2000km以上,距离遥远,且玫瑰易腐烂变质,航空运输速度快,用它较好。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答案】3.A
【解析】墨西哥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鲜切花的运输距离短,运费低。
图2为45o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澳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
题。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答案详解)及命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试卷类型:A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解析一:选择题部分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1.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理景观图表的判读”。
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
A、D项为外力作用,C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
【试题延伸】地质作用是广东高考的高频考点:(2010(7)流水作用;2011(1)地质构造;2011(2)流水作用;2012第41题(1)流水作用),应该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答案】2.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文字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关键词:“这种现象表明”。
题干文字中可知,开心果耐旱怕涝,在伊朗它种植在高原沙漠地区,该地区因四周山地阻挡湿润气流深入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睛天多。
对开心果种植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区位。
不同农作物需要的自然条件不同,如优质的法国葡萄酒来自于夏干气候的地中海波尔多地区,故A错;题干信息中既没有体现此处有多种经营,也没有体现出此处因种植开心果而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发生了改变,故C、D错。
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2013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带解析答案8k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解析】图1中Ⅰ到Ⅲ三个阶段显示两个明显特征,图中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可以推知该地降水量减少,但由于居民点增加,用水量增多,蒸发量会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植被的减少,水保持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因此下渗减少,故答案为C。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解析】同样的暴雨过程,由于植被覆盖率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因此Ⅰ到Ⅲ三个阶段对应的径流量变化应该是③②①,故答案为C。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解析】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③到②再到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
故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解析】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答案为D.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B 9时C 12时D 14时【解析】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这两个时间段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时刻。
而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此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也就是距离日出前后6点和距离午后两点中的时刻,即9点。
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地理考试说明(完整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Ⅰ. 命题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实现。
注重考查考生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考查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引导考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 考试目标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确定文科综合科考试内容。
地理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高考文综地理37题说题说纲

整理ppt
19
对地理备考的启示
1.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内在联系。 2.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关注热点,做到旧知识与新情境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 4. 强化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5. 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整理ppt
2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4分)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整理ppt
2013高考新课标卷37题
整理ppt
1
2013高考新课标卷37题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 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 收地下水,这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 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 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
4
整理ppt
5
解题过程及目标:
1、信息和设问之间建立联系---学会审题 2、构建答题思路---学会解题 3、剖析错因,寻求正解---学会答题
解题方法:
设问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整理ppt
6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 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 “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4分)
解题过程及目标:
1、信息和设问之间建立联系---学会审题
天然次生林、灌丛
沼泽 地下 水水 位
速生桉
关键词:涵养水源、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 渗、 参考答案: 原因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 渗, (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为沼泽提供稳定水源。 (4分)
关键词:当地植被
参考答案: 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原植被)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排列要点
1、层次分明 答题要领
2、运用术语
3、表达完整
1、审题(关键词、图例、注记等) 2、 回顾书本知识,挖掘隐含信息,提取有 效信息 3、 整合信息,转化术语,组织语言,规范 答题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圣吸收地下水,这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 ,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 6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试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的成因……….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2、随着西南地区造纸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会给当地 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加剧水土等流失、生物多样性 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调节周围地区气候能下降.)
2、构建答题思路---学会解题
3、剖析错因,寻求正解---学会答题
解题方法:
设问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 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 “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2013高考新课标卷37题
2013高考新课标卷37题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 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 收地下水,这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 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 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 植前、后的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没有理解题意,理解不深,分 析不足
剖析错因、寻求正解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学生作答
变化:当地森林减少,沼泽减少
参考答案: 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原植被)退化;(2分) 沼泽萎缩;(2分)
-------- 语言表述不准确
剖析错因、寻求正解
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学生作答 造纸厂污染水源、土地,减少当地森林,从而引发生态 环境 恶化
正确答案: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地区,(2分)旱季时间长,降 水较少。( 2分)
------审题不清,误解题意
1、圈点关键词语
审题要领
2、重视隐性信息
3、确定问题指向
题目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题目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1、展开联想 解题要领 2、求助图示
对地理备考的启示
2.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内在联系。
3.关注热点,做到旧知识与新情境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 4. 强化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5. 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关键词:速生桉造纸、理由(意义)
参考答案: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才快,是良好的造纸材料。(3分)发展 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分)
关键词:降水条件
参考答案:
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地区,(2分)旱季时间长,降水较少。( 2分)
剖析错因、寻求正解——师生 合作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学生作答 原因:山坡上地下水位高,补给沼泽。(水的来源,不是原因) 过程:沼泽地在雨季时靠雨水、河水补给;干季时有山坡上地下水补 给。(没有植被涵养水源的过程) 正确答案: 原因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 渗, (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为沼泽提供稳定水源。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