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渠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淤地坝工程设计

×××淤地坝工程设计

1基本情况1.1坝址位置:***淤地坝位于罕台川合同沟小流域,在已建老陈沟骨干坝上游沟道内,行政区划属***耳字壕镇万胜龙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

1.2建坝的目的、意义、作用,***淤地坝主要作用是:拦蓄洪水、泥沙,保证下游老陈沟骨干坝坝地的生产,同时淤澄上游土地,抬高侵蚀基准面。

1.3坝址、地质、地形情况:坝址处沟底宽66m,沟底比降3.0%,沟岸较陡,沟坡覆盖第四系风积黄土状砂壤土,厚度在0.1-1.0m。

沟底覆盖层为第四系风洪积沙壤土,厚度一般1.5~2.0m,•其下大部分为白垩系、侏罗系黄绿或紫红泥质长石砂岩、砾岩,厚度较大,岩性结构松散。

上游支毛沟多呈“∨”形,处于发育阶段,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其余沟坡为砂壤土,也有部分沙土。

1.4水文气象:合同沟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沙,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据树林召气象站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6.1℃,蒸发量2157mm,冬春多风沙,风沙期70天以上,一般为北风和西北风,•风力多在5-8级,冻结期一般开始于11月上旬,解冻一般在3月下旬,•冰冻期130天,冻结深度1.0-1.4m,多年平均降雨量310.3mm,枯水年141.9mm,丰水年486.1mm,降水时空分部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由于雨期短,多暴雨,致使洪峰流量大而历时短。

1.5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根据GB/T16453.3-1996淤地坝设计洪水年限与淤积年限之规定,该工程属中型淤地坝。

防洪设计标准3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设计淤积年限10年。

工程由拦河土坝与泄水洞二大件组成。

1.6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集水面积1.5km2。

1.6.2土坝:拦泥坝高5.74m,滞洪坝高2.8m,安全超高1.0m,坝顶宽3.0m,考虑推土机的爬坝能力,上下游坝坡均取为1:3.0。

1.6.3库容:总库容21.23万m3,防洪库容11.34万m3,淤积库容9.89万m3。

(整理)大满干渠桥及新打机井设计说明.

(整理)大满干渠桥及新打机井设计说明.

张掖国家沙漠地质公园景观桥及新打机井设计说明书张掖市甘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〇一一年七月精品文档职责批准:陈敏俭核定:张国斌审查:王立清编写:周斌武1 前言张掖国家沙漠地质公园项目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城区以南15公里处,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以南,大满干渠东南。

规划区东西最宽处约4800米,南北约11400米,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

开发建设张掖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对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更进一步提高张掖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张掖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保证张掖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建设运行的交通要求,需要在大满干渠19+980处改建桥梁1座;为满足公园需水要求,需要在公园新打机井1眼。

2 景观桥总体布置沙漠公园景观桥位于大满干渠桩号19+980处,现状为宽4.0m的简支钢筋砼平板桥。

由于现状桥不能满足沙漠公园的建设通行及今后通行要求,同时与沙漠公园整体旅游景观不相协调。

因此,需要将原桥进行拆除。

本次设计按照《张掖国家沙漠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要求,并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将景观桥布置为一主两副,主桥主要是车辆通行,副桥主要是人员通行。

主桥为梁板式平板桥,副桥为拱桥,主桥宽度确定为12.0m,副桥宽度确定为4.0m,副桥与主桥的间距为2.0m。

3 景观桥设计3.1设计规范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⑵《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⑶《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⑷《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⑸《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⑹《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⑻《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⑼《拱桥设计计算手册》⑽《公路桥涵设计手册》3.2 工程等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有关规定,本工程安全等级按二级设计,荷载标准按公路-II级计算。

dAAA-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dAAA-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五、工程设计
• 5、溢洪道的构成与布局:
• 分类:河岸式溢洪道、坝肩式溢洪道等;

开敞式、闸门控制式、洞式、竖井式等

正槽式、侧槽式等
• 堰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 构成:进水段、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 出水渠
• 布局:尽量顺直,基础尽量开挖形成。在安全 的前提下尽量经济、简洁。
五、工程设计
dAAA-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万事开头难,欢迎使用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除险加固设计基础 三.除险加固设计约束条件与原则 四. 水文计算 五.工程设计 六.工程量计算 七.测绘与制图 八.报告排版
一、概述
• 1.沟道治理体系 1) 作用: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
沟岸扩张;缓洪拦沙、改善当地径流状态。 减少进入大江大河的泥沙,减轻防洪压力、 降低冲沙费用。淤地利用、提高土地生产 力。
制)
八、报告排版
• 1、合规 • 2、美观 • 3、逻辑清晰 • 4、文字描述准确、简练 • 5、数据统一准确 • 6、章节安排
I45r80N-v!h8HW7QlJ09N&( k#S2g-S5BelsZU RsErl Cj kz0Z MDrJ+ 3IFnaKi G-C wVsdZ7$64+DR T)lh-(Il ytZV3Lz0cbTIj AmrRj 2*57HaBv$bg1mEyo7wCT) O(g5m9eZOB4uj3-%* C) yGz eARH0&s(q0jGR#M C wKyF s$sSwu6-50p- DiV7Y+(X&6OeQxI$9#IvcX3jIlU0o$l*5-bs) z!FK-9qX24vA5MQSa50If1eKSb$7mYv0&0eo2(3)iQO6&&3AC6loYnwaO%lVj O74Ug&UnsU Chv3T hkaE*( TNc7C Btgxyn!!ooBT( mp2-p- RD-

淤地坝方案设计书

淤地坝方案设计书

淤地坝设计说明书目录设计说明2一、淤地坝设计2坝址选择2枢纽工程布置2坝高、库容及淤地面积的确定3调洪计算3注意事项4二、土坝设计5坝型选择5筑坝土料选择5土坝断面结构及尺寸拟定6土坝稳定分析计算9注意事项10三、溢洪道设计12位置选择12布置形式13水力计算13溢洪道结构设计15注意事项20四、放水工程设计24工程布设24水力计算25工程结构设计25注意事项28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依据规范如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16453.3-2008-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依据课本,参考实习所见水库,设计此大坝。

因初次设计,工地上对设计说明书有何具体要求,说明书的格式到底怎样,都不清楚,因此,本次说明书前部分主要是摘录规范当中的文字,后半部分则是自己设计大坝部分。

设计者:水保103班巩东东学号:2010011542日期: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一、淤地坝设计坝址选择大、中型淤地坝,集水面积和洪水量较大,大部分时间沟中有常流水的,一般应有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三大件”;对淤积进度较缓、蓄水时间较长的则应增设反滤体。

坝型一般采用均质土坝。

若坝址处下部是窄而深的基岩沟床,可采取先修重力浆砌石坝或堆石坝,坝高与基岩沟床齐平,等基岩沟床淤平后(一般只需一年),在其上正式修均质土坝。

枢纽工程布置在地形图上,确定坝轴线二作为大坝选址,在右岸建溢洪道,左岸建放水工程。

详见附图。

坝高、库容及淤地面积的确定首先,我们从坝高-库容、坝高-淤地面积关系曲线,结合下面公式:式中:V拦为拦泥库容(m3);F为淤地坝控制的流域面积(km2);K为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t/(km2·年));n s为坝库排沙比;T为设计淤积年限(年);γs为淤积泥沙的干容重(t/m3)。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1 基本情况1.1概述:说明建坝的目的及作用。

简述工程修建、运用意义。

工程主要技经指标。

1.2 坝址位置1.2.1水系:说明坝址所在黄河支流及小流域沟道名称。

1.2.2行政区划:说明坝址所在省区、地市、旗区、乡村及小地名。

1.2.3类型区:按水土保持分区,属何种类型区,地貌特征。

1.2.4地理位置:说明坝址距县城或重要市镇的方向、距离及地理经纬度。

1.3小流域社经情况应说明该流域包括几个乡镇、村或自然村,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力、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粮食总产单产,坝地单产、人均耕地和收入等。

分别说明受益区内乡村、土地、人口、劳力、收益情况及淹没区的村镇人口、土地、工矿及社经情况,以及工程下游保护的村镇、农田、交通、工矿、淤地坝、小水库情况。

1.4小流域治理现状(略)说明工程所在小流域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情况及治理度。

现有各类沟道工程座数,可淤地和已淤地面积、利用面积等。

1.5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坝系规划情况(略)说明该工程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坝系规划情况。

包括林草措施、农田措施、水地面积及占总面积的百分数,平均治理进度。

坝系规划的坝库座数,按1-10万m3、10-50万m3、50-100万m3、100万m3以上分级说明其布坝密度,总的防洪库容、拦泥库容,总库容及小流域每平方公里的库容模数,总淤地面积及占小流域面积的比例,并说明骨干坝的位置,骨干坝以上控制的区间面积。

旧坝加固配套工程应说明新增或修复的主要技经指标。

1.6坝址地形、地质情况(详)应说明坝址所在沟道主沟长、支沟长、支毛沟数、沟壑密度及占总面积的比例、沟道比降、平均沟深和沟宽、岸坡坡度及沟道土质、岩性、基岩埋藏深度、沉积物厚度,取土场分布、储量及其颗粒组成比例,流、塑限,崩解速度等物理力学性质。

骨干坝还要附坝址地质构造剖面简图。

1.7水文、气象说明当地气温、蒸发、结冰期、无霜期。

年均降水量、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年际变化。

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标准淤地坝规划设计要点探索

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标准淤地坝规划设计要点探索

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标准淤地坝规划设计要点探索摘要: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涉及黄河流域黄土高原7个省区兼顾黄河下游山东省,拟通过5年时间,新建淤地坝1461座、拦沙坝2559座。

国家大力投资新建淤地坝,并在《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大力开展黄土高原高标准淤地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就成了淤地坝建设实施发挥效益的关键一环。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地质的不同,如何确定高标准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就成为了淤地坝建设质量的关键。

笔者在近年的规划设计中作了一些探索思考,运用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淤地坝;规划设计;高标准;思考1淤地坝的作用及效果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河道淤积、环境恶化,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调查表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淤地坝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程措施,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它从源头上截断了泥沙下下游河道输送的通道,让泥沙汇集于一处,形成一道阻碍泥沙的人工屏障,稳定沟道侵蚀,遏制沟岸扩张滑塌、沟底冲刷下切和沟头向前扩张,后期淤积成水肥良好的农田。

通过合理规划建设淤地坝,大、中、小相结合,在发生暴雨时,层层拦蓄,具有较强消减洪峰、滞洪和上拦下保的作用,防止洪水对下游造成危害。

同时,淤地坝坝顶道路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打通沟壑两岸的阻隔,“以坝带路”能大大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促进物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由此说,淤地坝是山大沟深、川塬破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沟道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和最佳途径。

2淤地坝建设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经过实地踏勘调研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发现,在早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技术规范标准欠缺,多数中小型淤地坝坝址选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出现坝体毁坏、溢洪道破损、坝脚渗水、坝坡排水设施断裂、坝坡冲毁、岸坡滑塌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淤地坝的运行和建设管理。

淤地坝初步设计

淤地坝初步设计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项目山西省垣曲县闫家河小流域洼北骨干坝初步设计(涵洞部分变更设计)山西汾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七年十一月一日目录1.变更概况 (1)2. 放水建筑物设计 (1)3. 工程概算 (2)4. 涵管施工质量要求 (2)附表:1.总概算表2.分部工程概算表3.独立费用计算表4.工程单价计算表5.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6.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7.主要工程量、工时数和材料用量汇总表附图:1.卧管设计图2.涵管设计图3.涵管开挖断面图1.变更概况根据有关要求,拟将原洼北骨干坝设计中放水建筑物的涵洞部分变更为钢筋混凝土涵管。

涵管初选我省森禾源苗木种籽有限公司的产品,其内径为φ80的钢筋混凝土管长度4m,单根重2.6t,具体变更如下:2.放水建筑物设计放水建设物的组成:大坝放水建筑物由放水卧管、输水涵管及出口三部分组成,放水卧管布设在大坝上游左岸原坡开挖基础上,涵管及出口段布设在大坝左岸坚实地基上。

根据地形条件,涵管布置在高程为984左右的沟道左岸,采用直径为φ80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涵管底坡为1/100,长度为120m。

进口与卧管陡坡末端消力池连接,出口为喇叭口。

涵管与卧管末端消力池夹角为90度。

(1)涵管内水深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Q=WC Ri式中:Q加——涵管过水流量(m3/s),Q加=0.425m3/s;W——过水断面积(m2);C——谢才系数;i——底坡, i=1/100。

将上述有关数据代入式中,经试算得涵管内正常水深为h0=0.36 m。

涵管允许最大水深为:h允= 0.75×h=0.75×0.8=0.6mh允≥h0,故涵管内不会出现有压流。

(2)涵管座垫结构尺寸的确定根据晋Q834—85《规范》选定、涵管座垫结构尺寸为:座垫厚40cm,宽160cm。

详见附图。

为了保持涵管管身的稳定性、防止漏水,使管身与土坝回填土紧密结合,每10m设一个厚80cm的截流环,截流环放在涵管接头处,做好伸缩缝和止水缝,并在涵管和在截流环外围筑厚100cm的红粘土涵衣。

蚕沟淤地坝设计说明书

蚕沟淤地坝设计说明书

府谷县府谷镇狮子城村蚕沟中型淤地坝工程设计说明书陕西中源水利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三月蚕沟中型淤地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目录一、基本情况 (1)二、设计标准 (2)三、水文计算 (2)3.1、洪峰流量计算 (2)3.2、洪水总量计算 (2)3.3、年输沙量计算 (3)四、工程设计 (3)4.1、工程总体布设 (3)4.2、拦泥库容计算 (3)4.3、溢洪道设计及滞洪库容确定 (3)4.4、土坝设计 (4)五、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5)5.1、施工方法 (5)5.2 、质量控制 (7)六、效益分析 (7)6.1、基础效益 (7)6.2、经济效益 (7)6.3、社会效益 (8)七、工程预算 (8)7.1、编制依据 (8)7.2、定额依据 (9)7.3、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9)7.4、建筑工程单价 (9)7.5、费用标准 (9)7.6、基础单价 (9)7.7、临时工程 (10)7.8、费用 (10)7.9、工程费用的组成 (10)7.10 编制成果 (11)狮子城村蚕沟中型淤地坝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基本情况淤地坝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对控制全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产条件,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狮子城村蚕沟中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县城西南16km处,行政区隶属府谷县府谷镇狮子城行政村,流域范围属黄河三级支流,属大沟壕小流域上游左岸的一条小支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坡为主,沟壑纵横、梁峁林立、沟谷深切、地形支离破碎,地表覆盖深层黄土,沟道左岸全部为裸露黄土层,沟道右岸30.00m以下为裸露石质层,30.00m以上为裸露黄土层。

蚕沟中型淤地坝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坝址以上主沟道长1.38公里,平均沟道比降为10.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市子洲县马岔乡渠村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建设单位:子洲县水务局设计单位:众诚水利工程技术咨询2014年10月10日1综合说明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子洲县马岔乡渠村,属无定河水系,河二级支流。

该流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沟为主,梁窄坡陡、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破碎。

主沟道长2.57km,沟壑密度3.53km/km2,主沟道覆盖土层瘠薄,沟道断面多呈∪形。

窑则尚大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1.81km2,由土坝一大件组成,坝高18m,坝顶长62m,现坝顶与淤泥面齐平,可淤积库容28.6万m3,已淤积库容28.6万m3。

该坝加高后最大坝高30m,总库容84.76万m3。

设计洪水标准取30年,校核洪水标准取100年,设计淤积年限为20年。

设计采用两大件,即土坝和涵管。

工程建成后,拦泥库容45.59万m3,可淤地6.84hm2;对防治水土流失、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减少入黄泥沙、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我修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加固本坝是十分必要的。

1.1水文计算及成果1、洪峰流量采用《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中的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计算公式为:Q N=C N·F n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的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2、设计洪水量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推荐的公式计算:W P=0.1·α·H24P·F不同频率24小时暴雨量、洪水总量表3、年输沙量计算采用公式W s=S·F/γ计算:经计算,坝控流域年输沙量为2.28万m3。

1.2工程主要技术参数1.2.1坝体参数1)、最大坝高30m,坝顶长102m,顶宽4.0m。

上游坡比为1:2,下游坡比均为1:1.5,下游坡在最大坝高18m处设一道戗台,宽2m。

2)、水位及库容:设计淤积高程▽1027.01m,新增拦泥库容45.59万m3;校核洪水位▽1028.48m,滞洪库容10.57万m3;总库容84.76万m3(含已淤库容28.6万m3),坝顶高程▽1030.00m。

1.2.2放水工程参数放水工程主要有卧管、涵洞、明渠、陡坡、出口消力池、尾水渠组成,其主要参数为:1)、卧管最低一级进水孔孔底高程▽1018.00m,最高一级进水孔孔底高程▽1028.20m;卧管高12m,共18孔,台高0.60m,坡比1:2,矩形陡槽断面尺寸宽×高为0.6×0.6m,消力池为矩形结构,长×宽×高=3×1×0.5m。

2)、输水涵洞为管涵,进水口底高程▽1016.10m,出水口高程▽1015.50m,涵洞长度为60m,比降1/100,涵洞断面型式为圆型钢筋砼结构。

3)、明渠长5m,进口高程▽1015.50,出口高程▽1015.45m,矩形断面尺寸宽×高为0.8×0.8m。

4)、陡坡长48.86m,进口高程▽1015.45,出口高程▽1000.00m,矩形断面尺寸宽×高为0.8×0.8m,比降1/3。

5)、出口消力池长3m,宽0.8m,深0.5m。

6)、尾水渠矩形断面尺寸宽×高为0.8×0.8m,长4m。

1.2.3主要工程量及建筑材料1)、主要工程量计有:开挖土方3.2万m3,碾压土方3.5万m3,现浇C20砼42m3,浆砌块石369.5m3,浆砌料石8.90m3。

2)、主要材料用量:需用水泥53.98t,砂子185.62m3,块石399.06m3,料石7.72m3,石子31.65m3,柴油24.11t。

1.2.4工程总投资及总工时工程总投资80.09万元,总工时量61761工时。

1.2.5工程效益工程建成后可新增拦泥45.59万m3,淤地6.84hm2,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上、下游群众的生产交通条件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2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子洲县西约45km,地处东经109°39′32″,北纬37°34′54″。

属加固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km2。

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是一座以拦蓄洪水径流和泥沙为主、全拦全蓄的工程,上游无淹没损失。

该坝涉及马岔乡的渠村,当地群众对建坝具有非常高的认识和积极性。

2.1.2地质地貌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工程位于子洲县马岔乡渠村,属无定河水系,该流域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梁峁、沟坡、沟床三个单元组成,以沟为主,梁窄坡陡、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破碎,沟壑密度 3.53km/km2,主沟道覆盖土层瘠薄,沟道断面多呈∪形。

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坝址两岸有丰厚的黄土覆盖,主要为黄绵土,土料为Ⅰ~Ⅱ级,坝基坝肩结构完整,无软弱带和裂隙发育,无倾向下游的滑动面,取土场位于坝体左岸,储量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根据以上地形地质条件,该坝址处适宜修建均质土坝。

2.1.3工程现状窑则尚大型淤地坝原坝高18m,为坝体一大件工程,总库容28.6万m3,已淤积库容28.6万m3,淤地面积为3.67hm2,原坝体左岸土排洪渠道冲毁,现为开口宽为17米,深11米一缺口,土排洪渠冲毁使得洪水冲刷坝脚,坝体外坡坍塌,长约40m,现外坡基本垂直,坝址所在沟道长2.57km,平均比降8.95%。

2.1.4工程加固方案该坝上游为坝地,无任何淹没损失,下游为空沟,无生产生活设施。

该坝现有坝地55亩,加高坝体后,可使坝地增至102亩,经济效益良好。

则该工程加固方案为对坝体进行加高;在坝体右岸新建放水工程设施。

2.1.5地震情况工程所在流域地质构造鄂尔多斯向斜的南部,流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区地质构造简单,无区域性大断裂分布,岩层产状平缓,裂隙发育不明显,属相对稳定的地区。

故设计可不考虑地震影响。

2.2社会经济情况一、人口劳力:窑则尚大型淤地坝所在渠村现有总人口705人,其中男女全半劳力350个,人口平均密度为192人/km2,2013年年底人均产粮519公斤,人均纯收入5600元。

二、农业:工程所在村总土地面积5500亩,有坝地550亩,梯田500亩,坡耕地245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土豆等,其中粮食总产量36.59万kg,平均亩产105kg。

三、林业:工程所在村现有草地430亩,林地320亩,流域治理度为32.73%。

四、牧业:主要以养羊、养猪为主。

2.3坝址上下游沟道工程情况该大型淤地坝为加固坝,上下游无坝。

2.4气象水文泥沙2.4.1气象特征该流域属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酷署,雨量集中;秋季较短,气候凉爽。

据子洲县气象站建站以来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4.8℃;年日照时数为2613h,无霜期145天,≥10℃积温3342.1℃。

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8m/s,最大冻土深度115cm。

2.4.2水文根据子洲县气象站建站以来资料统计,及《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28.1mm,多集中在汛期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7.7%,年最大降雨量655mm,其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分布不均匀,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高,灾害性大。

2.4.3泥沙流域具有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径流、泥沙特点。

即径流、泥沙年季变化大,年分配集中,径流泥沙主要来源于汛期暴雨洪水。

本次设计根据《省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中确定的该流域多年侵蚀模数为1.7万t/ km2·a。

2.5建筑材料根据实地勘测,选择左岸坝肩以上的土料为碾压筑坝土料,土质为黄土,储量丰富,其粘粒含量为10%~15%,塑性指数<10,有机质含量<3%,水溶盐含量<5%,天然干容量为 1.43t/m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坝址左岸的土料储量和土料性质均满足筑坝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将坝型确定为均质土坝,取土运距为60米之间。

水泥、石子、砂子、柴油、汽油、钢材等材料可在县城购买。

石料附近村庄开采,运距在20km以。

3水文计算3.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3—2008),设计洪水标准取30年,校核洪水标准取100年,设计淤积年限取20年。

3.2水文计算3.2.1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窑则尚大型坝控制流域面积1.81km2,设计洪峰流量采用《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中的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计算公式为:Q N=C N·F n式中:Q N——重现期为N的洪峰流量,m3/s;C N——重现期为N的地理参数;n——经验指数,n=0.69;F——流域面积,F=1.81km2。

计算结果见表3—1。

汇水面积相关法计算的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3.2.2设计洪水总量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SL 289—2003)推荐推理公式计算:W P=0.1·α·H24P·F式中:W P—频率为P的设计洪水总量(万m3);α—24小时暴雨径流系数;F—流域面积,F=1.81km2。

H24P—频率为P的24小时暴雨量(mm),H24P=K P. H24,其中K P为频率为P的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H24为多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mm)。

由《省地区水文手册》查得,该坝控流域中心多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为56mm,不同频率24小时暴雨径流系数分别为α10=0.22,α20=0.26,α50=0.28,α100=0.30,α200=0.31,α300=0.32,α500=0.34。

变差系数C V为0.67,偏差系数C V与C S的比值为C V/C S=3.5。

经计算不同重现期的暴雨量计算成果见表3—3不同频率24小时暴雨量、洪水总量表3.2.3年输沙量计算根据《省地区实用水文手册》中确定的该流域多年侵蚀模数为1.7万t/ km2·a。

则工程控制流域年输沙量采用公式计算:W s=S·F/γ式中:W s—多年平均输沙量(万m3/ α);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1.7万t/ km2·α;F—流域面积(km2);γ—泥沙容重,取1.35t/m3。

经计算,坝控流域年输沙量为2.28万m3。

4工程设计4.1设计依据及枢纽组成4.1.1设计依据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3—2008)2、《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SL 289—2003)3、《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手册》4、《省地区实用水文手册》5、《小型水利手册》(省水利学校)6、《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15143·5242)7、水利部2003《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8、水利部200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9、《碾压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定》10、1:10000地形图、1:1000坝址实测地形图、坝址实测横断面图11、《省地方标准》(陕DB3442~3448—86)4.1.2坝型及建筑材料选择由于窑则尚大型淤地坝筑坝土料丰富,地质条件良好,因此该坝坝型确定为均质土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