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的三驾马车

合集下载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在介绍了“三驾马车”的概念和通货膨胀率的概念。

在分析了三驾马车中货币供应、需求和成本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对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总结了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综合影响,并展望了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走势。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为未来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1. 引言1.1 介绍三驾马车的概念三驾马车是指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包括货币供应、需求和成本。

在这三个因素中,货币供应是最为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

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从而拉动物价上涨,进而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需求水平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需求水平持续增加,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成本方面,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高商品价格,进而影响通货膨胀率。

三驾马车中的货币供应、需求和成本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影响着通货膨胀率的波动。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深入地分析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更准确地预测和防范通货膨胀的风险。

1.2 解释通货膨胀率的概念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总量相对于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增长的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反映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会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三驾马车中的货币供应、需求和成本。

货币供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因为总量货币增多会超过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长速度。

需求的增加也可能促使价格上涨,因为需求超过供给时,厂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三驾马车消费这驾马车永远不可能跑得快

三驾马车消费这驾马车永远不可能跑得快

三驾马车消费这驾马车永远不可能跑得快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市场经济的专业词汇中新生了一个至今广泛使用和挂在口上的经济术语——“三驾马车”,用以表示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三支力量——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描述。

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

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

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现在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马拉一车的模式。

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

这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三驾马车”这个词也就有最好的,最豪华的意思在里面。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以二○○七年为例,我国GDP为246619亿元,在‘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

”的说法。

某以为当作“国民经济‘驾车三马’: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投资、消费和出口”正是拉动“国民经济”这驾马车的三匹马。

在作者的印象中,“三驾马车”这一概念在我国经济领域出现后,消费这驾马车似乎就一直是乏力的。

出口这驾马车虽不是很好,但也算“过得去”,只有投资这驾马车“马”力十足,永远都是跑在市场的最前面。

自叫出“三驾马车”的名称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方,也无论是“专家”还是“愚民”,都说“内需不足”。

也就是说,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是内需不足,也不知道猴年马月内需才会“足”起来。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复查一下历史,自“三驾马车”“上路”后,上述三方年年都在喊要扩大内需,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在喊要“扩大内需”。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证券从业资格《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必背考点一、金融市场体系1.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92年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年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垂直分业监管体制,自此“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正式形成。

2.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板块。

3.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三板市场,官方名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4.上海证交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5.深圳证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

6.股票型上市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开业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营利。

7.债券型上市公司:公司债券的期限为1年以上。

8.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条件:依法设立且存续满2年。

9.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条件,对于个人投资者:具有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

10.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又称区域性市场、区域股权市场、第四板市场)2008年天津股权交易所的成立,是此次浪潮开始的标志性起点。

二、证券市场主体1.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起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从3个月到三年不等。

2.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3.企业年金基金不得直接投资于权证,但因投资股票、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等投资品种而衍生获得的权证,应当在权证上市交易之日起10个交易日内卖出。

4.证券公司监管制度中的信息报送与披露制度要求:信息报送制度,应当自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年度报告,自每月结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送月度报告。

5.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人员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且无不良行为记录,其中具有3年以上证券自营、资产管理或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从业经历的人员不少于5人。

《金融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各类存款,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2.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基础金融资产或指数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契约形式所派生出来的交易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3. 资本市场:是指进行长期资金(一年以上)借贷融通活动的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等。

4.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两国货币间的相对价格,反映了两国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率。

5.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系统出现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崩溃的状态,表现为金融机构大量破产、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信用体系严重破坏,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二、填空题1.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

2.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______业务。

答案:中间3.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______是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

答案:美元4. 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通常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5. 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金融工具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低风险低收益工具(如国债)、高风险高收益工具(如股票)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货币市场的主要工具?( )A. 回购协议B. 银行承兑汇票C. 债券D. 同业拆借答案:C. 债券(债券属于资本市场工具)2. 下列哪种金融行为不属于直接融资?( )A. 发行公司债券B. 银行贷款给企业C. 股票发行D. 发行政府债券答案:B. 银行贷款给企业(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3.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利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A. 凯恩斯利率理论B. 古典利率理论C.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D.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答案:B. 古典利率理论4. 以下哪种金融工具的持有者有权在规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标的资产?( )A. 认股权证B. 卖出期货合约C. 股票D. 买入看跌期权答案:A. 认股权证5.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是?( )A. 商业银行B. 投资银行C. 中央银行D. 政策性银行答案:C. 中央银行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A. 个人投资者B. 商业银行C. 政府及政府机构D. 保险公司E. 证券交易所答案:A、B、C、D2. 关于货币市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货币市场交易的主要是短期债务工具B. 回购协议是货币市场的一种重要交易方式C.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通常被视为基准利率D.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E. 短期国债在货币市场中流通答案:A、B、C、D、E3.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 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B. 经济总产出大幅下滑C. 物价预期普遍上涨D. 生产成本持续上升E.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答案:A、C、D、E4. 关于货币政策工具,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B. 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买卖国债等证券调节货币供应量C.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票据进行再贴现的行为D. 利率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和家庭的借贷成本和投资消费意愿E. 直接信用控制包括窗口指导、信用配额和利率限制等形式答案:A、B、C、D、E5. 下列哪些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功能?( )A. 价格发现B. 风险转移C. 套期保值D. 投机获利E.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答案:B、C、D、E五、判断题1.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发展能推动金融深化,同时金融深化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世贸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集团(WBG,World Bank Group),被人们誉为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世贸组织(WTO)是其中最大的一驾马车,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倡导和实现全球自由贸易最强有力的组织。

1、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2011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宣布批准俄罗斯成员身份。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

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

世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三驾马车”的分析ppt课件

“三驾马车”的分析ppt课件
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析
小组成员:孙晓月、刘梦雅、李永 翠、邵文华、王 紫渲、夏松丽、李
雪珍
“三驾马车”的分析
目录
1 传统三驾马车的基本概述
2 传统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3 传统三驾马车的现状分析
4
新型三驾马车的发展
“三驾马车”的分析
一、传统三驾马车的基 本概述三驾马车的基本 概述 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我们经常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Thank You!
“三驾马车”的分析
“三驾马车”的分析
四、新型三驾马车的 发展
处在当下经济形式的复杂的环境中,以往的三 驾马车对中国的拉动作用被束缚,而城镇化、资 本化、金融化可能形成”新三驾马车“,更好的拉动 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的分析
(一)城镇化
• 城镇化可以挖掘和释放消费和投资双重增长潜力,可以调整和优化产 业和经济结构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是通过市场机制引 导和产业发展,带动农民逐步转变为市民和二、三产业工人,使农村 劳动力从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中获得更高的收入,通过向二、三产 业转移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城镇化率每提 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进而变农民消费 为市民消费。他们由以往的自给自足转变为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对 工农业产品和劳务等形成巨大需求。第三,城镇建设可以直接拉动投 资增长。城镇化不仅可以拉动产业投资,还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不 仅可以拉动经济建设,还可以拉动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
“三驾马车”的分析
G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 政府支出一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小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新三驾马车:如何升级中国经济市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微弱的经济波动、捉摸不定的热钱和憧憬中的货币刺激方面了,当然市场历来只关注短期也很正常,但目前不可忽视的是中期的逻辑。

研究显示在中国重大的换届年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一些固定的政策步骤,差不多就是三板斧——反腐倡廉、治理整顿和规划设计。

今年可以找到类似的模式,仍然都是些规定动作,当然其中也不乏新意。

在反腐方面,从改进政府作风反对浪费开始,也可能升级到后续的官员财产公示和抽查;而这次金融体系治理整顿的核心则是针对影子银行,目的是使得金融创新重新回到可以测度和监管的可控范围内,以免重蹈中国版次贷危机的覆辙,因为所有金融灾难的根源都是相同的——把钱借给了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企业或者政府;第三,这次的改革规划有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表达——顶层设计。

上一轮的关键设计要回溯到1992-1994年了,十四届三中全会给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奠定了接下来20年繁荣的基础。

这次情况则更复杂,利益也更多元和顽固,不过我们仍然预期今年秋天大概率可以拿出一个具有最小公约数性质的整体改革方案。

尽管上述三个步骤都十分重要,但都还不过是些热身动作。

然后呢?然后是继续推动增长,中共十八大给出的国民收入倍增目标仍然是中国未来10年的首要任务,对于一个大型新兴经济体,没有可持续的增长,一切都是白扯。

因此从GDP构成的需求端来看,升级三驾马车并重新启动增长引擎,就是我们理解的所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如何升级投资引擎呢?关键在于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深度城市化将替代原来的半城市化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抓手,老版本GDP锦标赛有一个重大缺陷,它是县竞争制度,参赛队员太多,必须升级为城市群之间的竞赛。

第一线的城市群是沿海的三个大三角洲,三个超级城市群可以筹划在原来泛三角洲城市联席工作会议基础上成立城市群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辖区内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类似标准的公共服务。

产业方面,主要布局先进制造、研发与创新以及生产型服务业,例如长三角是围绕着上海的大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虹桥枢纽及生产型服务业中心,世博园及创新创意基地,迪士尼及生活型服务业片区展开。

从“三驾马车”出发论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三驾马车”出发论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否可持续等问题 的讨论。概括而言 , 中国经济的高 速增长是以城市化 、 工业化形 成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为原始动力 , 以出 口导 向型战略形成 的出 口需求为 加速器 的结果。在投资、 消费 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带 动我国经济快速前进 的过程 中, 由于 日 益严重的世 界经济失衡 以及 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 , 这三驾马车 也出现 了失衡——投资和出口成为近年经济增长的 主要拉动力 , 而消费拉动依然疲软。 二、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1投资、 . 消费和出 口三者之 间的关系
5 0
湖北 大学成人 教育学院学报
21 0 0年 8月
产能的途径。国内消费的低糜无法支撑投资积累形 成的巨大产能, 必然寻求外需帮助使社会再生产得 以实现。可以说 , 国逐渐扩大 的出 口需求暂时弥 我 补 了国内消 费和 投 资 的失 衡 。投 资 、 费 和 出 口三 消 者 在失衡 中似 乎形成 了一 种动 态 均衡共 同推 动我 国 经济的增长, 但这种动态均衡易受到外 界经济波动 的影响, 一旦出口需求减少这种动态均衡就会被打 破 , 可避免地 造成 经济 增长 速 度 的减 慢 。 不
从 “ 驾马车" 三 出发论 当前 金融危 机 对 中 国 经济 增 长 的影 响

徐 菲
( 中师范大学经济学 院, 华 武汉 ,30 9 407 )

要 : 资、 投 消费和 出1 3是推动我 国经 济增长 的三驾马车, 它们之 间的失衡 与均衡既是经济增长 的动力
又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 。本 文分析 了三者 的关 系和 失衡 原 因以及 当前金 融危机通 过三 驾马车对经 济增 长 ‘
2 三驾 马车失衡 的原 因及 后 果 .
补消 费需求 的空 缺 , 因此 我 国 出 口的 流通 渠道 大 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行业的三驾马车
(2012-05-15 19:33:40)
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

不过虽然说都是马车,但是人们对这三样东西的认识却有着巨大差别。

说到银行,大家就会想到是存钱、取钱、汇款的地方;
说到证券,就能想到每天上下波动的股价,涨了就是赚钱,跌了就是赔钱。

但是关于保险,每个人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保险到底是什么
现在社会上不用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这个层面的人,对保险的理解或者误解还是比较深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对这个问题作个分析和交流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在三大金融行业里面,相对于银行和证券来说,为什么大家对保险误解比较深觉得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三大行业的起步时间不同,保险业起步最晚。

为什么大家最接受银行在我们国家市场经济时代,银行业的经营方法和手段与计划经济时代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毕竟计划经济时代银行业是存在的,一直延续到现在。

证券业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

而我国保险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停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保险业是从92年才开始。

这三大金融行业里面起步最晚的是保险,跟世界
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相比,唯独保险业跟国际上差距最大,当然发展空间与潜力也是最大的。

比如现在工商银行在世界上规模已经排在第一位了,银行业尚且还有差距;证券业跟国际上比也有差距;保险业的差距更大。

二、保险产品的内涵及使用价值与银行、证券产品差异较大。

银行产品比较简单,比如老百姓到银行存款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银行存款可以获得的利益是利息。

证券产品,就是利用价格波动产生收益。

而相对于银行和证券产品来说,要全方位理解保险产品本身的内涵以及它的功能和意
义,这个难度很大,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有很多制度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

同时,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与银行产品、证券产品及一般的实物产品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彩电的使用价值,连小孩子都知道,有了彩电可以看节目。

正是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很直接,所以购买欲望很容易产生。

而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最难让人感觉或者愿意承认了,因为当你觉得保险有多么合算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跟人类的灾难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是大家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享受到保险使用价值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

尤其是保险从业人员要正确地认识保险、正确理解保险产品本身以及保险制度。

如果有的从业人员做了10年、15年都不能正确理解,那就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