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的生活习性

合集下载

隐翅虫百科

隐翅虫百科

隐翅虫百科一、外形特征隐翅毒隐翅虫,又被称为“青腰虫”,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有威胁。

身长0.6~0.8cm,停下时尾部上下扭动,把翅膀收回,且有趋光性,夏秋两季最常见,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

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是体内有毒液(酸性毒汁,pH值1到2),在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

隐翅虫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但并不严重。

过敏体质的人需要小心。

二、生活环境大多数隐翅虫生活在地表,栖息于落叶中。

有些种类为树栖。

此外,亚科的很多种类也有亲水习性。

三、种群分布隐翅虫广布于全国。

四、隐翅虫咬过后的伤口隐翅虫爬过皮肤或人与隐翅虫接触不会造成中毒。

若人体皮肤接触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肤上),则受伤部位会产生水泡,周围皮肤红肿,水泡与红肿间为一原肤色的圈装部分。

水泡可以弄破,如用棉签挤破,然后用盐水洗净,但是不久后会重新产生水泡。

过敏体质的患者,水泡不久后会自然消失后,患处会隆起,中间原水泡处凹陷,像火山口,但是一般火山口是圆形的,而皮肤上的患处是呈线状的。

患处隆起部位皮肤组织将全部坏死,形成深咖啡色疤,在疤下长出新皮肤,但是新皮肤颜色很淡,与周围皮肤有一定差异,导致痊愈后,患处像被刀割伤后痊愈的样子。

所以,留下的疤痕对皮肤的影响最大。

对于隐翅虫爬过皮肤后是否对皮肤造成伤害,通常认为不会,因为虫没有被打死,毒液没有流出来。

被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

但是,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立即到权威医院的皮肤病科就医,一般医生会开外用药涂抹患处,约两个星期后会好。

五、治疗方法当隐翅虫的体液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由于其体液呈强酸性,所以应用碱性物质中和(不可用烧碱),可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等对皮肤进行处理,然后用清水洗净。

之后就用阿昔洛韦乳膏对伤口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左右即可。

还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处理伤口,效果不错。

【写物】五年级状物作文:神秘的隐翅虫_1200字

【写物】五年级状物作文:神秘的隐翅虫_1200字

【写物】五年级状物作文:神秘的隐翅虫_1200字神秘的隐翅虫夏日的山林中有许多奇妙的生物,而其中最神秘的要数隐翅虫了。

这种小小的生物身形矫捷,形状如同叶片,平时很难察觉。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神奇的隐翅虫。

隐翅虫的生存环境非常特殊,它喜欢在树木的叶片上生活。

因为它们身形犹如树叶,所以能够完美地融入自然环境中,形成一种很强的伪装性。

当它们处于安全时,展开双翅遮住自己,和周围的叶片融为一体,异常难以被发现。

隐翅虫一般都以树叶为食,它们的口齿非常锐利,可以将细小的叶片啃食得一干二净。

隐翅虫却是个很害羞的动物。

只要有一丁点的噪音或者外力,它们就能迅速地收起双翅,用尖利的脚爪紧紧攀附在树上。

隐翅虫不仅在形态上具有伪装性,还具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能够改变自己的颜色。

当它们感到危险时,会立即改变自己的外表。

有的隐翅虫会变成鲜艳的红色,仿佛一片燃烧的火焰,以此威慑周围的敌人。

有的隐翅虫会变为黄色,仿佛一片毒草,以此将天敌吓跑。

这种变色的能力让隐翅虫更加神秘和可爱。

隐翅虫虽然身形微小,却是有自己的生命规律的。

每年的秋天到来,它们就会开始成长,蜕皮,然后繁殖。

然后,它们会在不显眼的地方产下许多小宝宝,宝宝们栖身于树叶上,变幼虫。

幼虫时期,它们会吃掉大量的树叶,从而帮助他们快速长大。

在经历了数次蜕皮之后,它们终于成功变为成虫,随着秋天的离去,隐翅虫也会随着秋风飞散。

隐翅虫是山林的守护者,它们默默地守护着树木的生态环境。

在夏日的山野中,当您看到叶片上飘落似叶,而又不是叶的东西时,那么,就赶紧寻找一下它们吧。

那是隐翅虫在舞动双翅、展示自己的伪装本领。

虽然它们很小,但它们的美妙之处隐藏在岁月的痕迹下。

它们的存在,让山林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神秘的隐翅虫,教会了我人们应该学会隐藏自己,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挑战。

正如隐翅虫一样,只有学会隐翅保身才能够立足于这个世界。

所以,让我们向隐翅虫学习,从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吧。

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预防方法整理

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预防方法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预防方法整理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预防方法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家中有隐翅虫可以使用灭虫剂、狗驱虫药或是清爽剂等将其击杀或赶跑。

隐翅虫一般会消失在黑暗中的灯源周边或是发生在湿冷、暖和的环境中,平日里需要留意家庭氛围的环境卫生,当环境湿度太大或是臭味偏重时,隐翅虫可能就会消失.隐翅虫是啥隐翅虫又称为“影子虫”、“青腰虫”等,以其羽翼人眼难以看到而而出名,是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的统称。

隐翅虫宠爱栖居于湿冷、蔓草多的是地区,向光性较强,一般黑白颠倒,晚间常常在有光线的地区消失。

隐翅虫身体内带有内毒素,触遇到人的皮肤会致使发生过敏性皮炎、汽泡、烧痛感和发痒等状况,因此不必让其与皮肤接触。

家里有隐翅虫怎么办1、保持室内干燥,由于隐翅虫滋生在潮湿的地方。

2、隐翅虫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家中不要使用过强的灯光。

3、给门窗安装细密的纱窗,防止隐翅虫飞进家中。

3、实行各种驱蚊虫措施,如喷杀虫剂或在身上涂驱蚊剂等,可杀死进屋的隐翅虫或避开其在身上停留。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假如发觉隐翅虫落在皮肤上,留意不要用手拍击,应将虫体打落在地,然后用脚踩死。

5、睡觉时要关灯,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无意压死它而接触到毒素。

实行各种驱蚊虫措施,如喷杀虫剂或在身上涂驱蚊剂等,可杀死进屋的隐翅虫或避开其在身上停留。

保持干燥的室内环境清除房屋四周的杂草、朽木、垃圾,捣毁毒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

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毒隐翅虫无隐蔽之处。

夏季安装纱门、纱窗,阻挡毒隐翅虫飞入室内,削减人体接触该虫的机会。

用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等杀虫剂对室内和四周环境进行喷洒,能有效杀灭室内外毒隐翅虫。

离家时,可在屋内喷洒杀虫剂以杀死进屋的隐翅虫。

随身携带风油精。

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马上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隐翅虫也会如何预防隐翅虫1、夏季睡觉要关好门窗。

隐翅虫的相关介绍

隐翅虫的相关介绍

综合价值
Paederus属隐翅虫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对稻飞虱,粉虱等有高效率 的捕食效果。
多数食腐的隐翅虫是重要的法医昆虫,重庆医科大学亦致力于研究 Creophilus maxillosus的法医学价值。 隐翅虫中很多种类具有观赏价值。隐翅虫标本在ebay上很受欢迎。 2014年11月3日日本研究人员宣布首次弄清了隐翅虫“隐翅”的机 制,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型人造卫星上的折叠太阳能电池板以 及雨伞。
虫黑 足 蚁 形 隐 翅
虫青 翅 蚁 形 隐 翅
黑巨翅隐翅虫
蓝束毛隐翅虫
※毒隐翅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
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毒隐翅虫属(Paederus)。 ※体内含有强烈接触毒物,其毒素有3种,隐翅虫毒素(Pederin)、拟隐翅 虫毒素(Pseudopederin)、毒隐翅虫酮(Pederone),强酸性(PH=1~2), 触及皮肤可导致皮炎,出现痒红肿痛、水疱、液疱,与皮肤烧伤相似。 ※该属世界已知250余种,我国约有19种。褐足毒隐翅虫分布广泛,其他常 见的有圆胸毒隐翅虫和黑足毒隐翅虫等。多分布在空气比较湿润的地区。 ※毒隐翅虫的发育为完全变态。生活史有卵、幼虫(两龄)、蛹和成虫4期。
被毒隐翅虫 的毒液溅到, 过敏体质的 人比正常体 质的人情况 更加严重
防治
1.夏季睡觉关好门窗,关好纱窗。 2.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 3.尽量采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有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 5.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 6.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 会使其在一分半钟内毙命。 7.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要保持室外整洁,及时清除房屋四面 的朽木、废料、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 当隐翅虫的体液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由于其体液呈强酸性,所以 应用碱性物质中和(不可用烧碱),可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等对 皮肤进行处理,然后用清水洗净。若情况无好转,应及时就医。

隐翅虫:自然界的精妙之作

隐翅虫:自然界的精妙之作

隐翅虫:自然界的精妙之作1. 引言隐翅虫,学名:Phasmatodea,又称树懒虫,是昆虫界中的奇特群体之一。

以其独特的外貌和生活习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探讨隐翅虫的各个方面特征,从动物学历史到近年研究进展,为读者呈现一幅鲜活的隐翅虫世界。

2. 动物学史隐翅虫在动物学界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对这种奇特的生物充满了兴趣。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和形态学特征方面,但直到近年来,对隐翅虫生态、行为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才逐渐揭示了这个群体的奥秘。

3. 形态特征与近种区别隐翅虫的身体形态极为多样,通常体长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

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模仿植物的外貌,从而在环境中具有很高的伪装能力。

身体延伸,呈细长的形状,使其能够在树枝、叶片间融为一体。

此外,隐翅虫还具有特化的触角和口器,用于感知环境和摄取食物。

4. 栖息环境隐翅虫主要栖息在森林、丛林等植被丰富的地区。

它们选择在树木、植物叶片上建立巢穴,以躲避捕食者的注意。

其卓越的伪装能力使其成为自然界中的隐藏高手。

5. 生活习性隐翅虫以植物为食,主要以叶片为食。

它们会小心翼翼地咀嚼植物,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多破坏,保持伪装的同时获取足够的营养。

6. 分布范围隐翅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

它们的分布范围涵盖了从南美洲到东南亚,甚至在澳大利亚和非洲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7. 繁殖与生育隐翅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胎生等。

雌性隐翅虫通常会将卵产在叶片或树干上,以保护幼虫的生存环境。

幼虫在孵化后会经历多次蜕皮,直至成为成虫。

8. 亚种分化隐翅虫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分化为多个亚种,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食物资源。

这些亚种在形态、生态和行为上可能会存在差异,进一步丰富了隐翅虫的多样性。

9. 分类信息隐翅虫属于昆虫纲中的一支,被归类为昆虫目。

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科学家将其分为多个科、属和种。

分类的准确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隐翅虫的演化历史和亲缘关系。

隐翅虫防治方案及措施

隐翅虫防治方案及措施

隐翅虫防治方案及措施隐翅虫,听名字就有点神秘吧?这家伙小小的,身手却不凡,动不动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不过,别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对付这位“不速之客”。

1. 认识隐翅虫隐翅虫,看上去像个小精灵,体型不大,颜色多变,往往在光线下显得特别亮丽。

可千万别被它的外表迷惑,隐翅虫的幼虫可是个大麻烦!它们爱在家具、衣物上安家,特别是那些棉质和丝质的东西,真是让人捉急得想上天。

1.1 隐翅虫的习性隐翅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特别是在夏天,简直是它们的“旺季”。

这时候,它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四处寻找食物。

尤其是在家里的衣柜、厨房,甚至书本里,它们都有可能潜伏。

1.2 生活习性对人类的影响对于我们来说,隐翅虫的到来就像是中了五百万大奖后的心情——好的一面是兴奋,坏的一面是还得面对一堆烦恼。

它们不仅损坏我们的衣物,还可能影响我们的健康。

有人可能会问:这怎么会?小小虫子而已!可事实是,隐翅虫在繁殖过程中可能带来一些细菌,久而久之可就麻烦了。

2. 预防隐翅虫的措施别担心,防范于未然才是王道!对于隐翅虫,咱们得先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少些麻烦。

2.1 定期清洁首先,清洁是关键。

把屋子里翻个遍,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像是衣柜后面、沙发底下、厨房台面上的小缝隙。

这可是隐翅虫最爱藏身的地方!你别看它们小,清洁不到位,它们可就成群结队,等着你“欢迎”它们了。

2.2 控制湿度其次,要控制好室内的湿度。

这家伙最怕干燥,咱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或者使用除湿机来降低湿度。

记得让阳光照射进来,隐翅虫可是怕阳光的,给它们“晒晒太阳”,效果杠杠的。

3. 发现隐翅虫后的应对措施如果不幸发现了隐翅虫,也别慌,咱们有招儿!3.1 自制捕虫剂首先,可以自制捕虫剂。

什么呀?简单得很!取一些水和醋,按1:1的比例混合,然后喷在隐翅虫经常出现的地方。

相信我,醋的味道可让它们退避三舍。

3.2 求助专业人士当然,如果虫子真是叽叽喳喳,不听话,那就得求助专业的灭虫公司了。

隐翅虫的生活习性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隐翅虫的生活习性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隐翅虫的生活习性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高一12班导师林凤熹组长吴钊男组员洪剑烨周为登林森林谢炎炎黄炆韬雷陈杰黄声团隐翅虫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不知名的小虫子。

但就是这种不知名的小虫子却可以引起严重的“隐翅虫皮炎”。

溃烂的皮肤,钻心的疼痛,痊愈后还会留下一个浅浅的“纪念”,很久才会消失。

这简直就是爱美的人的噩梦,因为隐翅虫皮炎一般都是发生在脖子、脸颊、手臂、背上等裸露的皮肤上,要是得了严重的隐翅虫皮炎,那可几个星期都不敢出门了。

在盛夏的古田一中,隐翅虫尤为猖獗。

我的很多同学曾经就是受害者。

关于隐翅虫的威胁,还有很多报道可以说明。

例如,【 2006年08月30日“重庆晚报”报道“毒隐翅虫渝西地区频伤人”;2006年09月11日“北京科技报”报道“剧毒隐翅虫袭击重庆千余居民受害”】①。

因此,认识隐翅虫就显得很重要了。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属昆虫钢,鞘翅目,隐翅虫科。

自然界中的隐翅虫约有250多种,都可统称隐翅虫。

其中,毒隐翅虫对人类有威胁。

】②毒隐翅虫又称“青腰虫”,身长一般在0.5~1 .0CM之间,口器发达,胸部是铁青色,腹部是黑黄色相间的环纹,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似乎看不到薄纱似的翅膀。

因此命名为“隐翅虫”。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我国仅知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

】③我们古田一中最常见的隐翅虫是黄胸青腰隐翅虫。

隐翅虫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南方多见,尤其是重庆和川东,盛夏更为常见。

隐翅虫,有些类似飞蚂蚁,停下时尾部上下扭动,把翅膀收回,具有趋光性,同时还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条件下,毒隐翅虫总是喜欢飞向高处。

其爬行速度很快,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上、家俱、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使人染病。

毒隐翅虫孳生在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

隐翅虫主要分布在哪里 隐翅虫一般什么时间出现

隐翅虫主要分布在哪里 隐翅虫一般什么时间出现

隐翅虫主要分布在哪里隐翅虫一般什么时
间出现
隐翅虫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其状似白蚁,体长约0.5至1.0厘米,南方较多,而北方则较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隐翅虫剧毒致命是不是真的吧!
一、隐翅虫的分布地区
隐翅虫孳生在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

白天活动,常在作物或杂草茎叶上爬行,受惊时奔跑速度很快。

隐翅虫具有明显的向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光亮越强,招来的虫子越多。

同时还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条件下,隐翅虫总是喜欢飞向高处。

在我们中国,各省都有隐翅虫的分布,总的特征是南方多,北方少。

二、隐翅虫一般什么时间出现
晚上睡觉不关灯它们就来了,它们吃腐败的东西,如果家里阳台有种花之类的都会有它们在,所以晚上睡觉关灯可以大大降低被它们侵袭的风险。

睡觉不开灯它们也有可能来光顾,它们会在你开灯的时候来,潜伏下来,平时多多注意墙角,柜子死角等夹缝处,防患于未然。

本人非常痛恨这帮花花绿绿的家伙。

其爬行速度很快,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上、家俱、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使人染病。

进入室内的隐翅虫能耐饥数日,使人体不断受到损害。

三、隐翅虫的毒性有多强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中国仅知3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当其停留于皮肤上受压或被拍打、压碎时,即释放强酸性毒液灼伤皮肤,经过数小时到2天的潜伏期后可出现皮肤损害,引起隐翅虫皮炎。

虽然毒隐翅虫虽然致病,但一般不至于让人丧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甲科(Staphilinidae) 毒隐翅虫属(Paederus)。

该虫状若蚂蚁,体长约0.5~1.0 cm,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象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中国仅知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crus fuscipes Curtis (别名:毒隐翅虫)
生活习性
毒隐翅虫孳生在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

白天活动,常在作物或杂草茎叶上爬行,受惊时奔跑速度很快。

以小型昆虫、植物花粉、腐烂的有机质为食。

具有明显的向旋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光亮越强,招来的虫子越多。

同时还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条件下,毒隐翅虫总是喜欢飞向高处。

其爬行速度很快,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上、家俱、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使人染病。

进入室内的毒隐翅
虫能耐饥数日,使人体不断受到损害。

毒隐翅虫夜间活动的频率受气温、风向、光亮等诸多因素影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7mm。

头部黑色,触角基部3--4节黄褐色,其余暗色;韵,朐黄褐色;翅鞘蓝色至暗绿色;中.后胸黑褐色;腹部黄褐色但尾端2节黑褐色;全体多光泽;中,后足(或包括前足的)腿节末端暗色.头部稍呈圆形,散布大刻点,但复眼之间中央部分平滑,前方两侧稍凹陷,唇基平滑.前胸背板后方鞘翅长方形,背面隆起,上有大形刻点及白毛,长于两鞘翅合并宽度,也比前胸背板长.腹部两侧近于平行,有微小刻点,生有褐色长毛;尾端有1对尾状物;雄虫腹部第了节腹面有凹缺,雌虫没有这一特征.
卵圆球形,大小约0.6mm,刚产时灰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黄色.
幼虫为柄式幼虫,三对胸足发达.体形细长,圆锥形.头部红褐色,骨质化;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4节,第1节短而宽,第2节长,第3节也长且在内侧有一附加的节,第4节短,端部具硬毛刷;上颚骨质化,呈镰刀状.据中山大学室内饲养观察,幼虫有2龄,第1龄幼虫体长2.5mm,明显呈圆锥形,头很大;第2龄幼虫4.0-6Jmm,体较均匀.
蛹长约4.5-5.0mm,寓蛹,初蛹淡黄色,头大于腹,将羽化时头部和腹部末端黑色,翅灰黑色.
捕食习性:取食稻纵卷叶螟幼虫,飞虱和叶蝉等。

隐翅虫皮炎的感染途径
隐翅虫皮炎,又名毒隐翅虫皮炎或线状皮炎,是一种由人体接触毒隐翅虫体液后引起的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的皮肤病,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发生。

我国南方多见,重庆和川东一直是高发区,盛夏季节常见。

有的市民认为毒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叮咬所致,其实不然。

毒隐翅虫皮炎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

毒隐翅虫的毒素为强烈的接触毒素。

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分,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
素主要存在于体液。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它部位导致的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帕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

在毒隐翅虫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使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醒着或熟睡的人们身上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人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感染发生皮炎。

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多为夏秋季,每年的6~10月份是高发季节,特别是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易流行。

在连续高温干旱及干旱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2、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发病部位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

3、皮损表现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线状皮损犹如竹签或指甲刮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斑片状皮损与皮肤烧伤相似。

4、皮炎发生部位瘙痒、灼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

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

除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外,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隐翅虫皮炎的预防
1、发动群众清除房屋四周的杂草、朽木、垃圾,捣毁毒隐翅虫的栖息地和孳生场所。

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毒隐翅虫无隐藏之处。

2、夏季安装纱门、纱窗,阻止毒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该虫的机
会。

3、盛夏时节,不要开窗开灯睡觉,使用蚊帐或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可有效防止毒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伤及人体,引起皮炎。

4、用溴氢菊酯或奋斗呐等杀虫剂对室内和周围环境进行喷洒,能有效杀灭室内外毒隐翅虫。

5、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它东西把虫子拨掉。

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6、加强毒隐翅虫皮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告之群众尽量不要在灯光下纳凉玩耍,不得已时请穿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驱虫液。

隐翅虫皮炎的治疗
1、接触毒隐翅虫时及时用盐、肥皂水、4%苏打溶液或10%氨水冲洗,或用呋喃西林盐水湿敷,中和毒素,减轻对皮肤的损害。

2、外用药物可选0.1%雷夫努尔、3%硼酸水、1/3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擦肤氢松软膏、皮炎净,蛇伤急救散或用南通蛇药以水调成糊状外擦患处也有良效,必要时可内服抗组织胺药或皮质类醇激素。

3、出现疱疹后,镇静止痒,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

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抗菌素,必要时加用激素类药物提高疗效。

4、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