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 2 】 李 漫琼 , 罗旭 华 . 临床 护 理健 康 教 育 学 [ M]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舒芬太 尼用 于小儿手 麻醉的临床研 究
王 洁
( 郑卅I 市儿童 医院,河南 郑 州 4 5 0 0 5 3 )
Me t h o d s AS A wa s p e r f o r me d i n 6 0 p a t i e n t s wi h t I 一 1 7 E NT o p e r a t i o n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1 g r o u p s , s u f e n t a n i l , s u f e n t a n i l g r o u p 2 a n d s u f e n t a n i l
3 g r o u p s , e a c h ro g u p o f 2 0 c a s e s . T h e y w e r e t r e a t e d b y O . 0 4  ̄ t g / ( k g ・ h ) , 0 . 0 5  ̄ t g / ( k g . h ) , O . 0 6 1 x g / ( k g ・ h ) s u f e n t a n i l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na a l g e s i c , s e d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t t h e s c o r e , b l o o d o x y g e n s a t u r a t i o n( S p O2 ) a n d a d v e r s e d r u g r e a c t i o n . Re s u l t s T h e s c o r e o f t h e na a l g e s i c e f e c t o f 1 ro g u p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等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SBP、DBP、HR较诱导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中SBP、DBP、HR较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显效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导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作用更强,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是指采取静脉麻醉药物联合肌肉松弛药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为手术治疗创造生理条件的过程[1]。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与其他手术麻醉一样,应做到无痛、镇静、肌肉松弛,维持有效、合理的呼吸、循环,保证重要器官的功能。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应激反应,扰乱患者血流动力学,不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舒芬太尼、芬太尼均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手术麻醉,但两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具有差异性。
对此,本研究选取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等剂量的芬太尼、舒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旨在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8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范围25.6~56.6岁、平均年龄(48.7±5.2)岁;观察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24.7~52.8岁、平均年龄(47.9±4.8)岁;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它组织器官肿瘤、呼吸、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及(或家属)均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名确认,并经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应用的价值分析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应用的价值分析目的总结分析舒芬太尼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5例芬太尼麻醉;观察组25例舒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的相关资料。
结果在不同时间段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能够较好的保证患儿各项指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舒芬太尼;应用价值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对于麻醉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小儿、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有效的麻醉不仅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可降低手术风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1]。
本文结合笔者整理的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就舒芬太尼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8±1.1)岁,根据患者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儿在术前30 min肌肉注射0.02 mg/kg的阿托品;麻醉诱导采用的是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胺0.15 mg/kg,其中丙泊酚用量为2.0 mg/kg,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药物[2]。
对照组:所有患儿静注芬太尼,用量为5 μg/kg,在氣管插管后,注入用量为2 μg/(Kg·h)芬太尼具体为持续泵入静脉,然后实施机械通气[3]。
观察组:所有患儿采用舒芬太尼,用量为0.05 μg/Kg,在气管插管后注入用量为0.2 μg/(Kg·h)舒芬太尼具体为持续泵入静脉。
所有患儿在麻醉40 min后追加0.1 mg/kg顺式阿曲库胺。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张国顺【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以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2016年期间实施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66例,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同时复合咪唑安定、维库涅安以及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复合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拔管后,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苏醒期睁眼、呼吸恢复以及拔管时间等观察指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患者在不同麻醉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均较为平稳,术后拔管时间短,意识恢复快,进而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管理和呼吸道管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全麻诱导时行器官插管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因此相对于芬太尼而言,舒芬太尼更加适宜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手术麻醉中.【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7【总页数】3页(P3141-3143)【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作者】张国顺【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神经外科作为外科的一个分组,其收治主要是脑、脊髓等神经系统病变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大量研究发现,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质量以及预后与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应用有着一定关系,如术后疼痛科对患者脚杆神经活动性造成影响,且极易增加颅内出现、脑水肿等发生率[1],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过减少对机体的不良影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麻醉医师广泛关注的问题。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剂[2],也是目前临床中广泛用于手术麻醉的药物。
舒芬太尼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D B P 、S p O 2 和R P P与 诱 导 前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见 表 1 ) 。
3 讨 论 从上述 结果 可 以看 出给 予 舒 芬太 尼 诱 导 后 后 ,患 者 的
S B P 、H R、D B P和 R P P明显低 于诱导前 。舒芬 太尼麻 醉诱 导 迅速苏醒很快而且很少发生再吗啡化作用 ,它无组胺释放且镇
・
6 8・
C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r u g Us e。J a n u a r y 2 0 1 3。 Vo L 6 No . 1 C
・
疗效 分 析 与 i T - - 价 ・
舒 芬 太 尼在 小 儿全 麻 诱 导 中的应 用效 果观 察
v e t 7 2 h o u r s[ J ] .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o r l ,1 9 9 9 , 9 4( 2 ) :3 5 1 .
7 沈桂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 唑治疗 肝硬化并 发非静 脉 曲张 上消化
4 邹多武 ,许 国铭 ,李兆 申 ,等 .静脉滴 注沣 妥 拉 唑对 健康人 2 4 h 胃内 p H变化 的影响 [ J ]. 中华消化杂志 , 2 0 0 1( 3 ) :1 5 9 — 1 6 1 .
率 、S p O 进 行 比较 。 1 . 3 统计学 方法 计量 资料 以 ( ±s )表 示 ,采 用 t 检验。 以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痛作用也强于芬太 尼 ,但是在诱 导时还 应适 当输液 补充 血容 量 ,阻止血容量过低 ,两组全麻诱导过程中均有 呼吸抑制 ,表 现为呼吸变浅变慢 ,甚至 呼吸停止 ,应加 强 S p O : 监 测和 有效 的实施面罩人工通气 。在本研究结果 中显示舒芬太尼在d , J L 全
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手术的观察

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手术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臂丛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哭闹等发生情况。
方法 60例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B组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组,A组为臂丛神经复合芬太尼麻醉组。
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
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咪哇安定0.1mg/kg静脉注射。
结果两组苏醒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舒分太尼苏醒优于氯胺酮。
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中苏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
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
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小儿肌间沟、腋路显露清晰,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相对简便,所以我们将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臂丛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臂丛复合氯胺酮麻醉小儿麻醉1 资料与方法1.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组(A组)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组(B组),每组各30例。
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并肌注阿托品0.15mg/kg和咪唑安定0.1mg/kg。
开放静脉通路。
如果极不配合患者需丙泊酚2mg/kg体重静脉注射。
面罩吸氧,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K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入室后患儿安静5min后测各指标基础值。
A组给予舒芬太尼0.25~0.375µg/kg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针时有突破感或触及椎板后稍后退注入0.25%罗哌卡因1mL/kg。
阻滞成功后10~15min开始手术。
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在0.2mg/kg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针时有突破感或触及椎板后稍后退注入0.25%罗哌卡因1mL/kg。
阻滞成功后10~15min开始手术。
必要时追加氯胺酮(0.5~1mg/kg)。
1.3监测指标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时、术毕之SBP、DBP、HR、RR、SPO,清醒时间(手术结束至患儿睁眼、能应答之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哭闹发生情况。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麻醉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我院2011 年12 月—2012 年12 月所收治的88 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行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给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HR、DBP、SBP 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最低值、人工通气过程中的最高值、拔管时最高值的HR、DBP、SBP 与麻醉后的相关值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芬太尼;舒芬太尼舒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它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一种衍生物,此类药物在麻醉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作用于μ受体来达到麻醉作用的。
由于此类药物的麻醉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将对我院88 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我院2011 年12 月—2012 年12 月所收治的88 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6 例女性,52 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8—72 岁,平均年龄为54.3 岁。
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彭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彭目的: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接受舒芬太尼麻醉的观察组和接受芬太尼麻醉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6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T0、T1、T2、T3时间段的SBP、DBP、HR情况以及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治疗的过程中舒芬太尼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SBP、DBP、HR情况,缩短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其效果远远优于芬太尼。
标签:舒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治疗神经外科疾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类型,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有相关临床研究发现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和质量与麻醉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临床上麻醉药物有很多,因此找到一种效果显著的麻醉药物是非常重要的[12]。
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实验对象,分析了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实验结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实验对象,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为38~68岁,平均年龄为(54.3±5.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的比较上无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肌肉注射东莨菪碱,之后进行咪唑胺定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给予0.7ug/kg的舒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给予4ug/kg的芬太尼,丙泊酚注射的剂量为1.0~1.5mg/kg,待患者的意识消失后给予1~2mg/kg琥珀胆碱后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切皮前观察组患者给予0.4u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3u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手术过程中每隔1小时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注射舒芬太尼0.2ug/kg和芬太尼1.5ug/kg,手术结束前20分钟停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后停丙泊酚。
舒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作者:胡莹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5年第05期摘要: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合成类阿片药物,其具有起效快以及良好的鎮静镇痛作用,还具有稳定的心血管效应的特点,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成人的临床麻醉,但是应用于小儿的麻醉的研究比较少。儿童因为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其对手术具有的耐受性比较低,因此在进行小儿神经外科的手术过程之中,麻醉药物会引起血流的动力学的变化,从而会对小儿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所以如何保证手术麻醉诱导的平稳进行,是选择手术麻醉药物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儿的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并且和应用芬太尼的常规组进行了相互比较,现总结如下。关键词:舒芬太尼;小儿麻醉;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25-01引言:由于小儿与成人在生理、心理、解剖、对药物反应等方面的根本性差别,小儿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必然有别于成人,其中镇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是个热点问题。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合成类阿片药物,具有高脂溶性,快速分布并且遍及各个组织。舒芬太尼的术后镇痛的作用与芬太尼相比较强5-10倍,其镇痛时间是芬太尼的1-2倍,其在儿童中的消除的速度要比婴儿或成人快,其镇静作用也比芬太尼强,而且呼吸抑制比较少,并且具有作用起效快和心血管的系统功能较稳定以及没有组胺释放等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手术患儿共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10岁,平均为5.1±1.8岁,体重为15-29kg,平均为22.9±3.4kg,ASA 分级为Ⅳ-Ⅶ级,并排除患有精神病史、心肝肾器官异常以及服用镇静药物史的患病儿童。把患儿随机的分成两组,每30例患儿为一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手术的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1.2麻醉方法两组患儿进行麻醉前都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和咪达挫仑0.05mg/kg,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后为患儿进行开放静脉通路,然后连接监护仪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的饱和度等,对照组的患儿进行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mg/kg以及维库溴铵0.1mg/kg ,进行气管的插管并且连接到机械通气,并控制氧气流量;另外研究组的患儿进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以及维库溴铵0.1mg/kg,进行气管的插管并且连接到机械通气,并控制氧气流量;此外在麻醉的维持上,这两组的患儿都采用瑞芬太尼5μg/kg以及七氟醚1-1.5%进行麻醉的维持,在手术结束之前10分钟停止吸入七氟醚,结束手术的时候停止输注瑞芬太尼,等待患儿恢复自主呼吸之后可以把气管导管进行拔除。1.3观察项目在患儿麻醉诱导的期间对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其观察的时间点为T1-麻醉诱导之前,T2-气管插管之前、T3-气管插管之后2分钟和T4-气管插管之后5分钟,在此时间点对患儿的心率和血氧的饱和度以及平均的动脉压来进行仔细观察比较。2 结果统计在麻醉诱导的过程中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研究组的患儿在T3段和T4段的心率以及平均的动脉压比对照组明显偏低,且p小于0.05。本文主要是对在小儿的神经外科的手术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结果显示,和应用芬太尼的麻醉诱导的对照组相比较,应用了舒芬太尼的研究组在诱导的期间他们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相对平稳,而且在气管插入之后2分钟和5分钟的心率和平均的动脉压都明显的低于应用了芬太尼的对照组,这说明了舒芬太尼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小,且患儿在进行麻醉诱导之后其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比较小,说明对患儿的神经系统的影响比较小。3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作用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在1976年进行了首次的报道。其对μ阿片受体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和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7-10倍,其临床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舒芬太尼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92.5%,而且容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脊液的屏障,可以迅速的在脑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舒芬太尼的亲脂性较高,但其分布容积比芬太尼小,其可能的原因是:①舒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尤其是与酸性蛋白的结合率明显高于芬太尼;②芬太尼与酸性蛋白的结合较疏松,滞留于血浆中的量较少。因为舒芬太尼的分布容积较小、清除较快,其作用时间和苏醒时间都比芬太尼短,而且反复给药发生蓄积的可能性较小。经过研究表明,应用芬太尼后5h仍有25%以上的药物贮存在体内,而应用舒芬太尼后2.7h仅有2.5%的药物贮存于体内,故发生再吗啡化的可能性小。舒芬太尼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通过N-脱烷基化和O-去甲基失活,从肾脏以原形排出的药物小于1%,血浆蛋白浓度、温度、分布容积及pH值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影响药动学的模型,延长其临床作用的时间。CPB时机体发生变化,例如体温降低、异常血流、低血压及系统炎性反应,都可以影响舒芬太尼的代谢,这可能会导致药物的蓄积。4.结语舒芬太尼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循环影响较小。麻醉诱导后血压保持稳定或表现为轻微的波动,这种变化大多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舒芬太尼对患儿心率的产生的影响相对比较明显,在用药之后会出现心率变慢的症状,这也有可能是相关阿片类的药物对循环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本文的两组比较中,虽然应用舒芬太尼的组比应用芬太尼的组出现心率减慢的患儿较多,但是患儿血压的波动都在正常的范围,亦证实了舒芬太尼在应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时维护血液循环稳定等方面的相对安全性。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黄焜,梁鹏,杨邦祥.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华西医学,2009,24(8):1986-1988.[2] 许立新,佘守章,肖辉,等.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 967-969.[3] 姚伟瑜,李师阳,吴建文,等.小儿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11):1044-1045.。
舒芬太尼在患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患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吴艳玲;李黎;姜丽华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2015(031)005
【摘要】患儿短小手术依靠单纯的静脉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患儿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转化和代谢有其自身的特点。
舒芬太尼因其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广泛用于全身麻醉中,但在患儿手术中的使用报道尚少。
本文探讨将舒芬太尼用于患儿短小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并与单纯应用氯胺酮、丙泊酚进行对比,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患儿呼吸、循环系统及术后苏醒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患儿短小手术的舒芬太尼最佳剂量。
【总页数】2页(P509-510)
【作者】吴艳玲;李黎;姜丽华
【作者单位】450000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00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450000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 [J], 崔贵海
2.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应用 [J], 麻友桂;刘景如
3.舒芬太尼用于短小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恢复期躁动的效果观察 [J], 范瑷霞
4.枸橼酸舒芬太尼和枸橼酸芬太尼在腹腔镜短小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疗效对比[J], 欧阳丽珍
5.枸橼酸舒芬太尼和枸橼酸芬太尼在腹腔镜短小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疗效对比[J], 欧阳丽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09T15:03:08.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唐巨
[导读] 在手术结束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等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后可将气管导管拔除。
唐巨 ( 四川宣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636150)
【摘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在诱导时的血流动力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诱导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芬太尼小,麻醉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46-02 儿童由于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1],因而如何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是选择麻醉药物时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舒芬太尼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应用芬太尼的患儿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手术患儿共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为2~9岁,平均为4.8±
2.4岁,体重为13~31kg,平均为2
3.6±3.6kg,ASA分级[2]为Ⅳ~Ⅶ级,并排除患有精神病史、心肝肾器官异常以及服用镇静药物史的患儿。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在麻醉前均肌肉注射0.05mg/kg咪达挫仑、0.01mg/kg阿托品,在进入手术室后为患儿开放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对患儿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其中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5μg/kg芬太尼、2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并连接机械通气,控制氧流量;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0.5μg/kg舒芬太尼、2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并连接机械通气,控制氧流量;在麻醉维持上,两组患儿均采用5μg/kg的瑞芬太尼和1~1.5%的七氟醚[3]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七氟醚吸入,在手术结束时停止瑞芬太尼输注,等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后可将气管导管拔除。
1.3观察项目对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观察时间点为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2min(T3)和气管插管后5min(T4),对其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
2.0对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其进行t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特点。
2.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儿在T3、T4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儿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其中*是与对照组相比,p<0.05;#是与T1相比,p<0.05。
3.讨论
本文主要对舒芬太尼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芬太尼麻醉诱导的患儿组相比,应用舒芬太尼的患儿组在诱导期间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平稳,患儿在气管插入后2min和5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应用芬太尼的患儿组,而应用芬太尼的患儿组,其在气管插入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这说明舒芬太尼对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儿在麻醉诱导后其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而在气管插入前,患儿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出现下降变化,且两组患儿的心率和动脉压变化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麻醉诱导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4],因而在实施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该谨慎,选择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的药物进行麻醉,而从本次研究来看,与芬太尼诱导相比,舒芬太尼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因而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可选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以保护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变化更为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阳婷婷,唐轶洋,张兴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2):1492-1499.
[2] 黄焜,梁鹏,杨邦祥.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华西医学,2009,24(8):1986-1988.
[3] 谢铁骊,赵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20):156-157.
[4] 赵宝亚.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3):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