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东台变化发展

合集下载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心村建 设 回顾 以及对 实 施 效 果 的追 踪 发 现 , 然地 虽
方政府 曾先 后 两 次 力 图 通 过 规 划 的手 段 加 快 市 域 内村镇 整 治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 收效 甚 微 。 因此 , 但 本
文在 对 以往 规划 编 制 和实 施 情 况梳 理 分 析 以及 对
学术 界关 注 。周 国华 等 在 农 村 聚 居模 式 的 研 究 中
指出, 国家新 的 战 略 思 想 的 提 出 , 村 聚 居 模 式 的 农
形成 、 变及调 控 要 求从 人 地 共 生 、 乡统 筹 、 域 演 城 地 协 调 、 会和谐 等 多 角度 研 究 。虽 然 农 村 居 民点 社
32 .
公 共 设 施 结 构 性 不 足
目前 , 史上 形 成 的各 类 公 用 设施 过 多 集 中于 历 镇 区, 以及 近年来 为 合 理 引导 农 民集 聚 而对 公 共 设 施 布 点进行 的调 整 , 使得 公 共 设 施 的相 对 集 中与 都
图 1 东 台市 区 位 图
村产 业结 构 和就业 结构 的转 变¨ 。农 村城 市 化也 因此 在 我 国整 个城 市 化 进程 中发 挥 了 重要 作 用 。
村建设 和 农 村 城 镇 化 推进 双 轮 驱 动 转 变 。 而 无论
是在 新农 村建设 还 是农 村 区域 城 镇 化推 进 进 程 中,
与 此 同时 , 有 的城市 化 理 论模 型 已经 无 法 清楚 的 原 解 释新 时期 的城市 化 动 力 机 制 , 城市 化 模 式 也 由原
建议
东 台市 地 势 开 阔低 平 , 域 经 范 公 堤 ( 0 国 市 24 道) 自然分 成 堤东 、 堤西 两 大 区域 , 市域 内河 流 和道 路 相互交 织 。村 庄 作 为 独 立 的社 会 单 元 大 多 在 河 网和道 路 间 星 罗 棋 布 , 度 约 为 0 1 密 . 8个/ m 。除 k 自然环 境 因 素 外 , 落 布 局 和 发 展 多 处 于 自发 状 村 态, 致使 自然 村 落 众 多 , 模 普 遍 偏 小 。如 头 灶 镇 规 共 有 13个 自然村 , 9 自然 村 密度 约 2 6个/ 0 k 7 10 m , 平 均每个 自然 村 7 5户 ; 洋 镇 自然 村 密 度 约 2 0 唐 3 个/ 0 k 平 均每个 自然 村 6 10 m , 4户 。 此外 , 台市域 乡村 聚 落 空 间 布局 在 堤 西 和堤 东

东台市的文旅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台市的文旅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台市的文旅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东台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市内文化遗产丰富,传统节庆活动繁多,历史遗迹众多,自然景观优美。

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正在逐渐兴起,通过打造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旅游文化节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本文将重点介绍东台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文旅融合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东台市文旅项目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文化魅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繁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说明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思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东台市文旅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分为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引入读者,使其对即将介绍的东台市文旅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东台市的文化资源、东台市的旅游资源和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东台市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情况,为读者揭示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文中重点内容,回顾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发展潜力、建设意义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东台市文旅项目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探讨东台市开展文旅项目的动机和意义,分析文旅融合的重要性,为东台市文旅项目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东台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整体概述,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东台市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和分析东台市的文旅融合项目,探讨对于文化传承、旅游景点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东台市文旅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最终旨在推动东台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2016年度-给市规委会汇报

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2016年度-给市规委会汇报

安吉乡村旅游
兴化千垛菜花节
大丰港海洋世界AAAA
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
中华麋鹿园AAAAA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AAAAA
03 现状发展评述
荣获称号
✓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 中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市) ✓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 国家生态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 ✓ 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 江苏省文明城市 ✓ 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
中心城区向西发展未完全达到规划预期
204国道改线后,城市向西发展,西溪文化景区项目建设和实施较快,其他区域发展较慢,规划市场区 和产业区暂未形成。
08版总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2014年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
02 规划背景
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新常态、新型城镇化
强调以人为核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
2003年启动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45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3.2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江苏沿海中部现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发展 方向主要向东发展,适度向北、向南、向西延伸。
08版总规主要内容
名称
主要内容
规划区范围 区域功能定位
城市性质 城市目标 市域空间结构
户籍人口超过规划预期
户籍人口从负增长转向增长
市域总人口和中心城区人口未达到规划预期
市域总人口从增长转向缓慢负增长,中心城区人口增速远低于规划预期
名称
年份
户籍人口 (万人) 市域总人口 (万人)
2007 115.2
2010 114 120
现状与08版总规市域人口发展预测对比

东台,一座神奇生长的城市!

东台,一座神奇生长的城市!

东台,一座神奇生长的城市!东台是一座神奇生长的城市,东临滔滔黄海,拥有85公里海岸线,且每年以150米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新增面积1万亩以上。

东台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森林覆盖率26%,空气质量良好率75%以上,黄海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

东台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海春轩塔距今已有1380多年历史,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任宰相曾在此担任盐官。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东台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海盐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

东台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素有黄海明珠的美誉。

市域总面积322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连续十六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16年排名第32位。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来东台旅游,既能探访古迹、古塔、古寺,感受古风古韵,又能寻觅爱情踪迹、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人文关怀;既能走进滩涂湿地、沐浴森林阳光,感受神奇自然,又能品海鲜、尝美味,享受美食乐趣。

作为苏北首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东台坚持“全域旅游全景东台”发展主线,充分挖掘生态湿地、历史人文、美丽乡村等特色旅游资源,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以及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

东台现有星级酒店、连锁酒店30多家,各类旅行社25家,设立了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开设了公交旅游专线,旅游配套建设日臻完善,来东旅游人次年增长率逾30%,东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穿越千年——西溪古镇西溪,汉武帝时设镇,晋安帝时为建陵县治所在地。

东台历史

东台历史

中国东台,位于中东部,与南通市接壤,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东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市、江苏省长江以北唯一县级中等城市、苏北第一县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苏北唯一省创新型试点城市、江苏省最安全城市;21世纪,东台正以全新的面貌进行改革,东台人民正用勤劳的双手把东台最终发展成为一个闪耀江苏的中等城市!东台是有名的胜地,春秋时属吴国东境,春秋末年入于越,战国时属于楚国,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大多民多以捕鱼、耕田为生,西溪古镇是神话传说“天仙配”的发祥地,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开发带。

境内一马平川,气候温和湿润。

有鱼有面便是东台人民最为特色的地方菜了,鱼汤面、酥儿饼,陈皮酒最为出色,东台因位于沿海,南靠南通而得此名。

革命战争年代,东台从属南方的上海南通片的地下党组织领导。

古代东台隶属扬州府。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因倭寇和海匪时常登岸人侵袭百姓,唐太宗意欲东征,委派大将军薛仁贵作战前准备。

薛仁贵在东淘这片紧临大海的海滩上开挖了2平方多公里的水系八卦阵,训练军队,跨海平倭,留下遗迹,对日后安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催生作用。

东台历史,源远流长。

据《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资料载:早在震旦纪晚期至中、下三迭世时期,东台地区地质即以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岸为主形成了地台型地层,在印支——燕山褶皱基础上形成了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即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

东台大地构造在印支——燕山运动中。

在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基础上发育了大型的白垩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

东台坳陷位于盆地最南部,即北纬30030'-33010'之间,坳陷内箕状凹陷分布极为明显,油气资源良好。

1970年代先后在境内溱东镇、安丰镇打出14口油井,有11口井正常出油,年产原油1.6万余吨。

远在新石器时代,长江和淮河东流入海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长江北岸沙咀(原东台县境南芗乡的青墩沙岗子,今属海安县)和淮河南岸沙咀(原射阳湖畔的南缘),不断向南延伸。

盐城改革开放30年巨变

盐城改革开放30年巨变

起步和探索阶段(1978-1991年)
到1991年,全市乡镇工业已占市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以乡镇企业为代表 的非国有经济日益壮大,并与国有经济逐步展开了竞争,国有经济改革的 压力增大了 1985年前,国有企业主要实行扩权让利方面的试验性改革 1986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盐城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利改税和承包租赁等多项改革, 电子、化工等新兴工业在竞争中逐步兴起,以轻纺、机械、电子、化学为 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外贸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8年盐城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区,正式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展开,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 快,为盐城经济全面振兴提供了保障。这一阶段,盐城经济发展速度在 1988年达到最高点,当年GDP(现价)增长30.3%,剔除价格因素仍达 到14.4%。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国家决定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 盐城经济发展步伐一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适度增长,1978-1991年, GDP年平均增长9.4%
改革开放前的盐城市区
改革开放前的盐城
现代化的盐城
盐城水街夜景
盐城市区
国家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港口 大丰港
华东最大风力发电站
盐城东风悦达起亚
现代化的盐城
盐城星级酒店
盐城飞机场
盐城中学
盐城南北交替区
金鹰国际购物中心
盐一座现代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城市,一座崛 起之城出现在了我国的东方。 改革开放30年来盐城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发初期,盐城 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居住面积小条件差。随着盐城市 的设立,盐城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到2007年,人均以达27平 方米,同时居民家庭的居住条件提高了。 成套住宅比率上升。配套设施逐渐齐全。一是能用到独用自来水的家 庭,从改革开发初期不足15%到现在的60%,二是燃料使用越来越方 便,如今家庭使用液化去做饭已达到99%。三是住房自有率逐年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80%以上的居民对于住房只有居住权而无产权。现如 今老百姓家庭中住房产权越越多,到2007年,每百户居民家庭另外 拥有住房已达13套。

江苏东台沿海经济区简介

江苏东台沿海经济区简介

江苏省东台沿海经济区简介江苏东台沿海经济区建于2006年,副县级建制,受东台市人民政府委托,享有独立的规划许可权、土地开发权、项目审批权、财政支付权、用人自主权。

东台沿海经济区位于距东台市区60公里处的弶港镇,区域面积235平方公里。

按照总体规划和建设东台市副中心的定位,加快建设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的“三港一带”(港城、港区、渔港、旅游带),其中10平方公里生态旅游休闲区、20平方公里产业港区、30平方公里弶港新城区、40平方公里绿色产业区。

着力打造“一都两区三基地”,即全国绿色能源之都,国家级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江苏沿海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加工示范区,国家级风电光电互补产业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基地。

便捷的区位优势东台沿海经济区位于长三角北翼,东临黄海,西接沿海高速,临海高等公路、352省道贯通全境。

半小时车程内有洋口港、大丰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1小时车程内有盐城、南通两座机场,2小时车程可达国际大都市——上海。

独特的资源优势东台依海而生,海岸线长85公里,滩涂面积156万亩,每年以150米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生态湿地。

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同步推进百万亩滩涂围垦和深水大港论证工作,通过围垦建设深水大港,结合国家级一级渔港,发展过渡性产业港,依托港口高水平开发滩涂,全力打造国家级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

绿色制造产业园绿色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沿海交通优势,着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港口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设备、机械加工装备、环保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产业,全力打造沿海绿色制造品牌。

绿色能源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首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目标产能2GW,光伏太阳能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GW。

以系统集成应用为龙头,重点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及产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光伏、光电产业设备制造;LED中下游芯片制备;LED封装及应用,同时配套建设万亩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应用基地。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1]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1]

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对此的看法和满意度是不同的。

我们通过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目前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重点调查人们对于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的满意度是如何的,然后在自己的家乡辽宁沈阳市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收回有效的问卷后进行分析,看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到底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同时人们对此的反应与满意度又是如何的,这样有利于为国家进一步为人民服务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目的目前家乡沈阳的发展态势很好,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人们对此的反映是如何的,是否满意目前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否适应呢。

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分析了假期设计并分析的调查问卷。

目的是了解家乡沈阳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后,有利于国家和政府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更好的为人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调查方案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抽取市区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要调查的对象和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市区的一些街道区段和生活小区进行方放并进行了回收,共发放了50份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以此为基准进行分析。

三、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在这里对调查的具体结果进行展示,为更加直观的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特别绘制了条形图和饼状图进行展示。

1:您的年龄是2.您的性别是 女13.您的学历是4.您的身份是5.近5年来生活方式是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若有,则主要表现在(多选)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的,在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治安问题、娱乐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均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对住房和娱乐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6.对您的居住环境是否满意对居住环境的感受情况如图所示,22%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很满意,17%比较满意,总计有81%人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东台变化发展
系别:一系班级:广告(1)班姓名:吴悦学号:20 指导老师:张步仁实践选题:改革开放以来东台变化发展
实践时间:2011年7月12日到2011年7月18日
实践地点:江苏省东台广播电视台
实践目的:研究探索家乡东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发展
改革开放的东台
改革开放30年,东台市经历了众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写下了一篇篇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
20世纪80~90年代,国有、集体企业是多数人向往的地方,那不仅意味着一份工作,也意味着一份荣耀。

到了1996年,东台市的工业经陷于全面衰退的境地。

改革开放30年,东台市先后进行了四轮城乡建设规划,从规划东台城一条路到全市城乡规划全覆盖,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东台的城市发展定位是“一城一区三基地”,一城:即把东台建成具有50万人口规模的沿海现代化工商业中等城市;一区:即“长三角北部新兴的休闲旅游区”;三基地:即上海北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农业产业化基地。

东台依海而生,拓海而兴,拥有85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156万亩(占江苏省的22%),并以每年150米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年新增土地超万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一块处女地。

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东台已经融入上海两小时经济圈,成为青岛至上海沿海经济流上的重要节点。

在80公里半径内有盐城、南通两座机场,境内有三级航道泰东河、通榆河,连接邻近两万吨级以上港口──南通港、大丰港。

宁靖盐、沿海两条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贯穿全境,是苏北接轨上海和接受苏南产业辐射的第一站。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江苏沿海中部重要的节点城市,东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东台发展优势日益凸显、特色文化彰显魅力、绿色旅游蓬勃兴起、沿海开发蓄势待发。

东台按照“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拉产业链、建特色区”的开发思路,201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产业招商突破年、沿海开发‘三年计划’起步年、全面小康决战年”的要求,突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建和谐”工作大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增长13.4%;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67.45亿元,同比增长45.2%;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6.18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8个镇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全面小康实现值达99.63分。

东台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一、二、三产结构由2002年末的29.5:38.5:32调整为2010年末的16.2:48.4:35.4。

一是农业实力雄厚。

东台是全省首个高效农业面积超百万亩的县(市),东台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村实力百强县(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全市现有年销售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768家,有一批销售超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企业梯队,“东强”、“星云”牌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磊达水泥、马佐里纺织机械、峰峰钼制品、富安茧丝绸等本土企业成为引领市场风骚的“单打冠军”,美国GLG、德赛化纤、东升焦化、泰胜风电、新闽锻造、上海电气等外来企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2010年为了更好的开发黄金东台,严格执行了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行政核心区减少两个行政区,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能,减少政府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合理配置地区经济、社会资源,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对城市区划的调整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东台市开发区依城而建,距市区2公里,定位于城市新区,土地资源供应充沛。

累计投入逾5亿元,建成了总长达38公里的“五纵九横”的城市化道路系统,供电、供水、排水、通讯和土地平整已全部实施到位,各类景观绿化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

开发区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企业从无到有,产业从弱到强,已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家客商在此投资兴业,入区项目总数109家,总投资100亿元。

开发区始终秉承“服务永无止境”的亲商理念,以和谐发展为重、以诚信守诺为本、以优质快捷为先,统一扎口管理各类手续办理,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紧密衔接提供“一条龙”无障碍服务,开发区爱商、安商、富商氛围浓厚,投资者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东台沿海经济区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区,属长三角经济圈范围。

距沿海高速出口和新长铁路东台站分别约为30公里、60公里。

1小时车程内有南通、盐城两座机场。

2006年下半年,我市组建东台市政府第一个副县级派出机构—东台沿海经济区。

规划定位,目标长远东台沿海经济区总体规划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按照建设“东台副中心、海滨小城市”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调整现有规划,重点是港城、港区和渔港规划。

在东台沿海南北85公里黄金海岸,布置海洋文化、生态湿地休闲和风情渔港等3-5个旅游节点,串珠成带,形成江苏沿海较具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三年来,我们围绕“四绿”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推进,共引进项目60多个,协议总投资106亿元,实际注册到帐外资近8000万美元。

目前,入区企业已有40多家,累计23家企业正式投产。

谋求大突破,实现新跨越,率先在苏北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成为奏响东台大地的主旋律、最强音。

眼下,在204国道和沿海高速两侧,工业项目由点及线,由线扩面,江苏东台经济开发区长廊迅速崛起,沿海经济区刚刚丰满,城东工业园、高新技术园、溱东时堰不锈钢产业园等五园又现轮廓,东台市“两区五园”的工业格局已然形成。

东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有目共睹,黄海明珠金东台,正在高速腾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