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而且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早在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就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求智慧。”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管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

宽容是现代管理者崇尚的人格品质

“宽容”一词在我国先秦典籍中即已出现。《庄子》中说,人应禀持“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庄子·天下》)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常以宽容之心容纳事物,不要苛求于他人。儒家从“仁”出发,倡导宽容的为人处世之道。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而所谓爱人,也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故“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因此,儒家“尚仁”“贵和”,

特别推重宽容的实践价值,并把它看作是人终生应坚守的道德原则。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

“‘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儒家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即内含了尊重差异、宽以待人的道德理念,体现了仁者所应有的理解、原谅、仁慈、同情的情怀。孔子倡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宽容精神,认为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和缓宽厚,这样才能形成“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即宽广、开阔、容忍的胸怀。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知。”(《孟子·离娄下》)在这里,孟子根据孔子所说的立人立己、达人达己论,把爱人、敬人看作是被人爱、被人敬的前提,认为只有爱他人、敬他人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爱、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主张在人际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发生人际冲突、矛盾时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孔子“躬自厚而

薄责于人”的人际交往原则。

苟子也主张“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摧。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摧,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苟子·非相》)。君子之所以是君子而非小人,就在于他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这也就是《易传》中说的“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即君子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万物。

在现代管理中,宽容是领袖气质必备的品质。著名心理学家豪斯认为,出色的领导以其领袖气质指出下属前进的明确目标,帮助他们在情境不明的情况下明确方向,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对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来说,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够唤起、激励、影响他人的情绪,因而能够触摸到他人的情感深处。由此可见,管理者具有的领袖气质将对员工积极性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领袖气质来自于与人沟通,以及唤起和激励他人采取行动的出色能力。

因此,作为领袖的管理者,必须以宽容之心与人交往,善于理解人,能经常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一是严于律己,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员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

语·颜渊》)?你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敢不端正呢?二是注重员工的诉求,以真诚、平等、沟通交流的方式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被理解、被尊重的基础上形成集体认同感,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进而产生企业合力,达成企业组织管理的目标。

宽容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

现代管理强调团队精神的凝聚,因而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集体氛围。而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命题,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由于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故君子应该容“异”以成其和,这包含着宽容思想的意蕴。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宽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老子从本体论角度揭示了为政者宽容管理的根据。在老子看来,“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具有“容”的品格。“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人如果能够做到宽容,便与大道相符合,从而终生不会遭受危险。老子认为,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它不是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是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为。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条件,以最终达到“以无事取天下”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这就要求为政者,要给予民众自由生存的空间,充分尊重和发挥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作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最终才能达到“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的结果。

老子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认识到,正是为政者居高临下,以强性管理的方式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各种社会游戏规则,由此造成民众的逆反,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要从有为的对立面——无为来展开社会的管理,由此才能激发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活力,形成具有生机的社会凝聚力。为此老子通过由自然理性推导社会理性的思路,提出了为政者应该具有谦下、宽容的崇高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