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专业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二、施工目标与原则1.施工目标:确保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项目所需的温度和空气质量要求。
2.施工原则:按照设计方案,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对工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购买所需材料和设备;安排施工人员的岗位。
2.空调系统施工:(1)安装室外机组:根据设计方案,选定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并与室内机组连接。
(2)室内机组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选定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并与室外机组连接。
(3)设置空调管道:根据建筑结构,从室外机组经过楼层管道到达各个室内机组,并进行连接。
(4)安装控制系统: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空调控制面板和温度传感器,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3.通风系统施工:(1)安装排气扇: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排气扇,并与管道连接,确保排气系统的通畅。
(2)安装送风系统: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和风管,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设置新风系统: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和新风管道,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
4.施工验收:对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进行整体验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并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防护鞋、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3.施工期间应加强通风措施,室内空气质量要保持良好,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
五、施工进度与交付1.施工周期为30天,包括前期准备、空调系统施工、通风系统施工和施工验收等阶段。
2.施工期间需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施工完工后,需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施工完工后进行竣工验收,并交付给客户。
六、质量保证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施工完毕后,提供相关的质量保修服务,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通风空调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施工方案第1篇通风空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对通风空调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通风空调系统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控制、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使用功能,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确保通风空调系统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提高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温湿度控制需求。
3. 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施工内容1. 通风系统施工:(1)风管制作与安装;(2)风口、风阀及消声器安装;(3)风机及配件安装;(4)系统调试与验收。
2. 空调系统施工:(1)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安装;(2)管道、阀门及保温材料安装;(3)冷热源设备安装;(4)自控系统安装与调试;(5)系统调试与验收。
四、施工方法与步骤1. 通风系统施工(1)风管制作与安装:1) 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选用合适的风管材料;2) 采用机械加工或手工制作风管,保证风管制作质量;3) 风管安装前,对安装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清洁、无杂物;4)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方式固定风管,确保风管安装牢固、水平;5) 风管连接处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保证风管系统的气密性。
(2)风口、风阀及消声器安装: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风口、风阀及消声器的位置;2) 安装风口、风阀及消声器,确保其与风管连接紧密,无脱落现象;3) 调整风口方向,以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风速要求。
(3)风机及配件安装:1) 根据设备安装图纸,进行风机及配件的安装;2) 确保风机安装平稳,与风管连接紧密;3) 检查风机叶轮旋转方向,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4) 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检查风机运行状态及噪音情况。
(4)系统调试与验收:1) 对通风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噪音低;2) 检查系统气密性,确保风管及连接部位无泄漏;2. 空调系统施工(1)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安装: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的安装位置;2) 安装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确保其与管道连接紧密;3) 调整设备方向,满足室内空间及美观要求。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本文将提供一个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方案,旨在保证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通风与空调工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定位分析:确定建筑物内主要区域和热点区域,以便安排通风与空调设备的位置。
2.设计方案确认:确认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与设计方案一致进行施工。
3.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管道、空调设备、风口等相关材料。
4.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三、施工步骤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步骤如下:1.安装管道系统–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通风与空调系统所需的管道系统。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密封处理。
2.安装空调设备–安装空调主机和室内机,注意避免遮挡空调出风口。
–测试空调设备的功能,确保正常运行。
3.设置风口–安装适当数量和位置的风口,以确保空气流通均匀。
–调节风口的方向,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
4.调试系统–启动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初步调试。
–调整空调温度、风速等设置,以满足舒适度要求。
四、施工验收与维护1.验收–完成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后,进行系统验收。
–检查各项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通风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2.维护–定期对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清洁滤网、清理管道等。
–注意定期更换空调设备的滤网,保持系统通风畅通。
五、结语通过以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达到预期效果。
通风空调安装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安装施工方案通风空调安装施工方案一、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商业场所等室内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工作。
二、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工作a. 确定安装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要求,确定通风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
b. 测量尺寸:测量安装位置的尺寸,确保设备的安装空间符合规定要求。
c. 安装准备: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材料和设备。
2. 安装通风设备a. 安装通风风机:根据设计图纸将通风风机安装在预定位置上,并连接好管道。
b. 安装排风口: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上安装排风口,并连接好排风管道。
c. 安装进风口: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上安装进风口,并连接好进风管道。
d. 安装风道系统: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上安装风道系统,并连接好通风风机、排风口和进风口。
3. 安装空调设备a. 安装室内机组:根据设计图纸将室内机组安装在预定位置上,并连接好冷气管道。
b. 安装室外机组: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室外机组安装在支架上,并连接好冷气管道。
4. 管道连接与绝缘a. 连接冷气管道: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合适的接头将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冷气管道连接起来。
b. 连接通风管道: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合适的接头将通风设备的排风管道和进风管道连接起来。
c. 绝缘处理:对冷气管道和通风管道进行绝缘处理,确保不产生冷凝水和散热损耗。
5. 电气连接与调试a. 连接电源:根据设计要求将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连接到电源上。
b. 连接控制线:根据设计要求将空调设备的控制线连接好。
c. 调试设备:对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清理和验收a. 清理施工现场: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杂物,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b. 施工验收:由业主或相关部门进行施工验收,确保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证书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
2. 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通风空调建筑面积22841.5平方米,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地上十六层,一至七层为教室,八至十六层为办公室。
地下室设通风及防排烟系统,教室及办公室设中央空调系统。
1.空调系统a.空调方式和气流组织:根据设计要求教室及办公室空调系统为半集中式,即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根据教室及办公室的不同功能分区,空调系统各自独立。
报告厅采用超薄式吊顶空气处理机组,吊顶上设送风口,一至十六层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
b.空调水系统本工程采用YTG3A3E15CKJ型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
单台制冷量400冷吨,总装机制冷量为2812KW.冷水机组设于主楼地下室,夏季供7~12℃冷水。
空调风机盘管水系统采用双管制同程式系统。
新风机组水系统采用双管制异程式系统。
水平安装的空调供回水管道应有坡度,坡度i=0.002。
冷凝水就近排入雨水管道,冷凝水坡度为i=0.005。
为保证系统水质,各环路总进水管设自动排污过滤器及电子水处理仪,各机组供水管路设自动排污过滤器。
b.通风、防排烟为使地下室内的空气保证一定的卫生标准同时消防要求,地下室排烟分四个排烟系统:冷冻机房和水泵房设PY—2排烟系统,分四个防烟分区,每个排烟分区内设一或二个全自动排烟口;平时常开,当事故发生时,消防控制中心电动关闭非事故区排烟口,开启事故区排烟口及联锁开启排烟风机,当排烟风机入口处,温度达280℃时,该排烟风机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及该系统送风机,该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合用一个系统,平时风机低速运行。
地下变配电机房单独设置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PY—4。
地下室内走廊设排烟系统,设PY—3。
地下室的排风(烟)口均为常开风口,280℃时关闭(送风口为70℃时关闭)。
排风或送风口自动关闭时,系统中相应的风机应连锁停止工作。
本工程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共用前室均采用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均采用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分别独立送风。
通风管、排风管、空调送回风管道用镀锌钢板制作。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简介
本施工工程主要是建筑新建项目:XXX项目通风空调工程,总投资约
为1600万元,总面积约为2000m2,总建筑高度为三层。
项目主要由三部
分构成:室内建筑构筑物及装置、室内通风及空调系统、外部设备及系统。
二、工程性质
1、室内建筑构筑物及装置:新建项目大部分为一般装修工程,室内
装饰由室内设计人员完成,室内建筑基础工程由本施工方完成,通风空调
系统安装由本施工方完成。
2、室内通风及空调系统:负责室内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及施工,并
负责室内系统后期安装测试及维护保养,全部安装测试及维护保养由本施
工方负责;
3、外部设备及系统:外部系统设计及施工由本施工方负责,外部系
统设计必须符合当地规定,并根据室内系统的要求,负责室外建筑及构筑物。
三、施工任务
1、施工任务:本施工方负责室内新建项目XXX项目通风空调工程的
室内建筑构筑物及装置,室内风及空调系统以及外部设备及系统的施工。
通风空调专项施工方案-图文

通风空调专项施工方案-图文
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通风空调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 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 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确认。
二、施工流程
1. 安装通风系统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通风系统的安装位置;
•安装风管和风口,保证布局合理,连接牢固;
•安装排风扇和送风扇,调试运行正常。
2. 安装空调系统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
•安装空调主机和室内机,确保连接正常;
•安装管道和排水系统,保证密封性和稳定性。
3. 系统调试
•对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独立调试;
•调整送风方向和风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调整空调温度和湿度,保证室内舒适度。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操作;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施工安全规定;
•使用施工工具和设备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意外伤害。
四、施工验收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验收工作: - 对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运行正常; - 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完成施工验收报告,整理施工档案。
五、施工总结
在通风空调专项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要求。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确保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以上是通风空调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
在开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定有关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管道走向。
其次是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空调机组、通风管道、风口、风机、控制面板等。
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风管安装
风管的安装是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安装风管之前,需要进行风管的预制和漏风测试。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对风管进行安装,包括风管的连接、固定和密封。
在安装风管时,要注意避免管道损伤和安装错误,确保风管的质量和安全。
三、空调设备安装
空调设备的安装是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空调设备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验收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对空调设备进行安装,包括设备的固定、接线和调试。
在安装空调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位置和通风散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系统调试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验。
包括对风管系统和空调设备进行试运行和调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验收和接纳,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舒适的空调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一节国家及地方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第二节设计验收标准一览表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专业概况 (2)第一节冷热源配置 (2)冷源设计: (2)热源设计(本项目不考虑冬季采暖): (3)第二节空调水系统 (3)第三节空调、通风系统 (5)1、空调、通风系统划分的原则: (5)2、根据运行时间和房间功能的不同分别设置通风和空调系统。
对部分设备的设置要求是:5第四节蒸汽系统 (6)第五节防排烟系统 (6)第四章资源配置计划 (9)第一节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9)1.1 施工机械设备需求表 (9)1.2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10)第二节劳动力投入计划 (11)第三节主要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11)3.1主要设备进场计划 (11)3.2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2)第五章进度计划 (12)第一节空调水: (12)第二节空调风: (13)第六章施工工艺 (13)第一节空调水管道施工 (13)1.1 水平管道施工 (14)1.2 管井立管安装 (20)第二节风管制作安装 (21)2.1 风管制作 (22)2.2 风管安装 (26)第三节设备安装 (33)3.1 设备安装程序 (33)3.2 通风设备安装 (33)3.3 制冷、制热设备及水泵安装 (40)一、设备安装程序 (40)二、安装基本方法 (40)第四节保温 (46)4.1 风管离心玻璃棉保温 (46)4.2 空调水管橡塑保温 (48)第七章调试方法 (51)第一节调试准备 (51)1.调试前提条件 (51)2.准备工作 (51)3.检查工作 (51)第二节设备单机试运转及测试 (52)第三节分系统调试 (56)3.1 全空气系统调试 (56)3.2 通风系统调试 (57)3.3 变风量VAV系统调试 (58)3.4 防排烟系统调试 (58)3.5 空调水系统调试 (59)3.6 设备的联动及平衡调试 (60)3.7 温湿度测试 (61)第三节机电工程联合调试 (62)第八章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63)第一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3)第二节重点安全防范对象及其防范措施 (64)第九章质量保证及通病预防措施 (65)第一节过程控制 (65)第二节重点控制内容 (66)第三节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67)第四节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71)第五节质量控制方法 (73)(1)质量奖罚制 (73)(2)样板引路制 (73)(3)三检制 (73)(4)质量例会、会议及讲评制 (74)(5)全过程全天候质量跟踪监控制度 (74)(6)挂牌管理制 (74)(7)专项方案审批制 (75)第十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75)第一节重点保护对象 (75)第二节半成品保护措施 (75)第三节成品保护管理项目 (76)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节国家及地方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二节设计验收标准一览表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C6片区D-3-6地块。
(2)建设单位: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三亚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名称:茅台三亚精品度假村。
(4)功能布局:本项目分为南北中三个区。
北区包括:1#楼(宴会中心区和北区客房楼,五星级);B区包括:2#楼(豪华精选酒店)。
C区包括:3#楼(南区客房楼),4#楼(亲子中心),5#楼(服务用房)。
南北中区的地下室通过通道连接,形成整体地下室。
单体概况(北区客房楼,中区豪华精选酒店,南区客房楼。
)(5)建筑防火分类:本工程1#,2#,3#为一类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4#,5#为二类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第三章专业概况第一节冷热源配置冷源设计:(1)整个项目合用一套中央制冷系统,中央制冷机房设于邻近1号楼的地下一层,选用3台800RT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2台400RT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3200RT,其中1台离心式主机为变频机组.所有制冷机组均采用环保冷煤,以减低对臭氧层的破坏。
所有制冷机组均采用环保冷媒 R134A,以减低对臭氧层的破坏。
冷冻站总制冷量为:11232kW。
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6/11℃。
冷却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32/37℃。
(2)其他冷源a.采用风冷式除湿热泵作为游泳池室内除湿冷源。
b.采用VRV(或分体空调)作为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IT机房、设备机房值班室冷热源。
c.为满足厨房冷库制冷机的散热需要,在架空层屋顶设置了两台闭式冷却塔,一用一备,冷却供回水设计温度为32/37℃。
热源设计(本项目不考虑冬季采暖):(1)酒店地下一层锅炉房设两台2t/h燃气(燃油)卧式蒸汽锅炉,提供1.0Mpa的饱和蒸汽,为洗衣房提供蒸汽;(2)蒸汽锅炉烟囱上至酒店客房楼屋面排放。
洗衣房的蒸汽系统考虑冷凝水回收。
(详给排水专业图纸)第二节空调水系统1、AHU/PAU/FCU采用两管制水系统,为了日后运营管理的便利,空调水系统分为以下三个系统:a.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水系统(AHU/PAU水系统)。
b.地下后勤和公共区域的风机盘管水系统(FCU水系统)。
c.客房区风机盘管水系统(FCU水系统),采用竖向同程式系统。
2、空调冷冻水系统:(1)冷冻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其中冷冻水一次泵与主机一一对应设置,定频运行;冷冻水二次泵按北区1号楼、中区2号楼及南区3号楼分设三组,二次泵根据末端负荷情况变频运行。
所有冷冻水泵组均设备用泵。
膨胀水箱设置在机房层水箱间内。
空调冷冻水系统工作压力为1.0Mpa.水管最高处设排气阀,水管最低处设泄水阀,凝结水管水平干管始端设清扫口。
空调冷冻水泵耗电输热比参见设备表中循环水泵项.(2)裙楼空调水系统采用异程式;1、3号楼客房水系统采用下供上回的竖向同程式,各组空调水立管为异程式,2号楼客房水系统按垂直异程式、水平同程式来考虑。
3、空调冷却水系统:选用3台680m/h及2台343m/h横流式冷却塔供中央制冷系统室外散热,每台离心主机对应配置一台冷却塔;冷却水系统为定流量运行;冷却水泵与制冷机对应设置,并设置备用泵。
冷却塔选用超低噪音类型,放置在架空层屋面上.4、厨房冷库制冷机24h冷却水系统(专业公司二次设计):采用定流量双管制闭式循环系统。
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设置两台立式离心循环水泵,一用一备,均采用低转速水泵,补水定压装置设置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
设置2台闭式冷却塔置于架空层屋面上,一用一备,单台冷却塔处理水量约75m3/h,闭式冷却塔与中央制冷系统冷却塔相邻布置。
厨房冷库制冷机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为1.0Mpa.5、空调冷凝水系统:冷凝水支干管排水坡度为i=0.01.客房风机盘管冷凝水通过设置在每个客房管井内的冷凝水立管排至设备层,在设备层内汇集后经立管引至雨水回用机房,回收冷凝水用作绿化灌溉或地面冲洗;首层及地库的酒店功能区和后勤区的空调冷凝水有组织地引至排水立管或排水点进行排放。
设备层内空调机组冷凝水就近排入空调机房内的地漏。
6、其他:(1)冷水机组冷冻水、冷却水管道上需设置电动开关蝶阀,并与机组联锁。
(2)水力平衡措施:a.裙房及地下风机盘管、客房区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分别设独立水环路。
b.服务地库和裙房的FCU水系统水平管道从竖井中的FCU主立管接出时,在各主要管道分支处安装静态流量平衡阀。
c.1、3号楼客房FCU水系统设计为竖向同程系统,各组空调水立管为异程式,各组回水立管设置静态流量平衡阀。
FCU采用双位电动二通阀。
空调系统不允许使用自力式平衡二通阀。
d.AHU、PAU使用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
(3)水系统辅助设施:a.补水: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膨胀水箱定压,闭式冷却塔系统采用补水定压装置。
b.软化:根据市政给水的硬度,在酒店锅炉房内设置一套全自动软化水器(单阀双罐),供应软化水至锅炉补水系统。
c.加药: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均设置全自动化学加药系统。
第三节空调、通风系统1、空调、通风系统划分的原则:应以相同的运营时间、隶属同一个功能区时划分在一个系统;功能相同但分属不同的功能区亦不可划分在一个系统。
2、根据运行时间和房间功能的不同分别设置通风和空调系统。
对部分设备的设置要求是:(1)酒店客房所有新风处理机均设具备中效过滤效果的3M过滤器。
风机盘管静电过滤器设置于风机盘管的后回风箱内。
服务厨房和洗衣房的补风用空调机组或风机箱内设置具备初中效过滤效果的3M过滤器。
(2))宴会厅、餐厅等大空间及人员密度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在回风口处设二氧化碳感应器,按实际二氧化碳浓度,调节送入房间新风量,达到节能效果。
新风入口均设具备中效过滤效果的3M过滤器。
(3)卫生间、隔油器间、餐饮厨房及停车库等区域为防止异味外溢将设计保持负压。
隔油器间所排出的废气将先经过活性碳过滤设备以去除废气中的臭味,然后经单独风管引至非人员活动区排放。
(4)宴会厅、全日餐厅、员工餐厅等厨房油烟通过竖井上至客房楼屋面,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处理设备后,通过排油烟风机于屋面排放。
(5)风机双速:除垃圾间、卫生间、洗浴、更衣、储藏室等排除异味为目的的通风系统,以及柴油发电机房及其储油间的通风系统采用单速风机外,其余房间的以散热为目的通风机均采用双速风机。
厨房的排油烟风机及对应的补风机采用变频风机,厨房全面通风机及全面送风空调机组均采用双速风机。
(6)全空气系统使用“空调送风机(变频)+变频排风机”的单风机空调机组。
(7)厨房油烟净化采用UV-C油烟净化器,油烟过滤效率不低于95%(计重法)。
UV-C油烟净化器后排油烟风管的长度不得小于20m,以令油烟在排至室外前得到充分地处理。
每套UV-C油烟净化器的配套独立控制柜。
第四节蒸汽系统洗衣房需全年供应蒸汽,洗衣房设备的蒸汽压力要求应以最终选定的洗衣设备要求为准,在洗衣房设备厂家确定后进行复核。
洗衣房的蒸汽系统采用凝结水回收装置进行凝结水回收。
蒸汽凝结水箱必须保温,并设通大气管,并有软化水补充,通过自控,控制水箱温度。
蒸汽锅炉额定压力1.0MPa,供应的蒸汽压力0.8MPa。
第五节防排烟系统1、自然排烟(1)酒店地上部分:大堂、休息区、门厅、侯梯厅、全日餐厅、客房层走廊、茶歇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均为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且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2)酒店地下部分:包间走道为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且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3)酒店地下部分:中庭为自然排烟,采用可开启电动高窗,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同时附近设置便于操作的手动开启装置。
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5%.(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