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集锦15篇)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集锦15篇)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集锦15篇)服装市场调查报告1前言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服装消费和生产大国,而泉州地区又是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地区之一。

服装行业是一个值得投资的行业,据统计上半年泉州服装行业利润回报呈增长趋势。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空间日益扩大,品牌服装作为国内消费品市场最大比重产品,能够从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中获益。

其次随着品牌意识的苏醒,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趋于成熟与理。

通过对泉州的服装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准确地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合理地定位。

一、调研目的为了了解泉州市区的大众服装消费状况,更好地准确定位服装消费市场,把握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为生产厂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预测。

泉州地区的服装店,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来了解对服装店该怎样定位,服装应该针对哪种或哪些的消费群体,店面的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服装店的品牌特色是什么,还有服装店的销售应该与供应商或者生产厂家有着怎样的合作方式等等。

二、调研内容1、调研方法:实验法、询问法、观察法有效结合,通过借助调研问卷,来详细了解消费者对服装的市场需求。

2、调研时间:9月3、调研地点:泉州市各大商场、品牌专卖店、石狮服装城、个体零售店。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调查样本类属情况:在本次调研中,学生36人,占总数的51.45%;白领14人,占总数的20%;普通工人9人,占总数的12.85%;个体商人11人,占总数的15.7%。

2、被调查者的年龄状况: 15—25岁的年轻人40人,占总数的57.14%;25—35岁15人,占总数的21.43%;35—45岁为10人,占总数的14.29%;45岁以上的有5人,占总数的7.14%。

3、被调查者的月收入状况:月收入800元以下的人有36人,占总数的51.43%,其中多数为学生;月收入800—1500的有14人,占总数的20%;月收入1500—3000的有15人,占总数的21.43%;月收入3000以上的有5人,占总数的7.14%。

泉州市的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泉州市的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泉州市的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的一座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对泉州市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泉州市的科技发展现状1.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泉州市积极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

市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包括众多创新性和高新技术的企业。

2. 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泉州市各类企业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近年来,企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

3. 重点领域突破:泉州市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突破。

例如,泉州市建立了多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4.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泉州市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系列园区和基地。

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政策支持,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泉州市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1. 产业化与创新紧密结合:随着泉州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未来将更加注重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泉州市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

2.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未来泉州市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科研合作,推动科技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3. 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泉州市将进一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实现科技创新的全方位发展。

4.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

泉州市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泉州市将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科技资源和项目落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发展。

泉州行业分析

泉州行业分析

泉州行业分析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泉州市的主要行业包括纺织服装、鞋业、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等。

首先是纺织服装行业。

泉州市是我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和品牌。

这里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市场。

泉州市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泉州的纺织服装企业还积极推动品牌建设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是鞋业行业。

泉州市的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鞋业生产基地之一。

泉州的鞋业企业主要生产运动鞋、皮鞋、休闲鞋等产品,以加工贸易和自主品牌运营为主。

泉州的鞋业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优势,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近年来,泉州的鞋业企业积极拓展线上市场,结合互联网发展,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

再次是建材行业。

泉州市的建材行业以石材加工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石材加工和出口基地之一。

泉州的石材企业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泉州的建材企业还积极开拓创新,推出各种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此外,泉州市还有机械、化工、食品等行业。

泉州的机械企业主要生产制鞋机械、纺织机械和包装机械等产品,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泉州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塑料制品、染料和涂料等产品,产品品质稳定,市场份额较大。

泉州的食品企业主要生产粮食加工食品、水产品和食用菌等产品,产品质量过硬,畅销国内外市场。

总体来说,泉州市的行业主要以纺织服装、鞋业、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等为主。

这些行业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泉州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相信泉州的行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论泉州市城市经济发展

论泉州市城市经济发展

论泉州市城市经济发展泉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自古就是著名的交通港口城市、经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由于海峡两岸政局在一段时期内的不稳定,造成了以福建省为主的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塌陷”,在普遍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海西成为了不进则退的“落后地带”。

伴随着海峡两岸政局逐步稳定升温,海西经济区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浪潮。

泉州,这曾经闻名世界的港口城市、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将回顾历史、开创明天,迎来泉州的又一次经济繁荣。

关键词:经济城市塌陷崛起Abstact:Quanzho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has always been famous traffic port city, trade cente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owever, due to the instability of cross-strait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period, resulting in the Western Taiwan Straits Economic Zone in Fujian Province-based economy “collapse” in general rapid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s, Hercynian fall behind the “backward zone. “Along with the cross-strait political situation is gradually warming stable, Western Taiwan Straits Economic Zone has ushered in a wa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nzhou, which has the world-famous port city,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the city will look back at history, and create tomorrow, ushered in Quanzhou, another economic prosperity.Keywords: economy, urban ,collapse, rise一.城市区域关系分析(一)国家层面泉州市在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交通贸易地位,但是在城市经济发展普遍快速的今天,由于政治原因以及港口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泉州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泉州各市区居民消费水平分析报告

泉州各市区居民消费水平分析报告

Excel 统计学期末报告题目:泉州市各县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调查报告黎明职业大学国商1班小组成员:叶丽鑫(学号:1204150133)柯兰兰(学号:1204150112)林伟(学号:1204150111)目录1 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的目的 (3)3 研究的方法 (3)4 数据来源 (4)5 指标体系的构建 (4)6 统计方法 (4)7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4)8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4)8.1描述分析 (5)8.2方差分析 (8)8.3假设分析 (9)8.4回归分析 (10)9.分析心得 (12)结束语 (13)1 绪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居民建设提出我们的建议。

为了了解泉州各县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我和我的成员在此展开了此次调查。

1.1研究背景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遭遇增长上的瓶颈。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而其中又以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最为巨大。

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要扩大内需,但经济危机中由于出口减少而引起的经济下滑还是说明国内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市场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可以认为是方向没有选择准确。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居民占总人口的大部分,由此可见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隐藏在居民中,那么如何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任何社会都离不消费。

而作为居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大部分的人口大国,中国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占很大比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消费在全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可以这样概括的说,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一系列决策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既源于消费,又回归到消费。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泉州市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泉州市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粗糙 的初级层面 ; 旅游从业人 员整体专业水平 、 文化素质不高。 123 旅游 企业 竞争力不强 -. 目前 , 全市 四五百家饭 店、 旅馆 、 招待所 , 收入超 l 0 0万元 0 的仅 l 5家, 5 0 超 0万元 的仅 l ( 0 家 泉州市旅游局,0 4 。 2 0 ) 旅游
关键词 : WOT; S 发展对策 ; 旅游产业 ; 泉州市
T etu i S OT a ayi a dd v lp n o n eme s rso a z o i h rs W o m n ls n e eo me t u tr au e f s c Qu n h u C t y
CH N Jn u t or m D p a i n . unhu3 2 1, hn ) E ih a e a T ui e tHuqa U i Q azo 6 0 C ia l s o v l
Abtat Q a zo n f al s vr e ioi n ut a r o nc i i a u d n t r teo re B tt a o hda src: unh ui oeo 山eeret ei dhs r a adcl rl e w ie w山 b n ato i sucs、u snt a s i f i tc l u n ts u sr ih
企业呈现 出 “ 小 、 差 ” 散、 、 的状况 . 受境外旅游企业竞争压力较
大, 导致旅游 产业缺 乏竞争力。 2 旅游业发展 的优势 ( t n ts) S r gh 分析 e
21 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 晶位较高 , 具有垄断竞争优 势
泉州l海兼 备, L l 历史悠久 , 各种旅游资源丰富, 中又 以“ 其 海 丝文化 ”“ 宗教文化 ”“ 民俗文化 ” 为特色的人文景观相 当突 出。 泉州 古称为 “ 刺桐港 ”, 古代 “ 上丝 绸之 路 ”的起 点 , 是 海 号称 “ 东方 一大港 ”, 又因各 大宗教云集 而被称 为 “ 世界宗教 他物 馆 ” 全市风景奇特 , 。 古迹众多 , 符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0多 有 0 处 , 中困家级 1 , 其 4处 省级 4 4处, 福 矬省 首 ~指。

泉州安溪房地产商业市场分析报告

泉州安溪房地产商业市场分析报告
信贷政策 1、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 2、对满足贷款条件且第一次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 3、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 4、各商业银行对于购买第三套及以上居民家庭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已开始出现分化,深圳、南京成交 温州
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
海口
销声匿迹;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
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
大连
苏州 漳州
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 户籍居民限购两套、非户籍(1年纳税或社保证明)限购一套、停购第三套。 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 保障本市居民自住改善型和外地来宁工作需要购房。暂时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 同一购房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只能在本市市辖十区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在本市只能新购1套住房;能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 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只能新购1套住房。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 居民暂停在本市购房。
居民家庭在市区只能新购一套住房,违反规定者将不予办理房产登记。此外,通知还规定,对个人购买不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 ,无论属于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一律按3%税率征收契税。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 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 得税。该意见将于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地居民家庭在本市可以购买2套住房,非本地居民家庭在本市可以购买1套住房。

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背景介绍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级市,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是中国南方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泉州市下辖6个区、2个县,总面积11908.1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3万人。

泉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闽南地区最具经济活力和生态资源的城市之一,是闽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泉州市地域广阔,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因此,泉州区域的产业结构分布非常复杂。

二、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1 主要产业泉州市现有产业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海西经济区、闽南经济区、汀州经济区等地。

其中,以海西经济区的吉漳、南安、惠安三县为重点,这三个县的经济总量占泉州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

闽南经济区以石狮、晋江为代表,其主要产业集中在服装、针织、鞋、箱包、面料等轻工业方面。

汀州经济区以德化、永春为代表,主要是以传统陶瓷、花卉、茶叶、木材为优势产业。

除了以上三个经济发展区,泉州市还涉及港口、服务业、旅游等多个领域。

2.2 产业结构分析现今,泉州市已形成了以轻工、电子、机械、陶瓷、化纤、化工和建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主导产业占比较大,但存在单一或重复重复的问题。

在轻工业等传统领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业聚集效益下降,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

泉州市设立的泉州晋江世界贸易中心不但利用了泉州“一带一路”政策,还是世界鞋都品牌的创建地,成为了泉州乃至国内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主要窗口。

与此同时,泉州市正在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新经济,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以升级产业。

2.3 发展困境在泉州市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产业聚集区块间差距明显,经济发展不均衡; - 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 由于市场激烈竞争和人口老龄化,轻工等传统产业难以得到长期发展; -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行业政策变化和环保政策限制,产业环境面临诸多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全国十大市民最满意城市之一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中国品牌之都 >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 >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获奖城市 >中国十大品牌城市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共和国60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市场篇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分析
一、城市概况 二、市域经济 三、城市建设
四、城市规划
一、城市概况
宏观环境 城市概况 市域经济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市委书记:徐钢 >市长:黄少萍 >全国著名侨乡 >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 一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八连冠”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2010年 3564.76 12.80% 397.7 28.60% 1250.81 30.00%
2011年 4270.89 13.50% 500.36 25.00% 1573 27.60%
13.60% GDP, 4270.89 13.50% 增长率, 13.40% GDP, 3564.76 GDP, 3002.29 13.20% 13.00% 增长率, 12.80% 12.80% 12.60% 12.40% 12.20% 12.00% GDP 增长率
福泉 高速
备注:泉州对外交通相对发达,已初步形 成海陆空一体的交通体系,各种交通设施 正在逐步完善。
公 路
泉厦 高速 泉三 高速 324 国道
泉州的对外公路运行系 统相对发达。
二、市域经济
宏观环境 城市概况 市域经济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表:2009-2011年
年份
项目 一、全市生产总值 1、第一产业 2、第二产业 3、第三产业
发展特征
超速发展 单纯数量型
缓慢发展 综合发展型
2011年泉州市人均GDP为52597元(约合8091美元) 泉州市房地产发展进入稳定发展期,以质量为主,数量与质量 并重
GDP增长率 小于4% 4-5% 5-8% 大于8%
备注: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泉州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并会高速发展。
机场规模小、班次少, 目前正在改扩建;同时 厦门和福州机场也可作 为泉州市民出行的备选。
泉州铁路运行系统差, 目前只有一两条铁路线 路,规划未来将形成一 横三纵格局。
福州
铁 路
福厦 高铁
厦门
台湾 海 运 泉州 港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省一水之隔, 泉州港现辖有4个港区16个作业区 ,年 该港历史悠久,号称 吞吐能力1921万吨。现有至日本、香港、 “东方第一大港”,目 两岸三地、韩国釜山等定期散杂货或集 前发展缓慢。 装箱班轮航线,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 区通航。 国家高速公路沿海主干道沈(阳)海 (口)线福建境内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部规划的12条国道主干线系统的一 部分,起于泉州市西福,止于厦门市官 林头。 福建东南沿海和西部山区的南北快速大 通道,起自晋江市,止于三明市。 起点为福州,终点为昆明,全程2712千 米 ,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 5个省份。
8.00% 8563 7.40% 3.9:59.9: 36.2
9.80% 9296 8.80% 3.7:60.2:3 6.1
14.10% 10578 13.80% 3.5∶62.5∶ 34.0
二、市域经济
宏观环境 城市概况 市域经济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地产发展阶段与人均GDP关系国际通用衡量标准
发展阶段 人均GDP (美元) 需求特征 启动期 1000~3000 生存需求 发展期 3000~4000 生存、改善需 求兼有 平稳发展 以数量为主, 数量与质量并 重 快速增长期 4000~8000 改善需求为主 快速发展 以质量为主, 数量与质量并 重 稳定发展期 8000以上 改善需求为主
GDP
其中房地产业
二、财政总收入 三、旅游收入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 五、农民人均收入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元 元 亿元 316.15 222.8 976.47 8563 22913 1055.46
203.11
397.70 252.6 1250.81 9296 25155 1202.91 1573 10550 28073 1424.76 500.36
三、城市建设
宏观环境 城市概况 市域经济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2011年,泉州城市发展从沿江向环湾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中心城区建 成区面积16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9.5%,分别比2006年增加81.5平方公里和11.5个百分点。 累计抓好各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96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380个。新增公路、铁路里程3639公 里和87公里。强化水利设施建设,“三农”基础更加巩固。完成农林水支出30.15亿元,增长 4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农业生产实现增产增效。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2家、农业“三品”认证30个。农林牧渔业产值268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实施水利项目58个,完成投资16.3亿元,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晋江防洪工程前期工作加快 推进,2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植树造林34.32万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11个省派驻点村落实资金2000多万元,抓好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20个和扶贫开发、老 区重点村20个。小城镇改革发展不断深化。落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4500万元,新增3个省级 、6个市级试点小城镇,完成所有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一大批现代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加 快实施。全力推进环湾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317个项 目完成投资358.03亿元。城市建设改造全面铺开。东海、城东、北峰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 市行政中心完成搬迁;刺桐路改造、坪山路高架桥、洛江滨江大道竣工,东海隧道、后渚至 城东通道将在春节前主线通车。浦西、龙头山、法石等39个“三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0.5 亿元。新增绿地342.55公顷。城市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完成中心市区道路沥青化改造6条、电 力线路缆化改造27条,新购公交车100辆。开展中心市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市容 市貌项目23个。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启动城市卫生管理考评工作,加大市政设施维护力 度。
1000 0 GDP 福州 3705 莆田 1055.03 泉州 4270.89 厦门 2535.8 漳州 1768.2
经济发展: 2011年,在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中,泉州经济总量 居首位(其中福州3705亿元,厦门2535.8亿元),其财政总收 入低于厦门和福州,但人均收入高于福州,低于厦门;
二、市域经济
泉港区
36.72
一、城市概况
宏观环境 城市概况 类 别 航 空 市域经济 名称 城市建设 主要介绍 城市规划 备注
交通体系:
晋江 机场
距项目约12公里,已开通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珠海、杭州、舟山、南京、 成都、长沙、温州等航线,每周进出港 航班已达100余班次。
北接长三角经济板块,南接珠三角经济 发达区,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 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4000 3000 2000
增长率, 12.50% 1000 0 GDP 增长率
2009年 3002.29 12.50%
2010年 3564.76 12.80%
2011年 4270.89 13.50%
22913
25155
28073
%左右,明显高于全国水平。2009年泉州 GDP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2011年突破4200亿元大关;
GDP与房地产发展模式
项目 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表:2009-2011年 2009年 GDP(亿元) 人均GDP(元) 增长率 3002.29 38368 10% 2010年 3564.76 43892 14% 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萎缩 停滞 稳定发展 高速发展 2011年 4270.89 52597 19.8%
计量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2009年 3002.29 116.70 1799.36 1086.23
2010年 3564.76 132.18 2145.03 1287.55
2011年 4270 151.86 2668.02 1451.01
5000 4000 3000 2000
福建重点城市GDP对比表
宏观环境 项目 城市概况 市域经济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表:2009-2011年
5000
2009年 GDP 增长率 财政收入 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 资 增长率 城镇居民区 可支配收入 增长率 农民人均纯 收入 增长率 三次产业比 例 3002.29 12.50% 316.15 9.40% 976.47 1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