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350
0.044
矿渣棉
350
0.040
膨涨珍珠岩
550
0.047
聚氨脂泡沫塑料
80
0.024
聚苯稀泡沫塑料
60
0.031
硅酸钙
550
0.054
复合硅酸盐毡FHP-VB
700
0.024
复合硅酸盐FHP-V涂料
700
0.024
硅酸铝(干法制造)
400
0.046
硅酸铝(湿法制造)
800
0.046
氮
0.00125
煤气
0.00060
二氧化氮
0.00198
氧
0.00143
氨
0.0007
氰
0.00234
氟
0.001696
甲烷
0.00078
二氧化硫
0.00293
氩
0.00178
乙炔
0.00117
溴化氢
0.00364
臭氧
0.00214
一氧化碳
0.00125
碘化氢
0.00579
氯
0.00321
空气
0.00129
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各种物质的比热(25℃)Cal/(g℃)Kcal/(kg℃)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氢气
3.41
松节油
0.42
无定形碳
0.168
铜
0.092
水
1.00
硫酸
0.34
石墨
0.174
银
0.056
石蜡
各种物质的比热、密度、汽化热及保温出料导热系数

19.302
钠
0.97
镍
8.90
铜
8.93
钨
19.254
镍铬
8.40
康铜
8.90
钽
16.60
锡
5.765
铂
21.45
各种物质的溶点 溶解热 沸点和汽化热
物质
溶点(℃)
溶解热(Cal/g)
沸点(℃)
汽化热(Cal/g)
乙醚
-117
23.54
35
84
酒精
-114
23.54
78
204
二硫化碳
-112
45.3
0.046
蜂蜜
1.40
苯
0.88
矿油
0.9-0.93
植物油
0.9-0.93
固体(常温 g/cm3)
铸钢
7.80
铅
11.34
有机玻璃
1.18
碳钢
7.80-7.85
镁
1.738
石灰石
2.60-3.0
铸铁
6.80-7.20
锌
7.133
沥青
0.90-1.50
铝
2.70
铬
7.19
白磷
1.82
银
10.49
锰
7.43
碳
1.90-2.30
0.58
二硫化碳
0.24
水泥
0.19
汞
0.033
甘油
0.58
空气
0.24
硫
0.18
铂
0.032
乙醚
0.56
岩盐
0.22
炉渣
0.18
铅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完整版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材料的导热率傅力叶方程式:Q=KA△T/d,R=A△T/Q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
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
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
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
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
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
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
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
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
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D5470。
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
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
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学概念。
常见材料导热系数(史上最全版)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又称为热导率,单位为W/mK。
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
不同成分的导热率差异较大,导致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物料的导热率差异较大。
单粒物料的导热性能好于堆积物料。
稳态导热:导入物体的热流量等于导出物体的热流量,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非稳态导热:导入和导出物体的热流量不相等,物体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和热含量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也称为瞬态导热过程。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
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
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度(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
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
当水垢厚度达到相当大(一般为1~3毫米)后,会使炉管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炉管过热损坏。
对锅炉炉墙及管道的保温材料来讲,则要求导热系数越低越好。
一般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
8x10的3次方瓦/(米时·摄氏度)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例如石棉、珍珠岩等填缝导热材料有:导热硅脂、导热云母片、导热陶瓷片、导热矽胶片、导热双面胶等。
材料导热系数总表(比较齐全)

定义: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C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表2 窗体材料导热系数窗框材料钢材铝合金PVC PA 松木导热系数58。
2 203 0.16 0.23 0。
17表3 不同玻璃的传热系数玻璃类型玻璃结构(m)传热系数K—w/(m2—k)单层玻璃6。
2双层中空玻璃5×9×5 3。
265×12×5 3.11一层中空玻璃5×9×5×9×5 2.22←—- 5×12×5×12×5 2.08Lhw-E中空玻璃5×12×5 1.71常用材料导热系数——深圳智通电子有限公司提供MetalMaterial Conductivity Density W/m-C kg/m 3Aluminum, 2024, Temper—T3 121 2。
80E+03 Aluminum, 2024, Temper-T351 143 2.80E+03 Aluminum, 2024, Temper-T4 121 2.80E+03 Aluminum, 5052, Temper—H32 138 2.68E+03 Aluminum, 5052, Temper—O 144 2.69E+03 Aluminum, 6061, Temper-O 180 2。
常见材料导热系数(史上最全版)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又称为热导率,单位为W/mK。
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
不同成分的导热率差异较大,导致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物料的导热率差异较大。
单粒物料的导热性能好于堆积物料。
稳态导热:导入物体的热流量等于导出物体的热流量,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非稳态导热:导入和导出物体的热流量不相等,物体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和热含量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也称为瞬态导热过程。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
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
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度(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
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
当水垢厚度达到相当大(一般为1~3毫米)后,会使炉管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炉管过热损坏。
对锅炉炉墙及管道的保温材料来讲,则要求导热系数越低越好。
一般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
8x10的3次方瓦/(米时·摄氏度)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例如石棉、珍珠岩等填缝导热材料有:导热硅脂、导热云母片、导热陶瓷片、导热矽胶片、导热双面胶等。
常见材料导热系数(史上最全版)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又称为热导率,单位为W/mK。
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
不同成分的导热率差异较大,导致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物料的导热率差异较大。
单粒物料的导热性能好于堆积物料。
稳态导热:导入物体的热流量等于导出物体的热流量,物体内部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
非稳态导热:导入和导出物体的热流量不相等,物体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和热含量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也称为瞬态导热过程。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摄氏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
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
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度(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
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迅速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
当水垢厚度达到相当大(一般为1~3毫米)后,会使炉管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炉管过热损坏。
对锅炉炉墙及管道的保温材料来讲,则要求导热系数越低越好。
一般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
8x10的3次方瓦/(米时·摄氏度)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例如石棉、珍珠岩等填缝导热材料有:导热硅脂、导热云母片、导热陶瓷片、导热矽胶片、导热双面胶等。
【精编】各种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5

各种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金属导热系数表(W/mK)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
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
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
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银429铜401金317铝237铁80锡67铅34.8各种物质导热系数!material conductivity K (W/m.K)diamond 钻石2300silver 银429cooper 铜401gold 金317aluminum 铝237各物质的导热系数物质温度导热系数物质温度导热系数亚麻布50 0.09 落叶松木0 0.13木屑50 0.05 普通松木45 0.08~0.11海砂20 0.03 杨木100 0.1研碎软木20 0.04 胶合板0 0.125压缩软木20 0.07 纤维素0 0.46聚苯乙烯100 0.08 丝20 0.04~0.05硫化橡胶50 0.22~0.29 炉渣50 0.84镍铝锰合金0 32.7 硬质胶25 0.18青铜30 32~153 白桦木30 0.15殷钢30 11 橡木20 0.17康铜30 20.9 雪松0 0.095黄铜20 70~183 柏木20 0.1镍铬合金20 12.3~171 普通冕玻璃20 1石棉0 0.16~0.37 石英玻璃4 1.46纸12 0.06~0.13 燧石玻璃32 0.795皮棉 4.1 0.03 重燧石玻璃12.5 0.78矿渣棉0 0.05~0.14 精制玻璃12 0.9毡0.04 汽油12 0.11蜡0.04 凡士林12 0.184纸板0.14 “天然气”油12 0.14皮革0.18~0.19 甘油0 0.276冰2.22 煤油100 0.12新下的雪0.1 蓖麻油500 0.18填实了的雪0.21 橄榄油0 0.165瓷1.05 已烷0 0.152石蜡油0.123 二氯乙烷0.147变压器油0.128 90%硫酸0.354石油0.14 醋酸18石蜡0.12 硝基苯0.159柴油机燃油0.12 二硫化碳0.144沥青0.699 甲醇0.207玄武岩2.177 四氯化碳0.106拌石水泥1.5 三氯甲烷0.121花岗石2.68~3.35 氨气* 0.022丙铜0.177 水蒸汽* 0.0235~0.025苯0.139 重水蒸汽* 0.072水0.54 空气* 0.024聚苯板0.04 木工板0.1-0.2重水0.559 硫化氢* 0.013表2 窗体材料导热系数窗框材料钢材铝合金PVC PA 松木导热系数58.2 203 0.16 0.23 0.17表3 不同玻璃的传热系数玻璃类型玻璃结构(m) 传热系数K-w/(m2-k)单层玻璃6.2双层中空玻璃5×9×5 3.265×12×5 3.11一层中空玻璃5×9×5×9×5 2.22←-- 5×12×5×12×5 2.08Lhw-E中空玻璃5×12×5 1.71巴斯夫BASF聚氨酯黑白组合料物理化学特性:喷涂型聚醚组合料由聚醚多元醇、匀泡剂、催化剂、教练剂、阻燃剂、发泡剂等组份组成,依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冷库、屋面防水保温、外墙保温、设备保温等主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物质的比热(25℃) Cal/(g℃) Kcal/(kg℃)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物质
比热
氢气
松节油
无定形碳
铜
水
硫酸
石墨
银
石蜡
硬橡胶
玻璃
锡
酒精
二硫化碳
水泥
汞
甘油
空气
硫
铂
乙醚
岩盐
炉渣
铅
煤油
砖石
镍
金
冰
陶瓷
钢
锌
软木塞
混凝土
生铁
铝
橄榄油
大理石
铁
铬
蓖麻油
干泥沙
摄氏温度(℃)
千焦耳/千克(kJ/kg)
千卡/千克(kcal/kg)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各种气体和蒸汽的定容压比热Cal/(g℃) Kcal/(kg℃)
物质
温度
定压比热(Cp)
定容比热(Cv)
氢
16
氦
18
氨
20
水蒸汽
100-300
酒精蒸汽
108-220
乙醚蒸汽
25-111
氮
20
一氧化碳
18
空气
20-100
氧
20
二氧化碳
20
氯化氢
22-214
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最高使用温度
材料
最高使用温度(℃)
常温下的导热系数(W/mk)
玻璃纤维
300
岩棉
350
矿渣棉
350
膨涨珍珠岩
550
聚氨脂泡沫塑料
80
聚苯稀泡沫塑料
60
硅酸钙
550
复合硅酸盐毡FHP-VB
蜂蜜
苯
矿油
植物油
固体(常温 g/cm3)
铸钢
铅
有机玻璃
碳钢
镁
石灰石
铸铁
锌
沥青
铝
铬
白磷
银
锰
碳
金
钠
镍
铜
钨
镍铬
康铜
钽
锡
铂
各种物质的溶点 溶解热 沸点和汽化热
物质
溶点(℃)
溶解热(Cal/g)
沸点(℃)
汽化热(Cal/g)
乙醚
-117
35
84
酒精
-114
78
204
二硫化碳
-112
84
冰
0
80
100
539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热
700
复合硅酸盐FHP-V涂料
700
硅酸铝(干法制造)
400
硅酸铝(湿法制造)
800
黄铜
各种物质的密度
物质
比重
物质
比重
物质
比重
气体(0℃和标准大气压下,g/cm3)
氢
氪
一氧化氮
氦
氙
硫化氢
氖
氡
二氧化碳
氮
煤气
二氧化氮
氧
氨
氰
氟
甲烷
二氧化硫
氩
乙炔
溴化氢
臭氧
一氧化碳
碘化氢
氯
空气
液体(常温g/cm3)
汽油
橄榄油
硝酸
乙醚
鱼肝油
硫酸
石油
蓖麻油
溴
酒精
纯水
水银
木精
海水
无水甘油
煤油
醋酸
二硫化碳
松节油
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