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系数
流体的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

流体的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行为和特性的学科。
在流体力学中,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流体的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并探讨它们的相关性。
一、流速剖面流速剖面是指在流体中,不同位置的流速随着深度或者距离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在横截面上靠近边界的流速较小,而在中间位置流速较大。
这是因为边界处由于黏性的作用,流体与边界相互摩擦,形成边界层,导致流速减小。
相反,离开边界越远,流速逐渐增加。
在理想化的情况下,流速剖面可以用解析解来表示,比如在层流状态下,流速剖面遵循恒定剪切应力假设,即与流体粘度成正比。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流体的流速剖面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流动类型、边界条件、湍流等等。
因此,准确地描述流体的流速剖面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使用适当的数值或实验方法进行分析。
二、阻力系数阻力系数是描述流体对物体运动的阻碍程度的参数。
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条件下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阻力系数通常用符号Cd表示,它定义为阻力力与动压力的比值。
在工程学中,阻力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通过准确地确定阻力系数,我们可以预测物体的受力情况,从而进行流体力学相关设备或结构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通过实验或者数值模拟来确定阻力系数。
不同形状的物体会具有不同的阻力系数,因此,对于具体问题,需要根据相关经验或者模型来选择适当的阻力系数。
三、流速剖面与阻力系数的关系流速剖面与阻力系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层流状态下,流速剖面对于一个特定的形状是唯一确定的。
根据流速剖面的特征,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阻力系数。
然而,在湍流状态下,由于流场的不规则性和非线性特性,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流速剖面和阻力系数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流体力学现象,并指导相关的工程设计和应用。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我们可以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流体行为,并进一步改进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
局部阻力系数表

90°弯头
2
3
16
90°弯头
1
1.5
17
合流三通
1
3
18
合流三通
1
3
19
90°弯头
1
1.5
20
90°弯头
1
1.5
21
90°弯头合流三通
3
1
4.5+3=7.5
22
90°弯头
2
3
23
90°弯头
4
6
立管3的局部阻力系数
管道编号
局部阻力
个数
1
分流三通
1
1.5
2
分流三通
90°弯头
1
2
4.5
3
90°弯头
1
1.5
90°弯头
1
2
6
19
90°弯头
1
1.5
五层立管2的局部阻力系数表
管道编号
局部阻力
个数
1
90°弯头
4
4*1.5=6
2
分流三通
1
1.5
3
90°弯头分流三通
3
1
1.5*3+1.5=6
4
分流三通
1
1.5
5
90°弯头
2
3
6
90°弯头
1
1.5
7
合流三通
1
3
8
90°弯头
3
4.5
9
90°弯头
1
1.5
10
分流三通
1
1.5
11
90。弯头
1
1.5
12
分流三通
管路阻力系数

管路阻力系数管路阻力系数是指流体在管路中传输时产生的阻力大小。
它是衡量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流体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在管路中,流体经过管道时会受到管壁的摩擦力和流体自身的粘滞力的作用,产生一定的阻力。
管路阻力系数即表示单位长度管道中的阻力大小。
管路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Darcy-Weisbach公式和Hazen-Williams公式。
Darcy-Weisbach公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管路阻力系数的方法之一。
该公式可表示为:f = (λ * V^2) / (2 *g * D)其中,f为管路阻力系数,λ为摩擦系数,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D为管道直径。
Hazen-Williams公式是一种经验公式,适用于一般工程应用。
该公式可表示为:f = (10.67 * C * Q^1.85) / (D^4.87 * S^0.54)其中,f为管路阻力系数,C为管道粗糙系数,Q为流量,D为管道直径,S为水力坡度。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管道的材质、粗糙度以及流体的性质等参数,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管路阻力系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管路阻力系数对流体工程设计和计算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路的总长度、管道材质及管道直径等因素,以及流体的性质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管路阻力系数。
通过合理地选择管路阻力系数,可以准确地计算管路的能耗和流体的压降,从而进行合理的流体工程设计。
此外,管路阻力系数也与流体输送的能耗和流体的压降有密切关系。
当管路阻力系数较大时,流体传输的阻力也较大,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保证流体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较小的管路阻力系数,以降低能耗和减小流体的压降。
在管路系统中,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管路阻力系数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率的流体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流体工程设计和计算中,对管路阻力系数的认识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阻力系数公式

阻力系数公式阻力的公式:F=1/2C p SV²阻力系数是流体穿过一个物体时,物体产生的阻力与流体的原始动能之比。
它通常用数字表示,越大表示物体产生的阻力越大。
阻力系数的公式为:Cd=F/ρv²A,其中:Cd:阻力系数F:物体阻力ρ:流体密度v:流体速度A:物体表面积流体力学阻力系数公式阻力系数Cd=F/(0.5*p*v*v*A)F是阻力p是密度v是速度A 是正投影面积流体力学阻力系数公式是:F = 1/2ρv2CdA其中,F表示流体阻力,ρ表示流体密度,v表示流体速度,Cd表示阻力系数,A表示物体横截面积。
突扩管局部阻力系数公式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动压= 局部阻力系数*ρ*V*V*1/2突缩管局部阻力系数公式,突缩管局部阻力系数公式是动压=局部阻力系数×p×2v×2分之一。
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无量纲数。
管道阻力系数公式管道阻力计算公式:R=(λ/D)*(ν^2*γ/2g)。
ν-流速(m/s);λ-阻力系数;γ-密度(kg/m3);D-管道直径(m);P-压力(kgf/m2);R-沿程摩擦阻力(kgf/m2);L-管道长度(m);g-重力加速度=9.8。
压力可以换算成Pa,方法如下:1帕=1/9.81(kgf/m2)。
管道阻力系数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
它的公式为:K = f * L / (2 * g * D^5)其中:K:管道阻力系数;f:管道内表面粗糙系数;L:管道长度;g:重力加速度;D:管道内径。
阻力系数的测定

阻力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管道摩擦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2. 寻找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流体流动的阻力及阻力系数由于流体粘性的存在,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流体间的摩擦,从而导致阻力损失。
层流时阻力损失的计算式是由理论推导得到的;湍流时由于情况复杂得多,未能得出理论式,但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经验的计算式。
根据管路差异和实验研究犯法的不同,通常将阻力损失分为两类:流体通过直观的阻力称为直管阻力(或沿程阻力),流体流过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阀门等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通过因此分析,可将二者表示为:g u d l H f 22λ= (直管)2'2f u H g ζ= (局部)总阻力就是二者之和。
在上面的式子中,λ称作直管阻力系数,ζ称为局部阻力系数。
在计算流体流动阻力时,必须先计算阻力系数。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阻力系数与利诺准数和管路的相对粗糙度(ε/d )有关,即:((,)du f d ρελζμ=或)对于特定的管道,阻力系数仅与流体的流动型态,即雷诺准数有关。
测定不同流量下的阻力系数以及雷诺准数,通过做图或拟合,即可找到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
2. 阻力系数的测定原理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两测压点间列柏努利方程:fe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2222111ρρ对于水平管道,当管径不变,且无外加能量,即:0=e H , 21z z =, 21u u =则有R g p p H f ∆=-=ρ21又阻力损失可表示为:g u d l H f 22λ= (直管)g u H f 22ζ= (局部)因此22lu Rd g ∆=λ 22u R g ∆=ζ上述各式中:λ—直管阻力系数 ζ—局部阻力系数∆R —压力计内指示液高度差,m 液柱。
若指示液与流体不同,须对∆R 进行换算。
d —管径 l —管长u —流速,m/s, 其值为流量除以管道截面积, 即24d V A V u s s ==V s —流量,m 3/s 二、实验流程水阀三、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先向水槽中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清洁水,然后关闭除Dg 25内螺纹截止阀以外的所有阀门。
空气的阻力系数

空气的阻力系数空气是所有物体运动时最基本的阻力因素之一,而空气阻力系数是衡量这种阻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什么是空气阻力系数、如何计算空气阻力系数以及空气阻力系数的应用及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空气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系数指的是物体在一个运动流体(通常是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与流体密度、流体速度及物体尺寸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个系数通常被表示为Cd,是空气阻力韧性的度量。
Cd的值越大,物体受到的阻力就越大。
二、如何计算空气阻力系数要计算空气阻力系数,需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即物体形状、物体速度和流体密度。
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d值:Cd = (2F)/(ρv2S)其中,F是受到的阻力,ρ是流体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S是物体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截面积。
三、空气阻力系数的应用及意义空气阻力系数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和运动员训练等领域中。
在飞机设计中,空气阻力系数可以用来评估飞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和性能表现。
在汽车设计中,空气阻力系数可以用来优化汽车的外型,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行驶稳定性。
在运动员训练中,空气阻力系数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姿态和动作效果,以及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空气阻力系数并非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物体的速度越快、密度越大、截面积越小,其Cd值就会越高。
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计算和评估Cd值,以确保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总之,空气阻力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许多工业和科研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优化Cd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从而推动各种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一些常见物体的阻力系数

常见物体阻力系数
阻力系数量化了物体在流体环境中的阻力或阻力。
任何在流体中移动的物体都会受到阻力,即由于物体表面的压力和剪切应力而产生的流动方向上的净力。
阻力可以表示为:
F d=阻力(N)
c d=阻力系数
ρ=流体密度(空气密度1.2 kg/m3)
v=流动速度(m/s)
A=物体前部特征面积(m2)
阻力系数是几个参数的函数,如物体形状、流动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弗劳德数(Froude number)、马赫数和表面粗糙度。
特征正面面积A取决于物体。
物体阻力系数主要是实验的结果。
一些常见物体的阻力系数如下所示:。
局部阻力系数ξ公式

局部阻力系数ξ公式
1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动阻力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用来评估流体在设计时的实际能耗,因此,局部阻力系数ξ的确定对流体力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局部阻力系数ξ的计算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局部阻力系数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估算局部阻力系数:ξ=Δ/V + η/Vf + C,其中Δ、V、η和Vf分别表示静压损失,流体流速,粘度和静态粘度。
确定局部阻力系数ξ的关键要素是流体流速,因为它与局部阻力的大小联系密切。
一般来说,随着流体流速的减小,静压损失和粘度阻力就增大,因此局部阻力系数ξ也会增大。
而当流速增加时,粘度阻力会降低,静压损失也会随之减小,因此局部阻力系数ξ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粘度也是影响局部阻力系数ξ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随着流体粘度增加,局部阻力系数ξ也会增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粘度的流体,用局部阻力系数公式来估算局部阻力系数ξ,满足工程要求。
局部阻力系数公式在流体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它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流体流动参数评估方法,也可以用于估算流体的其他性质,如参数的精度、流动性能以及热传导率等。
要正确使用局部阻力系数
公式,我们需要准确地测定出各项参数,然后使用公式预测出更准确的局部阻力系数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数据处理
由于实验中的水温变化较小,平均温度为27.2,查得
ρ水= 995.7 kg/m3 μ水= 0.8545 mPa·s
局部阻力管径d:20.0 mm 测量长度l:95 cm
光滑管径d:20.0 mm 测量长度l:100 cm
粗糙管径d:21.0 mm 测量长度l:100 cm
1.估算粗管的相对粗糙度和绝对粗糙度
由 hf = △p f/ρ = λlu2/2d 得:λ= 2d△p f/ρlu2 将粗糙管的第一组数据代入得;
u = 1.3÷3600÷(3.14×0.01052) = 1.0431 m/s
λ = (2×0.021×1.52×1000)÷(995.7×1×1.04312)
= 0.0589
同理可得:
由 Re = duρ/μ得(粗糙管的第一组数据):
Re =0.021×1.0431×995.7÷(0.8545÷1000)
= 25525
同理可得:
由此可以作出λ- Re曲线,如下所示:
由趋势线可以知道,λ- Re 曲线近似于一条平行于Re 轴线的直线,且在一定范围内无论Re 取何值,其λ都接近于0.059。
所以经过查表可知,此粗管的相对粗糙度近似为:
ε/d = 0.03
则绝对粗糙度为
ε = 0.03×0.021
= 0.00063
2. 根据光滑管实验结果,对照柏拉修斯方程,计算误差:
同第一步计算λ值一样,由公式 λ= 2d △p f /ρlu 2 可根据实验数据计而根据柏拉修斯方程 λ= 0.3164/Re 0.25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如下: Re = du ρ/μ =0.020×1.1500×995.7÷(0.8545÷1000) =26801
则 λ= 0.3164/Re
0.25
=0.3164÷26801
0.25
=0.0247
误差为 (0.0179 - 0.0247)÷0.0247 = -27.5 %
同理可计算其他各组数据的误差为:
可见实验中所得的λ值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与理论值相比偏低。
3.局部阻力管中求闸阀全开时的平均ξ值:
由公式ξ=2△p’f/ρu2可得(第一组数据为例):
△p’f = △p f(局部阻力管)- △p f(光滑管)
= 0.73 – 0.59
= 0.14 kPa
u = 1.3÷3600÷(3.14×0.0102) = 1.1500 m/s 则有ξ=2△p’f/ρu2
=2×0.14×1000÷(995.7×1.15002)
=0.21
同理可计算得其他组的ξ值为:
所以闸阀全开时的平均ξ值为:
ξ-=(0.21 + 0.29 + 0.29 + 0.24 + 0.25 + 0.28)÷6 = 0.26
由已知的实际闸阀全开的局部阻力系数是 0.17
则可计算相对误差为
(0.26-0.17)÷0.17×100% =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