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管道压力降
管道压力降计算

1.2.4.2
表1.2.42
ρm=ρ2+(ρ1+ρ2)/3
45.2 kPa
4.6 kPa 9.81 m/s2 0.025
20 m 189183 kg/h
320 mm 71 kg/m3
其中
λ
Ref 其中 d u υ μ ρ
=
=u*d/υ
为管子内径,取0.019 为流速 为流体的运动粘度 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为流体密度
ε ε/d
2、静压 力降
压力损失 ΔP
=ΔPf直+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ΔPN+ΔPf当
13.9302 kPa 20 m 71 kg/m3
9.81 m/s2
kPa kPa m/s kg/m3
40.6 kPa 176 m 10 0.32 m
59.1 kPa
2.2.2.3 2.2.2.3
按图 1.2.4-1 结合下列 数据查得
按表 1.2.4-1 查得
ΔPs
管路绝对粗糙度 管路相对粗糙度
=(Z2-Z1)ρg*10-3
0.025 4649952.44
0.080 m 30.000 m/s 5.16E-07 m2/s 1.14E-05 Pa·s 2.20E+01 kg/m3
0.2 mm 0.0025 mm
13.9302 kPa
式中
ΔPs Z2-Z1 ρ g
管道静压力降 管道出、进口标高 流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
3、速度 压力降
ΔPN
=(μ22-μ12)ρ*103
式中
ΔPN μ2-μ1 ρ
速度压力降 出、进口流体流速 流体密度
4、局部 压力降 (按表内 当量选 取)
管内压降的计算公式

管内压降的计算公式
管内压降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流体和管道条件有所不同。
以下提供两个公式,可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1. 达西公式:用于计算流体在圆管中的压降,其公式为:ΔP = λ× L × (V^2/2g) × (πD^4/8Q^2)。
其中,ΔP为压降,λ为管道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D为管道直径,Q为流量。
2. 普威尔公式:用于计算流体在管道中的压降,其公式为:ΔP = f × (L/D) × (V^2/2g)。
其中,ΔP为压降,f为摩擦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公式或使用条件,建议咨询物理学或流体力学专家。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第一部分管径选择1.应用范围和说明1.0.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
1.0.2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较,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
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验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
1.0.3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d= ρ—1)或 d= —2)式中d——管道的内径,mm;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Vρ——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1.0.4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1)d=ρμ⊿Pf100–—2)或 d=ρμ⊿Pf100式中μ——介质的动力粘度,Pa·s;——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Pf100推荐的⊿Pf1001.0.5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2.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3.核定3.0.1初选管径后,应在已确定的工作条件及物料性质的基础上,按不同流动情况的有关公式,准确地作出管道的水力计算,再进一步核定下述各项:3.0.2所计算出的管径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3.0.3满足介质在管道输送时,对流速的安全规定;3.0.4满足噪声控制的要求。
第二部分管道压力降计算1 单相流(不可压缩流体)简述本规定适用于牛顿型单相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压力降的计算。
在化工工艺专业已基本确定各有关主要设备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水力计算。
根据化工工艺要求计算各主要设备之间的管道(包括管段、阀门、控制阀、流量计及管件等)的压力降,使系统总压力降控制在给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在此基础上确定管道尺寸、设备接管口尺寸、控制阀和流量计的允许压力降,以及安全阀和爆破片的泄放压力等。
管道压力降

管道压力降1.概述管道压力降包括摩擦压力降,静压力降以及速度压力降管道摩擦压力降包括直管,管件和阀门等的压力降,同时也包括孔板、突然扩大、突然缩小以及接管口等产生的局部压力降;静压力降是由于管道始端和终端高差产生的; 压力降计算(1) 圆形界面管a. 摩擦压力降由于流体和管道管件等内壁摩擦产生的压力降称为摩擦压力降。
摩擦压力降都是正值,正值表示压力下降。
可由当量长度法表示,如式(1.2.4-5)的最末项。
亦可以阻力系数法标示,即32102-⨯⎪⎭⎫ ⎝⎛∑+=∆ρλu K D L P f 此式称为范宁(Fanning )方程式,为圆截面管道摩擦力降计算的通式,对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形态均适用式中 f P ∆——管道总摩擦力降,Kpaλ——摩擦系数,无因次;L ——管道直径,m ;D ——管道内直径,m ;K ∑——管件、阀门等阻力系数之和,无因次;u ——流体平均速度,m/s ;ρ——流体密度,kg/m3;通常,将直管摩擦力降和管件、阀门等的局部压力降分开计算,对直管段用以下公式计算 层流:232duL P f μ=∆ 湍流:524524321026.61026.6102d LV d LW u D L P f f ρλρλρλ⨯=⨯=⨯•=∆ 式中d ——管道内直径,mmW ——流体质量流量,kg/hf V ——流体体积流量,m3/hμ——流体粘度,mPa*s其余符号意义同前b. 静压力降由于管道出口端和进口端标高不同而产生的压力降称为静压力降。
静压力降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正值表示出口端标高大于进口端标高,负值则相反。
其计算式为:()31210-⨯-=∆g Z Z P a ρ式中a P ∆——静压力降,Kpa12,Z Z ——管道出口端、进口端的标高,mρ——流体密度,kg/m3g ——重力加速度,9.81m/s2c. 速度压力降由于管道或系统的进、出口端截面不等使流体速度变化所产生的压差称速度压力降。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一)1~60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第一部分管径选择1.应用范围和说明1.0.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
1.0.2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较,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
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验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
1.0.3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d=18.81W0.5 u-0.5ρ-0.5(1.0.3—1)或d=18.81V00.5 u-0.5(1.0.3—2)式中d——管道的内径,mm;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V0——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ρ——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2.0.1。
1.0.4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d=18.16W0.38ρ-0.207 µ0.033⊿P f100–0.207(1.0.4—1)或d=18.16V00.38ρ0.173 µ0.033⊿P f100–0.207(1.0.4—2)式中µ——介质的动力粘度,Pa·s;⊿P 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 f100值见表2.0.2。
1.0.5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2.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2.0.1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2.0.1。
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
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
2.0.2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2.0.2-1和表2.0.2-2,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
管路压降计算公式

Dp=(L*450*Qc1.85)/(D5*P)L D P压降(bar)管道长度(m)管道内径(mm)压缩机排气口的绝对压力(bar)0.0012061320.59080.1258994741202580.6963281413005080.847726628502580.62513804510006580.22135675410008080.551212288150021981.571908462100040100.37218539812008080.0665774910002598 1 对于给定压力降,管网的最大许可长度之经济公式。
I=(⊿P*d5**P)/(450*QC1.85) I:管许可压降bar。
P:进口绝对压力bar。
QC:流量L/S。
d:管道内径。
设计一个管路系统,最好是环形布置,可缩空气从两个方向通到用气点,当间隙大量用气时压缩空气供应仍平衡。
4.2 确定储气罐容积公式:(只适用节方式的压缩机) V=Q/(8*⊿P) V:储气罐容积m3。
Q:最大压缩机的流量m3/min。
⊿P:设定的压差 bar。
压力空压机作大气量补充之储气罐容积计算公式: V=(Q*t)/(P1-P2)=L/(P1-P2) V:储气罐容积L。
Q:放气阶段。
t: 放气阶段的所需时间S。
P1:网络的标准工作压力bar。
P2:用气设备的最低压力bar。
L:补气段的空气L/工作周期。
4.3 直管之压降计算公式: ⊿P=450*{(Qv1.85*I)*(d5*P)} ⊿P: 压力降bar。
Qv:空气流量,L/S。
d: 内管径mm。
I:管长度 m。
P:绝对初始压力bar。
Qc压缩机排气量(l/s)m/min833.33333335016.666666671166.66666671075 4.5166.666666710166.6666667103333.33333320083.333333335200122083.333333125 I:管道总长m。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完整版)

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第一部分管径选择1.应用范围和说明1.0.1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
1.0.2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较,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安全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
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验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
1.0.3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d=18.81W0.5 u-0.5ρ-0.5 (1.0.3—1)或 d=18.81V0.5 u-0.5 (1.0.3—2)式中d——管道的内径,mm;W——管内介质的质量流量,kg/h;V——管内介质的体积流量,m3/h;ρ——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u——介质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2.0.1。
1.0.4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d=18.16W0.38ρ-0.207µ0.033⊿Pf100–0.207 (1.0.4—1)或 d=18.16V00.38ρ0.173µ0.033⊿Pf100–0.207 (1.0.4—2)式中µ——介质的动力粘度,Pa·s;⊿P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f100值见表2.0.2。
1.0.5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2.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2.0.1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2.0.1。
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
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
2.0.2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2.0.2-1和表2.0.2-2,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
管道压力降计算表

μ --流体粘度 mPa*s 1.01 λ --- 摩擦阻力系数 0.075 l --- 管道的长度m 10 d --- 管道的内径m 0.019 ρ ---气体综合密度(kg/m3) 1000 u --- 管道中的流速(m/s) 0.588128047 z --- 压缩因子 1 ε --- 管道中的粗糙系数 1.15 流量L/min 10 Δ P= (Pa) 7850.89717
(水)
λ =64/Re 查表见HGT-20570.7 Re=duρ /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063.7949
粗糙系数即相对粗糙度,具体计算公式为:K/d其中K表示管路内壁的糙粒突起高度,单位
d表示管路的内径,单位也是长度的量纲;
以相对粗糙度为无量纲参数,表达的物
所
流量
管内径
管路内壁的糙粒突起高度,单位为长度的量纲;
糙度为无量纲参数,表达的物理意义是管道内壁的相对粗糙程度,阻力系数与K/d有关。
摩擦阻力 系数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阀 全孔径 旋启式止回阀 升降式止回阀 带有滤水器的底阀(全开) 盘式流量计(水表)
文式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 90°长半径弯头 90°短变径弯头 90°方形弯头
180°弯头 45°弯头
三通 主+支→主 三通 支→主+主 三通 主→支←主 虾米弯 30°(每节) 虾米弯 45°(每节)
21.00000
kg/h m3/hr
########### 134.77089
mm
150.00000
mm
159.00000
mm
4.50000
mm
150.00000
mm
0.10000
0.00067
m/s
2.50000
查表
19,875.00000 0.02700
kPa/100m
45.00000
直管长度
L
由容器入管口
合计当量长度
d 系数 13 340 160 45 35 25
3 135 600 420 400 12 250 20 30 60 75 10 60 60 90
8 15 20
Le
mm 数量
9 31
156
7
150 当量长度Le
0 459
0 0 0 0 13.95 0 0
0 0 0 0 468 0 0 0 0 0 0 94.5 0 0 0 0 0 0 1035.45
管道编号和类别 自 至
物料名称 设计温度 设计压力
密度 粘度 质量流量 流量 管道公称直径 管道外径
管道壁厚 管道内径 绝对粗糙度 相对粗糙度
流速 雷诺数 摩擦系数 压力降
T P ρ μ W Q D D0 δ d ε ε /d u Re λ Δ P100
℃
Mpa kg/m3
1,113.00000
mPa·s
m
管件当量长度 Le m
总长度 摩擦压力降
L0 Δ Pf
m Mpa
5,000.00000 1,035.00000 6,035.00000
3.77829
管端标高 管末标高
位差 管道垂直压力降
ΔH Δ Ph
m m m Mpa
0.00000 0.00000
总压力降 Δ P MPa
起始压力
P1
Mpa
末端压力
P2
Mpa
3.77829 -3.77829
起始压力
P1
Mpa
末端压力
P2
Mpa
3.77829
扬程计算
压力,Mpa(A) 比重,kg/m3 扬程,m液柱
#DIV/0!
异径1 异径2 异径3
压力计算
扬程,m液柱
比重,kg/m3
压力,Mpa(A)
0
管道当量长度Le计算 管道公称直径
管件名称 闸阀
截止阀 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