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欧科技实力比较与中国科技发展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比较PPT课件

展必然带来独立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政治的 改革创新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而统治者为 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对变革和创新总是充 满恐惧。
-
21
• 强调道德价值,反对“奇技淫巧”。
-
8
西方的科技探索道路
-
9
古希腊人的科学与理性
• 古希腊人的科技成就举世皆知。当时学 科的分工还不明确,希腊人将各种科学 知识统称为“哲学”他们在科学研究方 面的许多成就都是开创性的。那些著名 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们,实际上都是一个 个学科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德 谟克利特、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泰勒 斯、希波克拉底、毕达哥拉斯。)
-
10
古罗马人的传承与发展
• 古罗马人的科学技术在继承了古希腊人成就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深入。在科技上,他们注 重实用工程和崇尚实用的精神。他们的科学成 就主要表现在:建筑规划、水利工程、农业技 术、原始机器制造等方面。
• 他们的技术工艺非常发达,但理性思辩的成果 却比较少。古罗马的这些文化特色同古希腊文 化恰好相互补充。
-
6
其பைடு நூலகம்成就
-
7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 注重实用性:注重实用是中国人传统的价值取 向。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没有用的东西是不 会有人去研究的。这和古希腊人探求纯粹的真 理的追求大相径庭。
• 强调整体观:西方科学注重分析,在研究某一 具体事物时,总能够把它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 分离出来,独立地加以研究和分析。而中国人 则重综合,喜欢从总体上去把握。
-
18
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 探索
• 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比较不同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比较不同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不同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对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其原因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美国作为当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发展成就相当惊人。
其FirstNet(全国无线公共安全联网系统)项目、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领域的全球领先水平都不容小觑。
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的自身条件:其坚实的科研基础、政策支持和高效的市场体系等。
美国大力投资科学技术,在研究机构、大学与企业中设置资金补助,以激励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创新领域中发挥其优势。
美国的杰出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成为了该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
而且,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对国家的战略意义,投资于国防、能源、航天和信息等特定领域。
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值得肯定和效仿的。
二、中国中国是近年来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在高技术领域有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吸引了国际领先科技企业的进入,并在研究机构和大学中实现了资金拨得有效使用。
中国与其它国家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了技术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特别是企业创新投资尚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
某些领域专利保护法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待完善等问题都对中国当前的科技创新造成障碍。
三、日本日本以机器人、汽车制造和电子技术为代表,在制造业、高技术领域和创新研究方面的技术成果广为人知。
日本的大学密集地位于高度创新的区域内,该国在教育体制和制度创新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此外,日本产业界在技术、现代化和创新方面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日本企业一般都有并强制执行一些强劲的创新流程。
然而,日本的上述优势也存在一些弱点,譬如日本创新能力不足,身处于人口衰减的困境,资金来源紧张等。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比较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比较作者:张文星来源:发布时间:2008-06-23大中小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生产力发展的倍增器、社会进步的杠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增强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显得特别重要。
要实现这一使命的途径很多,学习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史是行之有效、多快好省的途径之一。
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是直线运行的,在政治国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下,它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区也在不断变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个长周期的科技高潮及3次科持中心的转移。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远古时期到公元前3世纪,科技中心在古希腊、罗马;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3世纪,科技中心在汉唐宋元(前期)的中国;第三次高潮发生在公元14世纪—20世纪,科技的中心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
科技发展进程的比较一、古希腊、罗马科技发展先声夺人远古时期到公元前3世纪科技发展的中心在古希腊、罗马。
中国自北京人学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使用天然火开始,标志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原初的科技的创造发明,进入奴隶社会后,我国的科技有所发展。
我国前秦的夏、商、周,科技的优势主要在系统的天文观测、天干地支的发明和青铜冶炼的高度发达。
如春秋时期的37次日食记录,冬至和夏至的测定,哈雷彗星的观测,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医学上的《内经》、扁鹊的四诊法,青铜艺术方面: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战国时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音乐方面的全套编钟;水利建设上的都江堰、郑国渠等在当时世界有一席之地,但总体水平不如西方古国。
古希腊、罗马的历法、萌芽状态的几何、进位制,青铜、铁器,雄伟的巨石和泥砖建筑独领风骚,它们的科学技术登上了西方古典时代的顶峰。
二、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独占鳌头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科技发展的中心在中国。
秦汉时期的世界,科技的主要领域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力如何对比?

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力如何对比?科技是当今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不同国家的科技发展实力的对比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力如何对比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2018年全球各国研发投入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
其中,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的研发投入占全球总额的比重较大。
中国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的投入更是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
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扶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这些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同国家的科技人才储备和产出效率也是评估科技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2019年全球科技人才指数排名,瑞士、荷兰、美国、奥地利和芬兰等国是科技人才指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则位列第十五位。
尽管中国的科技人才储备较为充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为了提高中国的科技人才质量和产出效率,相关政策和措施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落实。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2019年全球科技创新指数排名,瑞士、瑞典、美国、荷兰和英国等国是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则位列第十九位。
尽管中国的科技创新表现不俗,但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等方面,中国还存在差距。
因此,中国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支持,从而更好地推进技术创新。
四、市场应用市场应用是衡量科技发展实力的另一重要方面。
科技研发成果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和竞争力。
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不同?

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何不同?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和美国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科技强国,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本文将分析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同之处。
一、政治制度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其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美国采用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制度,而中国则是计划经济与单一的党制政治制度。
自由市场经济使得创新成果具有高度的市场适应性并且针对经济需求更为敏锐,但是也容易出现利益驱动和资本掌控的情况。
而计划经济则可能缺乏市场动力,以及缺乏多样性,创新的空间有限。
二、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有着雄厚的财政支持,《国家科技政策》中为科研投入规划了10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经费投入科技。
同时,美国在发明权、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等方面也有着严格的体系,保护了发明家和研究者的权益。
相对于美国的丰富资金支持,中国政府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大量低效需求和给投入资金的监管限制导致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好。
同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机构和实际操作都相对薄弱,普遍存在侵权盗版、少量付费等问题。
三、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美国在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方面做的很好,加强人才流动,鼓励国际高层次人才来美国创新,并且帮助人才转化成为经济成果。
而中国在人才引进方面,围绕“千人计划”政策推动国际人才引进,加快高层次人才快速引进,但由于缺乏对人才的落地后的制度保护机制,目前一些引进的人才并不能发挥全部才华,对于中国特别是基础科研的转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创业环境创业环境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美国重视创业创新,并提供大量资源和支持,让创业者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实现创新。
同时,美国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容易吸引投资。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则相对落后。
创新企业在运营中,会遇到许多政策和经济的约束,例如财务到账周期、业务资质审核、获得政府补助的风险和资本市场的陷阱等,同时中国的人际关系网也非常重要,这很大程度上也让创业者们感到压力。
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上哪个更领先?

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上哪个更领先?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和美国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科技强国。
而在众多科技领域的比较中,有哪些方面是中国比美国更领先呢?哪些方面是美国领先中国的呢?1. 科研投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
但在这方面,美国要比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投入科研经费比例远高于中国。
美国政府还鼓励民间企业自主投入科研经费,为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支持。
而中国在科研投入方面,也在逐步增加投入,但与美国还有一段距离。
2. 人才储备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更需要具备较为优秀的人才储备。
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都有不少优秀的科研人才。
但是总体来说,美国的人才储备要比中国丰富。
美国有大量的优秀高校以及科技研究机构,以及许多其他专业人才储备的机构,这些都为美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深厚的人才基础。
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中国也在逐渐扩大自己的人才储备。
3. 创新模式在科技创新模式方面,中国正在向着更加开放、民主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创新的政策,并向世界各地开放了许多创新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而在美国,科技创新方面一直非常开放,创新者可以自由探索和创作,这种创新模式也为美国的科技创新走向全球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平台。
但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模式也在逐渐转变,中国也在加速向着更加开放的创新模式不断迈进。
4. 产业布局在科技创新产业的布局方面,中国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加上政府大力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良好。
中国在电子、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
而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更多的是专注于软件、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在这些方面成绩斐然。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和美国都有各自的优势,从长远来看,两国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和合作,达到更加互补的效果。
中外科技创新的比较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外科技创新的比较与发展趋势预测科技创新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中外科技创新水平的比较和预测分析对于了解和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我国科技发展进程,推动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科技创新水平比较中美和中欧科技实力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其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不同。
从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Innovation Index)排名来看,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一直稳居全球创新指数榜首,而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从第22位上升到现在的第12位,已经成为全球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
欧盟的创新实力也非常强大,其成员国瑞典和德国也分别位列创新指数排名的第2和第4位。
中国的科技企业日益壮大,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和以高铁技术为代表的“中国制造2025”等技术创新的成就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
而美国的科技产业在硬件、软件、网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拥有技术领先的优势。
欧洲则致力于具有高附加值技术的传统工业。
二、中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预测1. 企业的创新模式将更加开放化和开放化程度更深。
自主创新的创新模式将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未来几年,预计会出现更多的开源创新和开放式共享平台。
2. 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人工智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会通过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步发展成为“智能科技”的骨干,推动科技发展更加深入。
3. 跨行业合作将会增强。
科技公司之间、科技公司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领域。
4. 中国创新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
未来的技术创新将更加聚焦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中国将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弥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短板”。
5. 绿色无碳是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未来科技创新将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以达到经济和社会制度变革的目标。
三、结论中外科技创新的比较和预测揭示出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也提示我们在未来的科技创新竞争中,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模式和合作方式,加强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国内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国内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近年来,科技领域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从国内外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国内科技创新能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逐渐提升。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高科技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在5G通信技术方面,华为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提供商之一。
在人工智能领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也积极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
此外,中国的火箭技术、高速列车技术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国家级实验室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实验室的建设不断推进,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在新科技领域的技术攻关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科院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极富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做出了贡献。
二、国外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例如,在芯片技术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中的技术实力非常强。
尤其是美国,其领先的芯片技术在生产、研发和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在燃料电池、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欧洲也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国外的实验室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批顶尖的研究机构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在各领域的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三、两者的对比分析虽然国内外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也有不少优势。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技术人才也非常充足。
其次,政府对于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助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可储存书写信息。它还能通过移动电话
网传递电子信件。
世界第一头克隆羊/多利0去年底与一
只威尔士山公羊交配, 4月13日产下第
一头羊羔/邦尼0。/邦尼0的诞生证明克
隆羊/多利0能够正常地孕育繁衍后代。
科技论文及引用量
科技论文的数量占世界总量的
百分比反映了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收录的论文数计, 1995年美国的论
文数占到35144%,大大领先于第二
位的英国(8182%),第三到第五位
分别为日本(7179% )、德国
(7118% )和法国
(5168%)。美国论文的被
引用率最高,其次是英
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加
拿大。在其它国家的科技
期刊中,美国论文被引用
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其本
国论文被引用的程度。
分析结果大致了解各国和地区的科
技实力。下面我们再从研究开发投
入、论文和专利数量、高技术产业等
方面的简单比较,较具体地分析中、
美、日、欧的科技实力。
国家
(地区)
各年名次
1998年1997年1996年1995年1994年1993年
分数名次
美国100 1 1 1 1 1 1
日本89.30 2 2 2 2 2 2
水平。8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表的
科技论文数(按核心期刊发表数量
统计)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论
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国的科技
论文发展数量分布近十多年来没有
多少变化,原因之一是由于科技论
文数目越来越巨大,不容易产生突
变。
论文被引用的频度可用作衡量
一个国家发表的论文被别国科学家
认为有用的程度。按科学引文索引
2000年时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
费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5%,但
1994至1996年连续三年停留在
015%上,与1993年以前相比反而
下降。如果对此掉以轻心,我们在这
场科技大角逐中恐怕会被其它许多
发展中国家赶上或超过。
国家
(地区)
国内研究开发经费
(亿美元)世界位次国内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996年,美国全国研究开发经费总
额为184616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2155%。由于美国经济持续
7年稳健增长,美国私营部门连年
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投资,据估计,
美国1997年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已
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美国政府和
工业界的研究开发经费曾长期平分
秋色,现在两者占全国研究开发经
费的份额分别约为30%和70%。为
的差距仍较大。日本有一任科技
厅长官曾承认,日本科技落后于美
国10年以上。欧洲具有雄厚的科
技实力,但没有将这种实力充分地
商业应用。我国的科技事业乘改
革开放之长风突飞猛进,但不仅与
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即使与一
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相较也不容乐
观。本文根据国外公布的较新的
统计数字,重点对美、日、欧的科技
实力作一简单对比。
11研究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
美国的研究开发事业在世界上
是首屈一指的。1993年,美国的研
究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为96127万
人,相当于日本研究开发科学家和
工程师总数(54111万人)的118
倍。比欧盟15国的总和还高出
25%。日本稳居第二位。随着科技和
经济的发展,中国研究开发科学家
和工程师数量呈现较快的增长趋
保证政府对重大研究开发计划的投
入,克林顿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
提出了/21世纪基金0计划,这笔研
究开发基金一次确定,政府分几年
拨款,不受未来联邦财政状况的影
响。
日本1996年全国研究开发经费
为153118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217%。就总额而论居世界第二
位,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世
界上最高的。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
项重要投资。所以,他们采取种种倾
斜政策如税收减免等促进研究开发
经费增长。
尽管克林顿政府要紧缩政府预
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多年从事
/世界竞争力0分析,并发表年度报
告。该所研究成果很有影响,常为各
国专家和决策人所引用。它用八大
要素共259个指标评价各国和地区
的竞争力。科技实力是八大要素之
一。它从研究开发经费、研究开发人
值的份额总在2%上下,而此份额在
1%左右的全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近年来迅速
离开1%这一点而向2%点飞奔。
一些离1%较远的发展中国家
也制定了达到1%的计划。这就是
说,研究开发增速要大于本国经济
增速。这个1%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曾呼吁发展中国家实现的目标。
我们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计划
量。所以,科技实力对比分析自然
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在
这项研究中,科技经费投入、科技
人员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技术
贸易平衡、高技术产业等是衡量一
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科技竞争
中,处在/第一方阵0的仍然是美、
日和欧盟。美国从总体来讲跑在
最前头,而且近几年有扩大领先地
位的趋势。日本居第二位,与美国
美国1846.55 1 2.55
日本1531.81 2 2.78a
德国536.28 3 2.26
法国356.17 4 2.34a
英国225.99 5 2.05a
意大利136.01 6 1.13
韩国135.22 7 2.68a
中国39.33 17 0.5
表3一些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情况(1996)
注:a为1995年数据
发展经济是当前世界的主流。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每
一个国家都面对着激烈的竞争。
衡量自己的实力,认清自己在国际
经济中的地位,根据国内外条件确
定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各国
决策者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竞
争力问题近些年来倍受重视。美
国一些政府机构和私人组织长期
进行竞争力对比分析。经合组织
和欧共体也很关注竞争力研究。
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20位, 1998
年又上升到第13位。这种大提高可
能与我国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后
更加重视科技进步有关,更与该所
去年对其指标体系作较大幅度调整
有关。同时也要看到,尽管我们进步
很快,但与几个发达国家相比差距
仍很大。该所将韩国和印度等列在
我国后面,但从分数来看与我们的
差距非常小。
我们从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的
国更快。但是对于工程技
术类学术论文来说,按工
程索引计, 1995年美国
的论文数占到总收பைடு நூலகம்量
的46149%。
1995年欧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
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3319%,略
高于美国所占比例(3216%),欧盟
述几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但是,美国
政府也看到,在博士人才培养方面,
欧洲超过了美国, 1995年,欧洲培
养出理工博士46657人,比北美多
60%,几乎为亚洲各国总和的两
倍。这些博士将充实本国研究开发
队伍。
21研究开发经费
研究开发经费是最重要的科技
指标。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将研究开
发经费支出看作是对国家未来的一
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1993年和1994
两年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出现负增
长。1995年底,政府公布了/日本科
技基本计划0,其中承诺政府科技预
算五年内增加一倍,总共多支出17
万亿日元,但从1996)1998的预算
执行情况来看,这个承诺根本无法
兑现。日本与美国的科技差距近年
有所扩大,研究开发经费增长缓慢
则是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5世界竞争力年鉴,19986;中国科技
部51997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6
研究开发科学家与工程师
(全时型,万人年)
每名劳动力中的研究
开发科学家与工程师数(人)
中国(1996) 55.9 6.8
美国(1993) 96.27 74.3
日本(1996) 55.20 81.4n
欧盟15国(1993) 77.81 46
欧盟有15个成员国,它们的研
究开发经费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份额相差较大,平均而言约为
11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欧盟15
国1995年研究开发经费总共为
1276亿美元,低于美国同年数字
(1791亿美元)。
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增长较快,
1997年达到368亿元人民币,是
1990年的219倍。尽管如此,与先进
国家相比,我国研究开发经费仍少
得可怜。据国际统计, 1996年中国
研究开发经费为39133亿美元,在
世界上排名17位,仅相当于美国的
2%左右,为排名第7的韩国的
30%。
国外的统计发现,各国研究开发
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与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有直接关系。
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
它们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
美国的科技论文产
出量远远领先于其它国
家, 80年代以来其在所
有领域发表的论文在世
界总量中所占份额一直
在三分之一以上。但是,
尽管美国发表的论文数
目从1981年开始增长了
约1万篇,年均增长
015%,但它在世界论文
总数中所占份额却略有
下降(由1981年的36%
下降到1995年的
3319%)。这说明其它国
家的论文增长速度比美
德国72.12 3 3 3 3 3 3
法国69.35 4 4 5 5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