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2、【实验(shíyàn)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到集气瓶底,使集
气瓶炸裂;吸收生成的白烟 实验 现 (shíyàn)
1、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 出明亮的黄色(huángsè)火焰)放出热量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 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标记部分 体积的1/5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2012.北京市)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
是( )
A.氮气(dàn qì)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练习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D A 洁净的空气(kōngqì) B 液态空气(kōngqì) C 清澈的河水 D 液态二氧化碳
下列物质(wùzhì)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D )
A 冰水共存物 B 液态氧气
C
五氧化二磷 D 冰冻矿泉水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Hale Waihona Puke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yǎngqì)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
(2)支持 燃烧 (1)供给(gōngjǐ)呼吸
(zhīchí)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2、氮气(dàn qì)的性质和用途
A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污水处理后排放(pái fànɡ)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猜谜。2、【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明亮的黄 色火焰)放出热量。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到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wùzhì)混合而成的物质(wùzhì)。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 别表示为N2、O2、CO2(化学符号)等,他们都是只由一种物质(wùzhì)组成。再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P29讨论] ❖ (5)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
① 不能支持燃烧; ② 不易溶于水; ③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3、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78% 21% 主要成分
空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0.94%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 的组成。
2、初步认识 纯净物和混合 物的概念。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一、空气的组成 ❖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探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拉瓦锡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课内训练]
❖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4﹕1 B、1﹕4 C、1﹕5 D、4﹕5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新鲜的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D、液氧
❖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积差不多减少了1/5。另加热得到的红色粉末,得到的 气体体积与空气体积减少量相等。
❖ 拉瓦锡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
体积的1/5。
汞 + 氧气 Hg O2
氧化汞 HgO
氧化汞 HgO
汞 + 氧气 Hg O2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 [实验2—1]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瓶中先加少量水,为了使 反应后的温度迅速降低,还 能吸收生成的有害的白烟。 ③红磷应足量,使空气中氧 气充分反应。 ④点燃红磷后应立即入瓶塞紧瓶塞。 ⑤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课件ppt

C.氧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可用燃这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种气体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 化氮,二氧化碳等
78‰
氮气
氦氖氩氪氙氡
稀有气体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二氧化碳
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 合物 特点: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无 固定化学符号
如:空气,海水
纯净物 定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特点: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如:氮气用N2表示,氧气用O2表示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 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 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 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 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 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 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些气体全 部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 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得到了(化学符号Hg)和氧气(化学符号O2,), 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 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
坏,形成酸雨等
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
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细颗粒物(PM2.5)及臭 氧等。
我们怎样保护空气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种草 向周围的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尽量低碳出行 ......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28
基本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1 +1 -1 +1 +1
K Na Cl H Ag
三铝四硅五氮磷
+3 +4 +5 +5
Al Si N P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集 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而 不产生新的气体,使瓶中 气体减少,形成瓶内外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流入瓶中,流入 水的体积就为消耗氧气 的体积。
6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逸出
(2)实验时没有夹紧弹簧夹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从导气 管逸出
1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应过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 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3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厂排放的废气
SO2 二氧化硫 有毒气体 形成酸雨危害
二氧化氮 NO2
2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O NO、NO2等氮氧化物 导致光化学烟雾
25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4、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26
三、保护空气
实验结论: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板块二、互动探究提升
空气是—种宝贵的资源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燃烧、金属切割等
板块二、互动探究提升
汞+氧气
加热 12天
氧化汞
氧化汞
加强热
汞+氧气
1、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实验步骤: ⑴将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将其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作标记。 ⑵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⑶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⑷立即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上塞子。 ⑸燃烧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自学检测
1、由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道尔顿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雪碧饮料
§2.1《空气》-----(2)
课前自学:看书P28-31完成以下内容
板块一:自学展示交流 1、填表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
两大类;被污染的空气 ,影响 ,破坏 、 、 等环境问题 与空气污染有关。
为 会损坏
和
自学检测:
1、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维持呼吸的是 (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有六种物质: ①汽车排放的尾气 ;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 ;⑤植物光合 作用放出的气体; 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 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共26张PPT)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 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 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舍勒(1742—1786)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拉瓦锡 (1743—1794)
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实验方法:曲颈甑(盛空气) 中加热汞。 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
(D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决定他的心智思想,也就决定 他的命运。
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 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421.8.4 Wedne sday, August 04, 2021
4、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讨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 积的1/5 ,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 少的体积小于1/5 ?
1)红磷量不足 2)装置气密性不好 3)瓶内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
2、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根据某物质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 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在外界大 气压的作用下使密闭容器内的水面上升来测量的。 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结论:O2约占空气总体积1/5; 注意: ①可燃物要求:该物质要足量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 燃烧后产物是固体。 ②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1《空气》精品ppt课件

新课讲解
思考 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 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新课讲解
归 纳 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 继续燃烧。
联系
混合物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
M 和 N 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
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M 化学性质 空气 稀有气体 混合物
N 物理性质 氢气 氖气 纯净物
冷冻剂
制氮肥、化工原料
给食品包装袋 充气、保护气
新课讲解
3.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 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 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 技术、低温麻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
同颜色光的是( D )
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 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2012-9-17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012-9-17
氧气的性质: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012-9-17
2012-9-17
【思考】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 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防止污染空气。 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2012-9-17
【思考】 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红磷做 实验?
不能, 因为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体,(但可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2012-9-17
三、保护空气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0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 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012-9-17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分组成的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 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 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 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 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2012-9-17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的贡献
2012-9-17
2012-9-17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 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2012-9-17
2012-9-17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 课堂练习 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 说明空气中含有( C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 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 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3、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C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O2 P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2O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012-9-17
【思考】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 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 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可 能的原因。
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
消耗完。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以想办法吸收产生的气体)。 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 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2012-9-17
1. 空气的组成
氮气78% 氧气2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 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 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 中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
用途:
2012-9-17
呼 吸
炼 钢 急救
2012-9-17
宇宙航行
气焊
2012-9-17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 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 剂等。
2012-9-17
食品防腐
2012-9-17
空 气 中 氧 气 含 量 的 测 定
2012-9-17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点燃红磷,迅速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3,待集气瓶冷却到 常温时,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 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后,水 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 瓶内空间的1/5。
2012-9-17
2012-9-17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酸 雨 对 建 筑 物 的 腐 蚀
2012-9-17
温 室 效 应
2012-9-17
3、 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 料和 气体燃料。 ②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工厂的废 气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风能、水能、 地热能。) ④ 植树造林 加强绿化,提高环境 自我净化能力。
第二单元
2012-9-17
课题1
空气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 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 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2012-9-17
资料: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 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 世纪才认识到空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