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的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池塘蓝藻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池塘蓝藻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年m月刊|技术水产养殖迪塘蓝勰縱文I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罗志平黄聪灵李勇骆明飞古群红广东粤海饲斜集团公司陈光立珠海市金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您曾荣蓝藻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绿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蓝藻在自然水体中分布广泛,多现于盛夏高温期、水质欠佳的水产养殖池塘。

生产上由于管理疏忽、处置不当而导致藻情反复,蓝藻灭而不尽、捞而不绝,甚至大面积爆发,在池塘下风口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带有腥臭味的浮沫物质(被称为“绿潮”“水华”),从而引发养殖品种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做好蓝藻综合防控,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生产顺利开展,是养殖生产中的一大关键技术问题。

一、蓝藻产生的原因1.蓝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夏季水体高温、富营养化、受污染等是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蓝藻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不会大规模爆发,但当水温25~35七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

2.乱用、滥用杀虫杀菌药物破坏池塘菌相、藻相平衡。

乱用生物制剂,水质管理不到位,造成蓝藻爆发。

3.添加的外源水中富含蓝藻,造成蓝藻爆发。

半封闭、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气温升高后易造成蓝藻爆发。

4.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蓝藻中某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

二、蓝藻的危害1.造成水体缺氧,从而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蓝藻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使水体缺氧而造成鱼虾等养殖品种死亡;死亡藻体被分解时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2.蓝藻产生的毒素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水生动物,如微囊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会对鱼类、虾类产生毒害,蓝藻毒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乃至危害人体。

3.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有益藻类生长,破坏水体菌相、藻相平衡,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

蓝藻的防治

蓝藻的防治

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江苏省江都市罗氏沼虾和河蟹养殖塘口,蓝藻大量暴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教全国渔业科技入户虾蟹类指导员邢华教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供参考。

一、蓝藻的危害1、溶解氧迅速下降蓝藻的大量死亡能使水中的溶解氧迅速下降,造成鱼虾等养殖对象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常发生在连续数天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

由于蓝藻的过度繁殖,抑制了其它藻类的繁殖,它的死亡造成了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锐减。

水体中没有浮游植物,就不能实现光合作用产氧过程。

而养殖水体中氧的70%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鱼虾等养殖对象因缺氧浮头甚至泛塘。

2、产生快速致死因子蓝藻中的项圈藻形成水华时,可产生快速致死因子,破坏鱼、虾等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

3、产生生物毒素蓝藻类的个别种类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也可产生生物毒素,即蓝藻素。

蓝藻素数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食物链的积累效应而危害养殖对象,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4、产生恶臭味,富集于池底蓝藻水华出现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影响饲养管理,而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水产品养殖的目标,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蓝藻发生的原因1、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在常温条件下,一些有益的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并不比蓝藻慢,只有当气温达到20℃以上。

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

所以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只有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的生长速度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所以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富营养化:进入养殖高峰期后,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养殖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污染。

在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养殖生物的自身污染。

处理池塘蓝藻的正确方法

处理池塘蓝藻的正确方法

处理池塘蓝藻的正确方法
一、处理池塘蓝藻的原因:
1.缺氧:池塘水体的水质受到影响,特别是污染源较多的情况下,水域缺氧,招致蓝藻的滋生;
2.水位变化:连续几个月的低潮,池塘水位出现明显下降,蓝藻比较容易滋生;
3.池塘污染:池塘污染会吸引蓝藻的滋生,同时也会影响到池塘水体的流通,导致水质恶化;
4.降低池塘的比较容易滋生;
二、处理池塘蓝藻的正确方法:
1.改善池塘水质:水质是蓝藻滋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池塘水质,除了进行有效的污染治理外,还要特别注意池塘水位的维护,让水体充分流通,补充池塘水质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2.及时出沙:水中蓝藻的滋生有营养物质的支持,最常见的就是水中营养盐含量过高,这时可以及时取出沙底的营养物质;
3.适当补充淡水和盐水:池塘水质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合理补充淡水和盐水可以改善池塘水质,降低蓝藻的滋生;
4.提高池塘环境的活性氧:用稀释碳酸氢根及紫外线的结合氧化来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池塘环境的活性氧含量,减少蓝藻的滋生;
5.进行有效的污染治理:严禁向池塘排放有害污染物,以及尽可能减少池塘污染源,如补给池塘的水源等;
6.进行物理和化学方法的综合治理:综合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防
治池塘蓝藻,如采用物理方法的水深和水温调节,以及采用药剂或其他化学方法来抑制蓝藻的滋生等。

深度剖析蓝藻爆发原因与解决办法

深度剖析蓝藻爆发原因与解决办法

关于蓝藻水华(1)爆发蓝藻是池塘养殖的噩梦,每年因蓝藻爆发导致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可以说,藻类控制的第一关键是如何避免蓝藻爆发。

其实,一般养殖人员所说的蓝藻爆发在学术上应称为“蓝藻水华”,其关键问题是“水华”。

水华(Algae Bloom),是指淡水水体中藻类短期内大量繁殖、老化、大量积累于水面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池塘水华的出现表明藻类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富营养化、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池塘生态系统恶化甚至崩溃。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据考证,大约在34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蓝藻能进行光合自养。

近代研究发现蓝藻没有细胞核、色素体、线粒体及内质网,且其细胞壁的主要组成也是粘缩肽,这些都与细菌相似,被归入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老化形成水华。

蓝藻形成水华时,蓝藻已经处于濒死状态,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

长时间出现缺氧或亚缺氧状态,会使水体持续恶化,进一步破坏水质,水生生物窒息而亡,造成生态失衡。

而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某些有毒蓝藻死亡释放大量的藻毒素,使养殖动物暴发病害或中毒死亡!养殖户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蓝藻水华的出现是水质恶化的结果,不是水质恶化的原因!当然,蓝藻的暴发也加速了池塘生态系统的恶化,尤其是老化、死亡的蓝藻释放的藻毒素对所有养殖动物都有剧毒。

因此,应该从源头上防止蓝藻水华的出现(不要让水质恶化),而不是纠缠于蓝藻水华用什么药物能处理(没有一种药物能处理恶化的水质)。

一旦出现蓝藻水华,不是杀了蓝藻就完事,而是必须重建池塘生态系统。

虽然目前蓝藻水华大多归咎于水体的氮、磷和有机污染,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蓝藻水华的出现也不尽是富营养化所造成的。

有些水质属性本身就更容易生长蓝藻,但只要蓝藻不老化,不形成水华,不产生藻毒素,池塘中蓝藻数量的多少并没有任何问题。

想控制好蓝藻,避免老化和形成水华,必须了解蓝藻的特性。

鱼池蓝藻怎么处理,是如何形成的

鱼池蓝藻怎么处理,是如何形成的

鱼池蓝藻怎么处理,是如何形成的1、鱼池排水出去水池表面30-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以降低蓝藻的数量。

2、在池塘的下风处施放水易净、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药剂。

3、每7亩池塘使用1包“诺碧清生物净水剂”,控制水体中氨磷含量。

4、每亩养殖300尾白鲢,有一定的控藻效果。

一、鱼池蓝藻怎么处理1、鱼池排水选择一个晴天的中午,除去鱼池30-40厘米的表层水体,能够降低池蓝藻的数量。

尽量不要在阴雨天操作,阴雨天蓝藻上浮效果不佳。

2、加药剂蓝藻在池塘下风处聚集后,可以用“水易净”化水后泼浇,1立方水体施用1片。

也可以用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重金属盐等进行施撒,都有较好的去除蓝藻效果。

3、调节水质可在池塘中添加诺碧清生物净水剂,每7亩使用1包,可以让微生物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氨磷含量。

在高温季节可定期使用,可改善池水环境。

4、预防蓝澡可以在鱼池中放入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有一定的控藻效果,每亩可放养300余尾。

也可以在池塘中加入足量的磷肥,培养出有益藻类,也可以预防蓝藻的发生。

二、蓝藻是如何形成的1、形成原因(1)温度过高会造成蓝藻爆发,水温在25-35°C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

(2)水体富营养化也是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暴发蓝藻。

2、危害(1)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又叫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爆发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造成鱼类的死亡。

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

(2)蓝藻爆发时,水体会呈蓝色或绿色,蓝绿色湖靛覆盖住湖面在岸边堆积,会发出恶臭味。

(3)含有毒素的蓝藻细胞可能会跟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给无公害水产品生物带来巨大的负担。

(4)蓝藻中的项圈藻会破坏水产的鳃组织,干扰它们的新陈代谢,使其神经麻痹,最终死亡。

(5)蓝藻毒素量过多,会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在毒量较小的时候,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最终危害人体。

蓝藻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蓝藻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蓝藻的危害及解决办法——李昱梅1.蓝藻的生物习性:蓝藻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体内含有特殊的色素,一般呈蓝绿色,因而又称作蓝绿藻。

因为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因而属于原核生物又被称为“蓝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

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喜欢高温、强光,多数的蓝藻有固氮作用,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

2.蓝藻产生的原因:(1)水体的PH值过高,是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2)水体中的含氮量过高,因为蓝藻利用其固氮的作用,将水体中多余的氮合成其自身可利用的淡肥从而快速生长。

(3)当水温高达25-35℃、光线过强时即达到了蓝藻生长的最佳环境,所以一般在夏季的7、8月份是蓝藻暴发的季节。

(4)水体长时间处于氮磷比例失调的状态,由于缺乏有利于有益藻类繁殖生长的磷肥,从而促进了蓝藻的生长。

(5)养殖品种搭配比例不合理,浮鱼的数量过少,因为池塘中套养的花、白鲢于是可以摄食水体中的蓝藻等浮游生物的。

3.蓝藻的危害:(1)抑制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

常见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等,其中微囊藻的危害性最大,微囊藻在夏季高温的季节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

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蓝藻一旦形成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其他藻类很少很难繁殖生长,水体很瘦。

(2)蓝藻高峰时能够引起碱中毒。

由于光合作用强烈,容易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有时会达到9.5以上,会使水生动物血液的PH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输氧能力,PH值过高时能直接腐蚀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而窒息。

并且PH值的升高又进一步促进了蓝藻的繁殖,因而形成蓝藻的恶性循环。

(3)蓝藻的过度繁殖加强氨氮的毒性。

蓝藻的恶性繁殖,使水体的PH值升高,如此时遇到水体的氨氮值也偏高,则氨氮的毒性会增强。

蓝藻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蓝藻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迸发的原由及防治举措近十几年来,因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愈来愈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以前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能够喝?——这主假如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此刻距今 35亿年至 33 亿年前。

蓝藻的重要特征是喜高平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快速生长,高温天气连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批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损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致使其余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损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何会暴发蓝藻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含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迸发的生境。

蓝藻有适合的生境就会迸发。

主要有以下影响要素:1、气温。

日均气温高于200c 利于蓝藻生长生殖;2、光照。

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生殖快,易上调,易迸发;3、风。

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飘荡;4、降雨。

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5、水域形状。

蓝藻易齐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6、其余。

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 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固性相关,还与微生物、食品链的互相作用等生物环境相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

蓝藻迸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假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1、水体富营养化。

依据太湖蓝藻迸发的实质状况,当氮(N)、磷( P)达到必定浓度,蓝藻便可能迸发,但水体的过分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

一般以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 大于必定比值,且其余条件适合的状况下,蓝藻便可能迸发。

3、影响蓝藻迸发的其余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

蓝藻迸发一定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

一年中蓝藻初次迸发的时间和生长生殖速度,与底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目、密度及其冬眠清醒时间相关。

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

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

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

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

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气温。

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光照。

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3、风。

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4、降雨。

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5、水域形状。

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6、其它。

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

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1、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

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

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

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泥中蓝藻活细胞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其冬眠苏醒时间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藻一直是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蓝藻很容易爆发,还有腥臭味,在阳光越大越热的情况下更多
捞是捞不完的,反而是越捞越多,换水感觉效果不怎么好,下面来说说蓝藻产生的原因
1 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要水温达到25度以上蓝藻生长的
速度比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多,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量生长,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形成优势
种群,形成蓝藻水华,所以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的饲料增多,加上高密度养殖,泥鳅大便,水中的残饵增多
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不能自然分解,形成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藻,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
爆发蓝藻
3 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他主要存在生活的污水中,只要在洗衣服中含有,去除有机磷也是去除蓝藻的好办法
蓝藻的危害
蓝藻大量繁殖时被吹到下风头会感觉有恶臭,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腮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
正常运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量爆发会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
蓝藻的处理方法
有的养殖户想种水上空心菜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我感觉不怎么显示,养殖泥鳅真正种水上空心菜的寥寥无几吧,所以我们只有定向
的陪藻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和珊藻可以抑制他的生长,定期用芽孢杆菌使水体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能大量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质,迅速分解水
中不良藻类及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有害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其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可促进
有益微生物,优势藻群正常生长,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欢迎大家的加入(高效益泥鳅养殖qq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