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绿藻和青苔的区分和防治

合集下载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属于植物界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体中,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等地方。

藻类的分类非常复杂,根据其形态、生活方式、色素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群。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为基础,对水体藻类进行分类和描述。

一、绿藻类绿藻类是藻类中最为常见的类群之一,它们具有典型的植物色素叶绿素a和b,因此呈现出绿色。

绿藻类包括很多物种,如海藻、石藻等。

它们通常生长在水体中的岩石、沙滩等处,对水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绿藻类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氧气和养分,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二、蓝藻类蓝藻类是一类古老的藻类,其细胞内含有蓝绿色素,因此呈现出蓝绿色。

蓝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但也有一些形成颗粒状的聚集体。

蓝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水和淡水。

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

蓝藻类能够固定大量的氮气,对改善水体环境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过度繁殖的蓝藻类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硅藻类硅藻类是一类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构成物质的藻类,其细胞壁富含硅质。

硅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包括圆盘状、杆状、带状等。

硅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和淡水。

它们对水体生态系统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吸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净化水体。

此外,硅藻类还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四、红藻类红藻类是一类以红色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生活在水体中。

红藻类多为多细胞生物,形态各异,包括丝状、叶状等。

红藻类在海洋中分布广泛,是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藻类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此外,红藻类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物制造。

五、黄藻类黄藻类是一类以黄色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多数为单细胞生物。

黄藻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和淡水。

黄藻类对水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能够吸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

此外,黄藻类还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青苔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青苔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青苔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虾稻轮作、虾稻共作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成本低、效益好,农民朋友易学易掌握的一种养殖模式,但养殖田块青苔的生长,直接影响水草的生长,与小龙虾争夺养分和空间,还败坏水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龙虾的生长,直接使养殖户利益下滑。

因此,一定要做好青苔的预防和清除。

以下是笔者在生产一线收集、总结的有关青苔的防治方法:一青苔的基本特征青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等。

青苔易在清澈的浅水处萌发,待天气转暖后,水温合适,几日内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布满整个水体。

当青苔衰老或死亡时会漂浮于水面,呈黄绿色的棉絮状,手感滑腻。

二青苔产生的原因1.肥水工作没有做好,自身藻种萌发。

11月到翌年2月正是低温时候,同时也是小龙虾幼苗生长的黄金期。

根据小龙虾生物学特性,幼苗生长期田内需要肥水,幼虾才能捕食到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而生长。

此阶段肥水没有做好,导致水体偏瘦,池底的青苔孢子因阳光的照射,温度适宜,便很快萌发生长。

2.移栽水草带入。

由于栽种的水草本身带有青苔,适宜的条件达到,并在水草周围就地繁衍。

三青苔的危害1.破坏生长环境。

青苔丝细长浓密,且浮于水面,幼虾尤其是刚蜕壳体质较弱的软壳虾若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在其棉絮状团内,其丝状物缠住幼虾使其无法挣扎出来,影响成活率。

同时也与水草缠绕在一起,直接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影响水草的生长。

2.与幼虾争夺营养。

青苔会吸收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消耗水体养分,使幼虾正常的营养物质遭到破坏,阻碍幼虾的生长。

3.引发虾应激反应。

小龙虾属昼伏夜出生物,其活动、繁殖、脱壳生长等多在光线较暗的时候进行。

由于青苔大量生长,导致水过清,阳光直射底部,虾受到强烈光线的照射而发生应激反应,影响脱壳生长。

4.败坏水质。

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青苔在池中泛起死亡、腐烂,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败坏水质,提高了水体氨氮的含量,降低了水体溶氧,严重时会造成小龙虾中毒、缺氧死亡。

四青苔的清除方法1.人工清除法。

蓝藻危害及处理

蓝藻危害及处理

蓝藻危害及处理1. 蓝藻的定义和特点蓝藻,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属于细菌界中的藻类。

蓝藻栖息在淡水和海水中,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生存。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具有蓝绿色的色素。

蓝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容易在水体中形成大量的藻类数量。

2. 蓝藻的危害蓝藻虽然在自然界中起着一定的生态作用,但其大量繁殖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害。

2.1 水质恶化蓝藻繁殖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造成水质恶化。

这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鱼类等水生生物大规模死亡。

2.2 水生态系统紊乱由于蓝藻数量暴增,它们会形成大片大胆,遮盖水面,阻止阳光进入水体。

这会导致水生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3 水生资源损失蓝藻繁殖会阻塞水体的自然流动,形成湖泊、江河等水域的浮渣,给水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同时,水质恶化也会对水生生物的繁殖和增长造成阻碍,导致水生资源的减少。

2.4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蓝藻在繁殖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名为微囊藻毒素的物质,这种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受污染的水源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肝损伤、神经系统问题等健康问题。

3. 蓝藻的处理方法针对蓝藻危害的严重性,人们积极探索和实施多种处理方法来减少蓝藻的繁殖和危害。

3.1 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如除藻船或刷子,将蓝藻从水体中物理去除。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水域,如鱼塘、小湖泊等。

3.2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是借助其他生物来控制和减少蓝藻的数量。

例如,引入食草动物如水草鱼、苦草鱼等,它们能够食用蓝藻,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植物种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

3.3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水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减少蓝藻危害的方法。

这包括适度的水体交换、增加水草覆盖、减少有机污染物的输入等。

了解青苔防控青苔(1)

了解青苔防控青苔(1)

了解青苔防控青苔(1)作者:刘兴安( 15 2 9 5 2 5 6 6 9 2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1期一、了解青苔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

青苔多在水温5℃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由浅绿逐渐变为深绿。

若天气晴好,光照强,透明度高,水温在10~15℃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

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极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

只有对青苔的生物学特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在虾蟹养殖过程中更好的利用青苔和更有效的防控青苔,从而把虾蟹养好。

在十多年塘头服务的过程中,经过对河蟹、小龙虾池塘里有适量青苔和没青苔养殖案例的跟踪对比,发现养殖中后期池塘有部分青苔不是什么坏事,更不用大惊小怪,谈苔色变。

实际上,适量的青苔对小龙虾与河蟹健康高效养殖有着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养殖规格大、产量高、品质好、饵料系数及发病率低等。

二、青苔滋生或疯长的主要原因(1)冬季池塘存有积水没有排干,未彻底进行清池和消毒,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旦水温适宜就开始萌发;(2)放苗时没有提前施基肥,螺蛳放养过多,致使水质过清,阳光直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就会很快地萌发生长;(3)水源里有青苔,进水时不小心将青苔带入池中导致青苔疯狂生长;(4)种植水草时夹杂的青苔带入水体,导致青苔疯狂生长。

三、青苔的作用(1)增加溶氧,净化水质;(2)提供虾蟹蜕壳和栖息场所;(3)能吸附和降解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4)给虾蟹提供含大量纤维素的饵料,增强肠道的代谢功能;(5)高温期可保护水草、控制蓝藻暴发和降低水温。

四、青苔的危害(1)前期过多时严重影响水草和虾蟹苗的生长;(2)青苔前期过多时水瘦难肥;(3)青苔过多时pH容易过高;(4)过多时也会影响饵料的投喂和虾蟹的摄食。

五、杀青苔的风险目前,杀青苔药横行市场,祸害行业,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草死、水坏、虾死、蟹亡。

水产养殖水体中蓝藻的防治

水产养殖水体中蓝藻的防治

文/ 梁瑞青水产养殖水体中蓝藻的防治第11月 下半月刊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蓝藻易暴发成为水华,老化的蓝藻死亡时,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溶氧,而且还会释放出蓝藻特有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大,常造成大量养殖动物死亡。

在夜晚和阴雨天气易于缺氧浮头。

(2)养鱼池中蓝藻直接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虽然鲢鱼可以消化利用蓝藻,但实际上消化利用率太低,易于为鱼类利用的藻类被抑制。

(3)养蟹池中发生蓝藻时,首先对水草构成威胁,如得不到及时治理,将造成烂草,水质变混浊、变浓。

同时,老化蓝藻或其尸体常堵塞于鱼类鳃丝上,导致黑鳃、烂鳃。

(4)养虾池中发生蓝藻后,由于水体中缺乏良好藻类,影响虾正常摄食生长,同时因恶化的环境,造成虾蜕壳困难,软壳虾增多,发病虾增多,零星死虾增多,最终严重减产。

二、养殖水体中控制蓝藻的常用方法1.投放白鲢滤食。

此法只适用于可以投放较多白鲢的养殖水体。

对老池塘即底泥较深的富营养型水体,可以加大白鲢的投放量,对一些新池塘,对白鲢的投放量适当地降低。

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300尾花白鲢,可以有效控制蓝藻。

鲢鱼是滤食性的鱼类,蓝藻是它的天然饵料之一,不过投放白鲢也要讲究时机,在春天就要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池塘的养殖结构,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链。

氮、磷是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的食物,而微生物和藻类又是白鲢的食物,白鲢和其他鱼类的排泄物又可以分解出氮、磷,这样整个池塘的生物链就稳定了,形成了良性循环,蓝藻也就不会大规模地爆发了。

2.传统药物杀灭法。

可以用来杀灭蓝藻的如含氯石灰、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脲酸粉及二氧化氯等。

这些含氯消毒剂使用方便又安全,可以控制蓝藻。

缺点是过几天蓝藻又会繁盛起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大剂量使用硫酸铜或灭藻剂可以彻底杀灭蓝藻,缺点是硫酸铜的毒性大,对于养殖动物不太安全,易造成二次污染。

3.有益菌控制法。

此法适合于平时预防蓝藻发生,当有少量蓝藻时,用此法可以有效控制。

但当大量暴发以后,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蓝藻治理

蓝藻治理

蓝藻的治理1.蓝藻的概念蓝藻(blue-green algae)又名蓝细菌、蓝绿菌、蓝绿藻、黏藻、蓝绿藻,在生物界划分为蓝藻界、蓝藻门,还将其分为色球藻纲、藻殖段纲,属于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或产生孢子以无性繁殖。

2.影响蓝藻产生的因素蓝藻在水温25—35℃时,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所以温度是影响蓝藻暴发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蓝藻生长的水体中必须含有有机磷,也就是说的养殖水体中,蓝藻比较容易生长,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等水域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

3.蓝藻的主要危害(1)绿潮现象在一些富营养的水体中,在夏季当温度处于20-35℃之间时有些蓝藻会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层,人们常称之为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2)产生毒素在某些特定区域内蓝藻会产生藻毒素,蓝藻毒素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等部位,而且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4.蓝藻的治理方法(1)物理除藻法物理除藻法包括人工打捞法、机械打捞法、絮凝沉淀技术、粘土除藻等。

人工和机械打捞往往采用截流的方式在蓝藻生长爆发期进行打捞,减轻蓝藻对水域水体的危害。

絮凝除藻是应用絮凝原理,利用除藻物质的胶体化学性质,将藻类絮凝沉降到水体底部或加以回收。

粘土除藻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以及凝集作用将藻细胞和颗粒凝聚沉降到水底,可以迅速的降低水面藻细胞密度[1],缺点是粘土除藻会对水域产生二次污染,不适用于浅水水域。

(2)化学除藻法化学除藻法包括化学灭杀法、化学絮凝沉降法、光降解法、光催化氧化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化学絮凝沉降法。

其中化学灭杀法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对蓝藻产生消杀作用。

化学絮凝沉降法是利用高铁酸盐、糖脂类生物表面活化剂等使得藻类细胞分解,但此方法存在二次污染的缺点。

光降解法是利用紫外线对藻类细胞的毒素进行消杀,并且紫外线越强,对藻类的消杀效果越好。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

水体藻类的分类水体藻类是指生活在水中的一类植物,它们以光合作用为能源,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形态、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水体藻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一、绿藻类绿藻类是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类藻类。

它们以绿色素为主要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类的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绿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绿藻类甚至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绿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二、硅藻类硅藻类是一类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藻类。

它们的细胞壁富含硅,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态。

硅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海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硅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蓝藻类蓝藻类是一类古老的藻类,它们以蓝藻素为主要色素。

蓝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蓝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蓝藻类还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蓝藻类对水体的氮循环和有机质的分解有重要作用,但大量繁殖的蓝藻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金藻类金藻类是一类以金黄藻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金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金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淡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金藻类对水体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质的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甲藻类甲藻类是一类以胡萝卜素为主要色素的藻类。

甲藻类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丝状或片状的。

甲藻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尤以海水中的种类最为丰富。

甲藻类对水体的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光合作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水体藻类的一些主要分类,每个类别下又有许多不同的科、属和种。

水体藻类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水体藻类的多样性和功能,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体资源。

绿藻防控方案

绿藻防控方案

绿藻防控方案绿藻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类,繁殖速度快,会占据大面积水域,破坏水环境。

合理科学的防控绿藻,对维护水体生态环境及保护生态安全大有裨益。

本文将介绍绿藻防控的相关方案。

一、物理防控物理防控主要采用隔离、割草等手段,其优点是无污染、无副作用,特别是对小面积积水适用。

隔离隔离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可以通过设置物理屏障将绿藻与其他生物分开,从而减少其占据水域的面积。

隔离方法主要有:1.利用铺设塑料薄膜将绿藻与其他生物分开;2.利用围栏将绿藻与其他生物分开;3.利用横向拍杆将绿藻与其他生物分开。

割草割草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它可以通过将绿藻割去,从而保持水域的清洁,但是需要经常进行。

割草方法主要有:1.利用手工割草机进行性割草;2.利用机械割草机割草。

二、化学防控化学防控可以迅速有效地杀灭绿藻,但是使用不当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水生态环境,因此需慎重使用。

化学防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增氧增氧可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中微生物生长,加快水中降解绿藻的速度。

漂浮剂漂浮剂可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降低绿藻的光照和营养物的供应,从而达到控制绿藻的目的。

杀菌剂杀菌剂的使用可以杀灭绿藻,并对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等也有杀灭作用,但是容易导致水体污染,且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三、生物防控生物防控主要是通过增加一些可以控制绿藻的天敌来达到控制绿藻的目的。

将生物阿娇翁放入水体,即可对绿藻进行有效地控制。

生物防控可采用以下方法:放生天敌向水域中放生一些能够控制绿藻繁殖的天敌,如鱼类、龟类等。

养殖蚂蚱蚂蚱可以食用绿藻,成活率高,而且容易养殖,可作为一种生物防控的良好选择。

四、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防控绿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组合应用不同的防控手段,综合达到控制绿藻的效果。

综合防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物理+化学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例如:隔离和增氧、割草和漂浮剂、隔离和杀菌剂等。

生物+物理生物和物理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例如:放生天敌和隔离、养殖蚂蚱和割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藻、绿藻和青苔的区分和防治(2020.4)近段天气渐热,很多水产养殖户来咨询,说自己鱼塘表面绿绿的一片,不懂是蓝藻、绿藻还是青苔,而且繁殖速度快,很快就会长满鱼塘表面,容易导致水质瘦,缺氧,对鱼生长不好。

这令养殖户很头疼。

下面,水产专家教您区分和防治蓝藻、绿藻和青苔。

1、蓝藻
从本质上来说,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

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

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

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水产专家建议用硫酸铜晶体杀灭,先用硫酸铜灭藻,一般蓝藻
在死后会产生一些毒素,这时需要一些解毒产品解毒,比如强力解
毒霸,全解1号,否则容易引起藻类中毒。

使用后应注意观察水体
的溶氧情况,防止缺氧。

也有专家推荐光益宝调水分解,不能使用
芽孢杆菌,会越用越多。

2、绿藻
绿藻植物的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也有细胞核和叶绿体,有相似的色素、贮藏养分及细胞壁的成分。

色素中以叶绿素a和b最多,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故呈绿色。

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淀粉和油类。

叶绿体内有一至数个淀粉核。

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游动细胞有2或4条等长的顶生的尾鞭型的鞭毛。

绿藻是有益藻类,但过量不好,会容易导致水质不好,一但疯长,它将迅速污染水质,所以水产专家建议使用复合芽孢杆菌帮您净化水质,稳定水质,高效快速分解水体中的老化藻类、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生长。

明显抑制蓝藻和甲藻等有害藻类的繁殖,维持藻相的平衡。

3、青苔
青苔是是水生苔藓植物(区别陆上苔藓),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核膜、核仁以及各种细胞器。

青苔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讨厌而可恶的藻类植物。

青苔是养殖户对淡水藻类植物中,一些绿藻门中的丝状藻类的统称。

在养殖塘中,有的丝状藻漂浮在水面,有的长在池底,有的底端扎在池底而上端直立水中,故这些青苔又被称为着生类丝状植物、漂浮性丝状植物和挺水性丝状植物。

杀青苔用青苔净,可以杀灭青苔泥皮,有害藻类,有害微生物,杀灭彻底,无毒、无残留,每亩水深1米,每亩用30ml,所以一瓶可用3亩左右,青苔密集处适量多泼。

本品无毒无副作用,对水草和水产鱼类没有影响。

也有水产专家推荐使用龙虾塘芽孢杆菌+活菌360等去分解,分解个几次,就消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