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西城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语文2016.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2.《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A13.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内阁制度创立于明代,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结合所学,北宋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立通判,对其进行监督,与题干“中枢机构”不符,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唐时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全国军务归枢密院管理,以削弱宰相的军权,故D 项正确。
【答案】D14.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战国时期孟子所提;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明清之际黄宗羲所提;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出自于五代十国时期;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应为汉代董仲舒所提,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知识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只能表明商代已经出现牛的饲养,而不能表明出现铁犁牛耕,故A项错误;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表明匠籍制度严重限制了工匠的自由流动,故B项正确;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只能表明推动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不能表明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故C项错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纺织业,纺织分离,且民族工业尚未产生,不能表明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故D项错误。
高考专题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试卷.docx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数 学(文科) 2016.5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设全集U =R ,集合{|0}A x x =>,{|1}B x x =<,则集合()U A B =I ð( ) (A )(,0)-∞ (B )(,0]-∞ (C )(1,)+∞(D )[1,)+∞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R 上单调递减的是( ) (A )1y x=(B )e xy -= (C )3y x =-(D )ln y x =3.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1,10,y x x y y ++⎧⎪⎨⎪⎩≤≤≥ 则3z x y =+的最大值是( )(A )43(B )73(C )13-(D )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115S =,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3i < (B )4i < (C )5i <(D )6i <5.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1sin()3A B +=,3a =,4c =,则sin A =( )(A )23(B )14(C )34(D )166. “0m n >>”是“曲线221mx ny +=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某市家庭煤气的使用量x (m 3)和煤气费()f x (元) 满足关系, 0<,()(), .C x A f x C B x A x A ≤ìïï=íï+->ïî已知某家庭今年前三个月的煤气费如下表:若四月份该家庭使用了20 m 3的煤气,则其煤气费为( ) (A )11.5元 (B )11元 (C )10.5元(D )10元8. 设直线l :340x y a ++=,圆22 (2)2C x y :-+=,若在直线l 上存在一点M ,使得过M 的圆C 的切线MP ,MQ (,P Q 为切点)满足90PMQ ?o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8,6]-(B )[6-+ (C )[16,4]-(D )[66---+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 已知复数(2i)(1i)z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10. 设平面向量,a b 满足||||2==a b ,()7⋅+=a a b ,则向量,a b 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 11. 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_____.12.设双曲线C 的焦点在x 轴上,渐近线方程为y =,则其离心率为____;若点(4,2)在C 上,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____.13. 设函数22, 1,()log , 1,x x f x x x -⎧<=⎨⎩≥ 那么1[()]2f f -=____;若函数()y f x k =-有且只有两个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 在某中学的“校园微电影节”活动中,学校将从微电影的“点播量”和“专家评分”两个角度来进行评优. 若A 电影的“点播量”和“专家评分”中至少有一项高于B 电影,则称A 电影不亚于B 电影. 已知共有5部微电影参展,如果某部电影不亚于其他4部,就称此部电影为优秀影片. 那么在这5部微电影中,最多可能有____部优秀影片.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1)cos f x x x =. (Ⅰ)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和最小正周期;(Ⅱ)当π(0,)2x ∈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16.(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432n n a S -=,其中n *∈N . (Ⅰ)求证: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Ⅱ)设142n n b a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周长为8的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DA 的中点. 将矩形ABCD 沿着线段EF 折起,使得60DFA ∠=o . 设G 为AF 上一点,且满足//CF 平面BDG .(Ⅰ)求证:EF DG ⊥;(Ⅱ)求证:G 为线段AF 的中点;(Ⅲ)求线段CG 长度的最小值. 18.(本小题满分13分)某中学有初中学生1800人,高中学生1200人. 为了解学生本学期课外阅读时间,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先统计了他们课外阅读时间,然后按“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分为两组,再将每组学生的阅读时间(单位:小时)分为5组:[0,10),[10,20),[20,30),[30,40),[40,50],并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Ⅰ)写出a 的值;(Ⅱ)试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中,阅读时间不小于30个小时的学生人数;(Ⅲ)从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1名高中生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x af x x a -=+.(Ⅰ)若()1f a '=,求a 的值;(Ⅱ)设0a ≤,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1x ,总存在2x 使得21()()f x f x <,求a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C :24x y =,过点)0)(,0(>m m P 的动直线l 与C 相交于B A ,两点,抛物线C 在点A 和点B 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 ,直线BQ AQ ,与x 轴分别相交于点F E ,.(Ⅰ)写出抛物线C 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Ⅱ)求证:点Q 在直线y m =-上;(Ⅲ)判断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EQF 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高三数学(文科) 201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B 2.C 3.B 4.C 5.B 6.D 7.A 8.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3,1) 10.3411.3 1222184x y -=13.12 1(,)2+∞ 14.5注:第12,13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其他正确解答过程,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Ⅰ)解: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x ∈R ,且ππ,}2x k k ≠+∈Z . ……………… 2分又因为2()(1)cos f x x x =2(1x=……………… 3分2cos cos x x x =1cos 222x x+=……………… 7分 π1sin(2)62x =++, ……………… 9分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π2T ==.(验证知其定义域与之相符) …………… 10分 (Ⅱ)解:由π(0,)2x ∈,得ππ7π2666x <+<, ……………… 11分所以1πsin(2)126x -<+≤,所以当π(0,)2x ∈时,3()(0,]2f x ∈,即函数()f x 在区间π(0,)2的值域为3(0,]2. ……………… 13分16.(本小题满分13分)(Ⅰ)证明:因为432n n a S -=, ○1所以当1n =时,11432a S -=,解得12a =; ………………… 2分 当2n ≥时,11432n n a S ---=, ○2 …………………3 分 由○1—○2,得11443()0n n n n a a S S -----=, 所以14n n a a -=, 由12a =,得0n a ≠,所以14nn a a -=,其中2n ≥. 故{}n a 是首项为2,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6 分(Ⅱ)解:由(Ⅰ),得124n n a -=⨯. ………………… 8分所以 114442n n n b a n n -=-=-. 则{}n b 的前n 项和011(44)(48)(44)n n T n -=-+-++-L011(444)(484)n n -=+++-+++L L ……………… 10分 14(44)142n n n -+=-- 241223n n n -=--. ………………13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Ⅰ)证明:因为在折起前的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DA 的中点, 所以EF FD ⊥,EF FA ⊥, 又因为FD FA F =I ,所以EF ⊥平面DFA . ………………2分 又因为DG ⊂平面DFA ,所以EF DG ⊥. ………………4分 (Ⅱ)证明:因为在折起前的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DA 的中点,所以在立体图中,////AB EF CD .即在立体图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连接AC ,设AC BD O =I ,则AO CO =. ………………6分 又因为//CF 平面BDG ,CF ⊂平面ACF ,平面ACF I 平面BDG OG =,所以//CF OG ,所以在ACF ∆中,OG 为中位线,即G 为线段AF 的中点. ………………9分 (Ⅲ)解:因为G 为线段AF 的中点,60DFA ∠=o 所以DFA ∆为等边三角形,且DG FA ⊥, 又因为EF DG ⊥,EF FA F =I , 所以DG ⊥平面ABEF . 设BE 的中点为H ,连接,GH CH , 易得四边形DGHC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H ⊥平面ABEF ,所以222CG GH CH =+. ………………11分 设DF x =,由题意得CH DG ==,42GH CD x ==-,所以222219(42))16164CG x x x x =-+=-+, ………………13分 所以当3219x =时,2min 4819CG =. 所以线段CG. ………………14分 18.(本小题满分13分)(Ⅰ)解:0.03a =. ………………3分 (Ⅱ)解:由分层抽样,知抽取的初中生有60名,高中生有40名. ………………4分 因为初中生中,阅读时间不小于30个小时的学生频率为(0.020.005)100.25+⨯=, 所以所有的初中生中,阅读时间不小于30个小时的学生约有0.251800450⨯=人, ………………6分 同理,高中生中,阅读时间不小于30个小时的学生频率为(0.030.005)100.35+⨯=,学生人数约有0.351200420⨯=人.所以该校所有学生中,阅读时间不小于30个小时的学生人数约有450420870+=人. ………………8分 (Ⅲ)解:记“从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至少抽到1名高中生”为事件A , ………………9分F EGA B D COH初中生中,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学生频率为0.005100.05⨯=,样本人数为0.05603⨯=人.高中生中,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学生频率为0.005100.05⨯=,样本人数为0.05402⨯=人. ………………10分记这3名初中生为123,,A A A ,这2名高中生为12,B B ,则从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所有可能结果有10种,即:12(,)A A ,13(,)A A ,11(,)A B ,12(,)A B ,23(,)A A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而事件A 的结果有7种,它们是11(,)A B ,12(,)A B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 所以7()10P A =. ………………13分19.(本小题满分13分)(Ⅰ)证明:函数()y f x =的定义域{|}D x x x a =∈≠-R 且,由题意,()f a '有意义,所以0a ≠.求导,得244()()2()()(3)()()()x a x a x a x a x a f x x a x a +--⋅++⋅-'==-++. ………………3分所以24241()1164a f a a a'===, 解得12a =±. ………………5分 (Ⅱ)解:“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1x ,总存在2x 使得21()()f x f x <”等价于“()f x 不存在最小值”. ………………6分① 当0a =时, 由1()f x x=,得()f x 无最小值,符合题意. ………………8分 ② 当0a <时, 令4()(3)()0()x a x a f x x a +⋅-'=-=+,得x a =- 或 3x a =. ………………9分随着x 的变化时,()f x '与()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11分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3)a -∞,(,)a -+∞,单调递增区间为(3,)a a -.因为当x a >时,2()0()x af x x a -=>+,当x a <时,()0f x <, 所以min ()(3)f x f a =.所以当13x a =时,不存在2x 使得21()()f x f x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0}a ∈. ………………13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Ⅰ)解:焦点坐标为(0,1),准线方程为1y =-. ………………2分 (Ⅱ)证明: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故设l 的方程为m kx y +=. 由方程组2,4,y kx m x y =+=⎧⎨⎩ 得2440x kx m --=,由题意,得216160k m ∆=+>.设11(,)A x y ,22(,)B x y ,则124x x k +=,124x x m =-, ………………4分由抛物线方程24x y =,得214y x=,所以12y x '=, 所以抛物线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21411121x x x x y -=-, 化简,得2114121x x x y -=, ○1 同理,抛物线在点B 处的切线方程为2224121x x x y -=. ○2 ………………6分联立方程○1○2,得22221141214121x x x x x x -=-,即))((41)(21212121x x x x x x x +-=-,因为21x x ≠,所以)(2121x x x +=,代入○1,得1214y x x m ==-,所以点12(,)2x x Q m +-,即(2,)Q k m -. 所以点Q 在直线y m =-上. ………………8分 (Ⅲ)解:假设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EQF 为矩形, 由四边形PEQF 为矩形,得EQ FQ ⊥,即AQ BQ ⊥,所以1-=⋅BQ AQ k k ,即1212121-=⋅x x . 由(Ⅱ),得1)4(414121-=-=m x x ,解得1m =.所以(0,1)P . ………………10分 以下只要验证此时的四边形PEQF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在○1中,令0=y ,得)0,21(1x E .同理得)0,21(2x F .所以直线EP 的斜率为11221001x x k EP -=--=,直线FQ 的斜率12122221)1(0x x x x k FQ-=+---=, ………………12分 所以FQ EP k k = ,即FQ EP //. 同理EQ PF //.所以四边形PEQF 为平行四边形.综上所述,存在点)1,0(P ,使得四边形PEQF 为矩形. ………………14分。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要求的⼀项。
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姓的亲戚各⾃率领武⼒长驻于若⼲要地,以这些“点”拉成⼏条“线”,来控制⼴袤的“⾯”,从⽽建⽴起“⼀个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省制2.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认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主张⽤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物分别是A.孔⼦庄⼦B.孟⼦荀⼦C.荀⼦韩⾮⼦D.孟⼦韩⾮⼦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偃等⼈,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政。
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C.确⽴了察举制D.确⽴了儒学的正统地位4.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令海内都同”。
此器物和铭⽂可以佐证东汉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②开始统⼀度量衡③维护思想上的统⼀④应⽤数学的发展A.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5.“凡明经,先帖⽂,然后⼝试……凡进⼠,试时务策五道、帖⼀⼤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A. 有利于提⾼官员⽂化素质B.导致读书⼈不关注社会实际C. 严重束缚了读书⼈的思想D.成为读书⼈做官的途径\6.右侧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
这应该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7.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黄昏后,夜市张灯⽩昼然。
”④“辉煌⾦碧店悬牌,洋字洋名⼀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 ①④③②D. ②③①④8.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的权任却很⾼。
因为⼀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
”⽂中“他”的⾝份可能是A.秦朝御史⼤夫B.唐朝尚书令C.元朝中书令D.明朝内阁⼤学⼠\9.下图是学者⾟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
2016年西城区高三二模政治

2016年西城区高三二模政治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没必要”。
这场“复名”之争()①考虑到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②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③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④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小西最近参加了被称为“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网络学习。
他通过在线学堂选修了名校的三门课程,其中两门是计算机相关的、一门是现代西方艺术。
在完成在线听课、讨论互动、完成作业等环节后,通过线上考试获取了学分和相关证书。
关于“互联网+教育”,说法不正确的是()A.网络传媒超越时空局限,推动了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B.反映了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C.增加了教育供给,提高了顶尖大学的门槛D.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3.(4分)某校以“人应该被自己所处的时代同化吗”为题进行辩论赛。
我方观点是“人应该被自己所处的时代同化”,作为我方选手,可以采用以下的观点展开论述()①人是社会的产物,要处理好个人与所处时代的关系②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脱离时代的人会被时代所抛弃③人在时代变革中是渺小无用的,只能被裹挟着向前④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拒绝同化,与时代保持距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4分)在辩论中我们往往需要为自己的论点寻找合适的论据支撑。
图为如何识别论据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
从哲学角度看()①识别真伪时应把握真理的客观性②识别对错时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判断③了解客观实际不包含了解他人的情绪④审查论据的过程,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4分)对事物进行标签化的归类,原本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初级认知的一种简便形式。
北京市西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年1月高三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年1月高三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水利工程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回答12~14题。
12.“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此语赞美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西门豹渠13.我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十年“文革”时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4. 1933年美国政府启动“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发电和灌溉工程。
下列各项与这一计划的实施无关的是A. 整顿财政金融B.有利于经济大危机的缓解C. 推行以工代赈D.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回答15~17题。
15.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在得民”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④16.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
下列孙中山的思想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B.“(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D.“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17. 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是因为A.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B. 科举是最好的选拔人才制度C.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D. 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的统一政治文明的不断演进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回答18~21题。
18. 秦代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时代不断得以发展,原因是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②能够有力地抗击外来侵略势力③促进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④保证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9. 英国的《权利法案》与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是A. 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B. 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C.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D. 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20.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王朝B. 结束了封建制度C. 建立起共和国D.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2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A.促进了共产国际的建立B.为俄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C.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中非友谊源远流长。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测验2016.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行省制【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题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故选A。
B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
C、D出现于秦朝和元朝时期,而材料的点、线说明了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故本题选A。
【答案】A2.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庄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子D.孟子韩非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庄子属于道家,倡导无为而治,故A错误。
B、D错误,因为孟子强调性本善。
故本题选A。
而荀子属于儒学,他的观点有性本恶和礼法并用。
而韩非子属于法家人物,倡导以法治国,故本题选C。
【答案】C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
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力C.确立了察举制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材料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故A错误。
材料也并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故C和D排除。
因为他们接受皇帝的垂询实际上是在牵制宰相,限制相权,故而加强皇权,故本题选B。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文综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4本试卷共13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游客在图1海岛上拍摄了日出美景(图2)。
读图,回答第1、2题。
图1 图21. 岛上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点及照片拍摄的月份是A.①,3月 B.②,9月 C.③,7月 D.④,8月2. 该岛A. 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B. 河流短小湍急,径流量大C. 东南部地形平坦,宜晒盐D. 游客可以泡温泉、赏峡湾图3是11月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第3题。
3.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渐强 B.②地气压升高,未来呈降温趋势C.③地冷锋过境,持续雨雪 D.高压脊向南延伸,出现对流天气图4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图44. 图中A. 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相同B. ②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④相同C.③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D.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5. 一艘远洋渔船从①地驶往③地A. 依次途经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B. 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冬季出发C. 在途中自东向西穿越了日界线D. ③地1月受洋流影响渔获丰富图5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系统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
读图,回答第6、7题。
图56.图中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自南向北,流速较快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7. 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图6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西城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 版)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文综历史 2016.512.下列中国古代主要行政区划的示意图,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④③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13.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 保甲法 B.均输法 保甲法C.市易法 将兵法 D.免役法 保马法14.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
与之认识相似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B. “民一于君,事断于法”C.“心之本体无所不该”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5.“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
”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② ③④ ①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图1 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图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 D.图4 清代《墨兰图》(局部)16.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社会基层大暴动,西方列强被这种全国性反帝怒潮惊呆了”。
读图X,这场“大暴动”的兴起地点大致位于A.①B.②C.③D.④17.图X是刊载于1934年12月20日《申报》的国货香烟广告。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它可直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②画面内容说明西方节日已广为大众接受③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传媒宣传实业救国④此时国共对峙,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图X 圣诞老人卖的香烟18.有学者认为:“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
”其中“大胆创新、成绩斐然”应包括①确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②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基本建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9.表1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
结合所学,可以推断B.“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C.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 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20.“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量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
”这部巨著的产生A.标志着近代天文学开始产生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C.鼓舞了人类运用理性寻找社会运行的法则D.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21.1924年8月,孙中山在讲“民生主义”时说道:“马克思的门徒,于一千八百四十八年在比利时开了一个国际社会党大会,定了许多办法。
……当欧战发生以后,俄国便拿那种主义去实行,现在俄国已经把那种主义改变了。
”对其解读正确的有①“国际社会党大会”指的是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②“定了许多办法”指《共产党宣言》的一系列主张③“主义改变”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苏俄的深刻影响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2.“对甲来说,乙独立意味着不仅摆脱外国的政治统治,而且也摆脱外国的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
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自治,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的乙——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
”甲和乙分别是A.柏拉图雅典B.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C.甘地印度D. 穆罕默德•阿里埃及23.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该文件签署的时间和地点应为A.1949年,美国华盛顿B.1961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C.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D.1992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37.(36分)历史评价、历史阐释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材料二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商鞅认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1)指出材料一中对理学进行评价的原则;(2分)按照这一原则,评价材料二中的两个观点。
(8分)材料三有学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独立宣言》)的形式肯定了启蒙思想的正当性,而《联邦宪法》则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结合所学,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
(12分)材料四观点:甲午中日战争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而双方现代化的程度决定着战争的结果。
充哪些方面的材料?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14分)40.国家政治的演进、区域经济的变迁都记录并折射着社会的发展。
在古代,周边的国家和部族常被视为“藩属”或“夷狄”,需定期向中央王朝朝贡。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没有真正的外事机构。
1844年,清政府按照列强的要求设置“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各国通商事务。
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职务由亲王或军机大臣等兼任。
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成为常设机构。
1912年3月,陆征祥改外务部为“外交部”,并把驻外使领馆改为专业机构、从事外交的人员为职业外交官。
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1943年11月,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对外交往发生的变化。
(8分)41.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欧联系日益密切。
在19世纪初期,英国的制造业产量与法国持平;但1830年,它是法国的182.5%;到1860年,又拉大到251%。
到了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法国。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煤炭储量小、埋藏深、质量低、分布不合理,19世纪的法国是工业大国中进口煤炭最多的国家之一。
此外,到19世纪末,法国拥有10公顷以下土地的小农户仍占总农户的84%,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1%。
(1)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8分)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文综历史2016.512.C 13.A 14.A 15. D 16.D 17.B 18.A 19.D 20.C 21.B 22.C 23.D37.(36分)(1)(10分)原则:一分为二。
(2分)普罗泰格拉: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但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和诡辩的色彩。
(4分)商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对手工业和商业有压制作用,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4分)(2)(12分)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为北美殖民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进行辩护,成为北美人民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也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4分)1787年宪法(即《联邦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它有效地划分了联邦和各州的权力,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避免了过度集权的弊端;规定美国实行共和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避免了专制独裁。
它为美国的稳定以及自由民主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
(8分)(3)(14分)①补充双方的政治制度材料。
理由:政治制度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是战败的重要原因;而日本当时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双方在制度上有重大差异。
(5分)②补充双方的经济实力材料。
理由:经济实力体现国力,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
日本实行“殖产兴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中国洋务运动以官办企业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5分)③补充双方的文教状况材料。
理由:教育水平决定着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是现代化的要素之一。
日本已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中国的近代教育在洋务运动中刚刚起步。
(4分)(如果学生答案涉及思想文化等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0.变化:从夷夏观念下的朝贡交往到近代以来正常的国家交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外交机构从无到有,并走向正规化;外交人员逐渐专业化;国际地位从屈辱走向平等。
(答出4点,给8分)41.特点:工业化的速度相对较慢。
(2分)原因:缺少工业发展的原料;小农经济的大量长期存在;政局较为动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政策的延续性等。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