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案例研究
(完整)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园案例分析

1.1.1 案例借鉴(1)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8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5 万。
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 年,历经16 年的发展,园区规划完善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已经初具规模,高新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
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2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12.8 亿美元。
○1发展定位、战略与目标定位:苏州现代化新城区,中央商务区。
发展理念:实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
发展战略: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 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和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
发展目标: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主导产业、示范区与产业业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示范区:即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四大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制造业园区,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会展中心,包括临湖大体量建筑、倚自然景观的特色建筑群;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
○3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
目前已经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独墅湖高教区,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 万平方公里,建成邻里中心、左岸商业街、星海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50多万平方米。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纳米技术产业基地

了来 自美 国 国防部 ,航 天工 业和 第三 前线计 划的 三方资助 ,
马 里 兰 大 学 的 科 学 家 指 出 ,新 方 法 除 了增 强 其 “ 血 ” 代顿研 究所 ( 混 URDI )聚合物 基多 尺度复合 材料部 门主任布
纳米结 构的能力 外 ,并 不需要传统 的晶体 外延生长所 需的洁 莱恩 ・ 斯说 。研 究者通 过成功地 控制单根 碳纤维上碳 纳米 赖
体 纳 米 发 射 器 进 行 相 干 量 子 控 制 , 而 量 子 信 息 的 处 理 过 程 中 和 Re e a e材 料 公 司 ( n g d ae il,俄 亥 俄 州 斯 ng d Re e a e M tras
必须实 施这种控 制 。
普 林 伯 勒 ) 项 目资 金 将 被 用 于 包 括 在 代顿 当地 购 置 全 面 生 产 。
苏州 工业 园 区 已经 获批 国 家级 纳米 技术 产 业和 创新 基
30 0 万美 元设立俄 亥俄 “ 第三前 线 ( h o Th r o te ) O i id Fr n ir” 地 ,将重 点发展纳 米新材料 、 纳米光 电子、纳米生 物医药等 奖 ,用于 奖励新型碳 纳米材料 的规模化生 产 ,这种 新型碳纳 新 兴 产 业 。 米材料将推 动复合材料 朝着 “ 多任务化 ( lia k) mutt s ”的方 苏州 工业 园区管委会主任 杨知评 介绍 ,苏州 工业 园区国
净 室 ,也 不 需 要 在 真 空 中才 能 产 生 的 物 质 , 因 而 有 利 于 大 规 管 的生长程 度 ,将 该成果 复制到 同类型 的碳 纤维纱线上 ,并
模 生产 。
最 终将其 应用于复合 材料织布 。赖 斯评价说 ,这一 突破 性成 果成 功解 决了对纳 米管生 长控制的统一性和 准确程度 的问题 。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西南面,是江苏省内首个经认定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是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区域,也是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示范园。
生物纳米科技园占地面积约8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建有两栋综合生物研发楼、独栋研发组团、信息交流行政服务中心、纳米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及综合商住配套设施,拥有一系列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生物医药、诊断技术、纳米科技产业投资的首选研发基地,也是培育生物科技、纳米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创新基地。
生物纳米科技园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服务设施,拥有可灵活分隔的孵化单元;吸引有独立知识产权和优秀团队的研发公司来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开创崭新的未来。
生物纳米科技园以专业、务实、热忱的态度,努力打造成国际生物纳米技术发展的先锋。
生物纳米科技园自2007年6月开园以来,已有近100家企业签约,这些企业主要从事新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纳米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的两大集群,这些企业需要一批有志从事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的研发的人才,为企业和个人共同创新与创业。
需求信息:市场销售副总:理工科,硕士以上,1人,有电子、仪器、精密机械销售经验销售经理:理工科,本科以上,1人,有电子、仪器、精密机械销售经验研发主任:理工科,硕士或博士,1人,有电子、SEM仪器、精密机械研发、使用工作经验生产经理、主管:化学制药、精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毕业,本科以上,2人,男,五年以上原料药或化工生产工厂经历,三年以上生产计划和现场管理经验,有GMP和ISO认证经验更佳研发(有机合成)项目主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毕业,本科以上,2人,男,有三年以上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研发经验和管理经验;英文读、写及检索资料能力强研发(有机合成)工程师: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相关专业毕业,本科以上,多人,男,有一年以上化学有机合成研发工作经历质量分析工程师: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2人,三年以上原料药、药物中间体或精细化工产品分析工作经验,有GMP和ISO认证经验更佳质量专员: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毕业,大专以上学历,2人,一年以上原料药、药物中间体或精细化工产品分析工作经验行政主管或文员:医药化工、国际贸易、财会、中文、文秘等相关专业毕业,大专以上,1人,女,英语四级水平研发工程师:化学工程,本科或硕士,6人,熟悉有机合成理论和工艺研发工程师:生物工程,本科或硕士,3人,熟悉生物医药的分离纯化工艺研发工程师:粉体材料,本科或硕士,3人,熟悉粉体材料表征、处理有机合成工程师:有机合成,硕士或博士,3名分子生物工程师:分子生物学,硕士或博士,1-2名,要求必须有signal transduction研究背景,优先考虑有肿瘤生物学研究经验者研发分析师:毒理,本科或硕士,1人研发分析师:药理,本科或硕士,1人研发工程师:生物技术,本科或硕士,1人工程师:医药管理,本科或硕士,1人工程师:计算机技术,本科或硕士,1人研发工程师:化学制药、制药工程,本科或硕士,2人研发助理:药物分析,本科或硕士,1人,有丰富的western blot经验研发工程师:生物化学,硕士或博士,1人,有丰富蛋白纯化经验研发科学家:生物,硕士或博士,1人,有工程菌株研究经验。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城融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一种模式。
同时,创造高品质生活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
该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新城。
该园区产城融合的思路十分清晰,即将优秀的产业与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园区的创新主题包括:创新、环保、现代化、开放、国际化、文化。
这些主题贯穿于整个园区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中。
首先,该园区注重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从一开始,该园区就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引进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高科技企业。
例如,IBM、索尼、三星、英特尔、富士康等公司都在该园区设有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这些企业的成功落户,带动了该园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其次,该园区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该园区将城市的环境、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规划内的各个区域拥有完善的文化、体育和教育设施,且各区域之间互相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体系。
以东港区为例,其建有高端商业街、城市公园、度假酒店等设施,打造了具有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体验。
园区内还建有各类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使园区居住者享有便利的公共服务。
最后,该园区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园区将绿色环保人居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
在园区内,绿化率高达40%,空气质量优良,水系完整。
而且,该园区还建有大型公园和水系景区,例如阳澄湖风景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风景区对园区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是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园区注重产业引进和培育、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产业园优秀案例

产业园优秀案例一、深圳南山科技园。
1. 园区概况。
这个南山科技园可不得了。
它就像一个科技超级市场,里面全是各种高科技企业。
它的地理位置超级棒,在深圳南山,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周围高校和科研机构特别多,就像一群智慧的邻居随时能给园区里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2. 产业特色。
这里主打高科技产业,什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等。
就拿腾讯来说吧,它就像南山科技园里的一个超级明星。
腾讯的好多创新都是从这里诞生的,像微信这种改变我们生活的社交软件。
这里的企业之间还特别爱合作,就像一群小伙伴互相分享玩具一样。
如果一家企业在人工智能算法上有优势,另一家在硬件设备制造上厉害,他们就凑到一起,搞出个智能硬件产品,然后推向市场。
3. 服务与配套。
二、苏州工业园。
1. 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花园式产业王国。
它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融合了两国的智慧。
园区规划得整整齐齐,就像棋盘一样。
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有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建筑,就像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自由切换。
2. 产业特色。
它在制造业方面特别牛,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
像苹果手机的一些零部件很多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园区还很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就像一个环保小卫士,一边发展工业,一边保护环境。
这里有很多企业专门研究污水处理技术、废气净化技术等。
而且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做得很好。
比如说电子制造企业产生的一些废弃物,环保企业就可以过来处理,然后提取出有用的资源再利用。
3. 服务与配套。
苏州工业园的服务超级人性化。
它有一站式服务中心,企业办事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方便,不用东奔西跑。
在配套上,园区里的学校教育质量很高,为企业员工的子女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
还有大片的绿地和公园,员工们在午休或者下班后可以去散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就像在自家后花园一样惬意。
三、美国硅谷。
1. 园区概况。
硅谷啊,那可是全球科技产业的圣地。
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湾区南部。
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精选 ppt课件

苏州工业园区功能组成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
3 大学
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4 职业学院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
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
2
34
2
3
9
1
7
52
项目定位
• 圆融时代广场是苏州目前在规模和业态上比较超前的复合性商业 地产项目,是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等 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超大型消费区域。
• 项目定位为苏州市域新CBD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及苏州市标志性商 业项目,并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品牌街区。
开工及开业时间
园区开发历程:前期政府投入建设大量公建(金鸡湖大桥、湖滨绿地、博览 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随着人口的增长,住宅、商业配套不断完善
园区开发中的运作模式
1、重点控制开发节点的前期 工作,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 引导整个项目向既定目标发展;
2、先进的开发理念、知识统 筹项目实施工作。
开发时序和计划
1、控制性开发;
圆融时代广场》内部交通规划
横向交通:项目设置三个空中连廊、并沿河设置 三座景观桥,将天幕街、生活休闲区和久光百货 三个分区进行有效连接,同时利用连廊空间打造、 桥墩的打造,增加一定的休闲商业氛围; 竖向交通:每个单铺在内部均设置楼梯,同时在 天幕东街尽头主力店设有外部扶梯,增加便利性。 停车系统:每个区地下一层均设有停车场、出入 口,共有4000余个泊车位,满足了不同业态店 家对交通和商业展示等的要求。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1 12222 2 22222 22 2 23 34 456 78910 11 11 11 11 11 11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生物纳米科技园教育:独墅湖高教区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园

2020/1/20
功能板块
3
园区在规划上形成了功能完善的分区,不同的功 能分区在园区的发展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为园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初步形成 了国际科技园、中央商务 区、出口加工区、独墅湖 高教区、信心产业园、出 口加工区、现代物流园、 中心科技生态城、阳澄湖 休闲度假区等功能完善的 分区;
加速发展期 启动期
的商业配套,湖西区域发展迅速; 05年,随着湖西区域的发展完善,房地产市场沿金
老城中心 发展期
加速发展期
鸡湖发展;07年,开始向东部区域扩散发展;
加速发展期
园区房地产历经十年的发展,产品力水平越来越高,
加速发展期
产品多元化、复合化程度不断增加
2020/1/20
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园区形成四大房地产板块,
湖西CBD板块
关键词:湖景资源、CBD 配套、产品复合
板块特点:主要属于湖西的延 伸发展板块,拥有金鸡湖强势 资源和cbd的配套; 发展前景:发展前景看好,大 量开发商进驻,开发强度较高 产品特点:产品比较复合,产 品线丰富:从一居到别墅,板 块内均有供应 平台价格:1000元/平米
人口演变
苏州园区规划上形成的
功能完善的分区,不同的
功能分区在园区的发展中
国际科技 园区
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为园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
基础。
中新生态 科技城
金鸡湖
独墅湖
阳澄湖休 闲度假区
阳澄湖
出口加 工区
中央 商务
区
独墅湖 高教区
信息产 业园
现代物流 园
出口加工 区
2020/1/20
产业发展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OBAY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
一、本园区的定义(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打造这样定义的园区
三、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信心来打造该园区
四、如何打造
五、前景评估(关键经济效益和财税指标)
六、当前项目现状及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
BIOBAY园区是怎样定义的
BIOBAY致力于聚集包含“药物研发、诊断技术、纳米技术、医疗器械开发、研发外包服务”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和机构的“科技载体”,是中国与国际顶尖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创新同步的世界级研发平以打造“中国生物科技和纳米技术产业腾飞创新平台”为己任。
是科技部指定的“中国纳米科技国际交流平台”,是获得国家批准的“国家级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
BIOBAY园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核心位置的重要地段,占地约1300亩(86.5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1)国家鼓励园区自主创新,“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和重点发展之一。
(2)苏州工业园区2006年面临“二次创业”的关键期,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当仁不让的选择了“生命科学”作为“二次创业”的“急先锋”。
(3)引擎引导效应——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06年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引擎。
(1)政策可靠——只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政府不介意企业大或企业小,政府都以最高的效率最有效的方式支持。
➢各类补贴齐上阵——针对创业创新人才,有安家补贴;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有启动资金,房租优惠;企业雇佣的员工有薪酬补贴。
➢对于微小企业,只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尽管风险大,政府给予支持,若经专业机构评估后具备发展潜能,政府会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若企业能实现一定产值,给予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如园内企业——吉玛基因,最近获得江苏省给出的500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苏州工业园区自动配套给予250万。
➢大企业(跨国公司)和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可以享受到各类优惠政策。
另外,针对跨国公司的自主研发实力不在国内,本身生存能力较强,资金不缺,给予的政策会偏向支持他们更快速地找到大量合适的人才,以及人才培训,这样使得项目能够更快地启动。
➢支持的获得与企业自身的投资、发展状况、员工素质、专利数量都是相匹配的。
(2)服务专业——BIOBAY的团队都有专业背景。
BIOBAY致力于帮助企业获得合适的政策扶持,诸如:产业服务部,有一半的人员为企业申报提供咨询和培训。
第一,针对企业往往不能有针对性的了解相关政策,产业服务部直接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对接服务;
第二,海归创业针对中文申报材料的精确表述有所欠缺,给予直接指导服务。
第三,申报过程,需要经过多轮专家面试。
BIOBAY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培训,引导企业申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获得投资的可能性。
另外,通过协会支持希望回国创业,但不知道哪些地方政策如何,哪些地方环境如何,哪些地方更加适合,给予全方位指导和支持。
(3)渠道给力——协会互动,海归聚集——和许多华人组织进行良好互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北核协会(Bay Helix Group)、美
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北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CABS)、中美生物技术与制药专业协会(SABPA)等。
(4)平台优势——下决心打造中国第一个ICT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分析平台、动物试验平台等。
以企业是否感受好用和获得良好的服务为评价标准构建全方位专业公共平台及公共设备仪器提供平台。
(5)标杆支持和品牌支持
➢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与BioBay签署合作协议,入驻BioBay一期。
➢科技部批准的“中国纳米科技国际交流平台”、“国家级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
(1)功能选择与规划
基于产业链节的企业发展自然过程导向原则——设置孵化区、独栋区、待建区和定制区
孵化区(功能区定义与特征)
➢新药研发企业、前期研发中的诊断技术公司、纳米技术的研发公司,样机仍在研制中的医疗器械公司等
➢这些企业需要的实验室规模一般都在一两百平方到一千平方米的范围中,会落户在孵化功能区,相配套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落在孵化功能区。
➢孵化的过程可能比较长,随着入驻企业增多,逐渐扩大孵化功能区规模。
孵化区(建筑规模、内容及建筑形式)
包括,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仪器平台和洁净室等研发配套设备与设施。
独栋区(功能区定义与特征)
➢新药研发到中试阶段的公司、已有一定规模的CRO公司(科研院所型公司),需要经过GMP认证的需要洁净车间的医疗器械公司
➢需要的实验室规模一般都在2000—6000平米,需要半栋或者一栋楼。
独栋区(建筑规模、内容及建筑形式)
待建区和定制区
➢相对规模更大型的,而且长远打算入驻园区的企业,我们会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度身定做,这种公司会在待建区。
➢或根据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需要规模,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专业规划的保障——整个园区由全球知名的德国设计所和专业医药工业设计院负责规划和设计,各类大楼独具匠心,满足了不同企业的空间需求。
(2)园区运营与保障
1)关于入驻企业的持续支持机制和独立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审查机制
➢持续支持机制——BIOBAY对于申请入驻的企业,也有定期的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的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政府的持续支持
➢独立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审查机制——BIOBAY具备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
专利进行分析的专业背景团队,以解决和识别有关专利冲突和投资风险预判与筛选。
2)关于对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供给
➢定向培养——BIOBAY通过和政府沟通,与高校合作,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在高校中设计一些专业,或者增加一些课程,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自发成立的BIOBAY创业者协会——园区内的20多位企业老总自发成立了BIOBAY 创业者协会
➢BIOBAY有非常丰富的人才信息网络——生物协会、高校实验室
(3)强大配套支持
以企业是否感受好用和获得良好的服务为评价标准——构建了中国第一个ICT 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分析平台、动物试验平台等,全方位专业公共平台及公共设备仪器提供。
2006年3月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破土动工
2006年10月,中科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落户
2007年6月,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亚洲会议中心落户,"DNA之父"任BIOBAY首席科学顾问2007年11月,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揭牌,科技部部长万钢亲临授牌
2008年3月,生物纳米园公共实验平台一期试运行中;
2008年10月,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抗体服务平台正式启用;
2008年11月,BIOBAY承办苏州国际纳米技术发展论坛;
2009年1月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授牌,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服务体及研发集群经济2009年5月RNA产业联盟成立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BIOBAY
2009年5月“创投基金+代建厂房服务模式”试点
2010年5月,正式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苏州创投集团控股子公司调整为苏州国资委国有一级监管企业
2010年10月,BioBay创业投资论坛——近300位生命科学行业投资商和高管出席。
约50位风投出席,代表着着名的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富达亚洲风险投资(Fidelity)、名力中国成长资金、启明创投、金石投资(Gold Stone)、软银中国、沃脉德资本等风投企业。
包括默克、辉瑞、罗氏、礼来、Life Technologies和Qiagen在内的大型制药和医药研发辅助性企业也都积极派代表出席
截至目前2011年3月,已入驻企业约200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