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教育课件
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PPT课件

3
9.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 Wrk) 可分为两大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 WLAN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WLAN
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指预先建立起来的、 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
4
1.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 CSMA/CD,而只能使用改 进的 CSMA 协议。
改进的办法是把 CSMA 增加一个碰撞避免CA (Collision Avoidance)功能。 802.11 就使用 CSMA/CA 协议。而在使用 CSMA/CA 的同时,还增加使用停止等待协议。
12
CSMA/CA 协议的原理
9.1.4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帧
802.11 帧共有三种类型:控制帧、数据帧和管 理帧。
15
9.2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就是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 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自组网络,不需要使用接入 点 AP。 整个网络的范围大约在 10 m左右。 WPAN可以是一个人使用,也可以是若干人共同使用。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和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并不完全等同,因为 PAN 不一定都是 使用无线连接的。
802.11g (2003年)
802.11n (2009年)
最高54 2.4 GHz Mbit/s 2.4 / 5 GHz
OFDM
最高 MIMO 600 Mbit/ OFDM s
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达到更高的 数据传输率。当使用双倍带宽(40 MHz)时速率可达600 Mbit/s。
计算机网络课件ppt

01 03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概述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一种可以在 公共网络上建立加密通道的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保证数据传 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2
虚拟专用网络协议
虚拟专用网络协议包括PPTP、 L2TP、IPSec等,其中PPTP和 L2TP协议比较常见。
04 广域网技术
数字数据网技术
01
数字数据网(DDN)是一种基于数字传输技术的数据通信网络,提 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05 网络互联技术
路由器技术
路由器概述
路由器是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用于连 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径
选择。
路由协议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 BGP等,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递路由
信息。
路由表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 发路径,路由表根据路由协议动态生 成。
路由优化
为了提高网络性能,需要对路由进行 优化,包括路由聚合、路由过滤和策 略路由等。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与以太网类似,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
无线局域网设备
无线局域网设备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等。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设备
虚拟专用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 防火墙、VPN网关等。
04
虚拟专用网络的应用场景
虚拟专用网络可以应用于远程办 公、在线会议、数据传输等场景 ,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
帧中继技术通过简化数据链路 层协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 率,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实时性
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帧中继技术可提供动态带宽分 配和流量控制功能,可根据用 户需求灵活调整带宽和数据传 输速率。
完整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与传输介质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 底层,负责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 接,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服务。
传输介质
物理层接口与标准
物理层接口规定了物理层设备与传输 介质之间的电气、机械和功能特性, 常见的物理层接口标准有EIA/TIA232、EIA/TIA-499等。
ATM的特点: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如语音、数据 、视频等)、高速传输、低延迟、QoS保障。
ATM在网络中的应用:作为骨干网传输技术,提 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Frame Relay)的基本概念
一种简化的、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变长帧作为传输单位 。
03
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
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概念:利用无线通信技 术构建的局域网,摆脱了有线网络的束缚。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 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
01
02
03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中的最高层,负责为 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 应用程序接口。
应用层的功能
实现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交 互,包括网络应用、数据 传输、资源共享等。
应用层协议
HTTP、FTP、SMTP、 DNS等协议都属于应用层 协议,用于实现不同的网 络应用。
DNS域名系统
传输层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 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同时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 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100BASE-TX
使用两对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在星型拓扑结构中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率。
2024/1/27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使用光纤或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在星型或环型拓扑结构中实现1Gbps的传输速率。
15
03
网络层与IP协议
2024/1/27
16
网络层基本概念与功能
组转发到相应的链路上。
24
04
传输层与应用层
2024/1/27
25
传输层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输层基本概念
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负责数据通信的一层, 主要任务是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
传输层功能
传输层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数据分段与重组
将上层应用数据分割成适合网络传输的小段,并在接收 端进行重组。
网络管理定义
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设计 、配置、监控和维护的过程。
2024/1/27
网络管理工具
网络管理系统(NMS)、简单 网络管理协议(SNMP)、远 程监控(RMON)等。
网络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 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
常见网络管理应用
网络设备配置与监控、网络故 障诊断与排除、网络性能优化
等。
32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2024/1/27
33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及类型划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2024/1/27
无线网络类型
根据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WAN)、城域网(WMAN)、 局域网(WLAN)和个人区域网(WPAN)。
无线网络标准
计算机网络知识PPT课件

以太网经历了从10Mbps到 100Mbps、1Gbps甚至
10Gbps的发展历程,不断满足 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
以太网的协议与标准
以太网采用 CSMA/CD(载波监 听多路访问/冲突检 测)协议,实现网络 中的数据传输。
IEEE 802.3标准定义 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 数据链路层规范。
路由选择算法是路由器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路 由信息选择最佳路径的 算法。常见的路由选择 算法包括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 信息,适用于简单、稳 定的网络环境。
基于Bellman-Ford算法 ,每个路由器将自己知 道的路由信息发送给相 邻路由器,相邻路由器 再根据这些信息更新自 己的路由表。
基于Dijkstra算法,每个 路由器收集网络中所有 链路的状态信息,并根 据这些信息计算最短路 径。
无线局域网技术
01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与标准
02
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
。
无线局域网采用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
03
议,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设备与组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设备包括无线网 卡、无线接入点(AP)、无
线路由器等。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包括基 础结构模式和自组织模式,其 中基础结构模式是最常见的组
网方式。
04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一种覆盖地理 范围较大的计算机网络,通常连接不同城市、国家甚至全 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传输速率低
由于广域网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长,因此传输速率相对 较低,通常在几Mbps到几百Mbps之间。
计算机网络培训PPT讲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保护网络安全对于个人隐私、 企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用于阻止未经授权的网 络通信的一种安全设备,通常部 署在网络的入口处,以隔离内部
网络和外部网络。
防火墙类型
常见的防火墙类型包括包过滤防火 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 测防火墙。
IP协议
总结词
IP(互联网协议)是用于将数据分组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的网络层协议。
详细描述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封装成IP数据报,并在每个路由器节点上转发数据报。IP 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或数据的顺序。IP协 议通过IP地址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
DNS协议
总结词
解密。
数据加密应用
数据加密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 存储,例如SSL/TLS协议用于保 护在线交易和通信,AES算法用
于保护敏感数据。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定义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包、日志文件等信息,发现可疑的网络行为或 攻击活动的过程。
入侵检测方法
常见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和基于异常的检测。基于特征的检测通过匹配已 知的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行为,基于异常的检测通过监测网络行为是否偏离正常模式来发 现入侵行为。
终端设备
01
终端设备是指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的计算机、手机、平 板电脑等设备。
02
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和需求。
03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网络,如通过以太网、WiFi或移动网络等连接方式。
04
计算机网络完整课件

计算机网络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九章《计算机网络》。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网络设备。
具体内容包括: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加快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共享、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3. 常见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网线、无线接入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常见网络设备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和使用这些设备。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网络设备的认识。
难点: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设备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网络设备图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学校网络系统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网络设备的作用和用途。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家庭网络的搭建为例,讲解网络设备的连接和设置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办公室网络布局。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网络布局,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6. 板书设计:将课堂讲解的主要内容以板书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复习。
7. 作业设计(1)题目:设计一个校园网络布局,要求包括教学区、宿舍区、食堂等部位的网络连接。
答案:略(2)题目:分析我国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阐述其优势和不足。
答案:略六、板书设计计算机网络:定义: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作用:加快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共享、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第1课计算机网络课件(共20张PPT)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通过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感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绘制网络示意图,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探究生活中有哪些网?你知道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有多快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共享计算机的软硬件和数据资源,人们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电子管
晶体管
晶体管
我国早在20 世纪 50年代已研发出第一代计算机,103 机(如图 1-1)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运算速度仅为每秒几十次,曾在军事、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如图1-2)等是我国最具代表的一批超级计算机。
103 机
天河二号
小结
1.查看并记录你所使用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2.收集并整理我国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事件,并在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广域网(WAN)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更广,可以覆盖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如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依据不同的拓扑结构高像机网络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等网络。
总线型
星型
环型
辨识信息科技教室中的交换机、网线等网络设备,以概念图等形式绘制信息科技教室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神威・太湖之光
如果没有网络,你使用的计算机能做些什么?
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网卡、网线、交换机(如图 1-3)、路由器(如图 1-4)等网络设备,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协议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的 802.11 无线局域网
9.1.3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层协议
1. CSMA/CA 协议
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 CSMA/CD,而只能使用改 进的 CSMA 协议。
改进的办法是把 CSMA 增加一个碰撞避免CA (Collision Avoidance)功能。
802.11 就使用 CSMA/CA 协议。而在使用 CSMA/CA 的同时,还增加使用停止等待协议。
9.1.2 802.11 局域网的物理层
802.11 标准中物理层相当复杂。根据物理层的不同 (如工作频段、数据率、调制方法等),对应的标准 也不同。
最早流行的无线局域网是 802.11b,802.11a 和 802.11g。2009年颁布了标准 802.11n
802.11 的物理层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法: 直接序列扩频 DSSS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跳频扩频 FHSS (已很少用) 红外线 IR (已很少用)
9.1.4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帧
802.11 帧共有三种类型:控制帧、数据帧和管 理帧。
9.2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Wireless Perso用的电子 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自组网络,不需要使用接入 点 AP。
网取名为 HiperPAN。
1. 蓝牙系统 (Bluetooth)
最早使用的 WPAN 是 1994 年爱立信公司推出 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 IEEE 802.15.1 。
WLAN 却是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的无线局域网, 它是一个大功率、中等范围、高速率的局域网。
WPAN 标准
WPAN 的 IEEE 标准由 IEEE 的 802.15 工作组 制定,这个标准也是包括 MAC 层和物理层这两 层的标准。
WPAN 都工作在 2.4 GHz的 ISM 频段。 顺便指出,欧洲的 ETSI 标准则把无线个人区域
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和移 动网络
第 9 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9.1 无线局域网 WLAN 9.2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9.3 无线城域网 WMAN 9.4 蜂窝移动通信网 9.5 两种不同无线上网
9.1 无线局域网 WLAN
9.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9.1.2 802.11 局域网的物理层 9.1.3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层协议 9.1.4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帧
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对网络安全性、结点自动配置、网 络动态重组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传感器结点的形状和组成
(a) 形状
电池 CPU
无线 收发器
存储器
传感器 硬件
(b) 组成
几种不同的接入
固定接入 (fixed access)——在作为网络用户期间,用 户设置的地理位置保持不变。
移动接入 (mobility access)——用户设置能够以车辆 速度移动时进行网络通信。当发生切换时,通信仍然 是连续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是 由大量传感器结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自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是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处理 和传输,一般并不需要很高的带宽,但是在大部分时 间必须保持低功耗,以节省电池的消耗。
由于无线传感结点的存储容量受限,因此对协议栈的 大小有严格的限制。
便携接入 (portable access)——在受限的网络覆盖面 积中,用户设备能够在以步行速度移动时进行网络通 信,提供有限的切换能力。
游牧接入 (nomadic access)——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 至少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保持不变。如用户设备移动了 位置,则再次进行通信时可能还要寻找最佳的基站。
CSMA/CA 协议的原理
欲发送数据的站先检测信道。在 802.11 标准中 规定了在物理层的空中接口进行物理层的载波 监听。
通过收到的相对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门限 数值就可判定是否有其他的移动站在信道上发 送数据。
当源站发送它的第一个 MAC 帧时,若检测到信 道空闲,则在等待一段时间 DIFS 后就可发送。
IEEE 802.11 是一个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 网的国际标准。
IEEE 802.11 是个相当复杂的标准。但简单地说, 802.11 就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
它使用星形拓扑,其中心叫做接入点 AP (Access Point)
在MAC层使用 CSMA/CA 协议
凡使用 802.11 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 Wi-Fi (Wireless-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度”。
9.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无线局域网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可分为两大类: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 WLAN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WLAN
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指预先建立起来的、 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
1. IEEE 802.11
2. 移动自组网络
移动自组网络又称为自组网络 (ad hoc network) 。 自组网络是没有固定基础设施(即没有 AP)的无
线局域网。 这种网络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
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 自组网络的服务范围通常是受限的,而且一般也不
和外界的其他网络相连接。 移动自组网络也就是移动分组无线网络。
整个网络的范围大约在 10 m左右。 WPAN可以是一个人使用,也可以是若干人共同使用。 无线个人区域网 WPAN 和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并不完全等同,因为 PAN 不一定都是 使用无线连接的。
WPAN 和 WLAN 并不一样
WPAN 是以个人为中心来使用的无线人个区域 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低功率、小范围、低速 率和低价格的电缆替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