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生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案2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安庆九中鲍红【教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教案内容。

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此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希望以此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的教案内容是七年级教材中的第三个学生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又一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中涉及到的对照实验的设置和控制单一变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教师在课堂把握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的正确的设计实验过程。

本节课的教案主要是围绕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来进行的。

由于本次探究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三个探究活动,在前两次的探究中,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学生们会再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探究的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关键。

在课堂的教案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寻找突破口,比如动画片.歌曲.生活小常识等,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情境中,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得到教师及时地帮助和解决,也为了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探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某一探究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的环节,这样做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强化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开展探究的活动。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初中生物_《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的内容。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的角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被子植物又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绿色植物,因此本章既是本书又是整个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

本章以被子植物生命周期为线索,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被子植物才能够世代延续。

【教学目标】1. 描述种子萌发条件和过程【C】2. 概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过程【B】3. 熟知花的基本结构,回顾被子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A】【教学重点】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花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教学思路】从设计意图来看,本节内容的安排体现了“复习”和“运用”两个层次。

具体来说,前者的安排是以层层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巩固相关内容,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

后者的安排则是要求学生运用到刚复习的知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iPad教学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iPad准备、导学案、百合、洋桔梗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被子植物的一生》学情分析通过上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在绿色植物中,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泛的类群,它们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最为常见,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虽然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

所以,导入时要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被子植物的一生》效果分析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教师多是按照教案或教参的设计,按部就班的展示自己的教学行为,容易忽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教与学出现分离,课堂教学易显得枯燥无味。

初中生物_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学会设计探究实验。

2.了解植株生长过程中根尖和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3.说出花的结构和类型,描述传粉概念及方式,理解双受精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素养目标:1.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2.设置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素养3.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懂得生命成长变化的规律二、学生课前学习活动1、学生课前自主复习完成任务单,构建知识网络2、自主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被子植物的一生任务单萌发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_____ 一定的___ 充足的1、种子自身条件:胚是_____的,并且是完整的,已经度过______的萌发 1.吸收水分萌发的过程2.营养转运: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运给、、3.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幼根的生长根尖的结构,生长最快的部位: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增加细胞数量一方面靠增大细胞体积2、植株的生长幼叶发育成芽的发育 芽轴发育成芽原基发育成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的无机盐是 、 、花柄 花托萼片花瓣 花柱花蕊传粉:花粉从 落到雌蕊 的过程;方式: 受精:1.柱头上的粘液刺激落在其上的花粉萌发: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 3、花粉管末端破裂,其内的精子释放出来4、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 子房壁 珠被 胚珠 ____受精卵_____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一 展示校园中拍摄的图片,并发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吸引学生的3、开花和结果 花的基 本 结构 传粉和 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学情分析1.学生整体定位:我校七年级学生学习状态不理想,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2.知识基础:前三节课学生已经陆续学习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以及“开花和结果”,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掌握不牢固不系统。

第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导学案 1、知识梳理2、基本技能⑴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条件。

⑵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方法、发芽率的计算。

3、知识运用 1、粮仓中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虽然给予适宜的条件,一般也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种皮太厚 B 种子仍处于休眠期 C 种子已过寿命期而死亡D 种子受抑制不能萌发2、农民在早春播种后,往往用地膜覆盖,这样能够促进早出苗,其原因主要是: A 增加氧气 B 提高温度 C 增加光照 D 提高光合作用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 25℃ 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的土壤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 、乙组先发芽B 、甲组先发芽C 、都不发芽D 同时发芽 4我们吃的豆芽菜中的白嫩细长的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A 胚芽B 胚轴C 胚根D 子叶5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 )A 、被胚根吸收掉B 、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 、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 、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6、千克 绿豆可以生出10千克豆芽菜。

在此过程中,种子中各物质的含量变化是A 、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B 、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C 、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D 、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7播种时要挑选粒大而饱满的种子,这是因为这样的种子A 便于机器播种B 播种时取用方便C 含大量供胚发育的营养成分D 省水省肥8、如图为菜豆种子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

(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的是[ ] _________。

(3)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伸长, 胚芽发育成和。

吸水 环境条件 (外界条件) 萌发的 条件种子的萌发 萌发的过程 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自身条件_________。

(4)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 ] _________。

(5)综上所述,[ ] _________实际上是幼小的植物体。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因为
.甲是真水草,因为没有气泡,是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甲是真水草,因为没有气泡,是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为生物提供可以利用的能量
.呼
A是由种子的[ ] 发育来的,C是由种子的
D是种子结构中的[ ] 。

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的作用是。

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就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和细胞不断分化的过程,在菜豆种子中[ ]部位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下图是一朵桃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0分)
)组成雄蕊的结构有;组成雌蕊的结构有
〕的颜色鲜艳,有一些散发芳香物质的细胞,其意义。

中考生物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复习目标]:1、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方法,并能分析对照实验;2、明确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和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而成; [考向指南]:1、种子萌发的条件在中考中常结合实验探究进行考查;2、如播种、移栽、灌溉、选种等,内容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在中考中会出现。

【教学活动】 一、导入复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被子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那几个重要时期?(回忆各个重要时期) 二、知识梳理(一) 种子的基本结构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收获的也是种子。

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养活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1、 从种子子叶的数量来分:{子叶的植物)双子叶植物(具有两片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只具有一绿色开花植物2、 种子的结构:⎪⎪⎩⎪⎪⎨⎧→→⎪⎩⎪⎨⎧子叶胚轴根胚根茎和叶胚芽)胚乳(单子叶植物才有胚种皮(保护胚)种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一粒种子能够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主要原因是种子中具有胚。

3、营养物质的主要储存位置:单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子叶中。

例1、蚕豆是双子叶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B.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乳两部分组成;C.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三部分组成;D.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种皮构成;B )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二)种子的萌发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为什么在春天播种?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不处于休眠时期;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甲、乙两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播种,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甲组插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则这两组种子的萌发状况是( C. )A.甲先萌发 C.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都不萌发1951年对其进行育苗试验,1953年夏首次开花,古莲子在泥炭层中未萌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D )A、缺乏充足的氧B、缺乏适宜的温度C、缺乏充足的水分D、缺乏充足的光照2、萌发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双子叶植物)或胚乳(单子叶植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随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章_被子植物的一生__复习课学案

第二章_被子植物的一生__复习课学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学案主备人:参与人:次数: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自身条件)及过程。

2、掌握根生长和芽发育的过程,描述茎的结构和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3、掌握花的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4、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5、概述植物从开花到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认识人工辅助授粉的重要性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的原因。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难点:受精过程。

三、学法指导:自主完成知识网络,注重图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检测题。

四、复习过程:复习任务一:种子的萌发:(一)复习课本第一节,填写知识网络。

(自主完成)环境条件1、种子的萌发自身条件过程:吸水物质转运萌发2、测发芽率:×100%3、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中抽取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这种方法叫做(二)小组讨论: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复习任务二:植株的生长:(一)复习课本第二节,填写下面的内容。

(自主完成)1、小麦、水稻、竹子等植物,可以通过使茎急剧长高,这是因为,我们把这种生长现象叫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内侧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和,其中最坚硬的是,较疏松的是3、年轮形成: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二)结合课本P32图和P33图P34图,填写知识网络(自主完成)幼根的生长幼叶发育 发育 发育 芽发育成枝条 芽轴芽原基4、植物的生长 茎的增粗 向外产生 向内产生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复习任务三:开花和结果(一)对照P40、P41、P42图复习,填写知识网络(自主完成)花托萼片花瓣1、花的基本结构雄蕊雌蕊概念2、传粉方式概念1)柱头分泌黏液3、受精 过程 2)柱头上的花粉粒开始萌发,长出3)花分管穿过 ,进入 ,到达 , 与相结合,形成4、花托 萼片 凋落(受精完成后)雄蕊雌蕊 花柱 子房壁 胚珠(受精卵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5、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主要是由于引起的,可采用方法弥补这种不足。

2021年九年级生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九年级生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生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复习目标:1、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和过程。

2、掌握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描述茎的结构和生长过程3、掌握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认识人工授粉的重要性4、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复习重点1、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的原因。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习难点:受精过程。

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并注意图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本节难点。

复习过程:复习任务一:种子的萌发:学法建议:阅读课本第24-28页,重点梳理以下知识点,并勾出简单的知识网络。

_________环境条件 _________一、种子的萌发 __________________自身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二、小组讨论交流: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要点是_________。

如课本中的1号和3号瓶能够作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取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种子萌发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反馈练习: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D.都不萌发。

2、选200粒小麦种子来测定发芽率,结果有180粒发了芽,该种子的发芽率是()A 10% B15% C90% D 95%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4、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温度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数日后种子萌发情况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92 8 0 100 93 7 0 100(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1、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和过程。

2、掌握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描述茎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复习重、难点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的原因。

2、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并注意图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本节难点。

复习过程:
复习任务一:种子的萌发:
学法建议:阅读课本第24-28页,重点梳理以下知识点,并勾出简单的知识网络。

_________
环境条件 _________
一、种子的萌发 _________
_________
自身条件 _________
_________
二、小组讨论交流: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要点是_________。

如课本中的1号和3号瓶能够作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取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播种前土壤很干燥。

能否播种?要想播种的话应该怎样处理。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
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都不萌发。

2、选200粒小麦种子来测定发芽率,结果有180粒发了芽,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A 10% B15% C90% D 95%
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
A、被胚根吸收掉
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C 被子叶吸收掉
D 被胚轴吸收掉
4、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甲乙丙丁
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
温度23 ℃23 ℃23 ℃23 ℃
棉花干湿状

潮湿干燥潮湿干燥
数日后种子
萌发情况


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
92 8 0 100 93 7 0 100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组。

你判断的理由是:。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作对比。

(4)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5、下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丙图中结构B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丙图中结构C由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请在乙图中标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的位置。

复习任务二:植株的生长:
学法建议:对照P32图和P33图P34图快速复习课本第二节,注意理解图解与知识的结合,理顺以下知识: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幼根的生长主要靠和
幼叶发育成
芽的发育芽轴发育成枝条
芽原基发育成
一、植株的生长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
木本植物茎
能增粗是因有向外
向内
需要量大的是、、
生长需要营养
二、小组讨论交流:
1、为了使实验现象很明显,我们应选什么样的根?
2、记录测量的数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把小麦幼根的根尖切去,小麦幼根将停止生长,原因是什么?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新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从生物学角度看,诗中关于叶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三、反馈练习:
1、白菜根生长的原因是()
A、分生区细胞分裂
B、伸长区细胞分裂
C、伸长区细胞伸长和分生区细胞分裂
D、成熟区细胞分裂
2、用来做桌椅板凳的木材主要来自木本茎的()
A 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髓
3、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主要的结构是()
A、雄蕊、雌蕊
B、花柄
C、花萼
D、花托
4、一个番茄中有许多种子,是因为番茄花的()
A、一朵花内有许多雌蕊
B、一个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C、一朵花内有许多子房
D、一个胚珠内有许多卵细胞
5、下图为芽及枝条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把芽和枝条对应的发育部位连线。

(2)枝条能够不断伸长,是因为芽中具有 组织,有很强的 能力
6、小麦、水稻、竹子等植物,可以通过 使茎急剧长高,这是因为 ,我们把这种生长现象叫
7、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原因
(1)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内侧部分叫做_______)、 、______和 ,其中最坚硬的是 ,较疏松的是 (2)加粗的原因是: 具有_______。

向外分裂产生新的______,向内分裂产生新的 。

8在植物的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1
3
2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