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科概论范文Word版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范文怎么写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范文怎么写一、关于用电的故事展现代农业电是关键.杭州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专门从事蔬菜、花卉现代化种植.公司在桐庐富春江镇金家村租用了1300亩土地,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刚开始根本没想到用电问题会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什么影响,哪里知道第一年就吃了苦头.杭州地区一般年份降水都很充足,蔬菜生长不需要人工灌溉,自然降水完全可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07年夏天,桐庐出现了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持续了将近20天没有下雨,地里的菜苗都被晒的打蔫儿了,只好用水泵抽水浇灌菜地.可是8台水泵根本用不起来,只能开两台,一千多亩菜地,靠两台水泵一点一点浇,看着都让人着急.公司人员找到村里,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村里书记直接告诉我们,碰到夏天用电高峰,农户家里的电饭煲都没办法用,点个电灯也是一闪一闪的,他们也没办法.不过,供电局刚刚在村里搞了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启动仪式,马上要对金家村实行新农村电气化改造.除了要把旧的小线径线路改成大线径线路,新增加一台变压器以外,原来的变压器也要移位.果然,没过多久改造就开始了.这可是村民盼望已久的.现在的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农户想买空调、冰箱,用电不行这些计划只能搁置了.改造一结束,就看到拉着电器的车一趟一趟往村里跑,有的农户家里一次性就装了三台空调.看着工人们用水泵源源不断的把灌溉渠里的水抽到菜地里,浇灌着旱了很久的菜苗,心里的感觉真是说都说不出来.卡在脖子上的用电难题一旦解决,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后顾之忧完全解除了.公司先后建起了先进的连栋育苗温室、悬挂喷滴灌系统,引进了大型蔬菜花卉育苗气吸式精量播种流水线,现在走进种植基地,跟前两年相比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二、有关家庭电气安全的小故事被电死的一个人是有着二十几年电工作业经验的老电工.这位老电工回到家进洗手间冲凉,一打开电热水器花洒就“啊”了一声,瘫倒在地,此时他已无法摆脱花洒,在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叫其妻子迅速关掉房间总闸,但关掉总闸后,触电现象依旧.经其妻子用扫把将花洒挑开后,这位老电工已经触电了几分钟,拨打了120急救,到场的120医生宣布其触电身亡.很多人都不理解停电了怎么还能电死人?调查结果未公布,我个人分析后,认为当时停电是由于三相四线制的零线被切断可能是偷盗、接触不良烧毁所致,使得住户内部分用电器烧毁,一些感性负载的用电器线圈烧毁后对地短路如电冰箱、洗衣机马达等.由于还留有一根带电的相线,使得220V电压顺着短路的感性负载对地短路,接地线对地电压过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而此时只有一根相线带电,任何保护装置都起不了作用.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而安全用电更是对我们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首要前提,这样,电才会造福于我们.因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我们就要学好专业知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本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至此,本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日本、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学也纷纷设立了本专业,在这一时期的成果也并不少,诸如完成数控机床,车间厂房自动控制的工作已经是新的课题.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的有机结合,赋予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全新的内涵.无人操纵,系统简化,格局合理,即插即用型的产品成为新宠.改革开放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学恢复了招生,本专业也发展起来,许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并陆续招生,每年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包括学士、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目前,各专业扩招,本专业的招生量也在上升.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三、就业前景1.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2.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3.PLC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4.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5.去学校当老师6.各种什么研究所7.产品设计,就是硬件电路设计了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我国现在非常需要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专业人才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国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待遇当然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四、总结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也离不开电,生活因电而精彩,我们因电气而精彩。
自动化概论论文

自动化概论论文自动化概论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传感器和执行器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操作。
本论文将以自动化概论为主题,探讨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1. 引言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章将介绍自动化概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 自动化控制系统本章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首先,阐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然后,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
最后,探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3. 机器人技术本章将重点介绍机器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概述机器人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军事机器人等。
然后,详细介绍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包括视觉感知、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等。
最后,讨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4.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本章将探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应用。
首先,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然后,探讨人工智能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智能医疗等。
最后,分析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结合的优势和挑战。
5. 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章将重点研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工业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
然后,详细介绍自动化在制造业、能源行业和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
最后,分析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和挑战。
6. 自动化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本章将探讨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交通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包括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管理等。
然后,详细介绍自动化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和智能车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自动化专业概论范文

自动化专业概论范文自动化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本文将对自动化专业进行概论,包括自动化的定义、自动化系统及其要素、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自动化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机交互、机器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的一种方式。
它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和提高产品质量。
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化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它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决策器等要素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和物体状态,执行器用于实现动作控制,控制器用于对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和决策器用于制定行动方案。
这些要素通过信息传递和处理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学科领域的支持。
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学科为自动化专业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发展为自动化提供了基础设施,电气工程的进步使得电子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性能得到了提高,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则为自动化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控制和决策能力。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自动驾驶,提高交通安全和节约能耗;在农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的无人化管理和精准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当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需要工程师们对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其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特别是在涉及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场景中;最后,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产业链的完善等。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对自动化专业进行概论,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电子学、机械学等相关技术,实现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中的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的核心是将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转化为计算机程序和机械动作,通过传感器、执行器等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1. 机械自动化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机械设备的发展逐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部分自动化,如自动纺织机、自动化流水线等。
2. 电气自动化阶段: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机床等。
3. 电子自动化阶段: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如PLC控制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等。
4. 计算机自动化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等。
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制造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等各个领域。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仓储系统可以实现物流的高效运作。
2. 农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例如,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自动控制灌溉水量,自动化收割机可以自动完成收割作业。
3. 交通运输自动化:自动驾驶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它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自动化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配时。
4. 家庭生活自动化: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自动化专业概论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自动化专业进行概论,介绍其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系统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和控制任务的过程。
它涵盖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三、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 工业革命前的手工生产阶段:人工劳动是主要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2. 机械化阶段:工业革命推动了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3. 自动化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4. 信息化阶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自动化系统具备了更强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
四、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自动化技术在工厂生产线上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交通运输: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航空器等交通工具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智能控制。
3. 医疗卫生:自动化技术在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效率和精准度。
4. 家居生活:智能家居系统的出现,使得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五、自动化专业的学科体系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主要学科包括:1.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研究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2. 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方法和控制算法。
3. 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研究自动化系统的构建、调试和维护。
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
六、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决策能力。
2. 人机协同: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实现人机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人机体验。
3. 跨学科融合:自动化专业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如机器人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形成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应用领域,以便读者对自动化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自动化专业的定义与发展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系统、过程或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概念1.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装置等组成,用于监测和调节系统的输出。
2. 自动化过程:自动化过程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某一系统或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的过程。
3.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是指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各种设备和机器,如机械臂、自动化生产线等。
四、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它包括工厂自动化、流水线自动化等。
2. 农业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包括农业机械化、智能农业等。
3. 建筑自动化:建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4. 交通运输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应用于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5. 医疗自动化:医疗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的精确度和效率,如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自动化等。
五、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自动化专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
2. 人机协作:自动化设备将与人类进行更紧密的协作,实现人机共存共赢。
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将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自动化学科概论论文1

自动化学科概论论文1自动化学科概论一, 如何理解“如果把整个科学技术比作茂密的树林、各个学科,专业,比作树林中的一棵棵不同种类的参天大树,则构成自动化学科的知识就是自动化参天大树上的枝和叶”,你准备如何去“认识”这些“枝和叶”,首先我想说的是,从整个科学技术到各个学科再到自动化学科是一个由面到点,逐层深入的过程。
整个的科学技术是全体,是一个大的整体,就像森林一样,是囊括了几乎所有东西的一个整体。
森林中既有成活了千百年的古树,也有刚刚成材的小树。
和森林一样,科学技术中既有老牌学科,又有数不清的新兴学科。
而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科,才构成了科学技术这一个大的概念。
同样的,一棵参天大树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整体,进而这棵大树中的各式各样的枝或叶便是小的整体中的个体。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学科,自动化学科包涵的知识可以说是浩瀚如海,拿大树上成千上万的枝和叶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完整的比喻:如果把整个科学技术比作茂密的树林、各个学科,专业,比作树林中的一棵棵不同种类的参天大树,则构成自动化学科的知识就是自动化参天大树上的枝和叶。
理解了这一形象的比喻后,我觉得最重要的便是想一想该如何好好地认识这些“枝和叶”了。
枝和叶作为大树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各司其职,每一个部分的职能都不尽相同。
知识也是一样。
有的知识是用来解决这一些问题的,而有些知识则是用来解决另一些问题的,所以说我们不能把不同的知识混为一谈,分门别类地去记忆和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棵大树如果仅凭一些枝或叶是完全不能称作一个整体的,只有所有的枝和叶一齐发挥作用,这棵大树才能生长得旺盛、茂密。
由此可见,不同方面的知识也应该相互融会贯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类知识可以这样理解,那一类知识的一些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领悟,这样一来,知识之间便可以产生逻辑上的联系,记忆和理解也就可以变得更加轻松。
自动化概论论文[5篇范文]
![自动化概论论文[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05fe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a.png)
自动化概论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自动化概论论文自动化概论论文步入大学,既然选择了自动化专业,那么对于它有一定的认识是必要的,而自动化概论这门课便是帮助我们去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首先,什么是自动化?自动化,即通过传感器对被控对象各状态信息的获取并由处理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计算,使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运行。
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制造系统中人机及整个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
在功能方面,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的一部分。
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在范围方面,制造自动化不仅涉及到具体生产制造过程,而是涉及产品生命周期所有过程。
在18世纪以前,古代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利用自然界的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杂的脑力劳动和对自然界的控制,这也就是早期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
到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促成了控制理论逐步发展,自动调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于自动控制的算法和规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空火力控制系统和飞机自动导轨系统等军事技术的问题,各国科学家设计出各种精密的自动调节装置,开创了防空火力系统和控制这一新的学科,将控制理论推向了一个局部自动化的时期,经典控制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自动化专业教育是伴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
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重要分支,如,系统辨识、建模与仿真;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控制器;遥测、遥控和遥感;综合自动化;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等。
当然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采矿冶炼、化学工业、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军事技术、航空航天、科学研究、办公服务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SP2812的电机控制开发平台的监控系统韶关学院自动化系林俊盛宁宇摘要本文以PC机作为上位机,DSP2812为下位机,用VB实现了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数字开发平台的系统监控。
首先,构建了基于DSP2812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C语言应用软件,包括SVPWM信号产生及驱动使能控制、速度检测及速度PID调节器、CLARKE变换等模块。
其次,在CCS实时模式下采用模块化分步递增调试方法在电动机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调试。
最后,为了在PC上实时地、可视化地控制异步电机的运行,通过DSP和PC 串口通信,用VB设计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运行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上下位机的通讯格式设计,DSP SCI通信模块和PC读取数据并绘制磁链轨迹的实现方法等。
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易于在线设置、修改参数,实时观测运行控制变量的数据和图形。
实现方法简单可靠,大大提高了实验开发平台的开发效率,改善了实验开发平台的安全稳定性能。
关键词DSP2812;矢量控制;异步电动机;监控系统1 引言电力电子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是实现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电动机数字控制开发平台是电力电子与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高性能高效率开发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
但电动机DSP数字控制开发平台用CCS软件调试时易受干扰,在线设置参数DSP系统出现暂停工作等现象。
CCS环境下用示波器观察变量和波形时,为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还需增添庞大的隔离电源及其它测试硬件。
本文在数字控制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并以PC机作为上位机,DSP2812为下位机,用VB串行通信实现了电动机数字控制实验开发平台的系统监控,有效提高了开发平台的可靠性,为最终实现电动机开发平台功能测试的模块化和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 SVPWM的原理及数字化算法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现代交流电动机控制的核心技术。
它根据三相电压逆变器的3个逆变桥开关管不同组合输出不同的脉冲来控制交流异步电机,在电机定子绕组生成三相正弦交流电流,控制原则是每个桥臂互补工作。
图2-1 主回路控制电路图2-2 空间矢量合成空间矢量PWM目的是得到空间任意幅值和位置的电压矢量,用8个电压矢量进行不同的组合来逼近所给定的参考空间电压矢量。
对于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6个开关管,有“1”和“0”分别代表上下桥臂的开关状态,则开关信号有8种组合,1(001) 2(011) 3(010) 4(110) 5(100) 6(101) 7(111) 0(000)U U U U U U U U 这8种组合分别产生8种电压向量。
其中U 0,U 7为零向量,6个非零向量构成六边形,并将六边形分为6个扇区(如图2-2)。
空间电压矢量法即是通过选取同一扇区中相邻两个非零矢量和适当的零矢量合成一个等效的空间旋转电压矢量out U (该电压向量在空间上理想轨迹是一个圆),调控out U 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即可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幅值和相位的控制。
3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1]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是一个高阶,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系统。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就是交流电机的转矩控制模拟成直流电动机的转矩控制。
以产生等效旋转磁动势为准则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将原来三相固定的坐标系( )A B C 下电机电流 a b c I I I 变换到两相正交且按转子旋转磁场定向的坐标系( )d q 下,便等效成为一台直流电动机。
图3-1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4 矢量控制软件及串行通信模块化的实现矢量控制系统包含12个软件模块,图4-1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和模块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用C语言设计并实现了所有软件模块。
其中DSP 串口通信模块如下图4-2所示。
图4-1 DSP 串行通信模块定义SCI 结构体:typedef struct { int16 s_counter; //变量:采样计数int16 r_counter; //变量:接收数据计数int16 data_input1; //输入单变量:int16 data_input2; //输入双变量:用于磁链环双输入int16 select_data; //输入变量:采样数据选择char *d; //输出;指向接收缓存区指针int16 scirx_flag; //变量:SCI下位机接收到使能标志int16 scitx_flag1; //变量:SCI上位机发送请求标志int16 scitx_begin; //变量:采样使能发送标志标志int16 scitx_counter; //变量:采样发送计数char *s_d; //输出;指向发送缓存区指针void (*init)(); //SCI寄存单元初始化函数指针void (*send)(); //发送数据函数指针void(*reads)(); //接收数据函数指针}SCI_function;在SCI串行通信模块中,输入变量Select_data 为采样数据的选择如:速度、电流、SVPWM 为判断为单变量;而磁链判断为两个变量同时输入。
Buff1[]为命令接收缓存区,当控制命令招收完整后通过Data_re读取数据;Buff2[]为采样数据缓存区,当采样数据完成后通过Data_s数据装载到SCI数据发送寄存器。
由于DSP运算通常采用Q15定点格式,而串口以8位二进制数最大255传输数据带来不便如:数据分两次传输,数据量减少一半,上位机接收错误率增加。
在数据达到控制精度,曲线不失真的前提,对数据进行缩小为8位二进制数。
由采样变量有(电压、电流,转速,磁链,SVPWM的参考电压波形),对于多个变量组合的数据采用数据标志编排顺序,从而达到上下位数据正确、完整性。
接收到完整的控制命令后,下位读取数据,判断相应的功能,修改/刷新参数。
5 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5.1 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图5-1 系统总框架异步电动机开发平台的监控系统的功能首先是设定调试工作模式。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采用增量式逐步调试模式。
主要有电压开环即PWM产生模式,电流检测和速度检测模式,转矩闭环模式,速度闭环模式等。
通过VB监控系统设置算法模式、给定变量参数、采样变量等控制状态发送到下位机,DSP接收到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控制,使电机按照控制指令运行。
同时,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转矩、磁链、SVPWM的参考电压波形,转角等由DSP 采集获取后,经由DSP 串口发送回上位机(PC)串口,由上位机监控程序显示和绘制曲线,完成控制、监视、保存记录的功能。
5.2 监控界面设计本系统是利用VB6.0开发,该界面包括三大部分(如图5-2):VB监控界面控制状态设定参数设置接收数据电机启停控制算法模式给定速度电机正反转算法参数设置显示坐标参数采样模式显示数据绘制曲线保存数据图片曲线坐标查询图5-2 监控界面组成控制命令设定部分(电机启停、正反转、设定转速、控制模式:开环/PID/模糊算法);参数设置部分(算法参数设置:PID 算法中Kp 、Ki 、Kd 设置,坐标系参数对显示图片缩放,采样数据模式:电流、转速、磁链、SVPWM 的参考电压波形);接收数据部分(显示/保存数据、绘制曲线、查询坐标)。
监控系统界面如图5-4。
图5-3 SVPWM 参考电压波形5.3 上位机读取数据及绘制曲线5.3.1 SVPWM 、电流环、速度绘制曲线: 由该数据是单变量与时间有关,采样定点画 线函数:Picture1.PSet (0, now_value)Picture1.Line -(time_counter, Data(time_counter)), vbRed 5.3.2 磁链环:下位机以极坐标的形式传输两个变量(,Us θ),按约定的顺序编排数据包;上位机以接收协议来解释数据包,再进行极坐标系转换为直角坐标绘制曲线。
极坐标的形式:12()1(5-1)i w t s s s s u dt w u eπψψ+=⇒=⎰直角坐标形式: (cos sin *)(5-2)s s s s s u dt u u i T ψψθθ=⇒∆=+⎰T 为采样时间调用定点函数:Picture1.PSet (buf(j + 1) * Cos(buf(j) * 6.28 / 255) + 200, buf(j +1) * Sin(buf(j) * 6.28 / 255) + 200), vbRed调用画线函数Picture1.Line -(buf(j + 1) * Cos(buf(j) * 6.28 / 255) + 200, buf(j + 1) * Sin(buf(j) * 6.28 / 255) + 200), vbRed控制数据完整?设置控制状态接收状态?发送状态?读取保存数据建立应答设置状态等待接收完毕?发送控制状态设置接收状态子程序返回NYNNYN Y图5-4 上位机发送控制状态流程 图5-5 监控软件界面 5.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
约定包括对数据模式、同步方式、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作出统一规定。
5.4.1 数据接收协议:采样数据信息的传输以二进制形式,传输数据包时需要通信双方达成一致。
数据协议格式:开始位采样模式 数据包校验位 停止位信息数据功能描述开始位 % 采样数据开始标志 采样模式 1~5 上位机识别采样的数据模式数据包 0~255 采样数据 校验位 800 计算数据量是否为800 停止位!表示该数据已传输完成5.4.2 数据发送协议:开始位控制权位 电机启停位算法模式 给定速度 采样模式 结束位控制位 控制字 功能描述 开始 ‘%’ 标志传输控制指令开始 结束 ‘!’ 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 电机启停 ‘1’/’0’ 1表示电机启动/0停止 算法模式‘1’/’2’/’3’1:开环/2:PID/3:模糊算法6 总结本文已成功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及其系统监控。
与其它系统相比,实用性强,功能完整,可设置、修改程序,应用于异步电动机转速调节、监控、数据记录等,并且上位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实验结果表明,PC机能够对异步电机实行实时监控,它大大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高国琴,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万山明,TMS320F281X DSP原理及应用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5]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Texas Instruments, ACI3-3 System Document C2000 Foundation Software,2005(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